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传

记录阿育王平生事迹的本传

阿育王传是记录阿育王平生事迹的本传

内容
本施土缘
??归命一切智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世尊日时已到。着衣持钵将诸比丘前后围绕。向王舍城次行乞食。说者曰
??不动如金山容豫如象王
??圆足如满月比丘众围绕
??诣王舍大城威仪甚庠序
??乃至到城足蹑门阃。大地即时六返震动。说者曰
??海以庄严地山城亦复然
??牟尼足蹑阃一切皆踊没
??如是入城时男女生净信
??城中悉变动如风吹海浪
??皆出和雅声世间未曾有
??当佛入城时丘墟悉平整
??无诸砂砾荆棘粪秽皆没于地
??盲视聋听哑言躄申狂者得心
??贫穷得财疾病得愈一切众乐
??不鼓自鸣宝器相扣出种种音
??佛光普照如百千日明彻内外
??皆如金色所放光明映蔽日月
??照于众生郁蒸凉乐譬如栴檀
??涂彼热病无不消灭
??尔时世尊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二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舍宅仓储。以土为糗着于仓中。此二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之相庄严其身。放金色光照城内外。皆作金色无不明彻。见已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土名为糗者奉上世尊。无胜在傍合掌随喜。德胜于是说偈赞曰
??大悲无师觉圆光显照身
??强颜生敬信以土施如来
??稽首于世尊已断生死者
??尔时德胜童子。施土已讫而发愿言。使我将来盖于天地。复说偈供养。说者曰
??佛知彼小儿心念发正愿
??以胜福田故必获于大果
??大悲救世者即时受彼土
??使其心欢喜以种王业缘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阿难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佛不以无缘而笑。何因缘故现于微笑。尔时阿难便作偈言
??断忧憍慢者世界中最上
??终不无因缘现珂藕根齿
??如云出雷音牛王眼相者
??愿说施土报及与微笑事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阿难佛不无缘而微笑也。汝今见是二小儿不也。已见世尊。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政法王号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今吾灭度后有王阿恕伽
??名称广流布庄严吾舍利
??遍满阎浮提人天所供养
??以少土施缘受是大果报
