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

陆深(1477年—1544年),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浦东新区)人,明朝文学家、书法家。

生平简介
年少成名
陆深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年六十八岁。先祖世居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曾祖德衡于明初入赘于上海浦东洋泾章姓人家,这是陆氏定居浦东之始。陆深幼年聪明过人,五六岁即能辨字义并朗诵古诗,稍长洞究经史,文思警锐。少与徐祯卿相切磨,以文章有名。又善书,仿李邕赵孟頫体。
科举入仕
弘治十四年(1501年)至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后中会试第九名;至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二甲第八名。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正德十二年(1517)受皇帝简派,担任同考官,舒劳、夏言等皆为陆深所得士,后来都成为名臣。
陆深擢为国子监司业。丁父忧归。服满,不赴补。朝中大臣,纷纷荐举,起为祭酒,充经筵讲官,在帝前讲课。讲章原多由内阁删定。一次讲课完毕,陆深对世宗说:“臣今日讲章经阁臣改纂,其间必自有深意。然臣愚以为,嗣后且存诸臣所见,各尽其忱。一则圣德日新,广延纳牖;且壅蔽之患,永杜后来。”他的这一要求得到了世宗的许可。原来的讲章是桂萼更定的,桂萼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此人性猜狠,好排斥异己,陆深改讲章事,被桂萼责为欺罔,陆深只得上疏谢罪,世宗批答说:”讲章阅看系旧规,不必更改。若有所见,当别具闻。“于是陆深条奏有关圣学干余言上于皇帝。由此,更受桂萼所忌,被谪为延平府同知
后又迁山西提学副使,在此任上,他秉公办事,为阳曲县秀才刘镗平反冤狱。刘镗的父亲,为县令所笞,下狱而死。刘镗诉于御史,御史赵镗,听从县令先入之言,反降罪刘镗,陆深为刘镗辩冤,而无结果,只得疏劾赵镗。赵镗也疏劾陆深。最后下科会勘,弄清了真相。不久,陆深补浙江副使,仍理学政。历四川左布政。嘉靖十六年(1537年),改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世宗南巡,命陆深随从,掌行在翰林院印,世宗亲笔删“侍读”二字,进詹事。
嘉靖十九年(1540年)辞官回故里浦江东岸,在其旧居“后乐园”修建“后乐堂”、“澄怀阁”、“小沧浪”、“俨山精舍”等景点。今浦东陆家嘴“花园石桥”一带即其遗址。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敕葬于浦江东岸(今海兴路56弄~162弄之间),今浦东陆家嘴即以其故宅和祖茔而得名。其墓于1970年在浦东陆家嘴因人防工程发掘而毁,陆深干尸被送进火葬场火化。出土金、铜、玉等文物饰件160件,由上海博物馆保存。
陆深本人墓志铭由其学生、嘉靖中期内阁首辅夏言撰写。陆深之妻梅淑人墓志铭由其同乡、嘉靖晚期及隆庆初期内阁首辅徐阶撰写。
家庭成员
曾祖:陆德衡
祖父:陆璿
父亲:陆平
姑姑:陆素兰
母亲:瞿氏、继吴氏
妻子:梅氏,封三品淑人
儿子:陆楫,为明代经济思想家,文学家,著有《蒹葭堂稿》。
女儿:陆氏,嫁思州推官瞿师召
个人成就
书法
陆深书法遒劲有法,少时作小楷极精谨,有黄庭坚遗意,后效李邕赵孟頫,尝自言:“吾与吴兴同师北海,海内人以为吾取法于赵。”其真草行书如铁画银钩,赏鉴博雅,为词臣冠。为人作书,甚认真,每书通常要废十余纸才罢。明代著名政治家夏言曾说“文裕书法妙逼钟、王、比之赵雪松而遒劲过之。”莫如忠云:“俨山先山书法雅宗赵松雪,晚熔李北海,两晋风格,宛然县存、足传不朽。”
