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1889年5月18日—1974年5月14日),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剧疗法的创始人、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
个人经历
1934年,莫雷诺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莫雷诺研究所”,并于两年后在纽约市比肯镇开设了一家私人精神科疗养院,同时设立了心理剧剧院,并成为日后训练专业人员、导演的场所。1937-1938 年,莫雷诺出任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教授,1938 年与小他 23 岁的弗洛伦丝(Florence Brige)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两人在 1948 年离婚。1939-1940 年莫雷诺受聘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42 年,他成立了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和心理剧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Group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drama, ASGPP),1947 年后,他开始在欧洲各地推展其心理剧疗法。1949 年莫雷诺与哲卡(Zerka Toeman)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婚姻,婚后他们育有一子。哲卡是莫雷诺事业上得力的助手,她协助莫雷诺在心理剧工作上的导演、教练,也协助莫雷诺整理文字著作。
1941年,可以说是莫雷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年。那年,哲卡带著姐姐到莫雷诺的诊所里接受治疗。第一次见到她时莫雷诺就感受到自己似乎已爱上了她。莫雷诺相信自己的感受、直觉,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能一起共同工作、整合生命理念的情感伴侣。1942年,莫雷诺创立了“美国团体心理治疗与心理剧协会”,潜心致力于发展心理剧的理论哲学并付诸实行。1947年后,莫雷诺开始把心理剧带回欧洲。1949年,莫雷诺和哲卡结婚,而婚后她成为了莫雷诺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直到很久以后,莫雷诺都这样说——“在我这极富创造性的一生中,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在1941年找到了工作伙伴,并且在1949能与她结为夫妻,而她就是哲卡;进一步说,如果我还能对自己的生命期望有些改变的话,我希望我能早15年遇见哲卡。哲卡的出现,对心理剧的发展及持续扩展是相当重要的。”
成就贡献
莫雷诺与心理剧
莫雷诺是心理剧疗法的创造者,并因此而著名。心理剧(Psychodrama)属
集体心理治疗,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心理剧的目标是诱发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接观察他的病情。莫雷诺反对 S.弗洛伊德研究非自然的梦境,以及在诊所里用语言复述梦境的做法。与此相反,他十分强调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或行为,包括角色训练。他认为,在群全环境中具备一种“共鸣”的真实的双向内聚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比简单的移情和宣汇复杂得多,涉及认知、愿望、欲望、选择和行为等方面。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是莫雷诺于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谓社会结构,通过社会测量,人们可以了解人的人际知觉方式、
团体凝聚力等团体特征。在进行
社会测量时,人们假设:在所有团体里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各团体内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这种相互偏爱或疏远的关系会显著地影响团体的士气和效率。
社会测量法要求团体成员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某种标准,选择一位或多位同伴。社会测量的选择已包含相当广的内容,它已不只是指“人”的选择,还可以选择信息交流渠道或
组织层次,还可以要求被测人对数种选择排出等级。
戏剧兴趣
社会缩影
莫雷诺自小即喜欢阅读古书,古诗等的文学作品,同时对宗教充满热情,在成长的过程中亦对戏剧产生莫大的兴趣。在他四岁半时,他和邻居孩子在家中地下室玩游戏,他扮演上帝,当他爬到椅子叠高的顶端去感受上帝的伟大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下而跌断了手臂,这让他体会到原来上帝也会失落。这想法也奠定了心理剧中,主角是自己的上帝,而导演有时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的是协同治疗的角色。而这个经验燃起他日后在设计心理剧舞台时采垂直、多层的概念设计,也就是第一层舞台作为暖身之用,第二层舞台作为访问主角的场所,第三层舞台是行动演出的空间;而第四层是阳台也就是上帝救世主所在的位置,这个概念就是源自他儿时游戏的构想。1908-1911 年间莫雷诺常在花园中漫步,他一时兴起与公园中的小朋友们玩创造性的游戏,他要孩子们即兴扮演上帝来处理自己的问题,有时他也让孩子们自行决定演出的议题,并试著让孩子自行去发展出解决的方式,因此他发现人是可以在游戏中去创造、学习去发展出新的东西,这个经验让他了解到人的自发与创造力的可贵。还有一次,莫雷诺看见警察抓妓女,他感到困惑与好奇,因此进入红灯户中去试图了解妓女的生活,1912 年他为这群妓女组织了一个自助团体,在团体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姓名,彼此讨论现有的处境并相互支持,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现况,引发其内在动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这也是日后团体治疗、社区服务的起萌。1921 年 4 月 1 日,莫雷诺首先在维也纳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心理剧疗法,心理剧正式诞生。
