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霆(Timothy Tsun-Ting Fok),男,1946年2月14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番禺,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的长子。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霍英东集团主席、霍英东基金会主席、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香港足球总会名誉会长。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6年2月14日,霍震霆出生于中国香港,父亲是著名实业家
霍英东。童年时期,霍震霆就读于香港圣士提反学校。12岁时,被送往英国读书。曾就读于
英国米尔菲尔德学校(Millfield School)。
英国求学结束后,霍震霆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
美国南加州大学。
商业经历
1968年,霍震霆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回到香港。当时,霍英东旗下的有荣工程公司成功竞投承建东南亚产油富国文莱首都
斯里巴加湾的码头和深水港工程,霍震霆便被父亲派往文莱负责统筹、管理开港工程的重任。这也是他踏进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文莱,他亲率400多名工人和有荣船队,开始平整土地,搭起工棚和住宅,开展修公路、打桩筑海堤、挖深海床、疏通海道、修建货柜码头、盖仓库、盖楼房、建各种港口辅助设施等工程。在四年的时间里,他还在文莱广结人脉网络,与文莱官员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使得斯里巴加湾港口和货柜码头顺利竣工。经此一役,霍震霆的组织管理和外交能力,都崭露锋芒。
1969年后,霍震霆历任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有荣有限公司董事,时煌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森巴马太平洋造船有限公司、香港贷款财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山高尔夫球俱乐部董事总经理等职。
改革开放后,霍英东以坚定的决心投资建设
南沙,他们提出不要国家贷款、不要特殊政策、不要占用耕地,但要把南沙建设成为国际模范城市。2006年,霍英东去世后,霍震霆被公认为是霍英东生意的最大接班人。霍震霆也积极支持推进南沙建设工程。2011年,南沙新区建设被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2年9月,国务院同意南沙新区为第6个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霍震霆表示,父亲霍英东把生命最后的精力都放在了南沙,霍氏集团一定会继续加大对南沙的投资,但不会匆忙上马,要请国内外专家多花一些时间做规划。之后,南沙项目持续推进,霍震霆也逐步将南沙更多的工作交给自己的下一代。其南沙梦也逐渐变成大湾区理念。广州南沙承载了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
现任霍英东集团主席、霍英东基金会主席。
体育工作
20世纪70年代,香港体育界与内地体育界开始接触交流,但当时的中国仍被国际体坛隔绝。连香港队去内地踢场球,球员都要装扮成旅游者,因为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到国际足联处罚。为突破这种无理封锁,霍英东与霍震霆两父子开始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游走各国际体育组织,采用逐个击破的“抢滩”战略,一个组织接一个组织,滴水成涓地协助中国体育全面重返国际社会。
1974年6月,霍英东以香港足球总会会长和国际足联执委的身份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足联年会,响出争取中国重返国际体坛的第一枪,惟因条件未成熟而失利。会后,霍英东以私人名义邀请国际足联主席到北京,全程由霍英东与霍震霆两人接待,在低调的环境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年9月,霍英东赴伊朗参加亚足联大会。父子采用里应外合的手法,霍英东率先在会议上引用亚足联章程,要求表决是否讨论中国加入亚足联的议程;霍震霆则游说大会主办国依据“一个中国”原则,“请”台湾代表离场,令霍英东的提案刚巧获得四分之三的支持票通过。最终,经过多轮投票,以超过四分之三的“赞成”票,中国恢复了在亚足联的合法席位。中国足协恢复亚足联会籍为中国重返各国际体育组织以及奥委会开启了一扇门。同年,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亚运会上,包括足球、羽毛球等8个项目的亚洲单项体育组织接纳了中国为会员。
此后,霍震霆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奔走。1979年,作为香港自行车协会代表的霍震霆,首先提出恢复中国在国际自行车联合会的合法地位,但台湾的会籍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霍震霆等最终敲定了方案,由香港方面提出,恢复中国在国际自行车联合会的席位,而台湾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在改旗、改歌等条件下才可以参加联合会。“香港提案”最终以一票优势惊险通过,中国顺利恢复在国际自行车联合会的合法地位。不久之后,国际奥委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并采用与国际自行车联合会同样的模式解决了中国台北奥委会的会籍问题。就这样在他们的多方奔走和积极努力下,中国重返国际羽联、国际篮联、国际排联等指标性的重要国际体育组织。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恢复中国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确认中国奥委会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奥委会。