??佛说偈已便以此。土授与阿难。使涂如来经行之地因作是言。阿难。频婆娑罗王子名阿阇世。阿阇世子名优陀那拔陀罗。优陀那拔陀罗子名文荼。文荼子名乌耳。乌耳子名莎破罗。莎破罗子名兜罗贵之。兜罗贵之子名莎呵蔓荼罗。莎呵蔓荼罗子名波斯匿。波斯匿子名难陀。难陀子名频头莎罗王。花氏城频头莎罗子名宿尸魔时。瞻婆罗国有婆罗门生一女宝。相师占言。必为王后为王宠爱。当生二宝子。一者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分之一。二者出家当得罗汉。婆罗门闻极大欢喜。便将是女至花氏城。众宝璎珞以庄严之。嫁与频头莎罗王为妻。王即纳娶置于后宫。宫中妃后皆生嫉心而作念言。王必爱重薄贱我等。当教贱业令王恶之。遂便教使善解剃除须发。伺王眠时令为王剃须。王眠觉已语言。当为我剃须。答言已剃。王即以镜自照。知须剃竟即语之言。汝欲得何愿。答言唯求与王交会。王言我是刹利。汝身卑贱何由交会。女答王言我非下贱。我是婆罗门女。婆罗门本以我与王为妻。宫人妒嫉教我贱业。王即语之自今已后莫为此事。遂便立作第一夫人。共相爱乐而生一子。母言我忧患尽除。即为作字名阿恕伽。阿恕伽者(晋言无忧)复生一子名为尽忧。阿恕伽身体粗涩父不爱念。频头莎罗亦于诸妃多生子息。集诸相师相诸子等。有一相师名宾陵伽婆嗟。王语此相师占我诸子谁中为王。相师答言王将诸子向金地园就彼相之。王与诸子至金地园中。母敕阿恕伽言。今王相子于金地园汝亦可往。阿恕伽言王不爱我何为至彼。母复告言汝当必去。阿恕伽言我去。之后送食与我即辞而去。出花氏城见辅相子罗提掘多。罗提掘多问阿恕伽言。欲何处去。答言。王集诸子诣金地园我今欲往。尔时掘多乘一老象语阿恕伽言可乘此象。阿恕伽即乘此象向金地园。即到园所从象而下。于诸子边在地而坐。诸子皆食种种肴膳。阿恕伽食粳米饭。盛以瓦器用酪和之渴则饮水。王语相师言和上愿相诸子。我死之后谁中为王。相师念言阿恕伽者必应为王。我答王言彼应王者。王不爱之必当杀我。便答王言不中说名字可说形相。其所服用事第一者相应为王。诸王子等各各自以。乘第一乘坐第一坐。食第一食用第一器饮第一浆。阿恕伽念言我应为王。所以者何。象为第一乘。地为第一座。粳米第一饭。瓦器为第一盛。酪为第一味。水为第一浆。以是义故我应为王。相师相已。王将诸子还入城中。相师语阿恕伽母言。阿恕伽必得为王。母语相师言且莫复道。并远藏避如护身命。待阿恕伽得绍王位汝可来出。频头莎罗王以得叉尸罗城叛逆不顺。即遣阿恕伽往讨彼国。唯与四兵不与刀杖。时阿恕伽受命即出华氏之城。左右人言无有刀杖。如何得共怨敌斗战。阿恕伽言我有福力应为王者。所须刀杖自然当有。作是语已地神开地授刀杖与。遂便前进四兵围绕到得叉尸罗国。国中人民闻阿恕伽来自然归伏。庄严城地平治道路。各各持瓶盛满中物以花覆上名为吉瓶。以现伏相。半由旬迎而作是言。我不叛于王亦不叛王子。唯逆王边诸恶臣耳。供养恭敬随从入城。人民调顺还来归国。王复遣阿恕伽罚佉沙国。彼国人民承迎调顺如前无异。既调顺已即还本国。有二大力士亲近阿恕伽。阿恕伽即与二人封邑。天神尔时即护国土。天神作是唱言慎莫叛逆。何以故阿恕伽应为转轮王王四分之一。渐渐征罚四海之内悉皆归伏。阿恕伽兄名苏深摩者方入花氏城。第一辅臣复欲出城。道中相逢。辅臣头秃落。苏深摩戏笑故以手打辅臣头。辅相念言此王子者未绍王位。便用权势驱我头上。若绍王位必当以刀而斩我首。即向五百辅相说苏深摩过状言不中为王。唯阿恕伽者相师记言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我等诸臣应共立之。后得叉尸罗国为恶臣所教复还叛逆。王即遣苏深摩往彼讨之。苏深摩到不能令彼人民调顺。