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颜丹平,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导,国家级教学名师。出生于1964.09 ,籍贯湖南。2014年1月13日获得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
1991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199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
1985-1988年,核工业部280研究所工作,1986年起任助理工程师;1991年至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其中1992-1998年讲师,1999-2003年副教授,2004年起教授,2005年起博导。长期从事构造地质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是构造地质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等,特别是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相结合方面。 在教学上,先后主讲了大学生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学及研究生高级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与GIS等课程,从1992年起,已经12次主带或负责大学2年级的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工作,1次主带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
科研情况
已经负责或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部级重点攻关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个,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项目8个。重要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雪峰山、武陵山及其西北侧面逆冲拆离构造定量研究”的成果,在构造地质学国际重要学术刊物Tectonophysics上发表,并被选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3年年报编写成果;通过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户部寨致密气层裂缝描述技术及发育规律研究”和 “低渗透致密储层裂缝精细描述技术及发育规律研究”等的研究,总结了低渗透储层裂缝网络与小断层模拟分析的技术方法,并应用于油气田的前期开发指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主要研究区域是华南及青藏高原东缘,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构造变形形迹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理清变形-变质作用的序列,分析岩石-构造关系,应用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的方法,准确确定其岩石构造背景和地质年代,构建了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块间的时间、空间构架。
目前,已经发表各类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在SCI检索杂志如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Tectonophysics和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发表9篇,第一作者5篇(包括in press)。EI检索4篇(其中2篇也为SCI检索)。
学术论文
1. Mei-Fu Zhou, Dan-Ping Yan, Chang-Liang Wang, Liang Qi and Allen Kennedy,2006, Intraplate rifting or arc origin of the giant Neoproterozoic magmatic event in South China: constraints from the 750 Ma Xuelongbao adakitic complex (Sichuan Province, Western Chin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48, 271-285.
2. Dan-Ping Yan, Mei-Fu Zhou, Yan Wang, Tai-Ping Zhao, 2005, The earlier spreading of South China Sea basin resulted by the Late Mesozoic to Early Cenozoic extens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 Structural styles and Chronological evidences from the Dulong-Song Chay tectonic dome.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6(3), 189-199.
3. Dan-Ping Yan,Mei-Fu Zhou,Christina Yan Wang,Structural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ulong-Song Chay tectonic dome in Yunnan province, SW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6, in press.
4.Dan-Ping Yan, Mei-Fu Zhou, Hong-Lin Song and Gen-Hou Wang, Min Sun, 2006, Mesozoic extensional structures of the Fangshan tectonic dome and their subsequent reworking during collisional accretio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63, 2006, 127-142.
5.Dan-Ping Yan, Mei-Fu Zhou, Hong-Lin Song, Zhao-Ren Fu, 2003, Structure style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the Jianglang dome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5(5), 765-779.
6.Dan-Ping Yan, Mei-Fu, Zhou, Hong-Lin Song, Xin-Wen Wang, John G Malpas. 2003, Origin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a Mesozoic multi-layer over-thrust system within the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 Tectonophysics 361(3-4), 239– 254.
7. Dan-Ping Yan, Mei-Fu Zhou, Hong-Lin Song, Zhao-Ren Fu, Min Sun, 2003, Tectonic Control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Liwu Cu-rich sulfide deposit within the Jianglang dome, SW China. 2003, Resource Geology 53 (2), 89-100.
8.Mei-Fu Zhou, Yuxiao Ma, Dan-Ping Yan, Xiaoping Xia, Jun-Hong Zhao, and Min Sun, 2006, The Yanbian Terrane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SW China): A Neoproterozoic arc assemblage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Precambrian Research 144, 15-38.
9.Mei-Fu Zhou, Dan-Ping Yan, Paulo M. Vasconcelos, Yunqian Li, and Jun Ding, 2003, 40Ar/39Ar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Danba antiform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outhwestern China. GSA Bulletin(Submitted).
10.Yuhai Wang, Dan-Ping Yan, 2003, Fluvial gravel facies architecture of late Pleistocene age at Po Chue Tam, Lantau Island, Hong Kong: tectonic versus climatic control?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1 (10). 1113-1123.
11. Hu Ling, Song Hong-Lin, Yan Dan-Ping, Hu Dao-Gong, 2003, The 40 Ar / 39 Ar chronology constraint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for mylonite of Shangyi—Chicheng fault, Science in China 46 (11), 1134-1141.
12.Mei-Fu Zhou, Dan-Ping Yan, Allen K. Kennedy, Yunqian Li, Jun Ding, 2002, SHRIMP U-Pb zircon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Neoproterozoic, arc-magmatism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6, 51-67.
13.Yan Danp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craton.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Abstract·1996, 2 of 3, 291.