在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功勋册上,记上了霍英东父子的贡献。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重返奥运之后举行的大规模体育盛会,也是炎黄子孙首次在自己国土主办,首次有来自两岸地运动员同场竞技的国际性大型运动会。北京亚运会空前成功,创下诸多记录,充分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10多年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之上,1991年2月,中国正式提出北京将申办2000年奥运会,霍英东和霍震霆父子虽然不是中国奥申委成员,却全程参与申办的策划和推广工作,并出任奥申委香港联络处的主任,成为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幕后活动家。可惜,1993年9月国际奥委会表决时,北京以两票之差败北。
1998年,北京决定申办2008年奥运会,霍震霆成为北京奥运申办委员会的一员,他接替年事已高的父亲,奔走在申奥一线。2001年,他参加北京奥申委的工作,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同年,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北京赢得奥运会主办权后,霍震霆积极促进香港协办。他认为,北京奥运会的10几天对于香港来说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与首都一同举办奥运会,既能加强(特别是年轻)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又对体育有很大帮助,以后我们香港也可以自豪地宣称是奥运城市了。”经过努力,到2005年香港被确定可以协办北京奥运会。具体协办哪个项目,霍震霆首先想到了赛马,因为香港有100多年的赛马历史,最适合也最擅长举办马术比赛,这也最能体现“马照跑”的“一国两制”精神。最终,国际马联和国际奥委会批准马术赛事花落香港,这是香港第一次承办体育领域最高级别的比赛。2003年,霍震霆代表香港霍英东基金会为“
水立方”捐资2亿港币,助力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香港圆满的举办了奥运马术比赛,这不仅使香港和北京拉得更近,来自世界各地的传媒及游客也亲眼看到了香港回归11年后的新面貌。国际奥委会主席
罗格说:“17天改变了全世界对你们的看法。”而北京奥运火炬在香港的传递,当时也给了霍震霆很大的压力,因为火炬在此前一些国家的传递中遇到不少波折。但霍震霆坚持“既不取消传递也不改变路线”,结果香港几乎每个人都想成为120个火炬手之一。火炬传递当天,整个香港都是红旗,大家又一次真正感觉到了回归。
1999年,霍震霆提议香港申办2006年亚运会。2009年,香港成功主办了东亚运动会,这在殖民地期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霍震霆认为,体育是不能被代替的。体育根本就是民生的一部分,不存在发展体育就要牺牲民生,推动民生就要放弃体育的情况。运动员坚韧自强的精神,能够让很多年轻人得到奋斗的动力,加强对国家的认同。
霍震霆大学毕业返港经商后,就同时兼任多项社会公职,如
香港足球总会会长、香港体育记者协会会长等等。霍震霆主理对外公关事务,时常随父亲霍英东奔走于内地和世界各地,全力负责社会事务,以及参与国际活动。在霍家的分工上,霍震霆主要继承父亲的体育事业,成为霍家的“体育外交部长”。他在诸多重大体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体育奏响最强音。如,在2015年7月31日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霍震霆再次将票投给北京/张家口,力助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作为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他大力推动中国体育文化,使智力精英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由4项变为5项,增加了中国象棋。
政治生涯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霍震霆进入香港临时立法会,这成为他踏上政坛的起点。之后,他成为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又被选举为香港立法会议员(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霍震霆在日后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从事体育事业是在为国家做一点点事情,但从政之路则是他自己的选择。霍震霆一共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长达15年之久,直到2012年,霍震霆才放弃角逐立法会议席,结束其议会生涯。
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期间,他积极参与香港与内地的协调发展。他提出,政治意味不强的体育文化是最理想的社会揉合剂。区域性运动会更是融合大舞台,香港运动员获得奖牌后看着区旗升起,听到国歌高奏,这种光荣和感召,早已超过体育本身,最能体现“一国两制”的精神。至于文化方面,香港以前接受西方的影响,现在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慢慢加强港人对于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除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外,霍震霆还是资深全国政协委员,他对城市建设非常关注,提出了多个相关提案,如,他希望在加快北京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持古都风貌;他反对城市大厦林立,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为使“东方之珠”更加璀璨夺目、促进两地融合,他还就香港乃至内地的价值观问题做出提案,提出应建立一套适合国情、民情的“中国价值”。霍震霆提倡“中国价值”并不是要大家回到过去,而是因应新形势,表达中国人自己的观点,反映中国的国情和民风。