频头莎罗王闻其不能调伏彼国。即生疾病便敕诸臣唤苏深摩以为太子。令阿恕伽而往讨罚。时辅臣为其作计。便以黄物涂阿恕伽身。以罗叉汁洗盛而弃之。诈称阿恕伽得吐血病不任征罚。尔时频头莎罗王。疾病唯笃余命无几。辅相庄严阿恕伽已而白王言。请当并立阿恕伽为王以理国事。苏深摩来当还废之。阿恕伽念言我若有福德力应为王者。天当以天缯结我顶上。作是语已应言即结。王见阿恕伽天缯结顶。极大嗔恚沸血从面出而便命终。立阿恕伽为王罗提掘多作第一辅相。苏深摩闻父王命终阿恕伽得立为王。心生忿怒还花氏城。阿恕伽闻苏深摩来。严备一大力士置第一门下。第二力士置第二门下。第三力士置第三门下。置罗提掘多东门之下。阿恕伽而自当之。置机关白象。象上画作阿恕伽像。周匝四边造大火坑粪草覆上。苏深摩来向第三门下。罗提掘多语苏深摩言。今阿恕伽在东门下从彼入去。若得入者即为汝臣。若不能害阿恕伽从此门入亦无所能。于是苏深摩即往东门。直趣象上欲捉阿恕伽。不觉堕于火坑而自灭没。时苏深摩有 一力士名曰贤踊。将数万军众入佛法中。出家得阿罗汉道诸辅相大臣轻蔑阿恕伽。阿恕伽密欲治之。即语诸大臣斫取好花果树围于棘刺。大臣白言由来正闻以诸棘刺围花果林。不闻以好花果之树以围棘刺。乃至三敕臣固不从。王极嗔恚即便杀此五百大臣。更至后春时与诸宫人共相围绕至园林间。有树名阿恕伽华极可爱。阿恕伽以此树与己同名爱念此树。阿恕伽身体粗涩。诸婇女等以阿恕伽身体粗涩。情不爱敬不喜亲近。伺其眠时园中游戏。见阿恕伽树即时折其花枝。王于眠觉见树毁坏问左右言。谁毁此树。答言宫人毁之。王大忿怒捉五百宫人绕树烧杀。举国人民皆称暴恶。遂号名为恶阿恕伽。时罗提掘多而启王言。自行杀害非王所宜。王今应当简选恶人以治有罪。王可其言即便遣使募觅恶人。于国边陲山下有一织师。生育一子名曰耆梨。为人极恶骂父骂母。手则挈网脚则顿机。毒涂草叶虫兽。触者无不即死。凡是众人称为大恶。举国号之为恶耆梨。使往其所语耆梨言。汝能为阿恕伽王治罪人不。耆梨答言天下恶人使我治者。犹故能为何况一阿恕伽。岂可不能。使闻此语具以启王。王即召之。耆梨闻使来召。即辞父母。父母不听即便杀之。使问耆梨何以故迟。耆梨答言父母不听。我乃杀之以是故迟。于是随使见王而白王言。为我作狱极令严峻使可爱乐。作狱已竟名爱乐狱。又白王言若有人入要不听出。王即听可。时彼恶耆梨往到鸡头末寺。时彼寺中有一比丘。诵恶婴愚经言。喜镬汤者以碓捣之。喜碓臼者以镬煮之。在地狱中吞大铁丸融铜灌口。闻是语已即自念言。我狱城中亦当作此。时有长者夫妻。相将入海采宝。到于海中生一男儿。即为立字名之为海。经十二年乃出于海。逢五百贼劫其财物杀害长者。于是子海便出家学道。展转乞食至华氏城。不识村落入爱乐狱中而作是言。外相可爱内如地狱。便欲出去耆梨不听。语比丘曰汝今于此当受死罪如何欲出。比丘闻已即便大哭。耆梨问言何为大哭如婴儿也。比丘答言我不畏死而作是哭畏失善利。何以故我新出家未证道法。人身难得佛法难值是故哭耳。耆梨言王先听我。入此城者不令使出必索治罪。比丘言活我七日。随汝杀之即便听许。时阿恕伽王见其宫人共他男子有爱着语。便生嗔忿付爱乐狱。耆梨寻时即以碓捣。杵下打头眼精脱出。比丘见已得厌恶心而作是念。呜呼大悲所言诚谛。说色危脆犹如聚沫不坚。速朽无有暂停。端政容貌今安所在。好颜薄皮亦俱败坏。怪哉生死婴愚所乐。非是圣法见此境界不没有悔。于是比丘通夜观察。断众结使得成须陀洹果。