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沃利战役

1797年1月14日在意大利发生的战役

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意大利里沃利击败奥地利阿尔文齐元帅指挥的军队,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战争背景
卡斯奇里恩战役以后,维尔姆泽元帅率奥军退到蒂罗尔,在那里进行短期休整,补充精锐部队,很快又使自己的兵力达到五万多人。一七九六年九月初,他亲自率领三万众人从特兰托出发,还是沿着阿迪杰河南下,企图解救二度被围的里图亚要塞。可是,在罗韦雷托、维罗纳、巴萨诺和圣若尔日等地的战斗中,奥军仍然是接二连三地遭受失败,并被法军截断了回归之路。维尔姆泽陷入孤军作战境地,已经无法北返,最后,只好带领一万六千众人躲进曼图亚要塞,落得个束手待援。
战争过程
阿尔文齐进军意大利
对于意大利战场上的一再失利,奥地利宫廷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曼图亚的特殊地位和固守其中的二万五千多奥军官兵,促使奥国王室再一次向意大利派兵遣将。御前军事会议多次研究,认为必须作出特殊的努力。于是,他们决定调遣两个新的军团,集中大约六万人的兵力,并委派作战经验丰富的阿尔文齐元帅担任统帅,再次前去解救曼图亚要塞,接应维尔姆泽元帅。  然而,在年轻的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面前,疆场老将阿尔文齐的将才,也不见得就比博略元帅和维尔姆泽元帅更加高明。一七九六年十一月,经过激烈的阿尔科菜战役,拿破仑又一次以少击众,仅用二万众人的兵力进行机动作战,打败了阿尔文齐指挥参战的四万余人,粉碎了奥军为解救曼图亚要塞而发动的第三次进攻。
阿尔科莱战役的失利,仍然没有打消奥地利人放弃北意大利的念头。鉴于曼图亚的形势极端恶比,奥皇下达诏书,命令军方准备进行新的战役。为此,奥军统帅部决定,一面继续从菜茵河地区抽调兵力,一面在国内广泛动员志愿兵营参与作战。为了鼓舞士气,奥国皇后还亲自给维也纳的四个志愿兵营绣制了军旗。哈布斯堡王朝设想,一定要在曼图亚要塞未被法军攻陷之前,重新夺回对北意大利的控制权。
一七九七年一月初,奥军终于又集中了将近十万人的兵力,其中包括:六十四个步兵营和三十个骑兵连,分别编成八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若干个轻骑兵旅。此外,在蒂罗尔地区,还动员了大批的志愿兵部队。有了这些兵力,阿尔文齐元帅决心再试身手,于一月上旬挥师南下,又一次试图去为曼图亚解围。
法军的应急部署
对于奥军的这一企图,法军是有充分准备的。阿尔科莱战役结束以后,拿破仑便着手加强意大利北部地区的防御。为了粉碎奥军的进攻企图,法军先后从普罗旺斯海岸调来了两个步兵联队(五十七联队、五十八联队),从而使法军在北竞大利的兵力迅速增加到四万三千余人。不过,如果从整个战场的兵力对比来看,法军仍然是处于劣势地位的。由于曼图亚要塞的牵制,法军真正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只有三万四千人左右(另有塞律里埃师九千人负责围攻曼图亚要塞)。这支兵力分别配置在从加尔达湖右岸至阿迪杰河下游的宽大正面上,主要用于阻止奥军对北意大利再次发动进攻。法军的具体部署是:由雷伊率领一个师(四千人),配置在加尔达湖南岸的代森察诺附近,主要任务是掩护法军的左翼;茹贝尔率领一个师(一万人),配置在科朗纳、里沃利和布索伦戈之间的狭长地带,任务是扼守加尔达湖右岸与阿迪杰河峡谷之间的重要通道;马塞纳率领一个师(九千人),配置在维罗纳及其附近地区,负责防守整个战线的中部,奥热罗率领一个师(九千人),配置在阿迪杰河下游的洛尼亚戈一带,保障法军右翼的安全;另外,由维克托率领一个旅(二千人),配置在明乔河中游的戈伊托附近,充当法军的后备力量。法军的这一部署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在这条防线上,法军被分散配置在氏达几十公里宽的正面上,不过,当时拿破仑无法知道奥地利将会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因此,他不得不建立这样一条漫长而又脆弱的防线。
