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巴尔虎旗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辖旗

陈巴尔虎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部末端向呼伦贝尔高平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毗邻5个旗、区(市),总面积1745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陈巴尔虎旗常住人口4.64万人,同比下降4.3%。截至2024年3月,陈巴尔虎旗辖3个镇、4个苏木,另辖3个乡级单位。

历史沿革
巴尔虎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古称“拔野古”。
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唐朝在今贝尔湖畔建立了以巴尔虎人为主的幽陵都督府。
清康熙年间,有一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编入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诸部的属部。
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3796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防俄人侵扰。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新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民国八年(1919年),建陈巴尔虎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1日,陈巴尔虎旗隶属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隶属呼伦贝尔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属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1955年,属呼伦贝尔盟。
1967年7月5日,陈巴尔虎旗随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79年5月30日,划回内蒙古自治区,仍属呼伦贝尔盟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3月,陈巴尔虎旗辖3个镇、4个苏木,另辖3个乡级单位。旗人民政府驻巴彦库仁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陈巴尔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介于北纬48°48′—50°12′、东经118°22′—121°02′之间,毗邻5个旗、区(市),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边接着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联邦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总长206.7千米。全旗总面积为17458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135.2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180.7千米。
地形地貌
陈巴尔虎旗地处大兴安岭西部末端向呼伦贝尔高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东半部为大兴安岭中低山丘陵,西半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平原(海拔为600—700米左右)。
气候
陈巴尔虎旗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320毫米。
水文
陈巴尔虎旗境内有莫日格勒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等5条河流,大小湖泊317个,天然矿泉95处。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陈巴尔虎旗土地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其中草原面积1.58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5%,河流面积53.33平方千米,湖泊面积40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817.25平方千米,森林面积1070.8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陈巴尔虎旗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保有储量213.58亿吨,另有金、铜、钼、铅锌、硫铁、萤石、闪长岩、芒硝、硅石、石油、天然气等33种矿产。
水资源
陈巴尔虎旗水资源总量为3.78亿立方米。
人口
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陈巴尔虎旗常住人口为50556人。
截至2021年末,陈巴尔虎旗户籍人口为53338人,同比下降0.8%,其中:城镇人口34918人;出生254人,人口出生率4.74‰;死亡391人,人口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2.56‰。
2023年,陈巴尔虎旗户籍人口52007人,同比下降1.4%,其中城镇人口33525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9267人,占总人口的56.3%。全旗出生人口205人,人口出生率3.9‰;死亡人口513人,人口死亡率9.9‰;人口自然增长率-5.9‰。全旗常住人口4.64万人,同比下降4.3%,其中城镇人口3.53万人;乡村人口1.1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6.0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民族
陈巴尔虎旗境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25个民族。截至2021年末,陈巴尔虎旗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9844人,占总人口的56.0%。
经济
综述
2021年,陈巴尔虎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1.42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5.5:70.5:14.0。
2023年,陈巴尔虎旗地区生产总值1419127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3015万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8047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工业增加值992078万元,同比增长7.4%;建筑业增加值45969万元, 同比下降9.9%;第三产业增加值178065万元,同比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3:73.2:12.5。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3825元,同比增长6.4%(可比价)。
2023年,陈巴尔虎旗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619万元,同比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609万元,同比下降66.2%;第二产业投资103286万元,同比增长1.7倍,全部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724万元,同比下降50.6%。全年施工项目127个,其中新建项目59个。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单位投资125731万元,同比增长6.5%;民间投资9347万元,同比增长4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8541万元,同比增长17.0%。按领域分,农林牧渔业投资13609万元,同比下降66.2%;采矿业投资51313万元,同比增长1.9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3611万元,同比增长3倍。
2023年,陈巴尔虎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021万元,同比增长2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8556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088万元,教育支出1433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09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585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22481万元,农林水支出5304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282万元。
第一产业
2023年,陈巴尔虎旗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到336335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30640万元,同比增长3.1%;牧业产值177642万元,同比增长5.7%;林业产值6447万元,同比增长7.9%;渔业产值14655万元,同比增长5.1%;服务业产值6951万元,同比增长8.5%。粮食总产量148653吨,同比增长4.4%。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112952吨,同比增长5.7%;大麦产量8658吨,同比下降22.4%;薯类(折粮)产量23730吨,同比增长6.0%。
2023年,陈巴尔虎旗共完成各项林草生态建设与保护修复任务30.58万亩,其中营造林完成1.58万亩,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修复完成29万亩。累计完成投资4753万元,其中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1.05万亩,投资599万元;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修复完成29万亩,投资2845万元;其它工程 0.53万亩,投资1309万元。另完成义务植树及区域绿化15.93万株(丛)。
