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威廉,锡拉库萨城之战的英雄。其家族奥特维尔在后维京时代从法国诺曼底迁居意大利,开启了逆袭崛起之路。
草根家族
公元11世纪的
中世纪欧洲诺曼人法国诺曼底地区扎下根来的
维京遗老遗少经过不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茁壮发展为整个欧洲最具活力潜力的封建王国,咄咄之势呼之欲出。已经归化为基督世界一份子的
维京人褪下原先的蛮族海盗外衣,摇身一变成为了
基督教的虔诚信奉者和守护者。接纳了
封建制度掌握权力的统治阶层决定了人类的历史该如何书写,在等级十分森严的欧洲
中世纪社会也不例外,豪门显贵垄断了各项社会资源,社会上层和底层之间流通的渠道少得可怜,不论是贵族老爷还是普通农奴都对血统的重要性笃信不疑,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获得领导权、做出一番伟业已经成为了普罗大众心中根深蒂固的信条。
然而再显赫的贵族,其祖先也很有可能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或者四处流窜的流寇,白手起家登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总是很吸引人,位于法兰克诺曼底公国的奥特维尔家族(
欧特维尔家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后代将让整个欧洲为之震颤。
1066年
诺曼底威廉一世)赢得了
黑斯廷斯战役,成功加冕为
英格兰国王。从公爵荣升国王的威廉权势大大膨胀,他采取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着手巩固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新诺曼王国。比起沿海一隅的
诺曼底公国,拥有广袤腹地的
英格兰更加富庶。对于决心将统治重心从
鲁昂转移到
伦敦的威廉来说,如何确保老家诺曼底公国社会稳定、不出叛乱就成了他的一个头号课题。
坐拥
英格兰大量经济、军事资源的威廉开始无所顾虑,他下令压缩这些
诺曼底贵族的权力。例如拆除他们的城堡、收回一些地方的自治权、加征赋税等。面对国王四处蔓延的权力之手,一些无力抵抗但又桀骜难驯的诺曼地方贵族开始考虑移居他处,在异国他乡搏出一番天地。
自从第一代诺曼底公爵
罗洛时代就从
斯堪的纳维亚老家移居
诺曼底的奥特维尔家族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奥特维尔的唐克雷德是一个在自家封地上过着安稳小日子普通诺曼骑士,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勉强能够维持得了一家好几口的日常生活。这个老骑士的爷爷名叫希亚尔坦,这是一个典型的维京人的名字,跟随首代公爵罗洛来到诺曼底扎下根来。唐克雷德身无所长,却在计划生育上严重失误,和两任妻子生了一堆孩子。12个张口吃饭的嘴让这个家庭逐渐陷入贫困,尤其是这些男孩们,如何给他们划分遗产就成了老唐克雷德非常头痛的问题。
然而,孩子们的叔叔刚从意大利朝圣归来,他向唐克雷德建议让长大的男孩们外出闯荡一番锻炼自己,意大利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好去处。奥特维尔家族两百多年的逆袭崛起之路,由此展开。
欧洲之踵
意大利在整个中世纪就一直是一片政治结构十分破碎的地区。自从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整个意大利就再也没能处于一个统一政权的领导之下,这就为诺曼人能够在这里扎下根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不论是几乎就要复兴西罗马的
查理曼大帝,还是企图多次染指意大利的
神圣罗马帝国诸帝,都因各自国家内部的不稳定和过于漫长的战线而在征服意大利方面功亏一篑。原本最有可能统一半岛的
伦巴底人,也由于王族的虚弱而迅速分裂瓦解成数个互不统属的小邦国。罗马教廷的崛起更是意大利统一的绊脚石,往往与世俗王权构成零和博弈的神权政治最不希望的就是本地出现一个膨胀的君权势力。
意大利能够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保持着分裂格局,西欧域外复杂的外部干预势力密切相关。除了对半岛虎视眈眈的
法兰克王国和
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的东部和南部也是群敌环伺。在东方,
拜占庭帝国摩拳擦掌。自诩为罗马帝国正统继承人的
拜占庭帝国一直对意大利声索主权,自从
