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桥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地处大理海西“平分百二”之地、大理市北部,东临洱海,南与大理镇毗邻,西倚苍山,北与湾桥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9.87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银桥镇总人口27090人。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大理县桂楼乡。
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
1953年,为银桥区。
1958年,银桥以南划归太和公社。
1962年,恢复大理县建制后,设置为银桥区。
1964年,改银桥公社。
1983年,改银桥区。
1987年,改银桥乡。
2003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银桥镇设有五里桥、双阳、银桥、鹤阳、磻溪、新邑、阳波、马久邑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4个村民小组。有3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银桥镇下辖8个行政村:鹤阳村、五里桥村、银桥村、磻溪村、新邑村、阳波村、马久邑村、双阳村,镇人民政府驻鹤阳村民委员会头铺自然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银桥镇地处大理海西“平分百二”之地、大理市北部,东临洱海,南与大理镇毗邻,西倚苍山,北与湾桥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9.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银桥镇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地形东西长、南北窄,属高原。主要山脉有鹤云峰、三阳峰、兰峰、雪人峰、白云峰5座山峰。境内最高点位于兰峰,海拔4034.9米;最低位于洱海相邻一带,海拔1966米,高低相差2068.9米。
气候
银桥镇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3℃;7月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4℃。最低月均气温6.2℃(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7℃(1986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5℃,最大日较差22℃(1969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362天,无霜期年平均239.6天,最长达253天,最短为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5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7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4.7天,最多达159天(1990年),最少为99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56.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50.2毫米(1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银桥镇境内河道属
澜沧江大流域,其中锦溪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占24%;灵泉溪流域面积22平方千米,占22.9%;双鸳溪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占18.8%;隐仙溪流域面积17平方千米,占17.7%;白石溪流域面积16平方千米,占16.7%。径流总量0.1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6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锦溪灵泉溪、白石溪、双鸳溪、隐仙溪,全长1362千米,年均流量为30立方米/秒。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锦溪,流经境内鹤阳村、江心庄、南、北磻等村,长12千米,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2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银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冰雹、旱灾、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冬旱出现概率约2年一遇,大旱3年一遇,初夏旱出现概率为38%,约2—3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0年,造成9000人受灾。2011年,耕地面积19500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45万亩,林地面积3780万亩。
自然资源
银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大理石素有“大理石之乡”的美誉。已经开发的有大理石矿,位于苍山中段,储量90.2万立方米,开采量1.4万立方米。其他自然资源有中药材、野生菌、稀有植物品种、野生动物、洱海水产品等。
人口
2011年末,银桥镇辖区总人口313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7人,城镇化率3.1%。另有流动人口5221人。总人口中,男性15487人,占49.44%;女性15839人,占50.56%。14岁以下5385人,占17.19%;15—64岁22172人,占70.78%;65岁以上3769人,占12.03%;总人口中,以白族为主,达30211人,占96.44%;有汉、回、彝等24个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9.70‰,人口死亡率7.21‰,人口自然增长率2.49‰。
截至2019年末,银桥镇户籍人口33040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银桥镇总人口2709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银桥镇财政总收入2131万元,比上年下降40.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9万元,比上年下降24.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66万元,增值税302万元,企业所得税61万元,个人所得税2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6.4%、-44.3%、-15.4%。人均财政收入680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830元。
2019年末,银桥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个。
农业
银桥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蚕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616吨,其中水稻7664吨,小麦80吨,蚕豆3553吨,薯类355吨,玉米324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烟叶、药材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73亩,产量351.3吨;烟叶种植面积750亩,产量115吨;蔬菜种植面积3213亩,产量4707吨。
银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22361头;牛年末存栏2788头;家禽年末存栏6.7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6924吨,其中猪肉4883吨,牛肉340吨,禽肉296吨,禽蛋476吨,鲜奶10929吨;畜牧业总产值7349万元。
截至2011年末,银桥镇累计造林10.4万亩,其中防护林8500亩,经济林1200亩,竹林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1.6万株,林木覆盖率45.6%,活立木蓄积量19.8万立方米。
2011年,银桥镇水果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16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柑橘,其中苹果3吨,梨10吨,柑橘1吨。
2011年,银桥镇大型农业机械320万台(辆)。
工业
银桥镇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8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0.07亿元,2011年,达到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职工0.6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金融
2011年末,银桥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5%;各项贷款余额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8206万元,比上年增长31%。
邮电业
2011年,银桥镇邮政业务收入75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银桥镇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37人,专任教师37人;完小8小,在校生1893人,专任教师129人;初中1所,在校生974人,专任教师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银桥镇教育经费达0.4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5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3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7%、4.5%、4.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0.18%,比上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银桥镇科普服务站1个,科普阵地8个,科普书屋8个。中专业技术人才986人,经营管理人才785人,技能人才2356人,农村实用人才68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银桥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8个;文化艺术团体8个,会员150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96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15%,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白族大本曲、洞经古乐、绕三灵霸王鞭、刺绣绣花鞋等。
2011年末,银桥镇有线电视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4小时。
2011年末,银桥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人。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有拔河、篮球比赛等。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银桥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专业卫生人员256人,其中执业医师5,执业助理医师68人,注册护士14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1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住院手术2300台次,出院病人1万人次。
2011年,银桥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银桥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人数28人,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1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0人次,共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6户,人数904人,支出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5人,支出5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医疗救助129人次,农村临时救济80人次,支出5.49万元,比上年增长1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9000人,救灾支出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8人,安置义务兵、上官等1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1.17万元,比上年增长9%。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银桥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95千米,投递点252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6个,电话普及率99%。电信企业1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0,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比上年增加1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比上年增加3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80千米,主干电缆达18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2万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
2011年末,银桥镇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5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20千米,用电负荷325466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2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99.4%。
交通运输
银桥镇已形成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120万人次。有县乡(镇)级公路12条,总长26.5千米。日均发送180辆次客车,日客运量4000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280辆,356吨位;客运汽车15辆、300个座位;货运量23.5万吨,货运周转量3560吨·千米,客运量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62万人·千米。2011年末,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全长2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0辆。
历史文化
相传南诏丰佑时期(820年),为修建三塔寺搭建了一座桥,桥一直绵延至现银桥镇,因此当时银桥镇被称其为“塔桥”,后更名为“银桥”。
风景名胜
银桥镇有白王洞、无为寺、灵山寺、黑龙潭、黄龙潭和双龙潭等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