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男,1965年9月出生于长沙南门口,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大学,硕士学位,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湖南大学兼职MBA导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5年9月,陈邦出生于长沙南门口的普通家庭。1982年,17岁的陈邦参军,19岁考入军校。1980年代之初,陈邦和李力在火车上相识,两位分在同一个
新兵连,服役的部队是原
成都军区13军。陈邦本想在部队工作,但是自己的眼睛属于红绿色盲,因此,1985年,他选择提前退伍,离开部队。
工作经历
退伍后,陈邦进入国企工作。1986年底,不甘心在国企过平静生活的陈邦和战友李力辞职下海,做装修,搞贸易,做器材代理。20世纪90年代,陈邦获得
海南椰树牌椰汁的批发代理权,赚取人生第一桶金。1995年,陈邦在
台湾投资8000万元的对台文化交流项目,在
台中市建设以灯会民俗文化为内容的主题公园,但因李登辉访问美国影响两岸关系,只能撤回中国内地,投资失败,最后离开时晕倒在中国台湾
桃园机场。1996年,陈邦回到家乡
长沙,住进当时的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调养。陈邦观察到,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政策一度放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1997年,陈邦进入眼科行业,乘着政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用3万元积蓄,采取“
院中院”的形式与传统公立医院捆绑合作,在院内设立眼科专科做近视检查和常规近视手术。2000年,国家开始大力整治公立医院“院中院”,陈邦只得从公立医院搬出来。
创办公司
2001年,陈邦开始筹建眼科医院并收购长沙钢厂职工医院;同年,在
辽宁沈阳开设第一家专科医院,爱尔眼科正式诞生。2002年,陈邦选择与他人或单位合资的形式,加快成立连锁医院;同年,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正式开业。2003年,爱尔眼科在
长沙、
成都、
武汉等地成立四家医院并成立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但陈邦的合作伙伴和技术骨干因对医院未来发展缺乏信心选择退出。2004年,陈邦跟美国的风投接洽,试图在纳斯达克上市,洽谈两年后还是放弃纳斯达克上市,陈邦觉得外国资本无法理解中国国内民营医院的处境,中国股市环境也在逐渐改变,爱尔眼科是中国的医疗服务机构,更希望在中国上市。2006至2008年,爱尔眼科的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51.55%,营业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01.31%,门诊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9.68%,手术量复合年增长率为42.38%。此后,爱尔眼科向
上海、
深圳等一线城市和
湖南地级市等三线城市延伸,数年间在全国11个省市开出19家连锁眼科医院。
上市发展
2006年,爱尔眼科从世界银行拿到800万美元长期贷款,成为国内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长期低息贷款的医疗机构。伴随贷款的还有国际标准管理理念,IFC提出的全方位经营管理建议尽管给爱尔眼科增加了管理成本,但规范化运营奠定爱尔眼科的扩张基础,帮助登录创业板。2009年,陈邦带领爱尔眼科成功上市;10月30日,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首批在
IPO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15。2010年12月,陈邦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设眼科医院,爱尔眼科拥有眼科医师500多名,年门诊量超过100万人次。2012年4月24日,陈邦在2011年度股东大会上回应2012年2月
台湾医生“封刀门”事件,事件对公司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采取措施应对,同时,陈邦认为,若负面影响在旺季前消除,准分子项目仍会有非常好的预期。
2013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与
中南大学联合成立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作为中国的眼科医学院,培养眼科硕、博士医疗人才,开启社会资本参与医学教育的探索和创新;1月16日,爱尔眼科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陈邦宣布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的议案。他透露,连锁医院不断增加,对人才数量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次方案优惠向一线核心技术力量倾斜,释放公司核心优势;5月24日,陈邦在爱尔眼科2012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设立的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让医院有了大学作为依托,眼科学院由爱尔眼科和中南大学双方共同管理。
2015年,陈邦与
湖南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签署“退役士兵眼健康关爱基金”项目合作框架,将全省退役士兵眼保健纳入医疗保障体系。2016年,爱尔眼科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26.37%,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57亿元,同比增长30.24%,经营现金流获得正向流入6.75亿元,同比增长29.29%;12月,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公司的全球资源整合平台。2017年3月,爱尔眼科收购
美国高端眼科中心AW Healthcare Management,LLC的75%股权;7月,陈邦和菁英时代B轮融资入股
盘子女人坊;
