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乐(1607年2月11日—1648年7月24日),字希声,号虞孙、止亭,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人,明末官员。
人物生平
万历三十五年正月十五日(1607年2月11日),钱肃乐出生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钱肃乐虽幼丧生母,但从小即资质不凡,文章与品德都有声名。崇祯九年(1636年),钱肃乐中举人,十年(1637年)联捷二甲进士,观政都察院,本年授太仓州知州。任内严惩豪奴黠吏;又以朱、白榜列善恶人名,名在白榜者械至阶下大杖,以导民向善;同时行义仓法使得人民平稳度过荒年。尝摄昆山、崇明二县政务,平民变、定海寇,安堵地方。在任五年,考绩列江南第一,崇祯十五年(1642年)升刑部山东司员外郎。崇祯十六年二月初四日(1643年3月23日)钱肃乐因继母傅氏去世,回家丁忧。同年九月初六日(10月18日)父钱益忠去世。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
杭州府失守,
宁波府知府朱之葵、推官李发元降清。钱肃乐痛苦绝食,以死发誓。适逢鄞县贡生
董志宁首倡谋义,聚诸生于学宫,
王家勤、
张梦锡、
华夏、陆宇𤐣、
毛聚奎和之,即所云“六狂生”,遍谒诸乡老而莫敢应,闻钱肃乐至,遂挽之入城,于闰六月十二日(8月3日)集绅士于府城隍庙,开陈大义,百姓聚观者数千人,欢声动地。有布衣
戴尔惠者大呼日:“何不竟奉钱公起事!”观者齐应,遂拥入巡按署中领导抗清。钱肃乐派遣
倪懋熹联系定海总兵
王之仁与自己合作。是时,钱肃乐手下主要有宣大总兵赵光祖、副总兵傅人龙,海道标守备陈应试、柴云龙、昌国守备路可通以及钟鼎新、吕宗忠、俞国荣等将领。十八日(8月9日),遣
张煌言赴台州,请鲁王
朱以海至绍兴监国,授太仆寺少卿。二十八日(8月19日)再奉表劝进,升右佥都御史,推辞不受,且鉴于
弘光帝滥赏之祸,一并推辞了自己弟侄的封赏。当时分地分饷之议起,钱肃乐为兵请饷,不应,惟叙功加副都御史衔,钱肃乐两请推辞,言自己收复杭州府前不会再受一职,鲁王不允。
隆武帝册封的诏书送达,
张国维、
熊汝霖主张无视,钱肃乐与
朱大典则主张大敌当前不可同室操戈,意见不合,因而被方国安、王之仁等军阀所忌惮,于是上谗言说钱肃乐之所以不受官是因为倾向隆武政权,钱肃乐不得已受官,但军饷依然不发。又以阉人客凤仪、
李国辅监钱肃乐军,钱肃乐上言抵制,导致宦官集团也对其不满,从中作梗,致使军队断饷四十天,不得已以行乞为生。但众人为钱肃乐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没有一个人离开。这一期间、钱肃乐上疏十余封,其中便指名弹劾外戚鲁王张妃之父张国俊操控国柄。张国俊外仗
方国安、王之仁,内倚客凤仪、李国辅,听闻钱肃乐的上奏十分气愤。恰逢
谢三宾以重金请援引入阁,遂更加用力排挤钱肃乐。
不久升兵部右侍郎,钱肃乐推辞不受。间谍报告称清兵从海路来,于是移守沥海。虽然户部主事吴元德、海防同知宗室朱寿鑃先后负责粮饷,然而钱肃乐军队的粮饷终没有得到。钱肃乐上言决定解散军队,从军效命,鲁王温旨慰留,然钱肃乐手下将领都建议投靠隆武政权。钱肃乐先前即被说自己有二心的朝议所困扰,至是再上奏决定归隐,鲁王大骇,下旨降低要求允许钱肃乐前往海上联络
黄斌卿、
张名振等人,再加吏部尚书兼理户部事,钱肃乐均推辞不受,此时为鲁监国元年(1646年)五月,两月后江防便溃败了。
先前钱肃乐解兵后
隆武政权即招其为官,钱肃乐以避嫌拒绝。此时隆武政权再遣使召钱肃乐为副都御使,遂与参将段某由海道赴闽,上疏陈越中十弊,帝善之。不久浙、闽皆破,鲁王浮海。钱肃乐偕诸弟至
福清,辗转文石、
海坛间。
鲁监国二年(1647年),
郑彩扈从鲁王至
中左所,六月驻扎于琅江,钱肃乐前往觐见。当时扈从诸臣中
马思理、