奥军三路进攻
为了尽快发动进攻,奥军统帅部在维也纳制定了作战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奥军将在里沃利山区和巴图亚平原同时发起进攻。为了实现这一企图,计划在上述两个方向分别展开三个强大集团,主要进攻方向指向加尔达湖与阿迪杰河之间的里沃利山区。奥军的具体计划是:由总指挥阿尔文齐亲自率领一支近三万人的大军,在里沃利方向展开,其任务是首先夺取里沃利高地,尔后向曼图亚方向推进;由巴亚利奇将军率领一支六千人的部队,首先攻占维罗纳,尔后向曼图亚靠拢;由普罗维拉将军率领一支九千人的部队,在洛尼亚戈抢渡阿迪杰河,从东南方向迂回曼图亚要塞。奥军分出这两支部队,其目的是要分散法军对里沃利方向的注意力,从而将法军的主力牵制在阿迪杰河中下游地区。另外还规定,如果这一计划遭到失败,曼图亚的守军必要时可以放弃要塞,全部撤退到裴拉拉一带,或者撤退到教皇领地,在那里与教皇的军队会合在一起,从南面牵制和威胁法国人。
为了迷惑对方,造成法军判断上的错误,奥军统帅部决定,分别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一月十二日拂晓,奥军中路集团首先向维罗纳方向发起进攻。经过激战,占领了位于维罗纳与圣韦托雷之间的卡尔迭罗,紧接着,奥军继续向维罗纳东面的圣米凯来进攻。但由于兵力不足,奥军未能挡住法军马塞纳部队的反击,被迫退回到卡尔迭罗。这一天,奥军在维罗纳方向的进攻,虽然起到了牵制和迷惑法国人的作用,但整个说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同一天,在阿迪杰河下游展开了另一场激战。奥军普罗维拉帅的先头部队,在霍亨措列亲王的率领下,向阿迪杰河下游的洛尼亚戈方向发起猛攻,经过激烈的争夺,击败奥热罗的前卫部队,攻占了贝维拉夸。奥军得手后,迅速向洛尼亚戈方向进行追击,并于当天攻占了阿迪杰河下游的重要渡口洛尼亚戈,将法军前卫部队赶过了阿迪杰河。在这个方向上,尽管奥军展开的兵力十分有限,但却给法军战线的右翼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不过,决定性的战斗还是在加尔达湖以东的里沃利附近展开的。里沃利高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阵地,位于巴尔多山的南面。它的西面和北面有一条大约两千公尺宽的低洼河谷,将它与巴尔多山截然分开。高地的东面环绕着水流湍急的阿迪杰河,在里沃利与群山峻岭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
一月十二日,阿尔文齐率领奥军主力向里沃利方向实施了主要突击。他将部队分为六路纵队:第一路由卢津良上校指挥,兵力约五千人,沿巴尔多山西侧斜坡前进,目的是从西面迂回里沃利高地,并进而切断法军菇贝尔师的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分别由利普塔伊将军和克勃列斯将军指挥,兵力共九千人,首先从阿维奥和布伦提诺登山,夺占科朗纳,尔后分别向里沃利高地发展进攻;第四路由奥奇卡伊将军指挥,兵力约四千人,充当预备队,跟随在维二、三路纵队之后,沿曼宁山向南推进;第五路由克瓦日达诺维奇将军指挥,兵力约八千人,其任务是从多尔切桥放过阿迪杰河,然后沿阿迪杰河西岸向曼宁山麓前进,经奥斯特里山道,从右翼进攻里沃利;第六路由武卡索维奇将军指挥,兵力约三千人,沿阿迪杰河东岸向南开进,而后待在威尼斯基耶择村,以便用重炮从侧后封锁里沃利高地。阿尔文齐对里沃利方向的法军是估计不足的。在他看来,奥军在由科朗纳到里沃利这个地区是毋须乎作战的,然而,正是在这个方向上,奥地利人遭到了法军强有力的抵抗,战斗的第一天,奥军在里沃利方向多次发起进攻,均被法国人击败。
拿破仑调整部署
对于法军来说,第一天的形势无疑是有利的,在这一天的战斗中,法军同时打退了奥军对里沃利和维罗纳两个方向的进攻。不过,这一天,拿破仑并没有弄清敌人的主攻方向和真实企图。是沿阿迪杰河顺流而下,向下游机动兵力;还是沿阿迪杰河逆流而上,向上游机动兵力,拿破仑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