西班牙当地时间8月31日,爱尔眼科收购欧洲
巴伐利亚眼科股权,陈邦参加交割仪式。2017年,爱尔眼科将
美国AW Healthcare Management ,
西班牙Clínica Baviera,S.A.两家眼科中心收购。2018年底,爱尔眼科商誉已达20.62亿元,较2009年增长超400倍,占总资产比例为22.5%,有无形资产5.1亿元。2019年,爱尔眼科拥有380家专业眼科医院,业务范围覆盖全中国30个省市区,及美国、欧洲和
中国香港。
2020年,各地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眼健康教育活动,为1000多万人建立眼健康档案。通过“交叉补贴”模式和高效的工作机制,为缺乏支付能力的贫困群体提供公益慈善医疗服务。陈邦介绍,爱尔眼科不断完善可持续性公益模式,爱尔眼科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不完美。
2024年5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如期召开,陈邦言明公司增长逻辑:内生增长为主,外延并购为辅。长沙爱尔为成为世界级的眼科中心已经做了很多部署和安排;同月,爱尔眼科
欧洲分部收购
英国Optimax集团(EyeHospitalsGroup及其下属机构)的100%股权,进军英国眼科市场,拓展非欧元区;8月,爱尔眼科上半年实现营收105.45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归母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增长19.71%,“1+8+N”战略稳步实施。陈邦表示,环境的挑战将更加激发公司潜力;同月8日,
贵州省委常委、
贵阳市委书记
胡忠雄在筑会见陈邦,双方就深化合作进行交流,陈邦对贵阳贵安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社会活动
高校公益
社会公益
2009年,陈邦实行控股的各连锁医院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临床及科研能力最强的
上海爱尔作为一级医院,定位为爱尔眼科的技术中心和疑难眼病患者的会诊中心,并对二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把位于省会城市的连锁医院作为二级医院,定位为开展全眼科服务、代表省级水平的疑难眼病会诊中心,并对三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把建立在地市级城市的医院作为三级医院,侧重于眼视光及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服务,疑难眼病患者可输送到上级医院就诊。
2021年9月,陈邦出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和东润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21),围绕“第三次分配和促进共同富裕下的企业家精神与慈善文化”进行交流探讨。陈邦出席发言,分享湖南慈善历史,呼吁更多企业参与公益慈善。
2023年10月24日,陈邦在“博爱·光明行”公益项目仪式上致辞,爱尔眼科将参与“博爱·光明行”公益项目,依托医院网点,组织专业医疗志愿者队伍为眼疾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救治困难家庭眼病患者,培训基层医生技术,提高眼科医疗保障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
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爱尔眼科实施“交叉补贴”公益模式,搭建眼科公益体系,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守护困难人群眼健康。爱尔眼科投身眼健康公益,筑牢眼健康之基。
2024年5月6日,陈邦在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
长沙市慈善总会和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承办的社区慈善实验项目交流会上表示,随着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人民健康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但基层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眼健康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是眼病防控最薄弱的地方。
2024年9月,由爱尔眼科主办的第19届近视眼大会在长沙开幕。陈邦在现场致欢迎辞,表示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和重要参与者,爱尔眼科希望为各国专家学者搭建互动平台,共同交流近视防控的策略和成效,寻求全球范围内的有效解决方案,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共同推动全球眼健康事业迈向新高峰。
人物成就
获奖记录
榜单排名
人物评价
陈邦,新一代医药商业连锁模式的领军者。(三湘都市报 评)
有一个叫陈邦的
长沙人,就干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并且还“一不小心”成就了几十亿元的身家。他要用这些钱,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光明。(三湘都市报 评)
陈邦欲毕其一生,以一套爱尔心诀,奠定眼科百年基业。(三湘都市报 评)
人物轶事
战友李力
1980年代之初,17岁的陈邦和李力在火车上相识,都在原
成都军区13军服役,被分在同一个新兵连。陈邦和李力两个人特别聊得来,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李力服役的第三年,陈邦落选返乡。李力返乡退伍后,他们开始分头创业。1997年,陈邦邀请李力来眼科医疗行业发展,他们收购
长沙钢厂职工医院改造成眼科医院。2000年后,资本被允许进入医疗领域,陈邦和李力抓住机会让爱尔眼科发展壮大,爱尔眼科在2009年上市。
参加央视栏目
2009年11月28日,爱尔眼科成功上市不久,陈邦接受央视网财经频道《
商道》栏目的采访。陈邦在节目中介绍爱尔眼科第一家医院诞生到如今在创业板上上市,自己是怎样在六年时间里,为企业、为上市、为心中的那个梦,付出一切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