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Shaanxi Federation of Industrial Econmics)是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成立的全省工业经济领域综合性社会团体法人单位。
简介
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是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成立的全省工业经济领域综合性社会团体法人单位。会员由省级行业协会、中省工业企业、民营企业、工业经济研究单位及工业经济界知名人士组成。是政府企业社会间的桥梁纽带、反映行业动态企业诉求的渠道、制造强省发展战略咨询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织、信息交流合作平台,中国4A级社会组织。承担着我省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提升、中国工业大奖推荐、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咨询、评估、评价、考核、评优、推介、论坛、培训、交流等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宗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诚信自律建设,积极履行为政府、行业、会员服务的职能,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陕西工业经济持续稳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沿革
陕西省工业经济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1993年10月—2002年9月)
名誉会长:孙克华 张斌 曾慎达
会 长:刘春茂
副会长:刘建堂 张中鼎 唐绩初 王家彦 王瑜彦 汪锡恩 刘宏 王勤功 萨音 董喜海 龙启琛 郭立志
张海南 王竹祥 候云嵩 张筱梅 陈一三 张成江 张文义 王大中 郑鸿 应治邦 来辉武
秘书长:张成江(兼)
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2002年9月—2007年12月)
顾 问:张勃兴 孙克华 张斌 曾慎达 徐山林 王双锡 刘春茂 刘建堂 高盈民 司南
名誉会长:巩德顺
会 长:邱世杰
副会长:张怀宇 李复兴 王瑜彦 张成江 姜峰 宋钧炉 齐焕印 张玉浦 蒲天祥 胡文瑞
沈浩 吴秦 费亚丽 景俊海 徐宝元 万明善 肖春华 曹文甫 张普会 王树平
秘书长: 张怀宇(兼)(2002年9月—2005年1月) 杨志文 (2005年1月—2007年1月)
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2007年12月— 2016年6月)
顾 问:张勃兴 张斌 徐山林 巩德顺
名誉会长:吴登昌
会 长:邱世杰
常务副会长: 张怀宇
副会长:孟春 刘阳 周彬县 姜锋 段克明 沈浩 华炜 卢长春 梁平 方红卫 张玉浦
李大开 曹文甫 陈俐民 苏庆社 孟祥凯 张雅林 李淼 戚晓耀 张丹力 昝安胜 黄朝
张永泽 龙兴元 李广辉 王树平 康忠民 黄建华 王增强 赵璟 来辉武 胡民海 白玉龙 苗子恩
宋老虎 赵超 庄永杰
秘书长: 杨志文(2007年1月—2009年2月)庄永杰 (2009年2月— 2016年6月 )(兼)
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2016年6月 — 2023年6月)
名誉会长:吴登昌
会 长:田盘龙
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洪科
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卫军水 方嘉志 王平安 王军营 王怀科 王晓娟 冯和平 宁新民
刘学武 孙启文 孙喜民 严鉴铂 张正 张全万 李俊 李宏安 苏琦 陈晓军 陈高志 周伟
郑勇 赵岗 赵小强 高利鹏 梁晓龙 黄献松 穆世文
监 事:周连柱
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2023年6月 — 至今)
名誉会长:吴登昌
会 长:孙安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法自领
副会长: 孟裕凯 孙洪科 李军 杜平 车科杰 严平 齐伟红哈南 曹波 赵东 刘水库 邓振华 李宏安 郭峻岭 胡婷 姬文军 赵小强 尚耀华 史历荣 吉兴镇 王文斌 陈高志 王亚龙 周素琴 张俊赢 张萌 何丕正 曹文勇 冯振斌
监事长:刘金平
监 事:蔡博 张喜乐
主要领导
一、名誉会长:
吴登昌 陕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二、会长
孙安会 陕西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
三、副会长兼秘书长:
法自领 陕西省国资委原二级巡视员
高级顾问
郝 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宗科 省工信厅原党组书记 厅长
王武军 省工信厅原巡视员
刘 斌 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
胡保存 省国资委原党委副书记 主任
何少华 省国资委原党委副书记
王浩生 省国资委原副主任
杨照乾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
严广劳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原党委副书记 总经理
马宝平 陕西有色集团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
严鉴铂 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
王增强 陕西省物流集团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
张积耀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原总经理 省决咨委工信组组长
扈广法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原总经济师
刘耀华 陕西建工集团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
田盘龙 陕西工经联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孙勇杰 陕西大飞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组织机构
联合会章程
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章程
(2023年6月26日第五次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2024年3月19日陕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核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是由陕西省工业行业协会、工业企业等为主体的联合组织,同时吸收工业经济研究团体、科研单位以及工业经济界知名人士自愿结成的全省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本会简称陕西工经联,英文名称为Shaanxi Federa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cs,缩写为SFIE。
本会主要活动地域和会员分布为陕西省行政区域内。
第二条 本会的宗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自觉加强诚信自律建设,积极履行为政府、行业、会员服务的职能,为促进陕西工业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条 本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本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陕西省民政厅,党建工作机构是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党委,行业管理部门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党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本会负责人包括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
第五条 本会的住所设在陕西省西安市。
本会官方网址:http://www.sxsgjl.org.cn/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开展工业经济发展研究。包括国内外工业发展趋势调查研究,工业行业专项调查研究、其他涉及工业经济及企业方面的咨询调研活动,向社会提供调研成果。
(二)广泛联系行业协会、工业企业和经济团体,密切联系会员,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围绕我省工业发展不同时期发展重点开展咨询、研讨、论坛、培训、协作、交流、会展等相关活动,为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
(三)组织开展“中国工业大奖”申报、推荐、表彰、宣传工作。
(四)推动全省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发布活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进行评价、表彰。
(五)推进“专家智库”建设,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承担政府及有关部门项目的咨询、评估、评价、考核、规划等购买服务工作。
(六)推进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建设。开展行业相关资质管理、质量管理、品牌管理、诚信评价和科技成果鉴定及推广应用。
