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脚,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角色,自小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
环境设定
生长环境
长脚自小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在那里他有一种最喜欢的音乐,那就是火车的鸣笛声,可以想见他在乡村的生活多么简单而快乐,“砖地上爬行的蚂蚁,泥里的蚯蚓,都是他的伙伴”,在这里他感受到的是万物的生机勃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没有任何隔阂,似乎他不需要融入自然,因为他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何况还有一个家的纽带牵引着,不至于迷失方向,虽然这个家够小,够简陋,但是对于他来说是温暖而又神圣不可侵犯的。童年时期的远离纷扰的生活让他养成了一种“好人性”的特质,只是这种特质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隐藏得比较深,似乎只有在被逼无奈、心中的净土遭到侵扰的情况下才会流露出来。
作品中的长脚无名无姓,叙述人始终是以其雅号来称呼他的。他出生于一个外乡人的贫民家庭,在郊区的一片自家搭建的房屋里长大,现住在上海西南角的一个偏僻的住宅区里,房子是水泥匣子一样的工房,两家共一个单元。“中学毕业,他分在一家燃料化工厂做操作工,进厂第二年就得了肝炎,回家休养,再没去上班。”长病假里,他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出去闲逛,渐渐地开始做起炒汇的行当,也“曾经有朋友介绍他陪几个海外华人游玩,采购,做一些跑腿的事。”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混社会的人。
人物经历
本来,像长脚这样的混社会的人,看起来是玩,实际上也在挣钱,只要好自为之,靠换外汇,当临时导游,也可以求得生计。当然,干这种营生,得用上乘的吃喝穿戴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掩盖起来,这也是一种职业需要。但长脚在混社会的同时偏偏还要充阔少,扮演一个自己在财力上根本就不能胜任的角色,这就把自己逼进一个绝境———他必须过着一种彻底虚伪的生活,对谁都不能讲真话,用几副嘴脸去应付各种不同的社会层面。在家里,他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身上一年到头是一条牛仔裤,又脏又破,旅游鞋也是又脏又破。”“尤其是冬天,他从不穿羽绒衣,只一件单衣,冻得鼻青眼肿,人也蜷起来。”“穿的是那么简单,吃是更不必提了,一碗泡饭一包榨菜便可打发。”丝毫不能提自己混社会的职业和充阔少的事情,否则,他就不能时不时向两个姐姐借钱了;但要在社会上混,他又得换上另一副嘴脸。他不能向主顾透露自己的真实景况,也不能乱吹自己是阔少;只是在体面的社交场合,与那些不同他们做生意的人交往时,他才自称“他的祖父是沪上著名的酱油大王,他是唯一的孙子,是法定的继承人。他说他祖父的酱油厂遍布东南亚地区,欧洲美国也有一部分。他老人家的产业除去酱油工业,还有橡胶园,垦殖地,甚至原始森林,湄公河边有一个专用码头,纽约华尔街在发行他的股票。”为了表现自己手头阔绰,他得经常出没于咖啡馆、大饭店,找时髦漂亮的女孩交朋友,花起钱来简直有些惊世骇俗,“他还喜欢替人付账,有时在餐馆吃饭,遇到有熟人在另一桌吃,结束时,他便把熟人那一桌一起付了账。”
在社会上扮演多重角色的长脚,每天都要以不同的嘴脸在不同的社会层面穿梭往返,他的心情也变化多端、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当他来到繁华的闹市区,他会认为自己是大上海美丽的街道的主人,“他走在这马路上,真是有家的感觉”;一旦置身于奢华的酒吧饭馆,他更会产生一种梦幻般的错觉:看着桌上点着的蜡烛,还有烧烤架的火光,玻璃盏内晶莹的酒,随风而逝的淡淡的烟,“长脚的眼睛几乎是噙泪的,心想:这可不是做梦吧?”他感到自己“好像人不是人,而是仙。”即使是因躲避顾主小别王绮瑶家几天,一旦回来他都会倍感温馨。而当他返回自己的家中时,一颗欢快的心便沉寂下来,好像换了一个人,“他郁郁寡欢,眉宇间还有一股因烦躁而起的凶蛮之气。他的脸色暗淡了,失去了光彩。”当他在水泥盒子一样的房子里蒙头大睡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哭泣,是一头哭泣的鸵鸟。”
