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又名诸家湖、御湖、青林湖,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城东,是王朝、下湖、马家湾湖、朱家湖、黄家塘的总称。雨湖隔岸临江,水域辽阔,是蕲州境内最大的自然湖泊。雨湖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低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2℃,年平均无霜期263天,日照时数1952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418毫米,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形成演变
清代及民国时期,雨湖湖区水患频繁,长江水漫过堤岸与雨湖连成一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雨湖收归国有,县水利局在蕲州钵莲庵建立雨湖实验养殖场。
1963年,雨湖划拨给县国营龙凤寺鱼种养殖场管辖。
1983年后,雨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雨湖居委会和竹林湖村共同管辖。
1997—1998年,县政府截湖修建一条长800米、宽9米的雨湖大坝,连接城区与李时珍陵园,便利人们出行,后陆续兴建新港堤、新港闸、雨湖泵站、大湾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
位置境域
雨湖,又名诸家湖、御湖、青林湖,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城东,是王朝、下湖、马家湾湖、朱家湖、黄家塘的总称。雨湖隔岸临江,水域辽阔,是蕲州境内最大的自然湖泊,雨湖系长江河床遗留的堤间洼地湖,地处低洼,积雨水多、原面积达666.7平方千米以上。据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资料,雨湖湖水面积3.15平方千米,水面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0'43”,北纬30°02'37”。
水文特征
雨湖最大水深2.99米,平均水深1.55米,平均蓄水量490万立方米。
流域特征
雨湖湖区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备。海拔100米以上的山有苏家山、潘家山,大泉山、安阳山、仰天窝山、关山,大栗山、银山、缺齿山、狮子山等,海拔100米以下位于蕲州城内的山有麒麟山、凤凰山。
雨湖的土壤有黄棕壤、红壤、潮土、石灰(岩)土、水稻土5大类,11个亚类,43个土属,245个土种。
雨湖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低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2℃,年平均无霜期263天,日照时数1952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418毫米,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资源状况
自然资源
雨湖湖区周边石灰石、绢云母、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蕲州镇境内石灰石储量为1560亿千克,最大储量可达2200亿千克,绢云母储量约150亿千克,煤炭总储量52.94亿千克。其他已探明金属矿产有磁铁、钛磁铁、锰、铬、铜、铅、铝、金、银、锆等,非金属矿藏有白云石、蛇纹石、石英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石、滑石、瓷土等。
雨湖主要经济鱼类有鲢鱼、鳙鱼、青鱼、草鱼、鲫鱼、鳊鱼、团头鲂、鳡鱼、鳜鱼、鲇鱼、鲍鱼、乌醴,黄颡鱼等,其他水生经济动物有龟、鳖、黄鳝,虾、蟹、螺、蚌等,水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莲藕、菱角、芡实等。周边有山林面积1677.7平方千米,水果种植面积90.07平方千米,年产水果26.6亿千克。其中,柑橘种植面积80.07平方千米,年产量23.88亿千克。用材林主要树种为松、杉、樟、枫、竹、橘、意杨等。蕲蛇、蕲艾为名特地道药材,动物类药材主要品种有龟板、鳖甲、乌梢蛇、白花蛇、地螫虫、水蛭等。植物类药材主要品种有蕲艾、银杏、杜仲、黄栀、白花蛇舌草、紫苏、丹参、莲叶、莲须、莲米、莲房、芡实米、鱼腥草、夏枯球等。境内药材种植面积178平方千米,主要品种为银杏、杜仲、黄栀、白花蛇舌草等。
旅游资源
