郭家镇,隶属于重庆市开州区,地处开州区东部,东接白桥镇,南连白鹤街道,西邻敦好镇,北接温泉镇,距开州区人民政府驻地22千米,区域总面积79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蜀汉时,境域属巴东郡汉丰县。
南北朝时,属巴渠县。
唐贞元时,属万岁县。
宋时,属清水县。
元初,清水并入开州明,置开州区,境域属之。
清末,为东里长店房。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郭家湾乡。
1958年10月,郭家湾乡改为郭家公社。
1966年8月,郭家公社改为东风公社。
1975年10月,东风公社改为郭家乡。
1986年10月,由郭家乡改为郭家镇。
1992年10月,津关、北斗2乡并入郭家镇。
行政区划
1997年,郭家镇下辖花坪、普渡、白银、羊岭、慈林、太极、泡桐、英家、华安、盆丰、狮坪、大西、津关、北坡、保金、建楼、团包、五坝、桑坪、胜利、汉丰、毛成、北斗、三桥24个行政村和长店坊、花园桥2个社区。
2011年末,郭家镇下辖花园桥、长店坊2个社区,麒龙、盆丰、羊岭、慈林、普渡、毛成、桑坪、团包、津关、大西10个行政村;下设5个居民小组、11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郭家镇下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长店社区、花园桥社区、盆丰村、羊岭村、普渡村、大西村、桑坪村、毛成村、津关村、团包村、慈林村、麒龙村,镇人民政府驻花园桥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郭家镇地处
开州区东部,东接
白桥镇,南连
白鹤街道,西邻
敦好镇,北接
温泉镇,距开州区人民政府驻地22千米,区域总面积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郭家镇属浅丘河谷地貌,地势略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津关村大平寨,海拔1117.6米;最低点位于普渡村东里河畔,海拔174米。
气候
郭家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248—305天,年均降水量1299毫米。
水文
郭家镇境内属小江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东里河,自津关村北入境,南至普渡村入白鹤街道红亮村,境内长8.6千米,流域面积32.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0立方米秒;境内河道总长32.6千米。
自然灾害
郭家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洪灾、风灾、雷击等。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5日,长店坊老街全部进水,长店坊大桥被洪水冲走,250户居民受灾。
自然资源
郭家镇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主要为原煤,地质储量8000万吨,可采储量为6000万吨,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500万立方米。2011年,郭家镇有耕地面积3.4万亩,人均0.7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3万亩,林地面积6.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郭家镇总人口46751人,其中城镇人口15624人,城镇化率33.4%;另有流动人口927人。总人口中,男性24565人,占52.5%;女性22186人,占47.5%;18岁以下10542人,占22.5%;18—35岁11912人,占25.5%;35—60岁17669人,占37.8%;60岁以上6628人,占14.2%;以汉族为主,达46705人,占99.9%;有土家、苗、彝、壮、侗等10个少数民族,共46人,占0.1%;超过20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1个民族,共2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5.7%。2011年,郭家镇人口出生率11.13‰,人口死亡率5.89‰,人口自然增长率5.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92人。
2017年末,郭家镇常住人口为30100人。
截至2018年末,郭家镇户籍人口为4207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郭家镇财政总收入2383.9万元,比2010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7.5万元,比2010年增长126%;人均财政收入498元,比2010年增长54.1%。2011年,郭家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192元。
2018年,郭家镇有工业企业58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农业
2011年,郭家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比2010年增长20.3%,农业增加值1.3亿元。郭家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2011年,郭家镇生产粮食1.3万吨,人均310千克,其中水稻7360吨,玉米2243吨,薯类4204吨。郭家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等。2011年,郭家镇油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700吨;花生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57吨。郭家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郭家镇生猪饲养量6.7万头,年末存栏2.6万头;羊饲养量0.2万只,年末存栏0.1万只;家禽饲养量11.8万羽,上市家禽7.7万羽。2011年,郭家镇生产肉类3668.2吨,其中猪肉3002.8吨,牛肉18.8吨,羊肉12.4吨,禽蛋223.1吨;畜牧业总产值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9%。2011年,郭家镇水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6720吨,主要品种有油桃、柑橘,其中油桃2520吨,柑橘2940吨。郭家镇渔业以四大家鱼(草鱼、鲤鱼、鲢鱼、鳙鱼)养殖为主。2011年,郭家镇渔业总产值2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
工业
郭家镇工业以采矿、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郭家镇工业总产值为5.3亿元,比2010年增长21.6%,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比2010年增长43.9%。2011年,郭家镇有工业企业36家,职工3366人;规模以上有工业企业5家,职工96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250万元,比2010年增长25.2%。
商贸
2011年末,郭家镇有商业网点116个,职工2219人。2011年,郭家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8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3%。
金融
2011年末,郭家镇有2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3.5亿元,比2010年增长14.3%;人均储蓄7545.5元;各项贷款余额49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郭家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143人,专任教师72人;小学3所,在校生280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39人,专任教师17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郭家镇主要学校有开州区郭家镇初级中学。2011年,郭家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470万元,比2010年增长13.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2.6%,比2010年增长16.8%。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郭家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26人,经营管理人才46人,技能人才26人,农村实用人才56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郭家镇镇有文化站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个;有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4.3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6人。2011年末,郭家镇学校体育场地4处;50%的城市社区和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2011年末,郭家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560户,入户率25.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郭家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34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4名,其中执业医师29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9人。2011年,郭家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9万人次。2011年,郭家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6.4/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1.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3.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4万人,参合率93.2%。
社会保障
2011年,郭家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45户,人数685人,支出152万元,比2010年增长90%,月人均185元,比2010年增长25%;医疗救助65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56人次,共支出10.8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52户,人数1263人,支出88.4万元,比2010年增长30%,月人均80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5人,支出12.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28人,支出77.1万元,比2010年增长10.8%;农村医疗救助2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15人次;农村临时救济358人次,支出16.8万元,比2010年增长26.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6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社会福利费90万元,比2010年增长25%;有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5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8万人,参保率38.5%。
交通
郭家镇有省道渝巫路、郭正路和县道郭白路3条公路干线过境,境内总长20千米。
历史文化
郭家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原郭家湾而得名。
风景名胜
郭家镇有“万亩桃花”、童话森林王国、钟坪山花谷、毛成葡萄庄园等乡村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