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是经陕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非营利性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业务范围
(一)募集和接受国内外热心陕西及西部地区公益事业发展的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资金、物资及技术援助;
(二)以参与式资助为主要模式,根据陕西及西部地区发展实际,重点资助民间公益机构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公益项目的开展;
(三)着力促进公益机构与政府、企业、媒体、研究机构以及公益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合作项目;
(四)开展以弘扬志愿精神、发展志愿文化为重点的公益主题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促进志愿服务发展;
(五)为一切热心和支持陕西及西部地区公益事业发展的国内外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开展的公益活动提供咨询、代管和服务;
(六)实施急难危困救助等慈善活动;
(七) 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开展投资活动。
建设宗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发展为工作主线,坚持合作、赋权和不断学习的核心工作理念,致力于动员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开展和资助社会迫切需要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公益项目,推动陕西乃至西部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英文译名为“SHAANXI WESTER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缩写为“SNWDF”。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陕西省行政区域内。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发展为工作主线,坚持合作、赋权和不断学习的核心工作理念,致力于动员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开展和资助社会迫切需要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公益项目,推动陕西乃至西部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400万元,来源于社会公募。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
陕西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西安市科技路195号世纪颐园A座1803室,邮编710075。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募集和接受国内外热心陕西及西部地区公益事业发展的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资金、物资及技术援助;
(二)以参与式资助为主要模式,根据陕西及西部地区发展实际,重点资助民间公益机构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公益项目的开展;
(三)着力促进公益机构与政府、企业、媒体、研究机构以及公益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合作项目;
(四)开展以弘扬志愿精神、发展志愿文化为重点的公益主题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促进志愿服务发展;
(五)为一切热心和支持陕西及西部地区公益事业发展的国内外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开展的公益活动提供咨询、代管和服务;
(六)实施急难危困救助等慈善活动;
(七) 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开展投资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5-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五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拥护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章程;
(二)在从事的相关领域有相当影响力;
(三)有能力推动基金会相关事业的发展;
(四)其它有利于促进基金会发展的条件。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 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 理事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 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 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 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理事的权利:
(一) 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
(二) 根据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宗旨参加有关活动;
(三) 对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理事会工作进行审议;
理事的义务:
(一) 遵守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
(二) 参加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活动,并为推动基金会事业发展尽力;
(三) 对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 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 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 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 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 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 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果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须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 章程的修改;
(二) 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 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 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第十五条 本基金会设常务理事会,由常务理事5-7人组成,负责对日常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处理。
第十六条 理事会对重大募捐、投资活动的审查和决策程序是:首先由理事会下设部(委)负责人提出可行性报告,经秘书长同意后,由相关专家讨论并提出评估意见,报理事长同意后,提交理事会会议审定。
第十七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八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1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九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二十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 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 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 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二十一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据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在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四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 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 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 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 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七条 担任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
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本理事会工作;
(二) 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三) 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四) 代表基金会签署文件。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 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 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 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 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 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 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 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九) 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为
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 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
(三) 投资收益;
(四) 政府拨款;
(五) 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 公益项目支出;
(二) 管理费用;
(三) 筹资费用;
(四) 资产保值、增值;
(五) 理事会决定的其他费用等。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和公益活动是指:
(一) 重大募捐是指一个捐赠对象(团体、单位或个人)单笔捐赠现金100万以上者。
(二) 重大投资活动是指单项投资在40万元以上者。
(三) 除定向资助外,重大公益活动是指单项活动所需资金或资助额在20万元以上者。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九条 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四十一条 捐赠人有权向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二条 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三条 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 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 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 财产清册(当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按照《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 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 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 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 基金筹集困难,无法维持基金会正常业务开展的。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 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五十一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二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捐赠给与本基金会宗旨相同的公益活动;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 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经 2010 年 1 月 7 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六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组织机构
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内设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工作部门。
理事会由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的创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事业的相关人士组成,是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的最高决策机构。 工作部门是基金会的执行机构,包括秘书处、对外联络部、基金部、教科文发展部、能源环保发展部等部门。
理事成员
名誉理事长:徐山林
理事长:杨群宝
副理事长:昝安胜 甄振国
秘 书 长:黄 榕 副秘书长:卢宝生
常务理事:杨群宝 黄 榕 卢宝生
理事:杨群宝 甄振国 昝安胜 黄 榕 卢宝生 马 群
尹维祖 刘 飞 苗建祥 赵国富 高小贤 铁 林
奚斌锋
监事:王庆生
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张晓兰 西安交大副校长、产业集团董事长、
博士生导师、教授 委员会
副主任:单元庄 朝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新农村人才教育培训输送计划”项目负责人
魏增军 省发改委副主任
委 员 (排名不分先后)
冯根福 西安交大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教授
白永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黄志强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西安公司总经理、原省中行副行长
赵均平 招行西安分行副行长
李西乾 省医药总公司总会计师
魏雅华 中国作协会员、数十家报刊专栏作家、著名经济小品作家
刘普选 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卢宝生 西安航达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西安金星评估集团会计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证券特许会计师、法学硕士
张宝通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宽忍 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政协委员、民进陕西省委、教委主任
陈 实 西安德伦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翻译
张俊瑞 西安交大会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教授
李 衍 《西部大开发》杂志主编、编审
张书省 陕西省电视台副台长、散文作家
白思俊 西工大教授、中国项目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谢天麟
西安翻译学院副院长、西安市政协常委、市侨联副主席、 致公党西安市委委员
冯家臻 省社科联秘书长、研究员
曾昭宁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省经济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