雨湖周围一带有李时珍纪念馆、蕲春县教授名人馆、黄侃纪念馆、湖北薪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等著名景观相互辉映。李时珍纪念馆被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时珍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詹大悲墓、蕲州城北门、金陵书院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昭化寺、顾景星墓,蕲州革命烈士陵园;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雷冲湾古墓(宋以前古墓葬)、大泉山墓葬群(明代古墓葬)、大畈头古墓(明代古墓葬)、冯天驭墓(明代古墓葬)、黄土岭邓家山古墓(明代古墓葬)、荆王墓(明代古墓葬)、李晓山墓(李时珍祖父墓)、姚家湾墓群(明代古墓葬)、玄妙观古井(明代古建筑)、顾氏祠堂记碑(明代石窟寺及石刻)、胡氏祠堂记碑(清代石窟寺及石刻)、农民协会遗址(下石潭)。还有著名的麒麟山、凤凰山、银山(迎山)、大泉山、江中钓鱼台、医圣楼、医圣阁、湖北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国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时珍体育场、玄妙观、蕲春县教授名人馆、黄侃纪念馆、博士街(东长街)等景点。此外,还有建于隋唐的四祖寺、五祖寺以及蕲口镇、蕲州城、吕王城、荆王府、东岳庙、纯阳阁、古牌坊、古井等文化古迹遗址。
李时珍陵园位于蕲州城东南面的雨湖之滨,占地5.33平方千米,李时珍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展厅、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时珍墓地坐落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李时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陵园第一重院落是本草碑廊,墙壁上嵌有96块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1983年著名画家蒋兆和所画李时珍像,明末清初文学家顾景星所撰《李时珍传》,明代文坛巨匠王世贞的《本草纲目序》及从《本草纲目》中节选出来的128种本草药图。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李时珍陵园,馆名由邓小平题写。纪念馆为仿明建筑群,气势恢宏,错落有致。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药物标本。李时珍纪念馆始建于1980年,开放后,年接待中外宾客30万人次。
蕲州古城筑于南宋,全为石砌,依凤凰、麒麟二山而起,临长江而池,壮丽别致,规模庞大。历为郡、路、府、州、署、县治。据嘉靖《蕲州志》载:“城周九里三十三步,高一丈八尺,东南北阔一十七丈八尺,两侧天堑弥漫,不可以丈尺计。有城门六座,城垛二千一百六十五个,城上吊楼九百九十间。”现存古城墙和东长街,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祠,依然样貌如初。
李时珍当年为民治病的诊所,原址在蕲州城内麒麟山,修建于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荆靖王朱祈镐迁建于蕲州城外“文革”中被毁。1990年10月重建的玄妙观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玄妙观现为李时珍医院。
金陵书院位于蕲州镇,是黄冈仅存的古书院遗址之一。为清代旅蕲南京人集资兴建。现存建筑兴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筑面积210平方米,由“金陵书院”“聚德堂”“保婴堂”三部分组成。院内有“钟山遗秀”“重修碑记”等碑刻5块,大门首“金陵书院”几个遒劲大字仍历历在目,该书院现为道观。
四祖正觉禅寺位于蕲州凤凰山麓,又名“凤山寺”,禅宗四祖道信于隋唐时创建。明洪武年间重建,正殿之外有转轮藏阁、千仞亭、望江亭等建筑,规模较为宏大为“十方丛林之一”。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同治与光绪年间重修,为蕲春佛教中心。
昭化寺位于蕲州城北缺齿山南麓。明宪宗成化初,僧悟空在此结草为庵。成化七年(1471年),在蕲州建王府的荆王捐金,僧智明主持,就庵建寺,一进四重,规模宏大。整个建筑占地3余平方千米,内供佛像百余座,殿内石雕香案和石柱石梁上雕刻的龙、凤、花、鸟栩栩如生。寺庙佛像及所有梁柱均由石料制成,技艺精湛、无比壮观。“文革”时,寺内建筑损坏严重,但正殿保存完好。1982年,昭化寺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重修正殿,扩建三圣殿、观音殿、斋堂、住宿楼和大雄宝殿。修缮、扩建后的昭化寺背靠青山,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殿宇高大气派。寺内终日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蕲春县佛教协会设在昭化寺。