第二产业
2023年,陈巴尔虎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实现营业收入154.8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总额53.98亿元,同比增长1.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4%。
第三产业
邮电通讯业和旅游业
2023年,陈巴尔虎旗邮电业务总量实现6087万元,同比增长8.0%,其中通信业务收入完成5282万元,同比增长8.7%。截至2023年末,全旗共有固定电话1930部、移动电话64705部、宽带用户20368户。
2023年,陈巴尔虎旗累计接待游客161.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1亿元,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7.14万人次。
2023年,陈巴尔虎旗有旅游景区景点33家(其中A级景区5家,星级接待户3家,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1家,星级民宿1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年初正式开园以来,夏季高峰期景区日均入园游客近3万人次、车辆约5600余台次。中秋国庆又迎游客高峰,接待游客5.6万人次。
国内贸易
2023年,陈巴尔虎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1323万元,同比增长7.5%。按经营地分,城镇的零售总额69012万元,同比增长6.7%,市场占有率为84.9%;乡村的零售总额12311万元,同比增长12.0%,市场占有率为15.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为10990万元,同比增长9.0%;商品零售额为70333万元,同比增长7.3%。(见表6)
金融 、税收及保险业
截至2023年末,陈巴尔虎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4712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住户存款294598万元,同比增长14.2%;非金融企业存款11103万元,同比下降65.9%;广义政府存款18687万元,同比增长1.2倍。各项贷款余额252623万元,同比增长7.8%,其中:住户贷款163623万元,同比增长18.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9000万元,同比增长8.9%。
截至2023年12月末,全旗税费收入总计523247万元,同比增收107515万元,同比增长25.9%。其中:税收收入合计397440万元,社会保险费收入合计60444万元,非税收入合计60155万元,其他收入合计5208万元。
2023年,陈巴尔虎旗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607万元,同比增长9.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952万元,同比增长6.0%;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655万元,同比增长15.6%。全年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5340万元,同比增长24.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与给付支出5070万元,同比增长46.7%;人寿保险赔款与给付支出270万元,同比下降68.2%。
交通运输
陈巴尔虎旗区位优势明显,旗政府所在地距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海拉尔仅35千米,距中国最大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市160千米,距国家级口岸黑山头145千米。境内有G10、G301、G331、G332等4条高速和国道贯穿,滨州铁路在旗内绵延92千米,距海拉尔航空港40千米,旗内通用机场将于2023年底建成。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陈巴尔虎旗共有幼儿园3所、小学5所、中学3所、职业高中1所。
文化事业
2023年,陈巴尔虎旗有数字电影管理站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乌兰牧骑1个、体育馆1个、图书馆1个、电视台1家、广电网络公司1家,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23年,陈巴尔虎旗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6家,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1家,卫生技术人员247人,医疗床位289张;民营医疗机构40家,卫生技术人员98人,医疗床位(观察床)188张。
社会保障
2023年,陈巴尔虎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04户、1903人,其中:城镇居民1308户,1565人;牧区居民296户,338人。全年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累计1571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83万元;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8万元。全年2936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37912万元,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52334万元;11596名居民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797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952万元。全年2409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9093万元,医疗待遇支出4523万元;共计2974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053万元,医疗待遇支出483万元。全年10907人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收入418万元,工伤保险费支出630万元。全年14024人参加生育保险,缴纳生育保险金598万元,生育保险费待遇支出149万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巴尔虎”系蒙古族一部落,历史上曾先后称之为“拔野固”、“拔也古”、“八儿浑”、“八儿忽”、“巴尔忽惕”、“巴尔户”“巴尔古”、“巴尔勿”、“巴尔护”、“巴尔郭”等。清代后称“巴尔虎”,并沿用至今。关于巴尔虎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是以居地得名说。此说主要来源于《多桑蒙古史》《史集》,认为巴尔虎得名于贝加尔湖附近的巴尔忽真脱古木地区。二是以人名得名说。
方言
陈巴尔虎旗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黑松片—嫩克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包营造技艺
蒙古包营造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地方传统技艺。工艺特征:蒙古包营造技艺在地上画好圆圈,根据圆圈的大小,由数块条木编成的网状物组成墙壁,墙壁安装好后再将伞骨状的包顶与木网连接起来,骨架上覆盖的毛毡要用绳子绑定,包顶留有天窗以供通风采光,下雨时可以盖起来。2008年6月14日,蒙古包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温克族服饰
鄂温克族服饰,鄂温克族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2014年11月11日,鄂温克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金帐汗蒙古部落
金帐汗蒙古部落,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畔,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始建于1994年,是以部落样式为主体,聚集了以蒙古民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民风、宗教艺术、餐饮等综合旅游服务景区。
呼和诺尔旅游景区
呼和诺尔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20平方千米,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呼和诺尔湖畔,“呼和诺尔”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湖”。
莫尔格勒河景区
莫尔格勒河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景区总面积201.5平方千米。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莫日根河、莫尔根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大兴安岭西麓,河长319千米,流域面积4987平方千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注入呼和诺尔湖后流出,汇入海拉尔河,属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
地方特产
陈旗鲫,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特产,于2016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陈旗鲫体侧扁而高,体型较小,背部暗淡,腹部发白色浅,不过也因鱼产地的不同体色呈现出差异,但多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嘴上无须,鱼鳞较小,鲫鱼体色主要是灰色,如灰黑色的体背,银灰色的体腹和灰白色的鳍条。
荣誉称号
2016年2月5日,陈巴尔虎旗入选“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20日,陈巴尔虎旗入选“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名单”。
2020年11月25日,陈巴尔虎旗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