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校之初成立的基础课化学教研室。1997年精细化工专业、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化学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
历史沿革
1958年,陕西科技大学建校之初成立基础课化学教研室。
1997年,精细化工专业、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化学工程系。
2002年,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简介
化学与化工学院拥有
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部级重点实验室、校现代仪器分析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各类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近1400万元。
目前学院有本科生8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2人。
学院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的教授、专家,并且活跃于国内外的专业领域,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
教授、
副教授26人;
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5人,其中博士8人、博士在读8人;
博士生导师7人。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近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国家科技攻关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产学研等各类项目200余项。
化学与化工学院将以办成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和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化学化工服务的主要基地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和为企业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为目的,集化学与化工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化工类专业学院。
专业设置
应用化学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化学及石油工程
教研室简介
应用化学教研室
应用化学是根据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的方法研究以及实验并开发的一门科学。应用化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熔化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互相渗透。应用化学不仅是开发基本化工原料、无机材料、有机精细化工品、高分子材料等的基础,而且在工农业生产、海洋开发、航天航空、信息产业、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国防建设及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各种新型材料开发、应用和工艺设计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从事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和工艺过程的研究和设计,而且也可以从事生产管理、理论研究、应用基础和教学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
以精细化工为专业方向。精细化工是开发、生产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保密性的精细化学品的工业,这些化学品广泛应用到工业各部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加快精细化工发展,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趋势。
本专业是培养掌握化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具备研究开发生产精细化学品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以轻工行业中各领域所需的精细化学品生产、应用、科研开发为主,兼顾其它工业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学生完成工程师的基本知识的技能训练,毕业生在各类化工企业中既能从事生产管理、生产工艺设计、分析鉴定、新产品的开发,也能从事开发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
本专业培养掌握高分子科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助剂合成、加工及复配及从事产品生产、应用研究等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天然高分子改性等课程,受到化工与化学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天然高分子改性、高分子助剂合成及复配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高分子轻化工材料的工程设计与开发。
研究方向
应用化学研究方向
1.轻化工材料的制备、应用及表征
在这个方向上主要研究皮革化学品和造纸化学品的制备、应用及表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
陕西科技大学皮革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轻化工材料研发中心造纸化学品研究室等经济实体或科研机构。在皮革化学品方面主要研究助剂与胶原纤维相互作用机理,应用工艺等。属精细化工范畴,为化学与制革交叉学科。重点是复鞣剂、加脂剂、涂饰剂及涂饰助剂等;在造纸化学品方面主要研究其制备、应用及表征,助剂与纤维素相互作用机理,应用工艺等。属精细化工范畴,为化学与造纸交叉学科。重点是中性松香胶、具有助流助滤和增强效果的功能性添加剂、脱墨剂、柔软剂、涂布剂等。
2.高分子助剂
主要研究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合成高分子助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机理。重点是天然高分子主要指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的改性及其应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应用,精细高分子助剂的合成、复配理论及技术和各种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3.食品添加剂
主要研究食品甜加剂及复配技术,重点是营养甜加剂,微量元素及抗氧化剂。我们在国内首先将大豆蛋白质水解取得多种氨基酸和水解蛋白质,加入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添加剂后,制得高级调味品(如酱油、醋和各种调料等)。另外我们将麦饭石进行特殊处理,添加于食品和饮料中,明显改善口感,增加营养,健身益智。在就固体饮料开发、果汁饮料的变色、变味、沉淀等饮料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中,注意新营养源的开发,绿色食品和功能食品的研制,同时还对急需的工业部门在线检测技术和快速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中已有四个相关项目通过省级鉴定,成果转让多个厂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这些科研方向的研究成果对推动行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且都属交叉领域,在理论和实际结合方面独具物色。可以解决一系列行业重大问题,如中性施胶剂的研制成功,实际上是我国造纸向中性抄纸的一次重大革命。高分子助剂是本世纪最具活力的一个研究领域。
化学工艺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工艺的研究。
2.新型功能材料合成工艺的研究。
3.绿色化工工艺的研究。
4.新型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
有机化学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方法研究。
2.天然有机物的改性研究。
3.新技术如微波、等离子体等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4.精细高分子助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岩
党委副书记、院长:费贵强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钢
副院长:仝建波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黄文欢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王伟涛
专业培养
应用化学专业
自1997年开始在全国招生以来,经过12年的发展,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已逐步形成了以轻化工助剂为背景的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形成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办学层次,可以实现从本科到博士的贯通培养。应用化学学科于1997年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实验室1998年成为中国轻工总会部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依托本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验收。应用化学专业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8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轻工特色、理工结合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在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两大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研究开发化工产品或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与化学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实验室开发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普遍表现出具有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在工作岗位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在短期内能胜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用人单位慕名而来,近几年的毕业生分配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在已毕业的近500名本科毕业生中,有近100人分别考取了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有20多人硕士毕业后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专业教学(含精品课程)以轻化工助剂如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纺织助剂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主,同时发展制药、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因此,在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中,以既注重特色,又兼顾拓宽口径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教学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创新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一贯注重主干课程建设,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合成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波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应用化学概论(英语) 、应用化学导论、生物技术概论等。
学院荣誉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