钵莲庵坐落于蕲州南郊,雨湖北岸,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497年),为朱元璋第六代,荆王序列中的都梁王(郡王)朱见溥原配王妃何氏所建,钵莲庵得名于莲台显圣,毁于“文革”时期,系“蕲阳十景”之一,重建于1990年。重建规模远超原寺,占地2400平方米。栾莲庵是蕲春县宗教局重点管辖的寺庙。
蕲州体育场建于1992年9月,坐落在雨湖南畔,为圆形、占地面积2.6万余平方米,周边看台可容纳观众1.5万人,中间场地1.8万余平方米。
王宣文化广场建于2012年,位于雨湖居委会,占地1.2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传说故事
雨湖,原名诸家湖,意即周围诸家渔民可以在湖中捕鱼。明朝皇室荆宪王朱瞻岗从建昌(今四川西昌)迁入蕲州,品尝雨湖卿鱼后,说:“山珍海味比不上诸家湖的卿鱼。”于是,派人将雨湖卿鱼进贡给皇上。皇上品尝雨湖卿鱼后,把诸家湖封为“御湖”。从此、湖区渔民下湖捕鱼受到限制,心里气不顺,故意不叫诸家湖为御湖,而是叫诸家湖为雨湖。
一年春天,李时珍乘船到雨湖南岸的银山采约,遇见一位50多岁的渔妇坐在一只破旧的渔船上呜咽。他连忙询问,得知老渔妇的儿子,媳妇双方病故,留下她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孙女。孙女身子单薄,早晨告诉奶奶“头晕”,接着一头栽倒在船舱不省人事。李时珍急忙把脉,诊断确定女孩子是因身体极度虚弱而昏厥,需要滋补李时珍心里明白,祖孙俩一日三餐粗菜淡饭都难以维持,哪里有钱去买滋补品呢。正想着这些,忽见船里的青背鲫鱼活扈乱跳,李时珍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对老渔妇说:“这孩子身体虚,你该给她弄点鱼吃,你那青背卿鱼是再好不过的补品!”老渔妇苦笑着说:“常言道,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我们捕鱼的捕得的鱼儿用船装,可从未尝过一口鲜鱼汤。何况这孩子父母死时欠下不少债,哪能将这还债的鱼给她吃呢?”李时珍深为她家不幸的遭遇而难过,安慰了一番,便要告辞。老渔妇忙从鱼篓里取出两条青背鲫鱼,给李时珍作为酬谢。李时珍再三推让,老渔妇不依,她说:“先生救了我的孙女、再穷、我也得表表心意。”临别,李时珍对老渔妇说:“叫孙女儿每天上街卖鱼时,送两条到我家里。”老渔妇点头答应了。第二天,那渔家小姑娘真的把鱼送到李时珍家里。过了秤,收了钱,李时珍把姑娘叫住,端出煮好的青背鲫鱼汤,对小姑娘说:“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药,你喝了,就不再发头晕了。”姑娘顺从地喝完了鱼汤。就这样,小姑娘每天送鱼,李时珍买下鱼煮汤给她喝。一个月后,这渔家小姑娘长得红光满面,再也不头晕了。这件事很快传开去,蕲州人都知道雨湖青背鲫鱼是珍贵的补品。
一日,天上的八洞神仙云游到雨湖,聚集纯阳阁小歇大家在天庭看到蕲州美景,赞不绝口。铁拐李提议:我们八位看蕲州八景,从现在起,一位驻一景,各显神通,比一比谁的景点能长盛不衰。吕洞宾说,请何仙姑先选。何仙姑手执莲花—眼就相中城北荷池。之后,吕洞宾选麟阁江山,汉钟离选凤岗晨钟,铁拐李选东湖春水,张果老选太清夜月,曹国舅选龙矶夕照,韩湘子选鸿洲烟雨,蓝采荷选龟鹤梅花。选毕,各自到景点去显神通。
何仙姑依约到城北荷池,但见雨湖荷花竞相开放,花香扑鼻。何仙姑心里想着八仙比景的事,在荷池流连忘返,心想:我何不就此请王母娘娘降福人间,把天庭瑶池的九孔莲藕种在荷池。王母娘娘见何仙姑一片美意,当即安排御荷官,赠一颗莲子给何仙姑。
次年春,仙姑再到荷池,将九孔藕种子种在池中。荷池水清泥肥,藕种入池茁壮成长,伏前几片,秋后满池。十里八乡的人纷纷前来观看。自此,雨湖人过中秋节,要用整枝的九孔莲藕敬谢王母娘娘。
医圣李时珍到江西湖口行医,用九孔莲藕治好了许多病人。这样,九孔莲藕的神奇功效在江西家喻户晓。尤其是九江人特别偏好九孔莲藕,至今,只要听说有九孔莲藕蕲州运到境内,立即抢购一空。
艺文
雨湖船舫(清)张慧剑
青山抹额万山同,细雨浅花润物丰。潮涨半年春水绿,波浮一叶夕阳红。湖心网集歌偏乐,囊底鱼肥酒不空。芦荡归来舟满系,推篷就卧月光中。
浮玉新矶(清)顾景星
境连云出,涛声绕树长。无情江上石,独立阅兴亡。
往返(清)李生盘
薄暮来湖上,飘摇坐小船。岸随千顷没,波涌一帆悬。望远低晴境,光寒例碧天。扣船歌未稳,四顾已茫然。
望江亭怀前州守陈戒瞎(清)何九香
欢颜广厦天下士,遗爱成都八百桑。岁岁望江亭人望,人心东去比长江。
湖区人物
早在唐宋时期,这里的经济文化就相当发达。明清时期,蕲州比较驰名的书院是正德三年建在凤凰山东坡的凤麓书院,嘉靖初建在熊化岭的阳明书院,之后又建崇正书院。当时的理学名家,蕲州人顾问、顾阙曾先后讲学于阳明书院和崇正书院。李时珍也曾在阳明书院师事顾问,还筑“过所馆”于雨湖之滨,编写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在明代,仅蕲州一地就有进士42人,举人214人。近代,诗人胡风从雨湖走出,古镇蕲州东长街诞生了100多位博士、教授。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身世医之家。当时科举盛行,他14岁中秀才,但他热爱医药事业,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因此,考举人三次落榜后,放弃了科举人仕的道路,一心做医生。