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柳江

珠江水系西江干流黔江段支流柳江的上源河段

都柳江,珠江水系西江干流黔江段支流柳江的上源河段。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流经三都县榕江县从江县,入广西三江县寻江古宜河)口,进入柳江干流融江段。全长310公里,落差1176米,平均比降3.8‰,八洛段平均流量212立方米每秒。

干流概况
都柳江为柳江上源河段。都柳江,在明代称合江,以烂土河(天河)、打见河、马场河三条河汇合而得名,后因与四川省合江县同名,清代改称都江,后称都柳江。都柳江在独山县境段叫独山江。流入三都县境烂土段叫烂土河,打见河汇入之后称大河。流至阁脚(地名)与马场河汇合后称都柳江(上游)。大河、烂土河都习惯称为都柳江上游。在广西三江县,都柳江称“溶江”。全长310公里,落差1176米,平均比降3.8‰,八洛段平均流量212立方米每秒。
在独山县境,都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拉林乡附近的磨石湾,东南流至平黄山折西南流,至独山城南郊折东南流,至王(屯/土)河口折东北流,经江寨、烂土、大河,至交梨河口东南转东北流至三都县
在三都县境,从独山县康寨附近入境。流经烂土、大河镇、三合、三合镇、拉揽、打鱼、上江镇、坝街等8个乡镇,在坝街下游3.6公里处进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境。在三都县境内流长83.5公里。
在榕江县境,东向经兴华、定威、八开入古州,于城南纳寨蒿、平永河东南向流经八吉入从江县。境内全长77.3公里,自然落差84.5米,平均坡降1.1米/公里。集雨面积6700平方公里(县境集雨1050平方公里)。
从江县境,入境内传洞村,依次经停洞、下江、丙梅、丙妹、贯洞5个区(镇),其中先经丙妹镇丙梅村流人广西三江县境(石碑寨),再经贯洞镇八洛村流人广西三江县(匡里寨)。县境内河段长66公里,落差85米,平均比降为1.29%。
在三江县,都柳江称“溶江”(宋朝称古州至老堡河段为王江,明称福禄江),县内长91公里,经从江县于石碑流入县内,流经梅林、富禄、洋溪、良口、老堡、丹洲等乡,年径流量102.5亿立方米。自老堡口寻江古宜河)汇入后,称融江,即柳江融江段。
水利概况
航运情况
都柳江水运,繁荣于清代。公元1728-1729年(清雍正六年至七年)贵州巡抚张广泗疏溶都柳江,相继整治寨蒿河段,三都以下能常年通航木船。1796年,榕江已能建造2-3吨木船,并开展水陆联运,为运盐、粮的主要通道。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公路尚未发展,都柳江干支流水运起着重要的作用,干流大河以下可直航广西,烂土以下和支流排调河、坝街河、平正河、西山河、独洞河等的中下游河段都能季节行驶舶板和放木。清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十年代,滇黔的山货运出,粤桂的百货、海盐运入,大部分通过都柳江航运。到20世纪90年代,水源日渐枯竭,三合至上江段已不通航。干流在三都以下能常年行驶1一6吨木船,航程214公里,榕江以下可季节性行驶3-15吨机轮,航程104公里,榕江至新华段67公里,已试航机轮成功,枯水航道探0.3-0.8米,宽1-1.5米。支流中,正常通航的有摆西河(计埃河)计埃至定旦段14公里,季节性通行1-1.5吨木船,航道深0.2-0.3米,宽1-1.5米,平永河平江至榕江段17公里,永乐河乔来至双溪口12公里,季节性通行1.5-2吨木船,航道深0.2-0.3米,宽1.5-2米,四寨河(双江)邦土至河口段22公里,能常年通行2一3吨木船,航道深0.2-0.3米,宽2-3米。
水电开发
榕江县河段,多年平均流量145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9.1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25万千瓦。榕江县在此建有永福电站,是榕江最大的水电站,位于榕江县与从江县的交界处,坝顶高程249米,库容98万立方米。装机容量11250千瓦。
此外,贵州省在十一五期间把都柳江列为贵州省五条主要水运出省通道之一,国家航道主骨架网的重要支线,西南地区水运出海的北线通道。规划截止2017年将投资80亿元打造都柳江梯级航电枢纽,形成11个航电枢纽。规划的11个航电枢纽,自上而下建设白梓桥、柳叠、坝街、寨比、榕江、红岩、永福、温寨、郎洞、大融、从江等梯级航电枢纽,装机容量372.3兆瓦,概算总投资约80亿。全部建成后,都柳江航道可完成全面渠化,都柳江榕江至省界110公里的航道由原来的等外级提高到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四级高等级航道、榕江至三都104公里航道提升到通航300吨级船舶的五级航道。
2023年1月13日,都柳江大融航电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流域概况
范围气候
流域面积11326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7°30'-109°25',北纬25°30'-26°30'。北部与沅江水系的分水岭为苗岭山脉,西与曹渡河支流六硐河为邻,南与漳江相邻,东与浔江相接。流域范围包括独山、三都、榕江、从江、黎平、雷山、丹寨、都匀等8县市的全部或一部份。