十三日,里沃利方向的局势开始急转直下。上午十时,奥军在里沃利方向再次发起进攻,几个小时以后,卢津良本领他的纵队便接近了法军茹贝尔师的左翼,并企图切断里沃利与佩斯基耶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克瓦日达诺维奇率领的纵队在多尔切附近渡过了阿迪杰河,朝曼宁山麓前进,企图包围茹贝尔将军的右翼,并进而夺占里沃利高地。这一天,茹贝尔师寡不被众,不得不放弃科朗纳一带的阵地,向里沃利高地撤退。整个形势变得对法军非常不利。
直到达个时候,阿尔文齐将军的计划才完全暴露出来了。显然,奥军的主要进攻矛头,毫无疑问是指向里沃利山区。里沃利方向的战斗将是决定性的战斗,它的得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战役的成败。
在拿破仑看来,战各个最令人头疼的事,莫过于情况不明。两天来,他一直没有弄清奥军的真实企图,因而焦虑不安,无所适从。十三日夜间,接到茹贝尔的报告,他终于明白了,奥军的主力不是指向维罗纳要塞,也不是指向洛尼亚戈方向,而是指向里沃利山区,于是,他立即命令马塞纳率领七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团从维罗纳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连夜行军,赶往里沃利山区。同时,命令雷伊率领部队由代森察诺向卡斯泰尔努瓦方向移动,跟在马塞纳部后面前进。为了出敌不意,还特地命令缪拉将军率领一支轻装部队,从萨洛附近上船横渡加尔达湖,绕到奥军的背后,切断他们的退路。
拿破仑的反应是十分迅速的。根据他的计划,法军将暂时置其它方向于不顾,集中兵力,首先粉碎奥军在里沃利方向上的进攻。里沃利方向的战斗得手以后,法军便可以挥师南下,迅速向其它方向转用兵力,从而使法军在总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各个击破奥军来自各个方向的进攻。
由于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阿尔文齐虽然遭受过一次失败,仍旧不免刚愎自用,并没有把法国人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拿破仑用于防守里沃利方向的兵力,充其量也不过九千人左右。这支兵力同奥军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奥军有充分的把握夺占里沃利,以及加尔达湖与阿迪杰河之间的整个地区。事实证明,阿尔文齐的这种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这种想法与其说是出于某种自信,倒不如说是根据一种十分荒谬的假定。阿尔文齐认为,法军马塞纳部队已经被巴亚利奇的中路集团牵制在维罗纳附近,拿破仑将无法向里沃利方向增派一兵一卒。奥地利人的这种思维方法是十分幼稚的。几个月前,维尔姆泽在这同一条路线发动进攻时就曾经错误地作出假定,认为法军将停留在曼图亚要塞周围,不会移动,结果使奥军遭到惨败。阿尔文齐并没有从他的前任的失败中接受足够的教训,他仍然奢望法军会象山岭一样静止不动。难怪拿破仑后来在评价这次战役时,曾用讥讽的口吻嘲笑说:阿尔文齐元帅忘了一句最古老的谚语:“山与山无法相会,人与人总会相逢。”
争夺里沃利
一月十四日,里沃利战役最激烈、最重要的一幕终于拉开了。凌晨两点钟,拿破仑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赶到了里沃利高地。他当即命令茹贝尔将军立刻转入进攻。拿破仑的计划是:趁天亮之前迅速夺回位于曼宁山南麓的圣马尔克小教堂,力求在马塞纳援军到达之前阻止奥军向里沃利高地接近。四时,战斗打响了,维阿列将军率领一支部队,趁奥军不备,突然袭击了圣马尔克小教堂。由于法军动作迅速,奥国人猝不及防,被迫放弃了这个小教党。此后,法军继续压迫奥军后退,使奥奇卡伊的纵队于天亮以前退到了曼宁山腰部。
清晨,法军由于兵力不足而开始减弱了攻势,相反,奥军则不新调来新锐兵力,并不断向法军发起反击。上午九时,形势变得严重了。茹贝尔师开始支撑不住。一支前进的步兵已被奥军从两翼紧紧包围。法军的攻势眼看就要彻底崩溃。然而,正在这个时候,法军从维罗纳方向开来的援军赶到了。
上午十时,马塞纳的部队首先从正面转入进攻,在拿破仑的亲自率领下,仅仅用了半个小时,使将奥军克勃列斯纵队打得狼狈逃窜。紧接着,又同利普塔伊的纵队展开了一场激战,结果,奥军被重新逐回到巴尔多山南麓。马塞纳的这次进攻使法军的形势有所改善,奥军克勃列斯纵队和利普塔伊纵队被迫暂时停止了进攻。