(七)加强与国内外经济团体的联系,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出国、出境及国内相关业务考察。促进行业间、地区间、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促进工业行业、地区和企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八)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编辑出版刊物,加强工业经济政策宣传和信息交流。
(九)在法律法规非禁止范围内,开展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投资活动、公司设立等,执行相对应的国家税收政策。
(十)完成中国工经联及省相关部门委托、指定的业务工作。
(十一)开展经批准后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经批准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上述业务范围如涉及到行政许可或政府委托事项,必须取得政府批准文件方可开展活动。本会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上述业务范围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 本会的会员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八条 拥护本会章程,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加入本会: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承认本会章程,自愿遵守本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在本会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
本会不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加入本会。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包括:
1. 单位提交营业执照或证书复印件;
2. 单位简介;
3. 个人会员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四)由理事会讨论通过;
(五)由本会理事会颁发会员证,并予以公告。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本会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参加本会活动并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自主决定是否退会的权利。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的章程和各项规定;
(二)执行本会的决议;
(三)按规定交纳会费;
(四)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须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无法交回会员证的,应当在退会通知中说明。
第十三条 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动丧失会员资格:
(一)2年不按规定交纳会费;
(二)2年不按要求参加本会活动;
(三)不再符合会员条件;
(四)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四条 会员退会、被除名或者自动丧失会员资格,应当在理事会上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其在本会相应的职务、权利、义务自行终止。
第十五条 本会置备会员名册,对会员情况进行记载。会员情况发生变动的,应当及时修改会员名册,并向会员公告。本会负责妥善保存会员相关档案,以及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决议等原始记录。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会员大会
第十六条 会员大会是本会的权力机构,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决定本会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
(三)制定和修改理事、负责人产生办法,报党建工作机构备案;
(四)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五)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六)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七)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
(八)审议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九)决定终止事宜;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七条 会员大会每届4年,每年至少召开1次。
本会召开会员大会,须提前15日将会议的议题通知会员。
涉及换届选举的会员大会应当采用现场表决方式,不得以通讯、线上方式召开。
第十八条 经理事会或者本会30%以上的会员提议,可以召开会员大会。
会员大会由会长或会长委托副会长主持。会长不主持或不能主持的,由理事会或提议召开的会员1/2以上推举本会一名负责人主持。
第十九条 会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决议事项符合下列条件方能生效:
(一)选举理事,当选理事得票数不得低于到会会员的1/2;
罢免理事,须经到会会员1/2以上投票通过;
(二)其他决议,须经到会会员2/3以上表决通过。
第二节 理事会
第二十条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理事人数最多不得超过100人,且一般不得超过会员的1/3。
理事不能来自同一会员单位,且不在本会领取薪酬。
本会理事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遵纪守法,政治素质好;
(二)具有履行理事权利、义务的能力。
第二十一条 理事的选举和罢免:
(一)理事会换届,应当在会员大会召开前1个月,由理事会提名,成立由理事代表、监事代表、党组织代表和会员代表组成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换届选举工作;
理事会不能召集的,由1/5以上理事、监事会、本会党组织向党建工作机构申请,由党建工作机构会同行业管理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换届选举工作;
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拟订换届方案,应在会员大会召开前2个月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换届工作中酝酿提名负责人人选,应当充分听取行业管理部门等方面意见,主动与党建工作机构沟通;
经党建工作机构同意,召开会员大会,选举和罢免理事;
(二)根据会员大会的授权,理事会在届中可以增补、罢免部分理事,最高不超过原理事总数的1/5。
第二十二条 每个理事单位只能选派一名代表履行理事职责。单位调整理事代表,由其书面通知本会,报理事会备案。该单位同时为负责人的,其代表一并调整。
第二十三条 理事的权利:
(一)理事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本会工作情况、财务情况、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参与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建议;
(四)向会长或理事会提出召开临时会议的建议权;
(五)向会长或理事会提出理事会议题的建议权,1/5以上理事共同提议的议题,应当在理事会上研究。
第二十四条 理事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本章程的规定,忠实履行职责、维护本会利益,并履行以下义务:
(一)出席理事会会议,执行理事会决议;
(二)在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越权;
(三)不利用理事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不从事损害本会合法利益的活动;
(五)不得泄露在任职期间所获得的涉及本会的保密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谨慎、认真、勤勉、独立行使被合法赋予的职权;
(七)接受监事对其履行职责的合法监督和合理建议。
第二十五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负责人,审议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
(三)决定名誉职务人选;
(四)筹备召开会员大会,负责换届选举工作;
(五)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六)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七)决定设立、变更和终止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办事机构和其他所属机构;
(八)决定副秘书长、各所属机构主要负责人;
(九)领导本会各所属机构开展工作;
(十)审议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十一)审议年度财务预算、决算;
(十二)研究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三)决定本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
(十四)审议活动资金变更事项;
(十五)审议住所变更事项;
