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佐(1443年8月9日—1516年11月30日),字良弼,号简庵,南直隶凤阳府临淮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人,祖籍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明朝中期大臣。
人物生平
崭露锋芒
正统八年七月十四日(1443年8月9日),顾佐出生于南直隶凤阳府临淮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成化四年(1468年),顾佐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举人第十名。
成化五年(1469年),顾佐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当时锦衣卫都指挥牛循曾仗势杀人,镇守宣府的太监顾雄、分守紫荆关的监丞钟钦做事多有不法,顾佐将他们查办并治罪,有识之士都说顾佐有操守。
成化十六年(1480年)九月,明宪宗命顾佐和户部员外郎陈达为副使,持节册封辽世子
朱恩鑙为辽王,进世子妃张氏为辽王妃,襄王长子
朱见淑为襄世子,第二子朱见淓为阳山王,德王嫡长子
朱祐榕为德世子,庶长子
朱祐樬为泰安王,代府和川悼僖王长子
朱聪潪为和川王,进夫人孙氏为和川王妃。
出知河间
成化十九年(1483年),顾佐被派往河间府(今河北河间)担任知府。河间府是京畿附近的重地,遍布贵族和皇亲国戚的庄园田地。这些贵族们听说顾佐到来,都告诫自己的下人不要仗势欺人。在此之前,河间府的徭役分配,完全由官吏们来决定,他们随心所欲地增减徭役的数量和种类。驿站又位于交通要道上,一些狡猾的老吏和腐败官员长期盘踞在那里。顾佐亲自审查驿站的人员和物资出入情况,依据户籍和土地面积制定了固定的徭役标准,这一举措彻底杜绝了之前的弊端。因此,河间府有了“瑞莲秀麦”这样的歌谣,赞扬顾佐政绩的佳话广为流传。
历职有绩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顾佐升任四川按察副使,负责整顿和敕令建昌的兵备。当时越隽地区发生山崩和地震,民众震惊恐惧,四散逃难,顾佐竭力安抚百姓,增设并修缮屯堡哨戍,民众因此安定下来。
弘治三年(1490年)九月,顾佐升为大理寺右少卿。
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顾佐升为大理寺左少卿。
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顾佐晋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提督雁门等关。对于宗室的宅邸,过去都是由官府负责修缮,费用极大,顾佐请求让宗室们自己负责修缮。正统末年,朝廷强行征发太原、平阳的百姓去戍守边疆,后来长时间没有换防,顾佐上奏请求更换这些士兵。
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明孝宗将顾佐调任至南京都察院负责相关事务,担任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提督巡江。
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月,顾佐改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顾佐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巡抚辽东
弘治十三年(1500年)正月,顾佐奉明孝宗的命令前往辽东调查军官枉法的事项,返回后奏报说:“总兵官李杲、太监任良、都御史张玉命令他们的亲信总旗
鲁麟等人,转而锦州、义州的备御官鲁勋、王玺设计诱骗泰宁的夷人前来领取盐米,然后趁他们醉酒时把他们抓获斩首,共杀害了二百六十九人;接着又转而监督宁远的守备官崔鉴、镇夷的守备官鲁祥、镇静堡的提调官钱英,他们都用鲁勋的计策,又斩首了四十四人。”这件事交给了兵部商议,兵部认为李杲等人平时没有镇守防御的策略,却用欺诈的手段去对付那些本来有意归附的夷人,这会使他们失去归顺之心,请求依法严惩他们。皇上说:“鲁勋等人的罪行应该重治,但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又涉及很多人,暂且从轻处理;鲁勋及王玺、鲁麟各降一级,带俸留用,去军中效力;李杲、任良、张玉都降旨严厉责备,其他人都不再追究,对他们原来的升官和赏赐的打算也都停止执行。”
供职户部
弘治十五年(1502年)六月,顾佐升为户部右侍郎。