几乎在同一时间,法军茹贝尔师与奥军克瓦日达诺维奇纵队在圣马尔克小教堂附近展开了另一场激战。大约十点半钟左右,克瓦日达诺维奇纵队趁法军忙于追击奥奇卡伊纵队之机,再次向圣马尔克小教堂发起攻击。由于道路崎呕,奥军行进迟缓,它的先头部队还没有接近圣马尔克小教堂,便被法国人察觉。拿破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茄贝尔抽出三个营向小教堂方向急进,结果,法军抢先一步,占领了教堂附近的有利地形,接着进行了一次闪电般的打击,把奥军先头部队从高地赶了下去。这时,法军配置在里沃利高地上的十五门火炮开始用霰弹向敌人猛烈射击,几千名企图由狭谷爬上高地的奥军士兵,顿时被打得溃不成军。接着,拿破仑又使用骑兵部队展开攻击,居高临下地象洪水一样猛扑下去。奥军招架不住,丢下了大量尸体,向深谷中狼狈溃退,这时,法军的炮弹又击中了一辆逃跑的弹药车,冲天的气狡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使得逃跑中的奥军更加失魂落魄。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奥军从正面和右翼对里沃利的进攻都被彻底粉碎了。法窄仅仅付出很小的代价,便干脆利索地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战斗。
在奥军进攻里沃利的计划中,包围法军阵地的左翼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奥军对法军正面和右翼的进攻接连遭到失败,这一行动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不仅如此,这一失败还使得奥军右翼的处境更加困难,若不停止前进,其右翼肯定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危险境地。也许由于情报不灵,或者因为联系中断,奥军的右盟对中路和左翼的失败一无所知。为了迅速切断里沃利高地与佩斯基耶拉要塞的联系,奥军右翼纵队在卢律良上校的率领下,按照原定作战计划,一直在向里沃利高地的左侧进行迂回。卢津良错误地认为:驻守里沃利高地的法军已经被彻底包围,奥军只要再发动一次进攻,整个茹贝尔师就会一败涂地。这位上校的结论显然是没有根据的,与其说是出于愚蠢,倒不如说是出于对情况的一无所知。卢津良纵队爬上里沃利南面的比波罗高地以后,上校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孤军深入。但到达时,退却已经晚了,他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这个纵队的失败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在开始的一刻钟里,法军首先集中了十五门火炮向奥军猛烈射击。与此间时,由奥尔察方向开来约法军增援部队向其背后发起猛攻。奥军腹背受敌,不得不丢下武器,各自奔命。卢津良一看大势不好,急忙率领残部向加尔达湖方向退却。退却中,奥军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最后,只有卢津良上校和少数奥军幸免于难,逃到了加尔达湖对岸。至此,奥军在里沃利方向的进攻就彻底失败了。
争夺里沃利高地的战斗基本结束了。出于奥军部署上的明显缺陷和法军马塞纳师的及时增援,拿破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奇迹般地赢得了胜利。在十四日的战斗中,奥军伤亡惨重,一共损失七千余人,并且丢掉了几乎所有的火炮。相反,法军战果辉煌,士气大振,开始在里沃利方向转入大规模的反攻。
法军南线告急
然而正当拿破仑准备对奥军右翼集团展开大规模反击的时候,一场新的危机又发生了。原来,十四日下午,趁法军主力集中在里沃利地区而无暇顾及南线之机,普罗维拉率领奥军左翼集团在洛尼亚戈上游不远的安则雅里附近渡过了阿迪杰河。奥军渡河以后,首先击溃了法军奥热罗师的左翼,然后迅速向曼图亚要塞挺进。天黑以前,普罗维拉率领的部队接连攻占了洛尼亚戈与曼图亚之间的切尔科、桑圭诺托和通迪诺加拉。