一般程序
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剧阶段为暖身阶段、演出阶段、分享阶段。
暖身阶段(warm up):暖身的目的包括刺激参与者进入状态,触动各人的情感,迅速建立集体凝聚力以及选择和确定演出题材和主角。是参与者为体验作好准备的必要阶段。
演出阶段(the action):在治疗者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戏剧化的手段,完成心理剧的演出。包括表演有效地应对过去的情景、当前情景或预期事件。
分享阶段(sharing):演出结束后,治疗者立刻组织大家与主角一起讨论,分享此时此刻的情感体验,从而不仅达到情感宣泄,而且完成修通。观众向主角以建设性、支持性的方式,非判断性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反应,团体讨论感受的过程。
演出阶段和分享阶段有时候会有交错。因为在演出问题时,可以有讨论。
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心理剧的参加人员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导演、主角、配角、观众及舞台。
导演(director):导演是心理剧的协同制作人,从寻求协助的人身上找寻线索。大部分是指治疗者、协助者、团体领导者。
主角(protagonist):即当事人,第一个进入演出的人或最挣扎的人。
配角(auxiliary):配角是缺席者、个人妄想、象征、想法、动物或物体的代表,他们让主角世界变得真实、具体、可接触。他们是导演的延伸、探索跟引导,同时,他们也是主角的延伸,雕塑出主角真实或想象的角色。配角功能有三:身为一个演员来雕塑出主角世界中所需要的角色;身为一个咨询员来引导主角;以及身为一个特别的调查员。
观众(audience):观众由不参加演出的集体成员组成。观众通常在心理剧进行时仅默默的注视眼前的演出。但是在心理剧完成后,这些人可以与主角分享他们的感想,或与主角对话,观众对主角的支持与同感,是支持主角重生的一股力量,也是让主角反省和思考整个情境的动力。
舞台(stage):舞台代表了主角的生活空间,应是足够宽敞,便于主角、配角和导演走动。
主要技术
一个的常规心理剧的主要技术,可以是以下的某一种到二种:
角色互换(Role reversal):角色互换是心理剧角色扮演理论的核心,是指主角和舞台上的其他人互换角色。当主角在与他有冲突的个体达成协议上有所收获时,导演一般会采用角色互换技术。莫雷诺强调这一技术鼓励尽量最大限度地表达冲突情境。尽管在这些主角扮演与他们有冲突的其他人的角色过程中,这些人际关系的歪曲信念可以被解释、探究和进行行为矫正。通过角色互换,主角可以重新整合、重新消化和超越束缚他们的情景。角色互换可以充分表达他们对现实的理解,从团体中的其他人那里中获得关于他们的专管态度的反馈,一定程度上,修正他们发现的歪曲信念。
独白(soliloquy):独白是指主角直接面对观众说话,表达一些未觉察的感受和思想。在心理剧表演中,主角会被导演要求表达当时感受。独白给主角机会获得他自己或他人正在思考和体验而未直接表达的感受。主角也可能被要求在扮演自己之后,自言自语。这种做法可以是他总结概括他的思想,表达他的情感,更密切地检验情感。
替身(doubling):一个配角站在主角的身后与主角同台表演,或替主角说话,这个配角即是替身。替身可以模仿主角的内心思想和感受,并时常表达出潜意识内容。替身帮助主角觉察到内部心理过程,引导他表达除非语言思想和感受。替身辅助主角,并充当导演与主角之间的联络人。替身可以发挥整合作用,加强主角与配角的相互影响。
多重角色的自我(Multiple parts of self):也称多重替身。当主角有多重矛盾的感受时,多重替身替身技术可以被有效地运用。多重替身可以参与到心理剧中,展现主角的多面性,表现主角内部状态、渴望、优点和缺点。
空椅技术(empty chair):空椅子技巧是将一张空椅子放在舞台中间,让每位成员将其想象为一位他想诉说的对象而展开对话,从这个角度说,空椅子也是一个配角。空椅子技术也可以在预热阶段使用,通过每位参与者与空椅子地对话,可以选择一位有强烈情绪困扰而其问题又具有普遍性的人做主角。治疗者可与其共同商定演出题材。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让当事人扮演自己或去世的人,让彼此相互对话,直到某种冲突获得解决为止。
镜观(Mirror):镜观技术是指让配角通过模仿主角的手势、姿势、表演中的语言,来反映主角的状态。在配角的模仿过程中,主角观察由他人反映出来的自己的行为,像别人一样来看待自己。这个过程有助于主角形成更加准确、客观的自我形象。
雕塑技巧(sculpting):雕塑技巧是从社会计量技巧中发展出来的,通常是让主角将他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以雕塑的方法表现出来。例如,某成员可能将他放在父母之间,然后将其他成员排在他的后面或背向父母等,而这些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皆不同,或许他大哥与家人之间的距离最远,每个成员的姿势亦由主角摆布。一切完成后,即可让主角陈述整个雕塑的意义,以及对每位成员的感受,或与成员对话。
未来投射:未来投射技术用于帮助集体成员表达、解释他对将来的看法,包括:希望和愿望、对未来的恐惧、或是生活的方向。
其他心理剧地技术还有中断行动(cutting the action),重演(replay),角色训练(role training),超现实场景(surplus reality scenes),魔术商店技术 [3] 等。
心理治疗
莫雷诺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所保留。他一生仅见过弗洛伊德一次,但从他与弗洛伊德的对话中可看出他们对心理治疗的根本差异点:“我仅见过弗洛伊德医生一次。那是发生在 1912 年,当时我在维也纳大学的精神科做事,参加了弗洛伊德的一场演讲,他当时已结束他对某个梦的分析。学生们走了后,他询问我的工作。我回答:‘弗洛伊德教授,我要开始的正是您所舍弃的。您约见人们是在您所设计的办公室内,我是在街上或他们的家中见他们,是在自然的情况中。您分析他们的梦,而我是想给他们再去作梦的勇气。我教导人们如何扮演上帝。’弗洛伊德医生看著我,似乎很困惑。”
心理剧是完成心理治疗、个体发展等等目标而设计的咨询技术,也是
格式塔疗法、团体咨询等著名疗法的前身。例如格式塔的空椅技术\u626e演技术等都来源于心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