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街道,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地处硚口区西部,东与宗关街道、江汉区常青街道相邻,南与韩家墩街道、古田街道相连,西与易家街道为邻,北与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接壤,总面积10.9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长丰街道总人口有8.44万人。
历史沿革
长丰境域古属荆州辖地,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置
郢州,境域初属魏郢州
江夏郡石阳县,后属吴郢州江夏郡鲁山县。
西晋,并郢州于
荆州,境域先后属荆州曲阳县、曲陵县。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改曲陵县为沙羡县,境域属之。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废荆州,置郢州;大明元年(457年),沙羡并入安陆,境域属郢州江夏郡安陆县。陈天嘉元年(560年),安陆县并入沌阳县,境域属郢州江夏郡沌阳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沔阳郡,境域属郢州沔阳郡沌阳县;九年,废沔阳郡,改为沔州,境域属沔州沌阳县;十七年,改沌阳县为汉津县,境域属沔州汉津县;大业元年(605年),改沔州为复州;二年,又改汉津县为汉阳县,境域属复州汉阳县。
唐代,境域先后属沔州沔阳郡汉阳县、汉阳郡汉阳县。
五代,先后属汉阳郡鄂州汉阳县、鄂州武清军汉阳县、鄂州武昌军汉阳县、汉阳军汉阳县等。
宋,属荆湖北路汉阳军汉阳县。
元,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汉阳县。
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汉阳县。
清,属湖北布政司汉阳府
汉阳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实行汉口、汉阳分治,置
夏口厅,辖汉水北岸涢口至滠口地域,境域改属汉阳府夏口厅管辖。
1912年,夏口厅改名夏口县,境域属夏口县辖。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汉阳、汉口,划夏口县城区为
汉口市,全市划为9个行政区,其中城区4个、郊区5个,境域属汉口市郊第八区管辖。抗日战争武汉沦陷期间,境域先后隶属伪武汉特别市、汉口特别市。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恢复汉口市建制,全市划为14个区公所,其中城区11个、郊区3个,境域南垸、北垸分属汉口市郊中正区和张公区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境域设立长丰区公所,隶属武汉市。
1951年5月,长丰、惠济、岱山3个汉口郊区合并,称武汉市第七区;
1952年8月,第七区改名惠济区;
1955年2月,惠济区撤销,建立汉桥区。境域先后隶属武汉市第七区、惠济区、汉桥区管辖。
1956年4月,境内3乡合并,称为长丰乡,仍隶汉桥区。
1958年4月,长丰乡改称汉桥区西郊大社。8月,撤销洪山区和汉桥区,建立武汉市郊区。原汉桥区西郊大社划入东西湖区,改名东西湖蔬菜三场,长丰乡建制撤销。
1960年7月,东西湖蔬菜三场划归硚口区,先后成立硚口人民公社(筹)长丰农业管理区、硚口人民公社(筹)长丰南北垸分社和长丰人民公社、新墩人民公社。
1962年,长丰、新墩两社合并,称为硚口区长丰南北垸人民公社。
1964年8月,恢复洪山区、汉桥区。汉桥区辖长江以北地域,长丰南北垸人民公社随之属汉桥区管辖,更名为长丰人民公社。
1966年5月,长丰人民公社改名南泥湾人民公社。
1973年4月,恢复原名。
1976年1月,汉桥区并入洪山区,长丰人民公社改属洪山区管辖。
1984年2月,长丰人民公社恢复为长丰乡。
1985年1月,长丰乡划属硚口区管辖。
2006年3月,长丰乡撤销,改为长丰街道。
行政区划
1954年3月,境内三合、罗家、四联、舵落、竺台等5个乡合并为铜厂、南垸、北垸3个乡,隶属惠济区。
1956年4月,将境内南垸乡、北垸乡和铜厂乡的上双墩、下双墩、太平洋、罗家墩等地合并,称为长丰乡;将铜厂乡的其余部分,包括简易宿舍、韩家墩、刘家墩、崔家墩、江家墩等地合并,设立韩家墩街。
1957年6月,韩家墩街道划归硚口区管辖。1959年。并入宗关街道。
1961年6月,重建韩家墩街。
1975年2月,汉桥区先锋人民公社5个生产大队划入南泥湾人民公社(即长丰人民公社)。
1985年1月,原先锋公社的5个大队(村)划归江汉区。
1986年10月,韩家墩街自古田三路、肖家地以西约6.6平方公里地域划出,另设易家墩街。
2011年3月,撤销易家墩街,另设古田街、易家街;同时将位处城区“插花地”的上述8个行政村,分别就近划归宗关街(汉西村划入)、韩家墩街(长青村划入)、古田街(罗家墩村、农利村、红星村划入)、易家街(易家墩村、舵落口村、额头湾村划入)管辖,对部分社区的归属亦作相应调整。
截至2020年6月30日,长丰街道辖20个社区:长丰社区、正康社区、百泽社区、天勤社区、常码社区、丰竹园社区、天顺园南社区、天顺园北社区、东风社区、紫润南社区、紫润北社区、园博北社区、园博南社区、丰美社区、团结社区、荣荟社区、长源社区、永利社区、长宜社区、新墩社区委员会,街道办事处驻古田二路北1588号。
地理环境
长丰街道,位于武汉市汉口西郊、
硚口区西部,介于东经114°10′~114°12′,北纬30°36′~30°40′之间。东以常腾街、张公子堤与
江汉区接壤,南以南泥湾大道、古田四路、长丰大道、发展大道与
古田街道、
韩家墩街道、
宗关街道相连,北以汉丹铁路、张公堤接
东西湖区,西以古田一路与
易家街道相邻,总面积10.9平方千米。
地质