(十六)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六条 理事会每届4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者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经党建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二十七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理事连续2次或每届内累计4次不出席理事会会议,自动丧失理事资格。
负责人由理事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罢免负责人,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投票通过。
第二十八条 选举负责人按得票数确定当选人员,但当选的得票数不得低于总票数的2/3。
第二十九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除视频会议外,其他通讯形式会议不得决定以下事项:
(一)负责人的调整;
(二)决定设立、变更和终止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办事机构和其他所属机构;
(三)审议年度财务预算、决算;
(四)决定副秘书长、各所属机构主要负责人;
( 五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十条 经会长或者1/5以上的理事提议,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
会长不愿或不能主持理事会会议,由提议理事推举本会1名负责人主持会议。
第三节 负责人
第三十一条 本会负责人包括会长1名,监事长1名,副会长30名,秘书长1名。
本会负责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二)遵纪守法,勤勉尽职,个人社会信用记录良好;
(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熟悉行业情况,在本会业务领域有较大影响;
(四)身体健康,能正常履责,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六)能够忠实、勤勉履行职责,维护本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
(七)未被确认为失信被执行人;
(八)无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担任的其他情形。
会长、秘书长不得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会长、秘书长,会长不得兼任秘书长,并不得来自于同一会员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本会负责人任期与理事会相同,连任不超过2届。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大会2/3以上会员表决通过,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
第三十三条 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
因特殊情况,经会长推荐、理事会同意,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可以由副会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四条 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负责人被罢免或卸任后,应当由理事会重新确认法定代表人人选,并在其被罢免或卸任后的20日内,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原任法定代表人不予配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的,本会可根据理事会同意变更的决议,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五条 会长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向会员大会、理事会报告工作。
会长应每年向理事会述职。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其委托或理事会推选一名副会长代为履行职责。
第三十六条 副会长协助会长开展工作。
秘书长向会长负责,并行使下列职责:
(一)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二)主持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及所属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解聘;
(五)拟订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报理事会审议;
(六)拟订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报告,报理事会审议。
(七)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三十七条 会员大会、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纪要。形成决议的,应当制作书面决议,理事会决议同时由出席会议成员确认。会议纪要、会议决议应当以适当方式向会员通报并备会员查询,并至少保存30年。
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的选举结果应当及时向会员通报并备会员查询。负责人的选举结果须在20日内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经同意,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四节 监事会
第三十八条 本会设立监事会,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监事会设监事长1名,由监事会推举产生。监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连任不超过2届。
本会接受并支持委派监事的监督指导。
第三十九条 监事的选举和罢免:
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和罢免。
第四十条 本会的理事、财务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四十一条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列席理事会会议,并对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
(二)对理事、负责人执行本会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严重违反本会章程或者会员大会、理事会决议的人员提出罢免建议;
(三)检查本会的财务报告,向会员大会报告监事会的工作和提出提案;
(四)对负责人、理事、财务管理人员损害本会利益的行为,要求其及时予以纠正;
(五)向党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本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决定其他应由监事会审议的事项。
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监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监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监事1/2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第四十二条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章程,忠实、勤勉履行职责。
第四十三条 监事会可以对本会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监事会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由本会承担。
第五节 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第四十四条 本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本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按照确有工作需要且与本会管理能力相适应的原则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本会的分支机构依据会员组成特点、业务范围的划分等设立,代表机构依据本会授权在规定地域内代表本会开展联络、交流、调研活动。本会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本会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不得另行制订章程,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登记证书,按照本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在本会授权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法律责任由本会承担。
第四十五条 本会不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不在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下再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第四十六条 本会分支机构名称以“分会”、“委员会”字样结束,代表机构名称以“代表处”、“办事处”等字样结束。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称不以各类法人组织的名称命名,不以国家战略词汇命名,不在名称中冠以“中国”、“全国”、“陕西”、“全省”等字样。分支机构对外开展活动,应当前置使用本会规范全称。