35岁时,他开始酝酿编写《本草纲目》,经过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三易其稿,终于在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这部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这时李时珍已61岁。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风靡全国,医家视为珍品,争相抢购。不久流传于全世界,《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著作。
顾景星(1621—1687年)清代文学家,字赤方,号黄公、黄冈蕲州(今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顾景星15岁试于黄州,名冠全府,院试获头名。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应江淮七省流寓贡生试取第一,授职推官,赴任不久辞官。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被六科举荐为鸿儒,未应召。次年,康熙以特旨召其进京,授官翰林院编修。未过三月,称病请归。顾景星于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小学无所不通,诗文为海内所宗。所存各种著作残稿,由其第三子顾昌编纂成《白茅堂诗文集》包括乐府民歌、诗赋、策论、志论、奏疏、史论、传记、序文、铭味、杂著等凡46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曹雪芹祖父曹寅捐资刻成。
湖区习俗
蕲竹是制作凉席的上等材料,用蕲竹篾丝编织的竹席柔软如绵,折叠如布,人卧其上凉爽透体。蕲竹席在封建时代被列为贡品,蕲竹编成的席子,因其极柔软,所以人睡之后必留下印痕,清晰、久久不退。旧时人们用这种席子来检验妇女的贞操,丈夫外出或小姑独处时,是否守身如玉,可通过席子上的睡痕辨别。雨湖居民嫁女,无论贫富都要陪嫁一床竹席。
雨湖居民习惯端午午时,采艾用以治病琵疾,如果配合针琵,疗效更佳。在雨湖流传有“七年之病三年艾,起死回生人所赖”的说法。
社会生活
工矿企业
蕲州为港口重镇,“左控匡庐,右接洞庭”,面临长江黄金水道,背靠大别山脉,素有“吴头楚尾,荆扬交汇”之称,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驻镇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工业企业共计130余家。
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2011年,有规模以上企业27家,职工5000余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亿元。
港口
蕲州长江岸线上起上河口,下至扎营港,全长12.5千米,港区域面积58.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96平方千米。地质为泥沙质,岸线有仓库面积9.95万平方米,码头24处。其中,客运码头1个,泊位24个,年吞吐量3亿千克。作业区紧靠长江干堤,属天然良港。岸线经济带有企业40余家,从业人员9847人,年实现税收2250万元。
特色农业
雨湖盛产鱼、莲藕、菱角、芡实和药材等。其中,青背鲫鱼最为出名,它比一般鲫鱼多两根刺,质嫩、味鲜美。鱼和莲藕是蕲春的名特产品。
渔业养殖是雨湖第一大产业,常年产量3000吨以上。其中,雨湖居委会超过一半村民以养鱼为业,主要经济鱼类有鲫鱼、鲤鱼、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主要销往武穴、黄石、江西等地,年产量2000吨,人均收入15800元。
雨湖盛产著名的九孔藕,它比一般的七孔藕多两孔,是藕中珍品。它表皮呈玉白色,藕管丰圆,藕节无须,肉脆汁多、含铁钙量大,糖质淀粉丰富。每支藕四五节,质嫩肉酥,生吃甜脆香口,消暑解酒;熟食炒不变色,炖不浑汤,醇厚清甜,风味奇特。
蕲州中药材市场地处中医药家李时珍的故乡。1997年,经国家工商局、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批准,列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湖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
湖区交通
1995—2011年,雨湖湖区交通运输建设提档升级。
公路运输:蕲州大道—雨湖大道成为省干道“黄孔公路”(黄冈—黄梅孔垄)的通道;李时珍大道连接竹林湖、龙泉庵、韦庄村通往武穴市;濒湖大道连接黄土岭、恒丰等村通往赤东镇。建通村公路118千米,实现“村村通”。
港口水运:蕲州挂河口一新港闸岸线5.7千米,建有22个泊位;新港闸―鲍家林岸线6.8千米,建有1个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