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高玮,男,1937年11月15日出生,2012年11月10日逝世。曾任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

简介
1957年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1962年毕业。1962年师从著名鸟类学家傅桐生教授,作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主要攻读鸟类分类及生态学。在三年研究生学习中,不但学习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学到了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为科学勤奋及求新精神,更从导师那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使我终生受益!三年研究生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概括起来是:“做人;辩证;多思;科学;刻苦;方法”。从思维和专业知识都有新的提高,并为以后的工作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动物园工作,在北京动物园五年工作中,从事动物饲养和繁殖研究,更加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感性认识。从 1970年至1978年从事农业的教学和科研8年,使我开阔了眼界和丰富了专业知识。1978年调回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作傅桐生教授的助手并作教学及科研工作。4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教学方面,为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了动物学;动物生态学;鸟类学和动物学专题;动物生态学原理;鸟类学;鸟类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原理及方法;行为生态学课。科研方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135多篇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8部。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项。并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人才培养方面,自1985年以来培养生态学硕士生31名;博士生11名。
学习工作经历
1957年7月-1962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本科
1962年7月-1965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动物学专业研究生
1965年7月-1970年9月北京动物园 技术员
1970年9月-1978年9月吉林省通化农学院 农学系副系主任
1993年8月-1994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系主任
1994年3月-1997年8月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78年9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吉林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东北林业大学兼职教授。野生动物杂志编委。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
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
动物学;动物生态学;鸟类学。获校级教学优秀奖二次。
研究生教学:
动物学专题;动物生态学原理;鸟类学;鸟类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原理及方法;行为生态学。
出版图书
学术研究
科研方向
动物生态学;鸟类生态学。
科研项目
一.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如下:
1.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编之一(本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一),(1994—1998)
2.《三江平原综合治理》山地次生林试验示范,国家“七五”攻关项目,(1985—1990),负责动物部分,通过鉴定
3.东北松鸡科及其濒危种类的研究(1984.1—1987.1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8年3月已通过鉴定,主持人
4.国家环保局,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分册,1986.9—1987.9,参加编写
5.长白山经济动植物及其蕴藏量,1985—1987,吉林省计委项目,主持人
6.东北主要几种猛禽的研究,1989.1—199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87035,1992年3 月通过鉴定,主持人
7.东北几种大型猛禽的研究,1992.12—199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9170120,1995年3 月通过鉴定,主持人
8.花尾榛鸡人工驯化和饲养繁殖,1992.1—1996.6,吉林省科委项目,主持人
9.中华秋沙鸭人工驯化、饲养繁殖,1992.1——1995.12,省科委项目,主持人之一
10.吉林省陆生脊椎动物调查,1995.11——1998.12,林业部项目,为吉林省林业厅总顾问
11.中国珍稀鸟类栗斑腹鹀的繁殖与分布,1999.1—2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9870117,主持人。
12.东北地区动、植物标本馆建设,1999—2000,国家科技部,批号 国科发财字(1999)476号文件,主持人
13.松鸡类专项调查,2003—2005,国家林业局,批号(2002)120,主持人
14.大鸨繁殖及保护生物学研究,200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0170141,主持人。