担任职务
商业领域
自1969年起,霍震霆就开始在家族企业任职,其担任过的职务包括霍英东集团执行董事、澳门霍英东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等。
体育领域
霍震霆自20世纪70年代起,进入体育界,出任过多个体育行业职务,如香港足球总会副会长,香港单车联会副会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国际足协奥运会足球项目筹备委员会委员等。
政治领域
1997年,霍震霆从政后,出任多个公职。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推委会委员,临时立法会议员,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议员,港区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成员,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社会活动
商务活动
2024年11月30日,在广州市南沙区的英东中学,暨南大学、霍英东集团、维港教育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霍英东集团主席、霍英东基金会主席霍震霆出席仪式。
体育活动
2008年8月17日,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在北京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比赛中,为中国选手
郭晶晶颁奖。
2010年10月9日,霍震霆参加了广州亚运的火炬传递。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行,霍震霆一家现身。霍震霆以香港代表团团长以及亚奥理事会副主席的身份参与此次亚冬会。
公益慈善
2023年8月,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代表霍震霆、霍震寰、霍启刚、霍启文等,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捐款港币2000万元,支援京津冀地区的暴雨洪涝救灾抢险及灾后重建工作。
2023年12月,澳门霍英东基金会透过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向甘肃捐赠港币1000万元,以支援受灾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信托委员霍震霆表示,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血浓于水,祝愿他们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主要作品
个人生活
家族背景
霍震霆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的长子。霍英东共有3位妻子,10多个子女。原配夫人吕燕妮膝下有三儿三女,长房儿子为“震”字辈,分别为长子震霆、次子震寰、三子震宇及女儿丽萍、丽娜、丽丽。二太太
冯坚妮育有文芳、文斌、文逊3个儿子。三太太
林淑端育有显光、显扬、显强、显旋4个儿子。按照霍英东的家训,除了“震”字辈的长房打理家业外,二、三房子女均不能从商,但可以在家族旗下公司任职或从事律师、医生职业,否则便视同与霍家脱离关系。作为霍英东指定的霍家产业掌舵人,长房三兄弟在三大事业版图上大展拳脚:霍震霆掌管体育事业;霍震寰接管家族商业王国,担任霍英东集团董事兼总经理;霍震宇则协助打理家族业务,主要负责广东番禺南沙的开发计划。
家庭生活
1977年,霍震霆与只有17岁的
朱玲玲相识于“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当时,朱玲玲一举夺得了“最上镜小姐”和总冠军,成为香港小姐史上第一个双料冠军,霍震霆被她的美貌与才气吸引,积极追求。1978年9月,霍震霆迎娶朱玲玲。二人在美丽华酒店筵开360席,婚礼聘金1000万元,嘉宾达4000人,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朱玲玲开了“香港小姐”嫁豪门的先河。婚后,两人一共育有三个孩子。2005年,霍震霆和朱玲玲的婚姻结束。
性格特点
霍震霆性格外向喜爱社交,其弟霍震寰在公开场合表示:“家族里性格外向的人为数不多,大哥可算其一。
所获荣誉
荣誉奖项
1998年,霍震霆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
1999年,霍震霆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
2004年,霍震霆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2018年,霍震霆获国际奥委会颁发奥林匹克银勋章。
2023年,霍震霆获颁香港特区授勋及嘉奖制度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持有财富
2006年霍英东在北京逝世后,留下约240亿人民币遗产,主要分配给长房三个儿子。2011年,长房三子霍震宇起诉长房二子霍震寰,指其侵吞14亿元港元遗产。2012年,在香港前特首
董建华与时任政律司司长
梁爱诗的介入下,这场家族遗产纠纷得以解决。最终,将霍英东300亿港元遗产的中100亿元分给二房、三房的家族成员,另外的200亿港元则由长房三子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平分。正式分家的三兄弟每人分得约65亿港元(约52亿人民币左右)。由于霍震霆个人还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和高层,并拥有普乐道和尖沙咀文逊大厦等个人物业,个人身价估约有60亿人民币左右。
人物评价
霍震霆对体育事业的满腔热爱与无悔付出,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更演变成一种宝贵的家族精神,代代传承。他见证了北京申奥的起伏与成功,他的付出和坚持,为中国百年奥运梦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央视新闻 评)
出身名门、继往开来;坐言起行、追求实效;洞悉世情,独辟蹊径;参政议政,示范开发。用才具行藏承父辈志业,以人望表率开风气之先。(人民政协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