长丰街道,位处汉水下游北岸平原地带,在地质结构上属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为河湖冲积层一级阶地,厚度大于45米。其上部为黄褐色粘土、亚砂土、亚粘土透镜体,厚度10~25米,局部夹湖积、湖冲积黑色淤泥;中部为黄色砂层,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厚度15~40米,间夹深灰色淤泥质与砂互层;下部由灰白色砂砾石层过渡到卵石层,厚度5~20米,间夹砂或粘土、卵石。
地形地貌
长丰街道,境内地形平坦开阔,属汉水冲积的高河漫滩,无丘陵,多湖塘;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标高为22~24米,高程低于汉江汛期洪水位。
气候
长丰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6.5℃,1月平均气温3.5℃,7月平均气温28.1℃;年均降雨量为1289毫米,年均降雨日数为12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以6月最多;年均日照时数为2059小时,无霜期年均254天。
水文
汉江(又名汉水,亦称襄河),其下游河道流经长丰境域南部,自舵落口弯道处入境,向东流经易家墩、陈家墩、罗家墩至崔家墩出境,境内流程约8公里,再东流约10公里至江汉区龙王庙汇入长江。境内河道宽200米左右,年均流量1230立方米/秒。
土壤
长丰街道,土壤属平原湖区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潮土,系由汉水多次泛滥的沉积物所组成的肥沃土壤。由于泛滥时流水的分选作用,离河床愈远,沉积的砂粒愈细,愈近则愈粗。因此,从河床到河岸以远土壤质地从砂质逐渐向粘质过渡,依次由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及灰壳土组成。其分布情况:长丰南垸沿河一带的土壤多为灰砂土,北垸一带的土壤多为灰油砂土。
人口
2010年,长丰街道总人口有179152人。
截至2011年末,长丰街道总人口有8.4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53万人,城镇化率89.2%;另有流动人口36897人。总人口中,男性39742人,占47.1%;女性44636人,占52.9%;20岁以下15947人,占18.9%;21—40岁24470人,占29%;41—59岁24554人,占29.1%;60岁以上19407人,占23%;以汉族为主;有彝、回、土家、满、壮、苗等12个少数民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43人。
经济
2011年,长丰街道财政总收入2.41亿元。
长丰街道工业以服装加工、机械加工、化工、铸造等为主。2011年,长丰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职工1520人。2011年,长丰街道实现工业增长值9.56亿元,工业总产值为54.5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丰街道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087人,专任教师130人;小学2所,在校生1340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0人,专任教师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长丰街道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内设多功能培训室、舞蹈培训室、书画教室、电子阅览室,拥有电脑12台;图书室1个,藏书1万余册,有涵盖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医学等方面书籍;社区有达标图书室2个,藏书共3000册;社区综合性文化室12个,置有报刊、棋牌、舞蹈室等;另有群众文体骨干团队24个,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演出,年平均12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长丰街道有各级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4家,其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54张;专业卫生人员40人。
社会保障
2011年,长丰街道城镇
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41户,人数1023人,支出328.32万元,月人均267.46元;城市医疗救助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人次,共支出1.197万元;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15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户,人数123人,支出11.9万元,月人均80.6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7200元,月人均200元;农村医疗救助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合作医疗3人次,共支出525元。
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2张,慈善超市1个。2011年,长丰街道新增就业人员92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7元。
交通
长丰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广华路、古田二路、古田四路等。
历史文化
长丰街道因街道办事处曾驻长丰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