都柳江流域平均气温16-18℃,年雨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雷山、三都、榕江之间有一个多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600毫米。
地形地貌
都柳江流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雷公山2178米,最低为地坪河出省境处134米。位于贵州高原东部边缘、黔中山原向广西丘陇山地的过渡地带,都柳江流域自西向东倾斜,河流两岸分水岭与河谷之间有规律的呈现低山和丘陇,上源独山一带为苗岭山脉中残存的山原缓坡丘陵,多光山秃岭,耕地集中,人烟稠密,河流穿行于山丘区,比降陡峻,傍河有狭窄台地和小盆地,江寨至三都段,河谷束放相间,有烂土、大河小盆地,江寨、三都狭长台地,耕地集中,人烟较密,傍河村寨较多;烂土以下河流比降逐步放缓,丰水期可通航舢板小船,大河以下汇入马场河较大支流后可行驶2吨木帆船,三都以下进入峡谷,河谷深切,两岸为陡坡大山,傍河村寨人家较少,耕地零星分散在山冲和支流上,在支流汇口附近出现狭长台地和冲积盆地,以榕江寨蒿河汇口车江大坝较突出,有耕地2万余亩,为本流域最富庶的地区,此段河流比降平缓,常年可通舟筏。
地质特点
都柳江流域位于江南古陆加里东褶皱带南部和华南沉积区南北向褶皱带东南边缘,上游三都、独山一带为沉积岩分布,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老第三系、第四系等。石灰岩分布面广,岩溶较发育。打鱼寨以下以侵蚀区为主,出露地层主要为板溪群变质岩,并局部有前寒武系辉绿岩、前泥盆系花岗岩出露,榕江附近有老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出露。下游贯洞,下皮林一带有寒武系、震旦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第四系地层出露,个别地区也出露前寒武系辉绿岩。地下矿产有煤、铁、汞、铅、锌、锑、铜、金、钨、锡等,多为零星分散矿点。
社会经济
都柳江流域有人口103.11万人,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96.77万人。有耕地86.92万亩,田多于旱地,有田73.7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51.74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9.14万亩。农业在独山和河谷地区较发达,山区仍较落后。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水果、西瓜、药材等。森林资源丰富,是贵州黔东南用材林基地的重要组成部份。流域内主要城镇有独山、三都、榕江、从江等县城,有小型采煤、森林工业、机械、轻手工业、冶炼等工业。流域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结合水运,黔桂铁路和黔桂公路干线从流域西部边缘穿过,已组成公路网。
旅游资源
都柳江,在三都县境内,有小溪摩崖、布仰摩崖、城乡义冢之坟墓、都江古城垣、甲找水族石板墓、羊城福崖墓等文物古迹,尚有背山临水的水族、苗族民俗文化,如水族跳铜鼓舞、斗角舞、苗族跳古瓢舞、芦笙舞等。其丰富的内容都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和令人神往的观赏价值。
都柳江两岸重峦叠嶂,堆青拥翠,苗村、侗寨、水舍隐现其间,江水清澈纯净,古榕垂竹倒映,渔舟往来其间,景色美不胜收。有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有古榕成群成阵,连依相伴,保护河堤,远观仿佛一片巨浪滔天的绿色海洋,榕树景观秀甲天下;有原始森林植被、高山、峡谷、小溪、瀑布、跌水和奇花异树,最多的是兰花(春兰、建兰、佩兰)、杜鹃花(映山红);有清代石拱桥和天然的赤壁横江、神仙洞、诸葛洞、五榕山;有江水清澈、奇石怪状和几十种味美的都柳江鱼;有榕江电站和永福电站人工湖,可以创办水上船泊游。清代《古州厅志》中曾把都柳江风光概括为“古州八景”即“五榕翠色”、“三江渔火”、“古洞石书”、“赤壁横江”、“星月孤舟”、“石笔书云”、“明星夜观”、“独石回澜”。
主要支流
都柳江的支流,北岸较多、较大,均发源于苗岭山脉南麓,主要有江寨河、烂土河、高岘河、马场河、排调河、交梨河、排场河、寨蒿河及其支流平永河、双江、独洞河、水口河等11条,南岸支流较小,主要有王玺河、坝街河、乌良河、摆西河、八开河、孙览河及其支流宰便河、平正河、长寨河、翠里河、西山河等10条。都柳江支流以寨筒河、双江、平永河较大,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
三都县段
在三都县境,都柳江支流大部分集中在县境西北部和北部河谷地带,以横贯西东部的都柳江为干流,南北两岸分别有31条支流汇人。
交洛河,发源于独山县境,流经下甲照手扒岩入都柳江,全长17公里。平均流量每秒1.12立方米,进出口落差96米。
巴佑小河,发源于巴佑乡更顶山,经合一、巴佑入都江河,全长8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31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45米。
都江河,发源于独山县戛加山,经栗木坪、岩江,与巴佑小河汇合,入都柳江,全长22.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2.24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50米。