如是精勤乃至复获阿罗汉道。已满七日耆梨语言。七日已过八日欲出可受刑罚。比丘答言我夜已过我日已出。利益时到随汝刑治。耆梨问言云何名为我夜已过我日已出利益时到。广为我说。比丘答言吾昔黑闇无明之夜。结使怨贼悉已永灭。则是名曰我夜已过。智慧空心谛见三界。是则名为我日已出。佛之所为我今悉成。是则名之利益时到。但令汝老寿任意见治。耆梨心恶残害无罪。不信后世作重嗔恚。便设大镬以水置中。脂膏血髓屎尿秽恶俱充满之。即以比丘提掷着中。下然大火薪草欲尽不能令热。于是耆梨嗔然火者以杖打之。手自着火薪柴都尽亦复不热。又以屋椽涂苏众叠悉然使尽水冷如故。怪其所由便看镬中。见向比丘结跏趺坐。坐千叶莲花上。尔时耆梨甚惊所以。便往白王王即来看坏墙而入。一切人民随从王者数千亿万观此比丘。是时比丘见无量众应受化者皆已聚集。即从镬出衣服洁净。一切大众无不睹见。踊身虚空作种种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譬如大山显于虚空中。王见此已生希有心。瞻仰恭敬合掌观察而作是言。今此比丘同与我等俱禀人身。威德尊妙出过世表。踊在虚空现大神足。我今未解唯愿善说。便得了知汝之圣事。随我力能而当服习
??尔时比丘知阿育王是大檀越必能分布佛之舍利饶益天人。时佛说言我是大悲断结使者。佛之法子于三有中已得解脱。为调御者所调。为寂灭者所灭。为解脱者所解。大王当知佛亦记汝将来佛灭百年后。王华氏城号阿恕伽。转轮圣王王四分之一。为正法王广分舍利。而起八万四千宝塔。王今乃返造大狱城如似地狱。残害百千众生之命。大王汝今应当施于一切众生无畏。亦复应当满足佛意。人中帝释必施无畏起悲愍心。分布舍利广作真济。王闻是语于佛法中深生信悟。合掌恭敬十力之子而作是言。我先所作极有罪过听我忏悔。今归依佛归依如来所说胜法。当开福业庄严大地。尔时比丘即乘空出王亦欲出。恶耆梨言王先与我有要入此狱者尽不听出。王便语言欲杀我耶答言欲杀。王言汝为先入我在前入耶。答王言我在前入。王言汝在前入应前受罪。王即遣人捉耆梨置胡胶。舍中以火烧杀坏爱乐狱施众生无畏。便诣王舍城取阿阇世王所埋四升舍利。即于此处造立大塔。第二第三乃至第七所埋舍利悉皆取之。于是复到罗摩聚落。海龙王所欲取舍利。龙王即出请王入宫。王便下船入于龙宫。龙白王言唯愿留此舍利听我供养慎莫取去。王见龙王恭敬供养倍加人间。遂即留置而不持去。王还于本处便造八万四千宝箧。金银琉璃以严饰之。一宝箧中盛一舍利。复造八万四千宝瓮。八万四千宝盖。八万四千疋彩以为装校。一一舍利付一夜叉使遍阎浮提。其有一亿人处造立一塔。于是鬼神各持舍利四出作塔。有一夜叉赍一舍利。至得叉尸罗国欲作浮图。其国人民言我国人民凡有三十六亿。今当与我三十六箧。时夜叉鬼具以上事还白于王。王自念言人众甚多。若尔作者舍利不足满阎浮提。当设方便断而不与。即遣夜叉复语之曰。除却汝国三十五亿。唯留一亿与一舍利。彼国人言我宁不用三十六箧。得一便休愿莫杀我等。便从其意唯与一箧。于是王言多一亿处莫与舍利。少一亿处亦莫与之。作此语已向鸡头摩寺。到于上座夜舍之前合掌而言。我今欲于阎浮提内造立八万四千宝塔。上座答言善哉善哉。王若欲得一时作塔。我于大王作塔之。时以手障日可遍敕国。界手障日时尽仰立。塔于是后即以手障。日阎浮提内一时造。塔造塔已竟一切人民号为正法阿恕伽王。广能安隐饶益世间。遍于国界而起塔庙。善得滋长恶名消灭。天下皆称为正法王??