要维持自己的多重身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长脚是个工于心计的人,一开始混社会,他就注意精心包装自己,为了在大众场合制造欢快的气氛,他甘愿扮演一个受嘲弄的角色,他能委屈自己,总是乐呵呵的,不笑不说话,要说肯定笑着说,小心地经营着人际关系的网络。在张永红面前,他不但用大话谎言和挥金如土的假象把自己窘迫的生活遮盖得严严实实,就连自己混社会的身份也毫不暴露。在王绮瑶面前,他一方面显得自己很懂得社会行情,总是有声有色地讲着各种时下的流行语和令人目瞪口呆的街头传闻,叫王绮瑶大开眼界;另一方面又时常向她提一些比老克腊幼稚百倍的很可笑的问题,让王绮瑶感叹着他的憨傻可爱。每当他几天不露面,王绮瑶对他产生怀疑时,他就会及时地以崭新的面貌和得体的礼品把她的怀疑打消得干干净净。
长脚在体面的场合总是显得天性豪爽,出手大方,花钱有一种成就感,“做起生意来也是友谊为上的,只要人家找上门,赔本他也抛,倒是给人实力雄厚的印象。”碰到张永红这样时髦的女孩更是挥金如土,花钱花到后来更是花出了感情,竟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在张永红身上,朋友淡了,生意也淡了。长脚原本就入不敷出,如今更是为一个钱字日以继夜地发愁。他向两个姐姐借的钱已是个大数目,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挪用套汇的钱应付主顾也难以及时填补漏洞,只好时不时地声称到外地见海外的亲戚躲起来捱几天时间。长脚又是个极喜欢闹猛的人,整天在繁华地里穿行,又怎能忍受得了口袋里连吃一碗小馄饨的钱也没有的日子。情急之下他终于做了一回诈骗犯,在交货时用掉包计骗了主顾。这样,他才能抖擞精神重新出场。虽然这样做的后果是使自己丧失了信誉,但一想到摄人魂魄的都市夜生活,又把他心中萌生的一丝不安扫荡得无影无踪。
长脚之所以出现在王绮瑶的小生活圈里,完全是由于张永红的关系。因为他舍得花钱,所以张永红和他轧上了朋友。而张永红本是王绮瑶的女儿薇薇的中学同学,虽然薇薇已经出国伴夫陪读,但张永红还时常来王绮瑶家走动,长脚第一次到王绮瑶家是因为王绮瑶请老克腊吃饭,张永红作陪他搭边。第二次与王绮瑶见面是在锦江饭店老克腊请客吃牛排,长脚虽是随张永红临时加盟,却反客为主,以力不可挡之势抢着做了东,弄得老克腊和王绮瑶像吃错了饭似的,心里特别不舒服。自此,长脚便成了王绮瑶家的常客。
长脚是一个凭直觉待人处事的人。在他看来,王绮瑶这个40年代的“上海小姐”人很不错,她家这个地方也很不错,所以经常去玩,而且每次都带上礼物,十块钱一朵的玫瑰,或是一纸袋打上中英文字样的免税商店的礼品。他觉得这里才是上海马路上虚荣和繁华的家,王绮瑶才是他的先导和老师,所以经常和王绮瑶、老克腊相约一起出去吃饭饮茶,看电影跳舞;他认为王绮瑶当过有钱人的外室,手头肯定很宽裕,心里头一直很想和她做点倒卖黄货外汇的生意。当王绮瑶请他吃饭时,他问王绮瑶要不要换外汇黄货,虽然王绮瑶一口回绝了他,但是他并不灰心。当王绮瑶病倒时,他在陪她说闲话时又谈起黑市的黄金价格,并说现在是兑换黄货最合算的时机,但王绮瑶又一次打住了他的话题。
长脚之所以再三试探王绮瑶的口风,是因为他的境况实在不妙。年前他就声称要去香港见他表兄,实际上他是坐着三轮卡斗车去洪泽湖贩水产,这一次他把最后一笔钱都投在这个风险极大的生意上。当长脚再次出现在张永红面前时,虽然买的礼物依旧奢华,但人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但话少了,而且有些走神,可见这趟破釜沉舟的买卖做得并不顺手。只是在吹起去香港的牛皮时才来了灵感,哄得张永红激动得泪光闪闪。
正当长脚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张永红托他把老克腊的钥匙转交给王绮瑶,这才重新燃起了他冒险的希望。早些时候的一天夜晚,他碰巧发现老克腊用钥匙打开王绮瑶家的后门,但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退出后弄。如今,钥匙到了他的手里,他连夜就赶到王绮瑶家的后门去试开锁。第二天,他留下重配的钥匙后,才把原钥匙交给王绮瑶。为了进一步取得王绮瑶的信任,他耐着性子陪正在病中的王绮瑶说闲话,帮她做饭、打扫卫生,连续几天小心地伺候她,弄得王绮瑶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王绮瑶身体渐渐痊愈后,要开派对请老克腊。