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Chongqing Youth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位于重庆市,是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为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历史沿革
1954年2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青年团西南工委同意成立重庆市团校;3月1日,重庆市团校第一期团干部培训班开学。
1956年4月10日,团市委向中共重庆市委及有关部门申请1957年上半年修建学员宿舍、教室、浴室、饭堂,购置 一批军体课设备及所需经费。
1962年8月1日,经重庆市委研究,将市团校从市委党校分出,由歇台子迁至大坪原市委文化干校办公。
1963年12月,重庆市委决定,市团校由大坪长江路270号迁至市中区枣子岚垭94号。
1971年11月23日,重庆市革委政工组决定撤销市团校。
1979年下半年,重庆市委作出关于恢复市团校,搬迁市党校的决定。
1981年2月24日,重庆市团校第6期团干部培训班开学。
1982年1月9日,重庆市团校学员宿舍改建工程破土动工,工程建筑面积为2186平方米,于当年竣工验收。
1984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同意拨款为市团校修建一幢教学图书大楼;11月1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通知,经市委同意,重庆市团校为县级单位。
1985年5月13日,市团校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举办“重庆市团校政工专业中专班”。
1986年3月14日,中共四川省委同意共青团重庆市团校1986年秋季举办两年制的团干部政治专业大专班,纳入四川省党校系统的招生范围。
1987年2月28日,重庆市计委下达市团校干部中专班“政治思想工作”专业招生计划和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少年思想教育专业”,“青年思想教育专业”招生计划。
1990年10月,重庆市军队转业干部办公室和学院联合举办“1990年重庆市军队转业干部行政管理专业培训班”。
1990年11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被吸收当选为重庆市成人高教协会常务理事学校。
1991年7月4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批复,同意建立中共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2年11月17日,重庆市教委批复,同意学院增设“市场经济管理”和“经济法律(涉外)”两个专业,从1993年秋季开始招生。
1993年3月5日,重庆市教委、市人事局联合发出通知,经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从1993年起委托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试办地方学历大专班。
1997年7月,学院与
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教育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学。
1998年3月18日,学院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的部署,先后为下岗职工举办了“市场营销培训班”和“计算机文字录入培训班”;10月28 日,学院投资500多万元新建的培训楼竣工,该楼共8层,总建筑面积3487平方米。
1999年1月18日,学院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签定协议书,合作举办“应用社会学专业(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方向)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后又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合作举办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该类班连续举办过四期;2月3日,重庆市教委发出通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现代文秘、旅游管理、市场营销3个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批准1999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班的学校和专业名单》。
2002年春,学院投资60余万元改建的校园中心广场、球场、大校门等落成;6月5日,学院党委决定,成立学院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年底,学院已投入150多万元建立了3个多媒体机房,购置了P3、P4以上的电脑260多台,建立了4个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标准语音室(48座),建成了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
2003年1月,学院投资200多万元将原大礼堂改建为多媒体式的学术报告厅。
2004年3月, 经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审定,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重庆市团校)机构规格由处级升格为副局级。
2006年,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转制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6年,群团改革,划归重庆市教委主管。
2024年4月11日,“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揭牌。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教职员工近7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77人,“双师”型教师301人,具有英才计划人选等市级人才、教学名师等市级优秀教师13人。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院设有7个二级教学单位,共有招生专业29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建成验收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市级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重庆市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项目1个。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建立市级“双基地”2个,建成市级教学资源库5个、市级在线开放课程4门;建设市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1个、市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同时依托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重庆市新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5个机构;推广“1+X”证书试点制度,证书数量达12个。
2018年,学院组织教师参加了重庆市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了市级二等奖1名、市级三等奖1名的成绩;组织教师参加重庆市第四届“高教社”杯微课大赛,获得了市级二等奖1名,市级三等奖1名的成绩。
教学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立项12门校企双元教材。
学校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发明专利100余项。
截至2020年2月,学校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6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1部,授权专利6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项),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表彰奖励。
2018年,学院新立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院级科研项目26项,全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等学术期刊论文5篇,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项目22项,《建议我市尽快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应用性成果获得巿政府领导批示。
学术资源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文献馆藏量40万余册。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已加入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东盟学院、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与俄罗斯、日本、泰国、德国、美国等国家10余所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思科CCNA资格证书标准开展本土化教学;已有20余名教师获得中澳“国际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中澳职业教育创新管理国际培训项目证书、中德“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师”证书、“ACCA全球数字金融证书”等;以牵头单位建成幼儿教师4级职业标准,已入选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
2018年,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代表团来该院访问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合作意向;顺利完成中泰职教联盟首批旅游业技能培训营项目,泰国9名留学生顺利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将建设凤凰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中德(重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同方鼎欣产教融合产业基地、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
2018年,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校合作协议,学院选派3位教师赴深职院学习进修一学期,进行了100余人次的师资交流学习互动。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先后与京东方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华夏航空、华龙网等市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航空学院、华龙网学院、医学院等二级企业(产业)学院。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院校徽基本形状为圆形,寓意包容、和谐、融合。上部中文校名,下部英文校名,主题图案由字母C、Q、Y、T的变体组成,代表“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三个要素,“1954”表明学院的创始时间为1954年。外圈白色寓意一尘不染的高尚品格,致力于立德树人;内底蓝色寓意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
精神文化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人为本,敢为人先;向善向上,精益求精
明德笃学、求真强技
朝气蓬勃、忠诚勤奋
敬业、爱生、厚德、善教
修德、励学、强技、立业
社团文化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市民学校协会、三创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活动组织,有院级学生社团22个。
2018年,辩论社在重庆市“学宪法讲宪法”辩论赛中获优秀奖、优秀团队,在重庆市禁毒辩论赛中获优秀奖,在“激扬青春大学生辩论赛”中获优秀奖。棒球社在全国棒垒球比赛中获得第七名的成绩。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