奥军这一行动给法军带来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下一步进攻一旦得手,则法军对曼图亚要塞长达几个月的围攻就会前功尽弃。得悉这一情况以后,拿破仑当即决定:留茹贝尔师、雷伊师和马塞纳师的一部继续追击阿尔文齐的残部,其余兵力迅速南下,连夜赶往曼图亚地区,力求在普罗维拉的部队与曼图亚要塞守敌会合之前,迅速粉碎奥军的左翼集团。
普罗维拉于十五日中午抵近了曼图亚东西的圣若尔日城堡,并立即派出部队去袭击该城。在这里,奥军遭到了南下法军先头部队的顽强抵抗。起初,法军守城部队不相信奥军竟会如此之快地抵近城堡,差一点就把奥军部队当成奥热罗的先头部队。所幸的是,有两名法国士兵当时在离城几百步远的地方砍柴,他们发现了奥军的骑兵,并及时发出了警报。由于这一偶然的巧遇,奥军的突然袭击没有能够奏效。奥军奇袭未成,随即对法军展开强攻。数十门火炮一齐轰击圣若尔日城堡。面对优势的敌人,法军进行了顽强抵抗。直到第二天早晨,奥军始终未能向曼图亚要塞继续前进一步。这一天,奥军在圣若尔日城下丢弃了大量尸体。相反,法军伤亡不大,并为援军的到来赢得了十分宝贵的时间。
奥军在十五日的失败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时充任曼图亚守军司令的,正是维尔姆泽元帅。如果他在法军援兵到来之前带领守军主动出击,那么,圣若尔日一战的结局,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不幸的是,维尔姆泽错误地认为,法军的增援部队不会很快赶到,因此,他执意将进攻的时间推迟到十六日早上。这样一来,曼图亚守军就失去了与普罗维拉部队会合的良好机会。事实证明,曼图亚要塞的最后失守,奥军的最后失败,同维尔姆泽的反应迟钝和动作缓慢是有一定关系的。
法沃里塔之战
十六日凌晨,拿破仑率领的四团援兵赶到了。这支援兵昼夜兼行,马不停蹄,在长达五十多公里的急行军中,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法军到达以后,拿破仑立即下令抢占法沃里塔与圣若尔日之间的有利地形,准备进攻普罗维拉的部队。同时,命令塞律里埃的部队坚守法沃里塔,阻止曼图亚要塞的守敌向圣若尔日方向靠拢。
拂晓,法奥两军的一场大战同时在两个方向开始。早晨六时,曼图亚守军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计划,首先向东北方向出击,刚刚接近法沃里塔,便遭到了法军强有力的抵抗。由于摆脱了两面受敌的局面,塞律里埃的部队骤然士气大振,频频向曼图亚守军发起反击。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奥军终于支持不住,狼狈退回曼图亚要塞。直到达时,维尔姆泽才意识到,拿破仑的援兵已经从北面赶到,突围毫无希望。因此,直到战斗结束,维尔姆泽再也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战斗行动。
进攻普罗维拉的战斗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始的。在这次战斗中,维克托指挥的那支部队博得了“无畏军”称号。勇敢的士兵用刺刀猛扑奥军的阵线,击溃了所有企图抵抗他们的敌人。在法军的凌厉攻势下,奥军的队形开始出现混乱。这时,尾追普罗维拉的奥热罗师也开始向奥军背后逼近。奥军腹背受敌,走投无路,不得不停止抵抗。下午二时,普罗维拉将军率领的这支奥军,终于向拿破仑缴械投降。
法沃里塔之战称得上是一次十分漂亮的速决战,同时它又是一次非常山地的歼灭战。在这次会战中,法军不仅缴获了许多军旗、火炮和大量的辎重车辆,而且俘虏了奥军大约六千人。这次会战使奥军企图解救曼图亚要塞的最后一线希望完全破灭了。在这以后,奥军不得不在全线转入退却。
法军在里沃利方间的反攻几乎是在没有遭到抵抗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个方向上,奥军的退却组织得非常糟糕。反攻中,法军乘里沃利会战的余威,挥师北进,直趋布兰塔峡谷,从而使六千名敌军被切断退路,成了法国人的俘虏。缪拉将军率领的两营轻装步兵,也乘船渡过加尔达湖包围了科朗纳,混乱中,阿尔文齐将军也差点被法国人所俘获。在茹贝尔师发动反攻之后,法军在其它方向也相继转入反攻,不久,法军便将自己的战线胜利地推进到罗韦雷托至巴萨诺一线。随后,法军又攻占了阿迪杰河上游的特兰托,并且占领了意大利最北部的蒂罗尔平原。这样,法军不仅彻底击败了阿尔文齐的部队,而又终于打开了通往维也纳的道路。