15.中国隼形目鸟类生态学,2003-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224002主持人。
16.栗斑腹鹀的岛状分布成因及进化机制的研究,2004-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0370183,主持人。
17.生物标本整理,整合及共享。教育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编号505013。2005年1月-2007年12月。
18.教学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标本数据库建设专题。“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教学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试点。科技部。项目编号2005DKA21403。2006年-2008年。
20.大山雀子代性比率和对栖息地忠实性的研究,2007年1月-2009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0670293。主持人。
21.两种洞巢鸟巢址选择中对公共信息的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30870318。主持人。
科研成果
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高玮. 黑头鳾 的繁殖及其食性的研究. 动物学报, 1978, 24(3):260~268(SCI)
2,高玮. 普通鳾 的繁殖及其食性的研究. 动物学杂志, 1980,4:25~29
3,高玮, 李方满, 王魁颐. 灰脚柳莺的繁殖和种群密度的研究. 动物学研究, 1981,2(4):307~316
4,高玮. 长白山北坡冬季鸟类群落的丰富度及其群落的演替. 动物学研究(增刊), 1982(3):336~341
5,高玮等. 长白山北坡沼泽草甸中两种鸟的种群生态的比较研究. 动物学研究, 1983,4(2):157~165
6,高玮, 李方满. 红胁蓝尾鸲繁殖生态的观察. 动物学杂志, 1983,3:7~10
7,高玮, 宋榆钧, 李方满. 树鹨繁殖生态习性的观察. 动物学杂志, 1984,2:8~9
8,高玮, 相桂权.大兴安岭北部夏季鸟类生态分布. 动物学研究, 1987,8(2):142~143
9,高玮, 张克勤. 短翅树莺的繁殖习性. 动物学报, 1985, 31(2):162~169(SCI)
10,高玮, 相桂权. 中国繁殖鸟类新记录及生态观察. 动物学杂志, 1987,4:22~24
11,高玮, 相桂权, 张凤岭等. 黑嘴松鸡的繁殖习性. 动物学报, 1988, 34(2):194~195
12,高玮等. 人工落叶松林中冬季鸟类混合群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动物学杂志, 1991,26(4):9~13
13,高玮等. 东北山地次生林鸟类多样性的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91(5):35~42
14,高玮等. 长耳号鸟  的繁殖习性. 动物学报, 1991,38(2):223~226
15,高玮等. 山地次生林冬季鸟类集群的初步研究. 动物学报, 1993,39(4):385~391
16,高玮等. 东北山地次生林鸟类集团结构及其集团关系的研究. 见:数学生态学进展. 成都: 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242~249
17,高玮, 冯贺林等. 次生阔叶林中大山雀和沼泽山雀取食行为的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96,12(5):1~5
18,金伟, 盛连喜, 高玮. 松嫩平原淡黄虻种群日吸血活动的时空动态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1,12(4):532~534
19,邓文洪, 高玮. 破碎化次生林斑块面积及斑块隔离对大山雀繁殖成功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1,12(4):527~531
20,邓文洪, 高玮. 山地次生林长耳号鸟 对喜鹊巢地的利用. 生态学报, 2002,22(1):62~67
21,万冬梅, 高玮. 生境破碎化对丹顶鹤巢位选择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5):581~584
22,王海涛, 高玮. 次级洞巢鸟对次生林天然树洞的利用. 动物学研究, 2002,23(2):136~140
23,万冬梅, 高玮等.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11):1445-1448.
24,佟富春, 高玮等. 吉林省白城地区干草原栗斑腹鹀的繁殖生态,生态学报,2002,第22卷,第9期,1485-1490.
25,高玮, 王海涛等. 栗斑腹鹀的栖息地和巢址选择,生态学报,2003,第23卷,第4期,665-672.
26,邓文洪、赵匠、高玮. 2003 破碎化次生林斑块面积及栖息地质量对繁殖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 第23卷第6期1087-1094.
27,Wen-Hong Deng, Guang-mei Zheng, and Wei Gao. Nesting success of the Meadow Bunting along habitat edg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Field Ornithol. 74(1):37-44, 2003.(SCI)
28,DENG WEN-HONG, GAO WEI, ZHENG GUANG-MEI. NEST AND ROOST HABITAT CHARACTERSTICS OF THE GREY-FACED BUZZARD IN NORTHEASTERN CHINA. J. Raptor Res. 37(3):228-235. (SCI)
29,王海涛,高玮,万冬梅,刘多,邓文洪. 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 生态学报.第23卷7期.1376-1385. 2003.(英文)。
30, 赵匠,高玮,万冬梅,王海涛.大鸨繁殖期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应用生态学报,第14卷10期.1705-1709 .2003.
31,邓文洪,高玮,王海涛.影响灰脸鵟鹰巢址选择的主要生态因素.生态学报. 第23卷11期.2246-2252. 2003.