代表作品《瑞麦赋》有上下卷,长3米左右,350余行,上卷从“瑞麦赋”三字标题开始,至“受冻而仆者又如干矣”止,共145行,下卷自“天子轸念南服”至末行题款,共213行。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著述
陆深致仕后,明世宗还很想念他,一日世宗问侍臣翟銮:“陆深、张邦奇学问孰优?”翟銮回答说:“陆远过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陆深有很高的评价:“今观其集,虽篇章繁富,而大抵根柢学问,切近时理,非徒斗靡夸多,当正嘉之间,七子之派盛行,而独以和平典雅为宗,毅然不失其故步,抑亦可谓有守者矣。”《总目》又谓“深最留心史学”。陆深摭刘知几史通》之精华,巢括排纂,别分门目,而广采诸家之论以为佐证,撰《史通会要》三卷,凡十七篇,为明代史学批评著述中杰作。《四库全书总目》有专条论说。陆深在翰林院记其每日所得,成《玉堂漫笔》三卷,对历史典故考核精详。其中记杨士奇子稷得罪,为出于陈循所构陷,是为《明史》所未详。
在《传疑录》一书中,陆深针对明代宗禄之弊,叙述明宗室恩薮等杀之制,为研究明中叶宗室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此外,在陆深的杂记和日记中,论明代史事得失与当时故实,俱有精辟见解。如在《淮封日记》中,录马中锡抚贼事,较《明史》所载更完备。陆深出入馆阁,前后几四十年,每见前辈抄录所得章故,便命其子熟读而收藏之。他说,士君子用世,非兼通今古,何得言经济。他又说,今世学者,不留心当代事故,一问及朝廷典章、及一代之经制沿革,恍如隔世。对这种人,陆深说:“纵才华迈众,恐其见诸施为,白至窒碍,宜识者目为俗子,无足怪焉。”他又说:“士贵博古,亦要通今。博古而不通今,无用之学;通今而不博古,无体之学。”由于陆深文章能经世致用,许多文章收入明陈子龙等所编《明经世文编》中。《四库全书》、《明经世文编》,都从不同角度对陆深的学术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吴履震《五茸志逸》中把陆深与元代陶宗仪相提,说:“吾乡自陶南村撰《辍耕录》及《说郛》,嗣后,陆祭酒俨山最称博雅。”陆深自己论文说:“文章虽小技,要之天地灵秀之气,籍吾泄之笔端,苟不出之胸襟,何名作家?”
藏书
陆深又是历史上著名藏书家。《中国藏书家考略》略云:陆深喜收书,积蓄甚富,撰有《江东藏书目录》。其自序略云:余家学时喜蓄书,然视视屑屑,不能举群有也。壮游两都,多见载籍,然限于力,不能举群聚也。问有残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书多断阙。阙少者或手自补缀,多者幸他日之偶完而未可知也。陆深的好友何良俊在其《四友斋丛说》中说:陆藏书数量有数万卷。陆深藏书从他祖父算起,到陆深已是三代了。
陆深的祖父,叫陆墙,据《陆墙小史》载:“好读书,又好古物,每见书法、名画之类,必以重价购求得。”陆深的父亲陆平,也喜看书购书。陆深的藏书楼名为“江东山楼”,建在陆氏后园内土冈之上。陆深的藏书是为他的治学服务的。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博大,与他的藏书分不开。他手编的《江东藏书目》,与一般书目不同,不是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的,而是根据便于实用而设置门类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读古人书,须从己躬合处用工,不可如矮人观场,随众喧喝。”陆深的藏书分十三类,以正经为第一,理性第二,正史第三,非经非史的古书第四,诸子第五,文集第六,诗集第七,类书第八,杂史第九,山经地志类的诸志第十,韵书第十一,小学医药第十二,方术杂流类第十三。
家富藏书,中年时游都市,多见藏书之家,遂多方收集载籍而归。而他限于财力,不能多购精本,有残本而廉价购之,藏书有残缺者,加以补抄。有家藏书目为《陆文裕藏书目》,已佚。另撰有《江东藏书目》。《江东藏书目·序》载于《式古堂书画考》中,其著录类例为经书、理性、史、古书、诸子、文集、诗集、类书、杂史、诸志、韵书、小学医药、杂流13大类,叶昌炽论其小学和医药和为一类,为诸家所未有。藏书楼有“绿雨楼”,东称“素轩”,北称“澹室”,中为“书窟”、“江东山楼”等。乾隆时所编的《四库全书》中收录陆深著述有21种。卒后,嘉靖帝赐以“先代名臣”之名,以示尊重。