第四十七条 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负责人的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连任不超过2届。
第四十八条 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不设立独立账户,财务工作应当纳入本会法定账户统一管理,全部收支应当纳入本会财务统一核算。不得代收会员会费。
第四十九条 本会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将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有关情况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同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节 内部管理制度和矛盾解决机制
第五十条 本会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管理规程。建立《会员管理办法》、《会费管理办法》、《理事会选举规程》、《会员大会选举规程》、《信息公开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矛盾解决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文件。
第五十一条 本会建立健全证书、印章、档案、文件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将以上物品和资料妥善保管于本会住所所在地,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非法侵占。管理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时,应当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五十二条 本会证书、印章遗失时,经理事会2/3以上理事表决通过,在全省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按规定申请重新制发或刻制。如被个人非法侵占,应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返还。
第五十三条 本会建立民主协商和内部矛盾解决机制。如发生内部矛盾不能经过协商解决的,应当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五十四条 本会收入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五十五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收取会费,应当严格按照民政部、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社会团体会费标准的制定或修改须经会员大会讨论,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2/3以上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方能生效。不得采用除会员大会以外任何其他形式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会员大会不得采用通讯表决方式。
第五十六条 本会的收入除用于与本会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
第五十七条 本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十八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应当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时,应当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五十九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和有关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六十条 本会重大资产配置、处置须经过会员大会或者理事会审议。
第六十一条 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本章程规定,致使本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审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本会换届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本会发生违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本会发生违法行为或造成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六十三条 本会的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本会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也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六章 党的建设
第六十四条 本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六十五条 本会党组织是党在本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本职能是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群众,推动本社会组织发展,建设先进文化,服务人才成长,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第六十六条 本会换届选举时,应先征求本级党组织和上级党组织对主要负责人的审核意见;本会变更登记事项或注销时,党组织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备,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等相关工作。本会支持领导班子与党组织领导班子交叉任职,优先推荐党组织领导班子担任本会班子成员。
第六十七条 本会支持党组织对本会重要事项、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接收大额捐赠、开展涉外活动等提出意见。
第七章 信息公开与信用承诺
第六十八条 本会依据有关法规政策,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会员公开年度工作报告、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会费收支情况以及经理事会研究认为有必要公开的其他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登记事项、章程、组织机构、接受捐赠、信用承诺、承接政府转移或委托事项、可提供服务事项及运行情况等信息。
第六十九条 本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经理事会通过,任命1名新闻发言人、1名助理新闻发言人,就本组织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接受采访等形式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新闻发布内容应由本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审定,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七十条 本会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内容及时向登记管理机关、党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报送,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七十一条 本会重点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和收费标准等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并向社会公开信用承诺内容。
第八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七十二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提交会员大会审议。
第七十三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经会员大会到会会员2/3以上表决通过后,报党建工作机构审核,经同意,在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九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七十四条 本会终止动议由理事会提出,报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第七十五条 本会终止前,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七十六条 本会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在党建工作机构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或者捐赠给宗旨相近的社会组织。
第七十七条 本会经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八条 本章程经2023年6月26日第五次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第七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本会理事会。
第八十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