熊汝霖入阁,孙延龄年少,郑彩自署兵部。钱肃乐至,郑彩请其代替自己为兵部尚书,钱肃乐推辞以侍郎行部事,不许。钱肃乐上疏请叙功及兵,以激励士卒,又上疏请一兵权于郑彩、编定军阵,并得旨允行。再上疏请选任将领不以一道,凡能立奇功者均许挂帅,鲁王深以为然。因此鲁监国政权兵威复振,八郡义师陈德容、汪硕德、杨华、董锡纯、高林、梅逢乾、叶有成、王音、魏文耀等并起,连下兴化、福清、连江、长乐、罗源等三府一州二十七县,温州、台州府亦响应。七月五日,败绩金鸡山,宗室朱统䥧、朱慈鲷,举人林桓声等战死。钱肃乐选贤任能,登庸
刘沂春、
吴钟峦等遗臣,又移书
郑成功,勉以忠义,消除了矛盾。
鲁监国三年(1648年),钱肃乐请立史官纪事,命钱阶调章云飞兵合剿、冠军将军谢朋招抚雷州,戡虏将军刘肇震联络
曹大镐。蔡乃汉在山东,将军李某在陕西,皆受封爵。不久,拜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力辞不许,与马思理同入阁。
郑彩最初与钱肃乐关系不错,自专权后,沉大学士
熊汝霖、义兴侯
郑遵谦于海,与钱肃乐关系也日生嫌隙。当时
刘中藻反对郑彩用滥用亲信,反被郑彩纵兵大掠,钱肃乐与刘中藻交往,没有告诉郑彩,郑彩暗中刺探得知,以为钱肃乐引要外援排挤自己,于是在朝见的时候故意读出钱肃乐书信中的内容,钱肃乐向来有血疾,至此忧忿交加,每次上朝都流涕不止,鲁王为之动容。郑彩自知为同僚所恶,遂逍遥海上,不复协力。连江失守,钱肃乐病中闻败讯,以头触枕,但求速死,未几于六月初五日(7月24日)卒于琅江。
鲁王闻之震悼,辍朝三日,赐太保,谥忠介。清乾隆时赐谥忠节。
轶事典故
郡庙首义
弘光元年(1645年)的夏天,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解的时刻。在农民军、明王朝和清军三股势力的鼎立结局面结束后,历史的天平就向清王朝倾斜了。此时,清军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后挟威南下,破杭州、临浙江,宁波危在旦夕!
此时,在东钱湖畔东吴养病的原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眼看江山易主,宁波知府朱之葵等又准备献城投降,不禁忧心如焚,痛不欲生而大口咯血,准备以身殉国。恰在此时,宁波城里的鄞县
贡生董志宁和秀才
王家勤、
张梦锡、
华夏、陆宇𤐣 、
毛聚奎等6人(人称六狂生)倡议组织义兵抵抗,邀请钱肃乐出山。钱肃乐闻讯赶赴宁波。6月12日,在宁波府城隍庙聚集士绅议事,闻讯而来的百姓达万余人。古林布衣戴尔惠见状振臂高呼:“何不就推钱公为首,树旗起义!”众人闻语更为激昂,齐声赞同,拥簇钱公进入署中,会商举义大事。宁波的抗清斗争至此揭开序幕,钱肃乐效法晋襄公的故事,以黑色丧服着装,誓师起兵,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悲壮的事业,也把他的家族带入了无可回复的殉难之路。
为抗清,他审时度势,派举人张煌言奉表南下台州,请鲁王朱以海监国,使浙东抗清诸军有了统一的领导,并为浙东抗清斗争成为明末清初抗清运动中最悲壮的一章书写了雄奇的一页。
为抗清,他毁家纾难,将他的众多兄弟带入军中,他年少的儿子翘恭和年仅12岁的十弟肃采也随军而行。在甬城声名显赫的钱氏一族,就这样投身于一场必然失败的无比悲壮的决战之中。
必然失败的命运是由于大明党争。内部争权夺利,相互倾轧。身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的钱肃乐,目睹权臣郑彩的跋扈,又数遭陷害后,知道这王朝是必亡不可了。在“国势日蹙,藩领骄悍”之时,忧愤成疾的钱肃乐惟有以死报国。
监国鲁三年(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当福建连江失守消息传来时,身患血疾的钱肃乐以头触枕,只求早死,此后绝食死于船中,以身殉国。遗言以举义前官职明刑部员外郎身份入葬,时为监国鲁三年(永历二年)六月初五,年42岁,正值起义3年后的夏天。遗骸未能归乡,葬于福建省福清黄蘖山中。明鲁王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1936年,鄞县文献馆报请其出生地旁的街巷为“忠介街”,与百丈路平行。
钱氏四忠