查士丁尼大帝的再收复运动以来,
君士坦丁堡当局就一直没有放弃将意大利收回帝国版图的努力和尝试。在南方,
穆斯林势力跃跃欲试。与意大利一海峡之隔的
北非已经彻底变天,
拜占庭帝国在这里的统治被7世纪崛起的
阿拉伯穆斯林完全取代,宗教圣战的口号让原本远离战争纷乱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变成了战争前沿地带。
就这样,各域外强权的互相撕扯和本土政治势力的默许让意大利地区在分裂和分权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初出茅庐的骑士
作为奥特维尔家族的长子,年轻气盛、野心勃勃的威廉在父亲的支持下离开诺曼底,率领手下300多人启程前往意大利。既然身为长子,拥有第一继承权的威廉完全可以终生呆在家乡躺着继承父亲的领地,过着优哉游哉的小日子。不过他明确拒绝过这样的生活,心高志大的威廉计划外出闯荡一番一试身手。跟随他前往意大利的300多人基本上都是诺曼底的无地骑士、被王族流放的诺曼人甚至罪犯。他们同样渴望在异国他乡发财致富、逆袭人生。
兴冲冲来到意大利的诺曼小伙子们面临着一个十分混乱的局势,动荡不堪的
意大利半岛在当时可大概划分为四股势力范围,如何挑选一个落脚点就成了需要谨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北意大利肥沃的
波河平原物产丰饶、气候宜人,这里被
伦巴底和
威尼斯两个公国所瓜分。伦巴底表面上维持统一,内部实则充斥着数个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威尼斯是蒸蒸日上的海上帝国,他们的重心和注意力在地中海上。整个北意大利表面独立,其实被阿尔卑斯山以北的神圣罗马帝国所控制,想在这里发展就需要向
德意志皇帝纳投名状,这对于立志要自立门户的诺曼骑士们来说并不是个理想的选择。
中部是罗马教廷的直属辖地,是距离
耶稣最近的地方,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心脏。诺曼骑士们身为虔诚的基督徒,不可能鸠占鹊巢,把至高至圣的教皇陛下拉下马来。尽管这里世俗王权十分薄弱,但是他们依旧要对神权毕恭毕敬,教皇的奶酪动不得。
南部是伦巴底小公爵领与拜占庭帝国的犬牙交错地带。拜占庭帝国的海外飞地就在整个半岛的最南端,尽管这个老大帝国已经远不如前,但是在中兴之主
巴西尔二世的带领下又开始出现复兴的迹象,对意大利飞地的控制力开始加强,当地的矛盾也随之激化。
最南端的
西西里岛已经基本被来自北非的穆斯林征服者所掌控。经过近百年的逐步征伐,穆斯林埃米尔们已经初步在这座岛上站稳了脚跟,岛上的基督教反抗也逐渐平息。西西里对于诺曼骑士们来说无力拿下。
来自东方的洪流
威廉的300骑士尽管人数不多,但是诺曼人的骁勇善战早已名声在外,甫一进入南意大利,被当地人视为具有不俗影响力的一支武装力量,被当地势力竞相拉拢。意图在拜占庭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伦巴底贵族首先伸出了橄榄枝,诺曼骑士们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加入了伦巴底叛军与拜占庭人作战。事实证明,初来乍到的诺曼小伙子们明显做出了一个错误但不致命的决断。
伦巴底人在500年前开始陆续入主
意大利,当时的他们还是来自
日耳曼尼亚地区的一支勇武善战的蛮族,甚至部族中的女性都可以拿起武器与男人们一同作战。但是自从征服了南部的温柔乡之后,面对花花世界,他们的好战精神便急剧退化,不出两代人的时间便已经和当地的罗马人一样软弱怯懦、毫无男子气概。如今的
伦巴底人虽然十分渴望从拜占庭人的控制下解脱出来,但是奈何军事实力脆弱不堪,只能寄希望于借助诺曼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骁勇的诺曼人入盟之后伦巴底人开始有了底气,他们集结了一支军队,让诺曼雇用兵作为骑兵力量。他们与拜占庭军队在
坎尼举行会战,没错,就是1300年前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全歼罗马共和国8万大军的古战场。这场战役自然远远无法和当年的史诗大战相提并论,双方的人数规模约几千人而已。战斗的结果是,拜占庭人大获全胜,伦巴底人输的精光。
侥幸逃出战场的威廉身负轻伤,诺曼人在南意大利的首战竟然以失败而告一段落。尽管失败的苦果很打击士气,但是威廉从此得出一个结论,软弱可欺的
伦巴底人是扶不起的阿斗,被拜占庭人所控制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必须要跳槽换一个老板了。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当时正处于