32,WEN-HONG DENG , WEI GAO , JIANG ZHAO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GREY-FACED BUZZARD(BUTASTUR INDICUS)IN NORTHEASTERN CHINA.J.Raptor Res.38(3):263-269,2004.(SCI)
33,万冬梅, 赵匠, 高玮, 王海涛, 程瑾瑞. 大鸨求偶场的选择.生态学报.第24卷11期.2597-2601. 2004.
34,邓文洪、高玮。温带次生林的岛屿化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密度的影响。生物多样性。2005,13(3):204-212
35,Deng Wenhong, Gao Wei. Edge effects on nesting success of cavity-nesting birds in fragmented fores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Volume 126, Issue 3, December 2005, Page 363-370(SCI). 1,
36,赵匠,万冬梅,王海涛,高玮.大鸨繁殖期觅食地选择. 应用生态学报. 2005,16(3):501-504.
37.高玮、王海涛、方林、张卓、杨志杰。吉林省鸟类多样性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5,37(1):80-94.
38.姜云垒、高玮、王海涛、相桂权、宫亮、王绍先。长白山北坡鸟类多样性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6,38(2):105-108。
39.邓秋香、高玮、杨彦龙、周彤。喜鹊在山地次生林中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的作用。东北师大学报,2006,38(3):101-104。
40.邓秋香、周彤、高玮。落叶阔叶林中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作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34(6):58-60。
41.赵匠、易国栋、万冬梅、王海涛、高玮。大鸨窝卵数及营巢成功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34(6):61-62,76。
42.姜云垒、高玮、王海涛、相桂权、宫亮、姚纪元. 长白山北坡鸟类多样性研究Ⅱ鸟类群落组成随海拔梯度变化.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8 (3): 265-271
43.王海涛、于国海、杨兵兵、雷富民、王拓、高玮. 白鹤在莫莫格停歇地对人为干扰的反应. 中国鹤类研究. 2005, 118-123
44.邓秋香、周彤、高玮。东北山地灌丛鸟类多样性。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5(1)41-43
45.高玮、张克勤、姜云垒、王海涛、邓秋香、周彤。次生阔叶林中四种啄木鸟冬季取食行为的比较研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28(3):17-20.
46.周彤 曹长雷 邓秋香 王海涛 苏循瑞 高 玮* 人工巢箱条件下大山雀(Parus Major)最佳窝卵数。自然科学进展 2007 17(12):1616-1621
47.姜云垒、李时、王海涛、高玮。AFLP分子标记在鹀属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初探。吉林大学学报,2007.45(4):686-690.
48. P., Olsson, U., Lei, F., Wang, H-t., Gao, W., Sundberg, P.,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Old World Emberizini (Aves, Passeriform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7(2008) 960-973.(SCI)(SCI,收录)
49.Yun-Lei Jiang, Wei Gao , Fu-Min Lei, Dong-mei Wan, Jiang Zhao, Hai-Tao Wang. Nesting biology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endangered Jankowski’s Bunting Emberiza jankowskii in Western Jilin, China.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8,18(2) ( SCI ,已接收)
50.曹长雷、高玮* 温带次生林破碎化对白眉姬鶲繁殖的影响。四川动物 第27卷 第2期 183-188。
51 Yuyan You a, Jiang Feng a, Haitao Wang b, Jilong Wang b, Chao Dong b, Xunrui Su b, Hanmei Sun b, Wei Gao b ** Variation in egg size and nestling growth rate in relation to the clutch size and laying sequence in great tits Parus major,(SCI)
52 张卓 高玮* 东北地区三种鸟的繁殖特征与蛋壳微量元素的关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2008
53、孙寒梅 高玮 宫亮 杨彦龙 王海涛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第40卷第一期 100-110。
出版或参编专著
1. 高玮等.鸟.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2. 高玮等.怎样识别和观察鸟类.吉林林业科技编辑部出版,1981
3. 傅桐生, 高玮, 宋榆钧著.长白山鸟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 傅桐生, 高玮, 宋榆钧.鸟类分类及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 高玮 主审.动物学(下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统编教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006。
6 高玮 主编.中国鸟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1
7 高玮 编著.鸟类分类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 高玮 编著.鸟类生态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 高玮 参编著.中国珍稀濒危鸟类――雉科, 松鸡科鸟类生活史与保育.中台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0 高玮等 主编.长白山经济动植物及其利用.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1. 高玮 编著.鸟类生态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 高玮(主编著之一).中国动物志 鸟纲 雀形目 文鸟科 雀科. 科学出版社,1998
13. 高玮等 主编.中国珍稀动物.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14. 具诚,高玮等 主编.吉林省生物种类和分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 高玮 副主编.中国脊椎动物大全.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16. 高玮等 著.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生态学.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2
17. 高玮 编著.中国隼形目鸟类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
18. 高玮, 盛连喜 主编.中国长白山动物.延边人民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9 高玮等 著.东北地区洞巢鸟类生态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0 高玮 著。东北地区鸟类及其生态学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6。
21 冯江 高玮 盛连喜 主编 动物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05
22 高玮等 著 长白山生物种类与分布(动物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学术贡献
1.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135多篇论文,发表专著28部.被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专著引用2000多次.成为编写中国动物志 鸟纲 的主要参考文献. 其科研成果水平,在我国区域性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实为罕见.