缘传之一
??阿恕伽王作塔已讫欢喜踊跃。群臣围绕至鸡头摩寺诣上座前而问
之言。此阎浮提颇有如我为佛记者不。上座夜舍即答王言。亦有如王佛所记者。昔者佛在乌长国降阿波波龙。于罽宾国降化梵志师。于乾陀卫国化真陀罗。于乾陀罗国降伏牛龙。于是复往末突罗国告阿难言。我百年后末突罗当有长者名为掘多。其子名曰优波掘多。虽无相好化导如佛。能不入定知一由旬众生心相。教授禅法最为第一。种种化导而作佛事
??又复告阿难汝今见是青色园不。已见世尊。佛言此名优留慢荼山。那罗拔利阿兰若处。房舍敷具最为第一。能生定心如是事皆是佛记。王闻是语白上座言。彼清净尊者为出世未也。答言已出消灭结使得罗汉道。与万八千阿罗汉众围绕。在于优留慢荼山那罗拔利阿兰若处。具一切智最胜清净为诸贤圣众生之类开说法门。天龙夜叉人与非人。皆使得入解脱之城。王语诸臣急疾庄严车兵步兵象马之兵。我今欲往优留慢荼山观解脱众尊者。大德优波掘多得漏尽者。辅相启王彼国隘小士众极多。但遣使唤彼自当来。王即答言彼应往见。何以故我今未得金刚心故。云何屈彼如佛之人。即遣使白尊者优婆掘多。我今欲往觐问尊者。尊者闻已自思惟言。若使王来国土隘小困苦者众我当自往。尊者即便并合诸船作大长舫。广十二由旬与万八千诸阿罗汉。共乘并舫来向花氏城。有人告王尊者掘多为利益王故躬自来至。以大饶益为大船师。王闻欢喜自脱缨络价直百千两金赏此语者。约敕左右击鼓号令。欲得大富生于天者。欲求解脱见如来者。当共供养优婆掘多。而说偈言
??诸有欲见两足尊大悲世雄无师觉
??教化如佛照三有各来聚集共出迎
??王说偈已乃庄严城郭扫除巷陌。共诸群臣一切人民。作倡伎乐以种种香。出花氏城半由旬。迎遥见尊者与万八千阿罗汉等。譬如半月围绕而来。王即下象一脚登船一脚在地。扶接尊者优婆鞠多。王身卑伏五体投地。呜尊者足起而恭敬瞻仰尊颜合掌而言。我今摧灭一切怨敌。得阎浮提诸城山海富有天下。欢喜之时不如今日目视尊者。所以者何。今见尊者便为见佛。于三宝中深生敬信。而说偈言
??佛虽入寂灭尊者补处生
??慧日已潜没尊者继大明
??今应垂教授我当随顺行
??尊者于是。即以右手摩王顶上。以偈答言
??谨慎恐惧莫放逸王位富贵难可保
??一切皆当归迁灭世间无有常住者
??三宝难遭汝值遇恒当供养莫休废
??大王当知。佛以正法付嘱于汝亦付嘱我。我等当共坚固护持。王复说偈言
??佛所付嘱我已作种种塔庙犹山林
??宝盖幢幡已施设各用众宝而装校
??皆使大地极严净流布舍利满阎浮
??己身妻子及库藏宫殿屋舍并人民
??一切大地尽用施供养佛法比丘僧
??尊者赞言。善哉善哉。大王。应作此事。于身命财应取坚法。后致不悔则生天上。作是语讫。王请尊者入于宫中。为敷床座即扶尊者安置座上。其身柔软如兜罗绵。王便合掌白尊者言。尊体柔软如兜罗绵。我之少福身体粗涩。尊者答言。我昔修施。常以清净胜妙之物。未曾以土而用布施。王言。我昔愚小无智。值佛世尊最上福田。便以土施。今得此报。尊者和色而言。福田胜妙能令施土获尊贵报。王闻是语。生未曾有欢喜之心。敕诸群臣。我以土施得转轮王。以是义故。宜当勤心供养三宝。王白尊者言。佛所游方行住之处悉欲起塔。所以者何为将来众生生信敬故。尊者赞言善哉善哉。大王。我今当往尽示王处。王以香花缨络杂香涂香种种供养。尊者掘多。即集四兵便共发引至林牟尼园。尊者举手指示王言。此佛生处此中起塔最为初塔。佛之上眼始生之日行七步处。遍观四方举手唱言。此是我之最后生也。末后胞胎。王闻是语。五体投地。恭敬作礼合掌涕泣。而作偈言
??修胜福吉利得见牟尼尊
??复见佛生处得闻所说语
??我无胜福业不得见世尊
??复不见初生亦不闻所说
??复次尊者优波掘多。示王摩耶所攀树枝生菩萨处。尊者举手语庵罗树神言。汝本见佛。今可现身以示于王。使王得见增长信心。时此树神即现其身。尊者掘多语于王言。此树神者。见佛生时。王即合掌。向于树神说偈问言
??汝见相好身庄严生时不
??为见修广目莲花叶眼不
??汝闻于牛王说柔软音不
??树神即便以偈答言
??我见真金色两足最胜尊
??举足行七步闻彼世尊说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