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濞镇,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漾濞彝族自治县中部,东接平坡镇,南连龙潭乡、瓦厂乡,西倚太平乡,北靠苍山西镇,行政区域面积134.2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顺濞镇户籍人口为6333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设洱尾镇。
1950年,属洱尾区。
1957年,设小村乡。
1963年,属平坡区。
1966年,设小村公社。
1982年,更名顺濞公社。
1984年,改顺海区。
1988年,改顺濞乡。
2014年,顺濞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顺濞镇辖5个行政村:顺濞、小村、哈腊左、新村、瓦窑;下设53个村民小组。有82个自然村。
截至2021年10月,顺濞镇辖5个行政村:顺濞村、新村村、瓦窑村、小村村、哈腊左村,镇人民政府驻顺濞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顺濞镇地处
漾濞彝族自治县中部,东接
平坡镇,南连
龙潭乡、
瓦厂乡,西倚太平乡,北靠
苍山西镇,行政区域面积134.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顺濞镇地处滇西高原横断山系滇西纵谷区,云岭山脉南段。地势自北向南渐次降低。地形分为高山峡谷区、中山山地区、河谷平地区。主要山脉有层峦山,高山、河谷、坡地相交错。境内最高点位于老和尚山,海拔3236米;最低点位于漾濞江离境处,海拔1260米。
气候
顺濞镇属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垂直立体气候显著,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8.2℃,极端最低气温-2.8℃(1964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34.6℃(1979年6月3日)。最低月均气温8.8℃(197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7.4℃(1979年5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3.3℃,最大日较差17.7℃(2012年1月21日)。生长期年平均196天,无霜期年平均250天,最长达296天(1974年),最短为222天(1967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188.7小时,年总辐射126.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33天(一般为1月23日至12月21日)。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2天,最多达159天(1964年),最少为61天(197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380.4毫米(196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06.4毫米(198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水文
顺濞镇境内河流均属漾濞江(黑潓江)水系顺濞河自然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顺濞河,顺濞河源于云龙县金牛头山,流经云龙、永平2县,穿过漾濞富恒、太平、龙潭3乡,于顺濞乡哈腊左村注入漾濞江,是黑惠江一级支流,长24千米;境内有岩路沟、大利市河、皮歹河等7条河流汇入此河;流域面积116平方千米,河床平均坡降7.8‰,年径流总量7.5亿立方米。顺濞河横贯改乡南部,由西向东汇入漾濞江。
自然灾害
顺濞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泥石流等。洪灾每年发生1—2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3年8月8日—9月1日,县境内连降大雨,大小河水暴涨,漾濞江洪流量达1200立方米/秒,顺潺河水洪流量亦为百年罕见,农田、房屋、沟渠、公路不同程度受灾,损失严重。
自然资源
顺濞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硅、铁、无烟煤等。其中建筑用砂储量22万立方米,已开发1.5万立方米;板岩储量12万立方米,已开发3万立方米;砖瓦用页岩储量31万立方米,已开发1.5万吨;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827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333万立方米。有热水河等天然温泉水资源小村一带盛产优质皮歹茶,茶叶种植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2011年,顺濞镇有耕地面积1.32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9.04万亩,林地面积18.98万亩。
人口
2011年末,顺濞镇总人口6078人。另有流动人口213人。总人口中,男性3279人,占54%;女性2799人,占46%;14岁以下1083人,17.8占%;15—64岁4599人,75.7占%;65岁以上396人,占6.5%;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4844人,占79.7%;有白、汉、傈僳、苗、壮、布依、哈尼、回、阿昌、傣、拉祜11个民族,共1234人,占2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人。
2017年末,顺濞镇常住人口为6184人。
截至2019年末,顺濞镇户籍人口为633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顺濞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819.3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4.9万元,比上年增长60.1%,是1952年的450倍,比1978年增加57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41.2万元,增值税1473.6万元,企业所得税36.8万元,个人所得税67.7万元。人均财政收2914元,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4028元。
2019年,顺濞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顺濞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42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4%。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721吨,其中水稻396吨,玉米1815吨,小麦39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2270亩,产量190吨;蔬菜种植面积740亩,产量50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40亩,产量23吨,其中兰花籽20吨;蔬菜种植面积600亩,产量100吨,主要品种有青菜、白菜、包包菜、洋花菜等,其中青菜50吨,白菜42吨,洋花菜43吨,包包菜10吨;茶园面积382亩。
顺濞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黄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0.2万头;羊饲养量1.1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黄牛饲养量0.7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家禽饲养量8万羽,上市家禽4.9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101吨,其中猪肉748吨,牛肉176吨,羊肉127吨,禽肉49吨;禽蛋36.3吨;畜牧业总产值1293万元。
截至2011年末,顺濞镇累计造林7.07万亩,其中经济林7.0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7万株,林木覆盖率87.3%,活立木蓄积量49.44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756亩;林业总产值2249万元。
2011年,顺濞镇有大型农业机械30台(辆)。
工业
2011年,顺濞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8%。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37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7亿元。
商贸
2011年末,顺濞镇有商业网点225个,职工401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6万元,比上年增长2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81万元,比上年增长25%。
金融业
2011年末,顺濞镇有1家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3648万元,比上年增长21%,是1978年的350倍;人均储蓄7101元,是1952年的290倍,比1978年增加290倍;各项贷款余额857万元,比上年增长32%,是1978年的15。倍。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80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2万元,比上年增长35%;人身险保费收入7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顺濞镇有小学4所,在校生494人,专任教师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制学校1所,在校生51人,专任教师1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4%、23.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6%,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顺濞镇有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乡图书室1个,藏书1千多册;农家书屋5个,藏书1万册;业余文艺宣传队3支。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47户,卫星直播户838户,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顺濞镇有镇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室5个;病床14张,固定资产总值9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0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27万人次,住院手术530台次,出院病人650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32.9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孕产妇死亡率20.5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3.8‰、9.35‰、5.72‰。
社会保障
2011年,顺濞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34人,支出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05元,比上年增长5%;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0人次,支出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4户,人数845人,支出8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人,支出0.6万元,比上年增长1%;医疗救助15人次,支出3.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95人,支出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临时救济691人次,支出5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5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00亩,倒塌房屋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救灾支出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人,抚血事业费支出10.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691人次,支出5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人,有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0人,城市登记失业率80%。五项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合计100.67万元:参加养老保险3452人,参保率91.6%,收缴保险费172.7万元,发放基础养老金26.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顺濞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50户,比上年增加5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612户,比上年增加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
2011年,顺濞镇有发电企业2家,发电970.1万千瓦时。年售电量累计完成97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98%。
交通
顺濞镇境内有320国道经过。
历史文化
顺濞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顺濞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