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甘蓝

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下部叶大,大头羽状深裂,边缘波状,具细圆齿,上部叶长圆形,全缘且抱茎,所有叶肉质无毛,具白粉霜;花浅黄色,花瓣倒卵形;长角果圆筒形;种子球形,呈灰棕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因其富含葡萄糖,吃起来有些许甜味,而叶片与中国本土“蓼蓝”相似且形状层层包成球状,故而得名“结球甘蓝”。

植物学史
结球甘蓝和大白菜一样产量高、耐储藏,是四季的佳蔬。德国人认为,圆白菜才是菜中之王,它能治百病。西方人用圆白菜治病的“偏方”,就像中国人用萝卜治病一样常见。市场上还有一种紫色的圆白菜叫紫甘蓝,营养功能和圆白菜相同。结球甘蓝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由不结球的野生甘蓝演进、驯化而来,13世纪在欧洲开始出现结球甘蓝类型。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因其富含葡萄糖,吃起来有些许甜味,而叶片与中国本土“蓼蓝”相似且形状层层包成球状,故而得名“结球甘蓝”。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根系主要分布在30厘米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乳白色或淡绿色;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