但老克腊没来,长脚知道时机终于来了。十二点过后,酒水喝光,蛋糕吃完,朋友们也走了,长脚帮她收拾了杯盘碗碟,最后一个离开。直到两三点时,长脚又重新回到平安里,用钥匙一一打开王绮瑶的后门和房门,然后撬她的抽屉锁。当王绮瑶打开灯时,长脚并不惊慌,居然“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只是“躲着她的眼睛”。在王绮瑶说自己没有黄货时,长脚却扑通跪在她床前,一口一个阿姨求她借点钱给他,并答应给她写借条。在王绮瑶戳穿了他编造的西洋景时,他才变了脸色,然后自说自话要溜走。当王绮瑶喝令他到派出所去自首时,他也毫不在乎。直到王绮瑶说他在撬锁时留下指痕时,他才一不做,二不休,动手抢了她的木盒子。这时,长脚终于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他脸上的表情变得很无耻,还很残忍。”随后用双手把王绮瑶活活掐死。长脚之所以动了杀机,是因为他怕王绮瑶揭穿他的老底,否则他怎么再用几副面孔去混社会。
性格特点
贪慕虚荣,满嘴谎言
长脚的真实身份是城市最底层的无业游民。他没有安身之所,没有半分积蓄,更没有富豪爷爷可以回家继承家族企业。他为自己杜撰的华丽身份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空虚的内心,他贪慕这个城市的虚无繁华,贪恋虚伪的朋友的拥护。他用谎言为自己虚构了一个身份,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维持这这个身份,他不敢在所谓朋友面前暴露自己的困窘,也不敢在知道他的困窘的人面前暴露自己有个富二代身份的弥天大谎。过分的贪慕虚荣是长脚性格中最明显的特征,也是他悲剧命运的原因。
慷慨对人,吝啬对己
长脚花钱大手大脚,他对待所谓的朋友慷慨至极,却对自己如此吝啬,人前挥斥千金,得到虚荣的委蛇,人后如蝼蚁般可怜度日,在寒冬瑟瑟冷风中,穿着单薄的外衣,躲在无人的公园长椅上打着寒颤,兜里连一份吃馄饨的钱都没有。回到自己苦寒阴冷的地下,吃着不知隔了几夜的冷饭。人前风光无限,谈笑风生的是他长脚,人后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也是他长脚。
长脚的豪迈仅限于这个城市他需要去巴结奉承结交的人,是那些属于这个灯 红酒 绿 的城 市人,是那些能施舍给他片分安存,让他恍惚间以为自己也做了这大上海的主人的人。他需要被欺骗,也愿意用自己的的满目疮痍去换这个城市的主人 施 与自 己 的笑脸。他自己放荡不羁,还要牵连别人,两个姐姐也被长脚这个家中唯一的男丁牵累。
深陷繁华,沉沦难拔
长脚见识过上海这座势力场闪烁的霓虹灯,看着日夜消长的新浪潮,看着城市的天空熙熙攘攘,整日游荡穿行在这繁华地,长脚又怎会甘于平凡呢?冰火两重天,看过门内的热闹便想留下来,留下自然要纳税。这纳的税就是长脚为“朋友”花的钱,就是长脚践踏的尊严良心,游荡沉沦的一颗真心。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长脚存在的现实意义有照射出繁华沪上的外乡人生活的状态,表现繁华沪上外乡人挣扎的内心:孤独的寻求融入感。长脚作为王安忆小说中的一个无名小人物,他混迹社会底层,用谎言支撑未来,却用全部的“真心”对待陌生人。他的存在,结束了沪上淑媛的一生,更照射了一段历史中外乡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他性格鲜明,人物丰满又充满矛盾张力;意义深刻,值得人们探索。
从他的童年经历和内心活动来看,这主要根植于他内心极力相与“上海”融为一体,成为圈内人,但现实中的“上海”又无法让他实现这种愿望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这一点看来,“上海”是一个极其无情的华贵夫人,然而,“上海”似乎更像是一列长途火车,它不存在终点,只要你有车票,你就有资格上车,如果你无法续票,就会被摔得粉身碎骨,长脚为了能够在车上继续待下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出卖自己的灵魂。同时也正是这种矛盾,让长脚的人格出现不同层次的变化,这些不同的人格集于一身,让长脚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长脚是一个“外乡人”,在他自己还没有融入上海之前就已经放弃了自己,他的好人性、他的坏人性让他终受折磨,不得解脱,只有最后的完全堕落,才能让自己完全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