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顾佐查办完蓟州牧马草场的事务后返回,上疏说:“清理出团营中可用于牧马的草场共计二千六百六十多顷,请求按照十二营来划定界限,每千匹马委派把总官一员、管队官二三员来统领,领敕官亲自去提督,不允许有越权行为。同时修建官厅营房,并挖掘官圈,种植榆树柳树,以便可以永久守护。另外,草场的地界很宽广,请在巡青百户之外,命令该营增加把总、随操指挥各一员,轮流巡视并修缮封界,防止侵占,并按时更换。现在百姓已经归还了种草场的土地给官府,对于因连年灾害欠缴的粮食,请求蠲免,只追查弘治十五年应征收的数额,责令各掌印官征收并解送到兵部,送到军营公用。另外,官军到草场牧马时,多放任马匹践踏和啃食田苗,居民中也有仗势占种草场的情况,请求申明禁令。今后牧马的旗军残酷迫害居民,真正犯下死罪的依法处决,判徒刑或流放的枷号一月后发配,把总、管队及领敕官一并受罚。如果军民侵占草场,以及该管官员不加以禁止,听任巡视官上报追究。那些倚仗权势强占五顷以上的,也按照前面的规定枷号。如果职官有犯,奏请皇上定夺。”兵部复奏,明孝宗同意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陕西三边发生饥荒,明孝宗命顾佐兼任佥都御史前往治理。明孝宗召他到御榻前,询问慰劳,赐给他白金文绮,有“如朕亲行”的话,并且让近侍记下这件事。顾佐到任后,上奏陈述有利国计民生的建议,多方筹划,开始有了三年的储备。
忤阉离职
正德初年,户部尚书
韩文率领百官在宫门前上疏,因此获罪被罢免,顾佐实际上代替了他的位置,不久就得到了玉带、麒麟服的赏赐。当时刘瑾专权,威势日盛,官员们见了他大多用奉承谄媚的言辞和态度,顾佐却神态自若。刘瑾暗示各部门官吏向他进献多余的财物以充实他的私库,顾佐说:“我们户部没有多余的财物。”刘瑾因此怀恨在心,但还没有发作。刘瑾对韩文恨之入骨,多方搜寻罪名,却找不到。适逢户部有旧册丢失,找不到,刘瑾想把它作为韩文的罪状,便指使顾佐上奏这件事。顾佐坚持不上奏,因此被罚俸禄三个月。顾佐说:“我可以走了。”于是称病请求辞职。奏疏上了两次,得到批准就立即离开了。刘瑾命令探子每天侦察顾佐的过失,但一无所得,心中仍不满足。当时朝廷派官员检查三边的军粮储备,如果储备的粮食有变质的,就作为顾佐的罪状。顾佐当时已经离开边地三年多了,但明武宗下诏罚他向边地输送八百石粮食。辽东边地的军粮用豆子换取大米,弘治年间有旨意准许这样做,又把它作为顾佐的罪状,罚他向边地输送三百石粮食。户部有失误,又把它作为顾佐的罪状,罚他向边地输送一百五十石粮食。顾佐一向贫穷,用尽家中财物来交纳,还不够,就借贷来补足。人们都认为顾佐冤枉,顾佐却没有怨恨的神色。
卒于家中
正德十一年十一月七日(1516年11月30日),顾佐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明武宗下诏赐给太子太保,命令有关部门修建墓地,派遣官员按旧例前去谕祭。
主要影响
顾佐担任刑部郎中期间,审查锦衣卫指挥牛循、宦官顾雄、钟钦的罪行,不受任何人的阻挠;出任河间知府期间,制定了固定的徭役分配标准;巡抚山西期间,请求让宗室们自己负责修缮王府;担任右副都御史期间,调查并罢免了辽东总兵官李杲、太监任良、巡抚张玉;巡抚陕西期间,善于筹划,使得军粮储备能够多出三年所需;担任户部尚书期间,不惧刘瑾的威胁,因此被罢官,这些作为起到了维护明朝统治的作用。
历史评价
王鏊:公貌温气和,内守坚定。立朝四十余年,当财利纷华,无所渐染,权奸歘赩,无所跛倚,其可谓难也已。(《资善大夫户部尚书赠太子太保顾公神道碑》)
樊深等:丰神秀爽,政务疏通,心清而事自理,吏畏而民久怀。(《嘉靖河间府志》)
李廷机:锄强抑暴,有包肃孝遗风。(《康熙临淮县志》引)
轶事典故
拒色守节
据《临淮县志》记载,顾佐年轻时容貌俊秀,风度翩翩。有一次,他前往书馆读书,有一位妇人见到他后心生爱慕,便秘密派人去与他相约私会。然而,顾佐坚决地谢绝了这份邀请,并对那位妇人的使者说:“你只需告诉她,顾某前日已经去世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踏入过那位妇人的家门,可见他在面对美色时,坚守原则,毫不苟且。
守德拒援
当初,
张峦是从河间发迹的,顾佐是河间知府,曾经对张峦有恩。等到张峦当权,每次向顾佐表示敬意,顾佐都谢绝了。当顾佐任大理寺卿时,有人认为他是张峦的党羽。等到张峦被召入朝,朝士们纷纷聚集,而顾佐却独自不去。当时
王恕担任吏部尚书,极力称赞顾佐,人们才知道顾佐的为人。
人际关系
后世纪念
顾佐墓,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府城镇朱家湾村,墓原有封土堆,墓前有华表、翁仲、石兽、石碑等。1958年墓被毁,“文化大革命”中石刻亦被砸坏,墓志仅有志文一块,保存完好。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