打见河,发源于都匀市龙山坡,经巴篙、三勤入都柳江,全长21公里。平均流量每秒1.56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14米。
打便河,发源于丹寨县金钟乡,经交规、马安寨、麻江寨入普安河,全长18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76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62米。
普安河,发源于丹寨县的龙泉山,经鸡照、甲揽、普屯、平寨、周家洞、四十寨,与打便河汇合,流经燕高、杨能寨入马场河,全长28公里,平均流量每秒1.43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90米。
马场河(交然河),发源于都匀县狼鸡坡,经潘洞、康寨、交然、尧基、平寨,在下巴林与普安河汇合,经巴外入都柳江,全长39公里,平均流量每秒3.94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30米。
干河,发源于塘州乡上羊猛,经中岳、炳奇、甲倒入甲晒河,全长17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8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94米。
甲晒河,发源于独山县罩子坡,经丙桃、甲良、甲晒入都柳江,全长23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93立方米,进出口落差270米。
行尝河,发源于水龙乡岩脚坡,经娘寨、麻勇入甲晒河,全长11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85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00米。
苗龙河,发源于高洞乡排尧坡,经苗龙场、羊芒、下巴绵入交梨河,全长13.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33立方米,进出口落差70米。
交梨河,发源于丹寨高要,经巫暇沟、营盘寨、莫家寨、交梨街、王家寨,在下巴绵与苗龙河汇合流入都柳江。全长22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7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80米。
杀叶河,发源于尧麓乡怒胆,经姑挂、牛场、三郎入都柳江,全长13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58立方米,进出口落差70米。
打孟河,发源于苗龙乡排金曼。经巫孟、打孟寨入都柳江,全长12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45立方米,进出口落差52米。
巫检沟,发源于拉揽乡瑶人山,经来楼入都柳江,全长7.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23立方米,进出口落差440米。
康细河,发源于高洞乡无尖坡,经梁家沟、野足、黄泥田人打鱼河,全长14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31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76米。
介赖河(巫虾河),发源于丹寨县雅灰乡才姚,经介赖、巫崩,人打鱼河,全长30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6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258米。
打鱼河,发源于雷山县冷竹山,经丹寨县雅灰乡,由乌水河、排调河、康细河汇合流入打鱼河,经打鱼寨入都柳江,全长61公里,平均流量每秒15.8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0米。
懂述河(新桥河),发源于拉揽乡兔老坡,经排高坡、懂述入都柳江,全长8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27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23米。
柳叠河,发源于打鱼乡排怪坡,经柳叠上寨人都柳江,全长10.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22立方米,进出口落差433米。
烂牛河,发源于拉揽乡排高坡,经白高坡、里息、栏牛河人都柳江,全长14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53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18米。
排长河,发源于雷山县牛角山,经丹寨县雅灰乡、本县羊福乡、上江镇岔河口人都柳江,全长57公里,平均流量每秒3.9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263米。