2.构建了东北地区温带和寒温带森林鸟类群落结构和山地次生林鸟类集团结构的框架及模式。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东北地区鸟类地理区划和区系组成, 并具体分析了东北地区鸟类区系组成的动态变化,不仅掌握了鸟类的种类﹑分布和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为区域性研究提供了范例的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将为今后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环境变迁的分析提供了生态学的佐证。并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东北地区鸟类为456种及51亚种,隷属于21目73科 208属.
3.在松鸡类,猛禽,大鸨和栗斑腹鵐等珍稀濒危鸟类研究成果,为我国鸟类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该类群的研究开辟了先河.
4.揭示了东北地区57种珍稀濒危鸟类的分布和数量、鸟种多样性、繁殖生物学、栖息地和巢位选择以及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群落结构等规律和特点。
5.根据多年研究证实,柳雷鸟和镰翅鸡两种鸟在我国已绝迹。首次发现黑嘴松鸡和黑琴鸡求偶行为为正面型,都有较固定的求偶场。雄鸟求偶时具有多态型,不仅有曾报道的“跑圈型”,还发现有“跑直线型”,且以“跑直线型”为主。大鸨求偶行为为正面型、集群式求偶、巢址选择为松散群巢。中华秋沙鸭为2年性成熟。
6.在种群层次上开展177种鸟类繁殖和巢址选择的研究,极大的充实和丰富了我国鸟类生态学的研究成果,缩小了与国际的研究差距,特别是在濒危种类和破碎化生境的研究,并提出的“最小有效面积”新理论,是继“岛屿理论”、“最小存活理论”之后对保护生物学理论的一个新发展,对推动玛他种群 (Metapopulation)的研究具有极积的推动作用。
7.决定鸟类群落共存三个基本要素的提出,揭示了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尤其是“关键鸟类类群”的发现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对认识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力以及演替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并发现,猛禽侵入次生林中繁殖,其巢址选择也具有适应性变化,并对次生林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8.揭示了温带鸟类对资源的分割与温带季节性资源波动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森林主要鸟类类群的取食行为和集群行为模式。繁殖行为研究的多数种类都是国内首次报道。鸟类繁殖行为、侯鸟迁徙规律及年周期活动规律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正确分析人-禽之间可能存在的某些生态联系的基础。
9. 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鸟类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东北地区鸟类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也是我国鸟类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
获奖信息
1、《长白山鸟类研究》,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2、《大兴安岭鸟类研究》,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3、199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4、1992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吉林英才奖章”.
5、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6、1993年《鸟类分类学》获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吉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1992年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三等奖.
7、《中国长白山动物》,获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吉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2002年度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8、《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生态学》,获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吉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2002年度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9、《东北地区珍稀鸟类保护生物学研究》,2003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
10、《东北地区鸟类群落生态学和种群行为生态学的研究》 2003年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