里沃利战役的结局和曼图亚要塞的前途无疑是联系在一起的。奥军在里沃利的失败,使维尔姆泽感到继续抵抗已经毫无意义。二月二日,曼图亚守军两万余人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宣布向拿破仑正式投降。至此,长达九个月之久的曼图亚争夺战宣告结束。
曼图亚要塞的受降仪式是非常隆重的。整个仪式由塞律里埃将军主持。具有大将风度的拿破仑不仅有意识地回避了接受声名显赫的元帅、奥地利驻意大利军队的最高统帅放下宝剑,率领全体僚属投降这样值得自豪的胜利场面,而且还十分慷慨地允许维尔姆泽元帅带领五百名步兵、二百名骑兵和一个象征性的野炮连在假释宣誓之下,携带武器返回奥地利。拿破仑的宽大举动,使得这位久历戎行的奥军统帅深为感动,同时,拿破仑的这种淡泊态度也受到了整个欧洲的赞许和注意。
里沃利战役的失败和曼图亚要塞的陷落,使得奥地利人大伤元气。在此之后,奥军一蹶不振,充满了失败情绪。鉴于这种形势,拿破仑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挥师北进,力求在敌人的援军从莱茵河地区回师本土之前,一举打入奥地利的腹地。
一七九七年三月十日,在拿破仑的指挥下,法军直接对奥地利发动强大攻势,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法军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了奥地利西部的盖茨、伊斯的利亚、卡尔尼奥耳和卡林西亚四个省,将战线向北推进了六百公里,直逼维也纳城下。四月七日,在法军逼近的情况下,奥地利皇帝派出代表,到犹登堡向拿破仑请求停战。这样,历时一年之久的意大利战各终于以法军的胜利和奥军的失败正式宣告结束。
战争简评
曼图亚要塞的陷落,对于奥地利来说,可以算是一场灾难。它使整个北意大利的战略形势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量图亚之战的结果,使奥地利人在北意大利失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要塞和战略基地,同时也使法国人消除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心腹之患。
里沃利战役在整个曼图亚争夺战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曼图亚要塞的命运。里沃利战役的胜利使奥地利人企图解救曼图亚的最后一次努力彻底遭到失败,这样就使得曼图亚要塞的陷落成为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里沃利战役是拿破仑以少胜多的又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再一次显示了拿破仑娴熟的指挥艺术和杰出的组织才能。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面对来自几个方向的进攻,不是平分兵力、消极抵御,而是将自己的主力迅速集中到最关键的方向和最危险的地区。从而使法军虽然在整个兵力对比上处于劣势,但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却每每处于相对优势和主动地位。事实证明:敢于集中、善于机动、决于进攻、巧于调度,正是拿破仑在里沃利战役中以少胜多的最重要的密诀。
法军在北意大利的胜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个胜利使欧洲的第一次反法联盟宣告瓦解,同时也给拿破仑带来了特殊的荣誉。正像苏联历史学家塔尔列在《拿破仑传》一书中历写的那样“几支奥军精锐部队被消灭,最有才干的将军遭到惨败,意大利北部完全陷落,奥国首都遭到直接威胁,——这就是一七九六年三月末拿破仑第一次任法军总司令以来一年间战争的总结。他的名字已经威震全欧洲。”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