在这场悲壮的殉难中,除钱肃乐外,钱氏家族还有十余人以不同形式投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其中以身殉国的有钱肃乐三个弟弟钱肃范、钱肃遴、钱肃典,史称“钱氏四忠”。
钱肃范,字锡九,一字箕仲,浙江鄞县人。钱肃乐的第五弟。钱肃乐举义后,肃范也投身军中。鲁王的许多文书都由肃范起草。后被荐入史馆,任检订。1648年钱肃乐死后,军中诸弟服孝后遵兄命云散四方,只有肃范和肃图仍在军中。有人问其原因,回答:“止者报国,行者全宗,不相背也。”当时清军已进兵福建,只有福安、宁德两县尚未攻破。钱肃范毅然入福安助守。6个月中,与清军屡次相战,获胜。无奈仅此孤城,援尽粮绝,最终落入敌手。城破之时,钱肃范遥望百辟山长叹:“这里是宋少帝入海的地方啊!”赋绝命词,自尽,未死,被清兵捉住,不屈牺牲,仆人张贵年仅20岁,也随从死亡。
钱肃遴,字兼三,浙江鄞县人。钱肃乐的第七弟。明秀才,善书法。以参与甬城起义之功授官推官,不受,后随肃乐转战东南各地,监国鲁六年(永历五年,1651年)兵败后回家,甲午乙未(1654年~1655年)又奔赴海岛大陆间联络义军。永历十三年(1659年),参与郑成功、张煌言的长江之役。战败后,与妻子避难于昆山,后佯狂而死。其妻鲍氏为其殡殓,落发为尼。在草庵中泣血纺织以求路费,数年后聚足归资,才将肃遴的遗骨运回鄞县,葬于故乡。
钱肃典,字叶虞,浙江鄞县人。钱肃乐的第九弟。钱肃乐死后,肃典遵兄命避地瑞安。他虽离开军中,但仍心系鲁王,当闻说鲁王还健在时,就私下给鲁王上书问安。此信泄露后肃典被捕,随即处死。
寂寂旧宅
13年前的春天,在一个春雨凄凄的清晨,我走进了位于潜龙巷的钱宅。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三进大院,仅存大厅,但这间厅房能留存至今,一定有着曲折动人的故事。因为这座大院在清初即被籍没,以致钱氏一族在宁波再无立锥之地。然而300多年过去了,当年巨富显官的府邸在岁月消磨中纷纷毁弃时,钱氏厅堂却依然默立,静守着世事沧桑和风云变幻。天道之公,不亦幸哉!
十步之外的街道,行人川流而过,无人回顾旧屋,凄凄春雨中的旧屋异常寂静,没有人,也没有声音,寂静得令人心颤,令人心酸。我凝视着布满灰尘的窗棂,不觉黯淡神伤。一个显赫的家族,就这样衰微了?谁还记得他?一把铁锁锁住了房门,尘封了一部血性沧桑的历史,却封不住那股惊天裂地的浩然之气。春雨中,我分明听到了300多年前的金戈之声。
如今,“忠介街”随着百丈路的拓展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坎坷不平的小巷已成为通衢大道,临街而立的酒楼流光溢彩。修缮一新的钱宅默立于喧哗的酒楼后面,依然寂静,依然寂寞,却没有了当初的那种震人心弦的浩然之气和悠远幽深的氛围。360年前的悲壮一幕终于无声地消融于喧闹的市声之中,惊心动魄的金戈之声也成为千年的绝响。但寂寞钱宅依然令人心颤、令人心酸、令人黯然神伤!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忠介公全集》《正气堂集》《越中集》《南征集》等,因兵乱,全部散失。纂有《太仓州志》。
后世纪念
归葬地
据宗谱记载,钱肃乐去世六年后大学士
叶向高之孙尚宝司卿叶进晟将其安葬于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渔溪镇联华村西北
黄檗山麓。
钱肃乐故居
为纪念钱肃乐和另一位抗清志士张苍水(即
张煌言),
宁波市政府曾于1815年在县学街建有“钱张两公祠”,并将其故居南端与百丈街平行的一条马路命名为忠介街。
钱肃乐故居位于宁波市
江东区潜龙巷,1992年由宁波市人民政府特批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选为宁波市十大名人故居。
史料索引
黄宗羲《南雷文约·卷三 钱忠介公传》
翁州老人《海东逸史·卷六 列传三 钱肃乐》
钱抚惠等《甬东钱氏宗谱·卷五》
钱海岳《南明史·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