相关文献
明史
陆深,字子渊,上海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刘瑾嫉翰林官亢己,悉改外,深得南京主事。瑾诛,复职,历国子司业、祭酒,充经筵讲官。奏讲官撰进讲章,阁臣不宜改窜。忤辅臣,谪延平同知。晋山西提学副使,改浙江。累官四川左布政使。松、茂诸番乱,深主调兵食,有功,赐金币。嘉靖十六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世宗南巡,深掌行在翰林院印,御笔删侍读二字,进詹事府詹事,致仕。卒,谥文裕。深少与徐祯卿相切磨,为文章有名。工书,仿李邕、赵孟頫。尝鉴博雅,为词臣冠。然颇倨傲,人以此少之。
嘉靖赐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录善叙功,制实通于古今,赠官赐谥,义斯笃于始终。匪其人式,克以承则,兹命不轻以畀,故致仕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陆深学识优良,性质敏达,早登名于甲第,爰擢秀于词林。史局绸书,褒贬不乘于公论;文场校艺,甄拔多得之名流。忤时而改秩留都;作士而历掌胄监。出佐名邦而荐更藩臬,久藢教养之功;入居光禄而载擢宫詹,益重老成之望。效殷勤于扈从;输献纳于经纬。委任方隆,休间恳遂,宜延遐祉,胡遽长终!念德勋之攸存,肆恤典之增贲,兹特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赐之诰命。于戏!学以致身,已遂平生之志;恩宜逮远,永垂奕世之光。惟尔冥灵,歆兹宠渥!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制诰之宝
诗词选摘
【途中】
晓行不知程,梦醒闻细浪。
曙月逐鸡声,棹歌来枕上。
【夜坐念东征将士】
长河乘夜渡貔貅,兵气如云拥上游。
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
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
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
【五七哭桴】
六龄携汝即辞家,能变南音语带华。
时向西雍观振鹭,遥从北阙认朝鸦。
乾坤有恨容啼鸟,风雨何心妒落花。
莫向故园传此曲,年年寒食海西涯。
【秋怀(四首)】
碧草幽花满故园,南山卧对久忘言。
年来行李书千卷,老去生涯水一村。
已辨弓蛇还石虎,母烦怨鹤与惊猿。
秋光更比春光好,蜂蝶纷纷不到门。
斗帐香消病骨轻,少年忆得赋秋声。
青藜火暖西风劲,白玉堂深昼漏清。
上帝云霄陪绛节,仙人星汉湿金茎。
高山流水空瞻溯,只恐涓埃报未成。
六代三吴业已荒,英雄遗恨水茫茫。
试量秋与愁多少,始信年随鬓短长。
江上野凫争得食,山中丛桂早含霜。
长门本为黄金赋,赋就长门却自伤。
一翻风雨报园林,岸柳汀蒲半不禁。
兔魄渐随华月满,凤栖应恋碧梧阴。
清商律应笙歌细,白苎功多箧笥深。
起向推移占物候,为谁先有岁寒心。
【山堂晚晴观楫儿作字】
论文说剑更争棋,五十年来两鬓丝。
无事可为甘袖手,有山如画且题诗。
望中禾黍秋风粒,梦后芭蕉夜雨枝。
小几映窗承落日,双钩古帖坐教儿。
【和汪有之园亭之作】
一区犹愧子云才,薄有茅堂傍水开。
远讯经秋凭雁到,问奇长日有人来。
好花隔岸飞红雨,新笋穿篱迸绿苔。
同上玉堂俱出牧,却从郊野望蓬莱。
【风入松】
绿窗午枕睡初酣。梦喜脱朝簪。觉来犹是长安客,垂杨里、空系归骖。恋主心依晓阙,思亲泪湿春衫。
玉河流水碧于蓝。花外燕呢喃。新词谱就凭谁和,重封罢、亲自题缄。欲待天边鸿雁,秋风寄与江南。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