马其顿王朝中兴时代的拜占庭帝国国力正盛,皇帝
米海尔四世在取得了对东地中海穆斯林海盗和阿拉伯帝国的胜利后将矛头指向西方,宣布要出兵西西里,收回这块丢失了200余年的故土。拜占庭皇帝大张旗鼓地召集各路雇佣军参战,威廉和手下的骑士们看到了机会,迅速响应。
"铁臂"的雄起
武装精良、财大气粗的拜占庭军由名将乔治·曼尼亚克斯将军指挥。这位将军出身低微但是作战勇猛功勋卓著,从小亚细亚一座默默无闻小城的长官一路飞黄腾达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宠将。他体格粗壮魁梧,身高高达10英尺,嗓音洪流,举止有力,强大的气场让全军将士为之震慑。除了曼尼亚克斯将军,皇帝还派遣了拜占庭第一勇士、瓦兰吉卫队首领哈罗德·哈德拉达(
哈拉尔三世)前往助阵。这位出身挪威的维京武士相当传奇,不仅作战时猛如万钧雷霆,而且足智多谋颇有统军才干,他曾在镇压
保加利亚人、消灭穆斯林海盗和清除小亚细亚阿拉伯人的战役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的倚重和信赖。他所率领的瓦兰吉卫队是
拜占庭步兵的中坚力量,而且能够随时作为特种突袭部队在战场上灵活出现。
能和这么多传奇人物共处一个时代是一种荣幸,更别提能和他们在一个战场上并肩作战。尽管威廉率领的诺曼骑士团之前曾经和
拜占庭人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拜占庭人横渡墨西拿海峡挺入
西西里岛,群英荟萃的拜占庭军进展十分顺利,不到两年时间就接连攻破了12座坚固的城池和要塞,全岛的中部和东部基本光复,唯有东南角的锡拉库萨城尚在抵抗。因为守城的穆斯林埃米尔也是颇具才干之人,一次次挫败了拜占庭人的攻城计划。就在最后一次攻城依旧无果的情况下,
锡拉库萨埃米尔开始率军出城袭击士气低落的拜占庭军,拜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形势一度十分危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身在军中的威廉看到全军即将溃败,并没有忙不迭地和大部队一起逃跑,而是沉着冷静组织好诺曼骑士团摆开冲锋队形,瞄准乘胜追杀的埃米尔本人,一声令下发起地动山摇的猛烈冲锋。这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迅速把穆斯林军队的阵线撕得粉碎,埃米尔本人猝不及防之下被挥舞长剑一骑当先的威廉一击毙命,几乎被砍成了两截。眼看首领被击杀,穆斯林军队士气全无要求停战,固若金汤的锡拉库萨城就这样戏剧般地被拜占庭军队收入囊中。
独立之光
尽管拜占庭的西西里远征军彼此表面维持着战友友谊,但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了裂隙。曼尼亚克斯将军在西西里捷报频传,让远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坐立不安,怀疑功高震主的他开始采取措施削弱曼尼亚克斯将军及其手下远征军的军饷补给,雇佣军的军饷更是停止发放。此外,远征军内部也开始因战利品的划分而出现严重的争执,暴脾气的曼尼亚克斯将军还严厉惩罚了前来抗议的雇佣军使者,这让已经数月没能得到军饷的诺曼人感到十分失望沮丧。
既然无法再在拜占庭人的麾下取得实际利益,威廉决然带领手下离开西西里返回南意大利,他们的西西里征途到此结束。尽管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但是诺曼人依旧收获满满。通过对这座岛屿的考察,威廉发现了这是一片可以大有可为的热土。西西里岛上物产丰盈,盛产谷物、水果、蔬菜、海产品和橄榄葡萄等
经济作物,比起地形崎岖的南意大利要远为富饶。而且岛上有大量的基督徒,他们生活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对外来的基督徒解放者十分欢迎,随时可以对诺曼人施加援手。但是此时西西里岛被实力远强于自身的拜占庭人所掌控,诺曼人只能静待时机、伺机而动。
意大利南部的局势开始反转,过于强大的拜占庭人打破了地区的权力平衡,开始成为众矢之的。西西里远征军也因为曼尼亚克斯将军被召回国内以及内部不和因素的持续发酵而濒于解散,拜占庭人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威廉于是重新开始支持伦巴底人。
塔兰托的战役中,他得了疟疾,不久之后就因高烧而去世。尽管他的去世给诺曼人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他的事业被奥特维尔家族其他的壮年男子全盘继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