14.Song Hong,Yan Danping and Fu Zhaore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craton. 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 (1993-1995) -papers to 30th IGC, China Ocean Press·1996·370-373
15.She Hongqian, Xu Guizhong, Yan Dan-Ping, 1999, Geodynamics on the formation of basin-and-range system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gas and oil accumulation.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8): 359-366.
16.Song Honglin, Fu Zhaoren, Yan Dan-Ping, 1995, Structual analysis of Jiangla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 in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craton, Sichuan provi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6(2), 129-133.
17.Song Hong, Fu Zhaoren and Yan Danping. Extensional tectonics and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 of the western hills,beijing.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field trip guide(t210).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6.
1.颜丹平,周美夫,王焰,汪昌亮,赵太平,2005,都龙-Song Chay变质穹隆体变形与构造年代:南海盆地北缘早期扩张作用始于华南地块张裂的证据?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待刊。
2.颜丹平,周美夫,田崇鲁,汪昌亮,张建增,郭庆银,董铁柱,2005,裂缝性岩石裂缝扩展的光弹构造物理模拟-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沙河阶组为例。地质学报,待刊。
3.颜丹平,周美夫,宋鸿林等,2004,北京西山官地杂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地学前缘12(2),332-337。
4.颜丹平,2004,周口店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赵克让等主编:摇篮。北京:地质出版社,76-77。
5.颜丹平,董铁柱,张维杰,赵国春,2004,《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评估体系的研制与应用。中国教育改革47,43-44。
6.颜丹平,万天丰,2004,《地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意义。中国当代教育杂志总第59期,13-14。
7.宋鸿林,朱忠,颜丹平,2003,赣北萍乐拗陷是对冲构造还是巨型构造窗?地质通报22(2),124-129。
8.胡玲,宋鸿林,颜丹平,胡道功,2002,尚义-赤城断裂糜棱岩的40 Ar / 39 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中国科学32(11),908-913。
9.颜丹平,田崇鲁,孟令波, 张建增, 周美夫,2003,伸展构造盆地的平衡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8(3),275-280。
10.颜丹平,周美夫,宋鸿林,John, Malpas, 2002,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地学前缘,2002,V9 (4), 240-256。
11.颜丹平,对《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实习方式的认识与讨论。见:汪培栋,刘景会,苏琴,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2,新华出版社,pp. 169-170。
12.张长厚,宋鸿林,王根厚,颜丹平,孙卫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地球科学,2001,26(5) :464-472。
13.徐贵忠,佘宏全,杨忆,周瑞,颜丹平,杨振德,赤峰西部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机制的新认识。矿床地质,2001,20,99-106。
14.徐贵忠,佘宏全,周瑞,杨振德,王艺芬,颜丹平,杨忆,莲花山地区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的新认识。地质科学,2001,36(4):414—423。
15.颜丹平,汪新文,刘友元,川鄂湘边区褶皱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分析,现代地质,2000,14,27-33。
16.佘宏全,徐贵忠,周瑞,王艺芬,颜丹平,杨振德,杨忆,内蒙东部红花沟金矿田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现代地质,2000,14,408-416。
17.颜丹平,宋鸿林等·扬子地台西缘造山前的区域伸展作用研究·地学前缘·1999·6·352.
18.颜丹平,汪新文,《地球科学概论》电化教学实验室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开发研究意义。见:高校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54-656。
19.颜丹平,扬子地块西缘新生代造山作用与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四川地质学报,1997,17,246-252。
20.颜丹平等·山东招远北截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深部成矿预测·矿床地质·1997·16·365-375
21.颜丹平,宋鸿林等·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出露地壳剖面的构造地层柱·现代地质·1997·11·290-297
22.颜丹平·变质核杂岩研究新进展·地质科技情报·1997·16(3)·13-19
23.颜丹平,宋鸿林,傅昭仁等,四川九龙江浪变质穹隆体“地层”新解。见:骆耀南主编:扬子地台西南缘陆内造山带地质与矿产论文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8-66。
24.扬求玉,颜丹平,宋鸿林,四川九龙江浪变质核杂岩李伍岩群主期面理形成环境研究。见:骆耀南主编:扬子地台西南缘陆内造山带地质与矿产论文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7-73。
25.傅昭仁,宋鸿林,颜丹平,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结构及对成矿的控制。地质学报,1997,71,113-122。
26.颜丹平,宋鸿林等·四川省江浪穹窿的变形变质作用与李伍铜矿控矿构造模式·矿床地质·1994·13·120-121。
27.颜丹平等·滇西新构造运动时期的陆内伸展作用·现代地质·1993·7·303-311
28.汪新文,赵其强,颜丹平,滇西地区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见:中国地质大学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40-47。
29.颜丹平,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造山期后的滞后伸展作用-以滇西地区为例。见:纪念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讲座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205-208。
30.颜丹平,滇西第三纪构造盆地形成模式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见:中国地质大学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32-39。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