坝辉河,发源于坝街古梅共坡,经后辉、坝辉人都柳江,全长11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3 2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06米。
拉旦河,发源于水龙乡交把,经中和、拉旦人坝街河,全长12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47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00米。
立场河,发源于水龙乡水龙大坡,经雅灰寨、科寨流人坝街河。全长1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33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70米。
孟略河,发源于地祥乡引掌坡,经祥寨、伟寨入坝街河,全长2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30米。
姑正河,发源于扬拱乡姑正甘坡,经滚豆人坝街河,全长19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72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32米。
坝街河,由孟略河、拉旦河、立场河、姑正河汇合经安素、坝街入都柳江,全长44公里,平均流量每秒4,85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57米。
巫不河,发源于巫不乡,经榕江县境入都柳江,全长10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37立方米,进出口落差302米。
高尧河,发源于巫不乡,经榕江县境,入都柳江,全长8.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21立方米,进出口落差240米。
水配河,发源于板甲乡,经榕江县境,入都柳江,全长7.5公里,平均流量每秒0.29立方米,进出口落差120米。
榕江县段
榕江县境,汇人都柳江的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 14条,三级支流19条,四级支流7条,其它支流5条。
寨蒿河,发源于剑河县海拔1150米的老山界,南向流经朗洞镇宰牙、色边、岑最,黎平县育洞,寨蒿镇平堡至寨蒿纳八妹河,南向流经忠诚镇、车江乡于县城北纳平永河入都柳江,全长103公里,集面积2351平方公里(县境17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77立方米/秒。其中,平永河口以上,集雨面积1283平方公里(县境92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902.2米,平均坡降8.8米/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4.11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5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84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03万千瓦。县境汇人寨蒿河的溪流20条。
牛场河,发源于水尾乡海拔1151米的滚通规信南面,北流于定威入都柳江,全长42公里,自然落差698米,平均坡降14.9米/公里,集雨面积2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2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43万千瓦。
高雅溪,发源于海拔1348米的计划乡污洋坡,北向流至八开乡府驻地入都柳江。全长35公里,自然落差1130米,平均坡降32.3米/公里,集雨面积1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1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0.82万千瓦。
八蒙河,发源于荔波县海拔1000米的板甲乡上菇城,北向流至八蒙入都柳江。全长36公里,自然落差613.4米,平均坡降17米/公里,集雨面积16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6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0.77万千瓦。
的牛寨河,发源于兴华乡姑跃坡南麓,北向流经亚巩、平雨入都柳江,全长36里。
高旧溪,发源于三江乡脚车,南向流至高旧入都柳江,全长19公里。
小定旦溪,发源于三江乡乔拉,南向流至小定旦入都柳江,全长12公里。
养把溪,发源于定威乡养把北面,南向流至格览入都柳江,全长10公里。
格览溪,发源于计划乡长寨,南向流至格览人都柳江,全长9.5公里。
发塘溪,发源于八开乡格拢,南向流至八开入都柳江,全长10公里。
乌娘溪,发源于计划乡污秋,北向流经加宜至腊酉入都柳江,长27公里。
归仰溪,发源于古州镇乌花,西南向流经归仰入都柳江,长8.5公里。
八吉溪,发源于从江县孔明,东北向流至古州镇八吉入都柳江,县内长11.5公里。
从江县段
从江县境,支流南岸多于北岸,较大的支流有四寨河等7条,还有其它小河溪40余条。
孖温河,源于加鸠区月亮山南麓和太阳山西麓,源头至双江口称污牛河,双江口至孖温段称孖温河。流经加牙、加坞、加瑞、东朗、加民、摆亥乡,于下江镇开温村注人都柳江。长68公里,流域面积880平方公里,有窝新河、污秋河、宰便河等支流,落差1029米,平均流量21.7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6.8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67万千瓦。最大支流宰便河,源出寨坪乡岩鸡山羊该坡西麓,北东向流经加烧、宰河、宰便、加牙至双江口入孖温河。落差503米。平均流量7.3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1.51万千瓦。
平正河,亦称孖览河(平正以上称三百河)。东发源于广西环江县境内的庆林山脉,西发源于县境内端上甲路村,流经县境刚边、平正、党九等乡至巨洞乡腊俄村注人都柳江,长49公里,流域面积725平方公里,其中县境4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9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9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04万千瓦。主要支流加车河,发源于秀塘乡搅董山西麓。污养以上称打秀河,污养以下称加车河。东北向流经加磨、孖银汇人平正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131.5平方公里,高差478米。平均水流量3.4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0.60万千瓦。
四寨河,又名双江河。民国时称宰滚河。源出黎平县宝塘山脉爱众。双江(宰滚)以上称孔寨河及曹平江。下游称四寨河。流经县内增冲、谷坪、和平等乡至丙妹镇平豪村境注人都柳江。境内河长33公里。流域面积13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6.1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9万千瓦。县境孔寨段有壮观的龙王潭瀑布群,境内有谷洞河、牙现河、往洞河等支流。
雍里河,发源于广西融水县境庆林山脉(摩天岭)十二坪,流经县境令里、雍里、长寨,于广西三江县石碑村境注人都柳江,境内长26公里,流域面积3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9.5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58万千瓦。建有雍里、长寨两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共1400千瓦。
西山河,古称蔡江。发源于广西融水县庆林山脉岩屋,东向流经从江县的翠里、卡翁、西山至广西三江县平力村汇人都柳江。县境内长34公里,流域面积2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2.03亿立米,水能蕴藏量0.99万千瓦,建有卡翁水电站(装机容量400千瓦)。主要支流有顶洞河。
八洛河,发源子黎平县屯洞麓背山,得卡以上称洛香河,流经上皮林、洛香、大团、得卡,至八洛注人都柳江,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8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2.15亿立米,水能蕴藏量1.32万千瓦,建有装机容量400千瓦的贯洞电站。
大年河,源出广西融水县庆林山脉摩天岭岩屋。流经牙里、岑偶、湾里、平洞后出广西融水、三江县境,于堂华汇人都柳江。境内长13公里,流域面积9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2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3亿立方米,可行船,水能蕴藏量2万千瓦。
达州河,境内诸河中属龙江水系的唯一河流。发源于太阳山南麓,流经廖家坡、雷家坡、尧贵乡达州村,于广西环江县境注入龙江。
三江县段
在广西三江县境,支流有:
苗江,苗江又称孟江、猛江,发源于独峒乡干冲村三省坡南麓,全长 47.3 公里,年径流量 32486 万立方米,经独峒、同乐两乡至良口乡产口村注入溶江(都柳江)。
大地河,又名四寨河(水电部门称大良河),发源于白云山北麓即老堡乡朋界寨附近,全长 12 公里,年径流量 7282 万立方米,流经良口乡良帽村,至良口村大地河口注入溶江(都柳江)。
晒江河,发源于同乐乡平香甲波罗苏山南麓之信洞山,全长 23 公里,年径流量 8576万立方米,在良口寨对面汇入溶江(都柳江)。
小宾河,发源于洋溪乡红岩村白云山北麓,全长 12.1 公里,年径流量 3438 万立方米,至洋溪村弯寨注入溶江(都柳江)。
高露河,发源于洋溪乡高露村群凳山,全长 23.1 公里,年径流量 10093 万立方米,流至洋溪汇入溶江。
大年河,其上游为平卯河,发源于融水县拱洞乡平卯村山麓,全长 13.3 公里,年径流量7232 万立方米,流经富禄乡至唐华河口汇入溶江(都柳江)。
南江河,发源于贵州省黎平县水口区,流经地平,至三江县富禄乡高安村汇入溶江(都柳江)。
八洛江,发源于贵州省从江县北,至三江县浪泡对面八洛注入溶江(都柳江)。
西山河,发源于贵州省从江县西南,至三江县梅林乡平力村,注入溶江(都柳江)。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