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科鲥属鱼类

鲥,是鲱形目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其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前端钝,头背光滑,顶骨缘无细纹,少数顶骨缘或有很窄的细纹,吻圆钝,中等长,眼较小,体被圆鳞,不易脱落,背鳍始于体中央稍后的上方,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鳍淡黄色,背、尾鳍边缘灰黑色。因每年初夏时方出,余时不复见,故名。

动物学史
鲥(Tenualosa reevesii)是在1846年,由苏格兰海军外科医生及博物学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学促进协会报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国与日本海的鱼类学报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据采自中国海的标本,以Alosa reevesii之学名首次被记载。
鲥学名的由源,属名Tenualosa源于拉丁语“tenu/tenuis”,及“alos”(可能源自动词“alaomai”)的拉丁语“alosa”或“alausa”的并合,分别为“薄/窄/瘦的”及“河鲱”或“游荡”的意思,而种名reevesii是当时居澳门任职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茶叶检察官的英国博物学家里夫斯(John Reeves,1774-1856)的拉丁语化人名。
中国香港有关鲥的最早文献,见于1930年美国鱼类学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费城自然科学学院会议记录(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81卷的论文《日本与中国鱼类的记述(Notes on Japanese and Chinese Fishes)》中,采自香港的中华花点鲥(Hilsa sinensis)为该种同物异名。【*注:希尔萨(Hilsa)为印度地名比哈尔(Bihar)的别名】
鲥属(Tenualosa)是在1934年,由美国鱼类学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费城自然科学学院会议记录(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85卷的论文《1907至1910年间主要在菲律宾群岛及其邻近海域所采到鱼类的记述(Descriptions of new fishes obtained 1907 to 1910, chiefly i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and adjacent seas.)》中,以该种作模式种(type species)而建立。
该种的先定同物异名(senior synonym)为Alosa reevesii、Hilsa reevesi、Macrura reevesi、M. reevesii、T. reevesi、T. reevesii,暂无次定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
相信自古已具经济价值。中国古代文献有关“鲥”的记述,有记载“鯦”“魱”“鲥”等字。最古百科全书《尔雅》(公元前235-213)“鯦”“当魱”“鱼寺”:“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今江东呼其最大长三尺者为当魱”;王洙等修纂、司马光整理而成的《类篇》(1066)中:“出有时,吴人以为珍,即今鱼寺鱼”。发音方面,宋朝陈彭年等的《广韵》(1008)、丁度等的《集韵》(1037)、元朝黄公绍等的《古今韵会举要》(1308)“鲥”:“市之切”,明朝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辰之切,音时”(1375);《集韵》(1037)“魱”:“胡故切,音互”;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食……”清朝陈廷敬等编撰的《康熙字典》(1716)中亦载。然而,因含某些混称如“鱯”,有待进一步考证整理。
鲥因每年初夏时方出,余时不复见,故名。
形态特征
背鳍17~18;臀鳍18~20;胸鳍14~15;腹鳍8。纵列鳞42~44,横列鳞16~17。鳃耙110+172。
体长为体高的2.60~3.06倍,为头长的3.25~3.56倍,头长为吻长的4.03~4.28倍,为眼径的4.29~4.75倍,为眼间隔的4.46~4.75倍。
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前端钝。头背通常光滑。顶骨缘无细纹,少数顶骨缘或有很窄的细纹。吻圆钝,中等长。眼较小,侧前位,脂眼睑较发达,几乎盖着眼的一半。眼间隔窄,中间隆起。鼻孔明显,距吻端较距眼前缘稍近。口较小。上下颌等长。前颌骨中间有显著的缺凹,上颌骨的未端伸到眼中央的后下方,下颌骨末端伸到眼后缘的后下方,舌发达。口无齿。鳃盖光滑。鳃孔大,向头腹部开孔而止于眼的前下方。假鳃发达。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细密,数多。肛门紧位臀鳍的前方。
体被圆鳞,不易脱落。鳞片前部有5~7条横沟线。环心线细,均不中断,后面有放射状纵沟,无孔。头部光滑无鳞。腹部棱鳞强,16~17+14个。背、臀鳍的基部有很低的鳞鞘。胸、腹鳍基部有短的腋鳞。尾鳍基部无明显的长鳞。无侧线。
背鳍始于体中央稍后的上方。臀鳍距尾鳍基近,其基部约与背鳍基等长。胸鳍后方伸不到腹鳍始点。腹鳍始于背鳍的下方,始点距前鳃盖后缘和距臀鳍始点的距离相等。尾鳍略短于头长,且为深叉形。尾柄短,其长约等于其高。
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幼鱼期体侧有斑点。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鳍淡黄色,且背、尾鳍边缘灰黑色。
1龄鱼体长24厘米左右;2龄鱼体长35厘米左右;3龄鱼体长44~51厘米;4龄鱼体长53厘米;4龄鱼以后生长逐渐缓慢。在长江口可见到最大个体达4.2千克,而钱塘江口最大个体为5千克。3龄鱼性成熟,此时雌鱼平均体长为51厘米,体重为2千克;雄鱼平均体长44厘米,体重1.3千克。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喜在水体中上层活动,春末夏初溯河作生殖洄游;幼鱼在江湖内生长,一般长到150毫米左右入海,在海中发育成长。
生活习性
鲥为暖水性中上层海洋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饵料,其中又以桡足类、虾类和硅藻为主。在生活的各阶段食性稍有不同,降海前的幼体以淡水浮游生物为食;降海后的幼鲥以海洋桡足类和硅藻为食;成年鲥以海产桡足类和硅藻为主。摄食强度随着向河口移动而逐渐减弱。如中国温州捕获的鲥鱼胃饱满度在3级以上,而舟山捕获的鲥鱼多半处于空胃状态。溯河进入淡水后,一般不摄食。产卵后有少数亲鱼又开始摄食。性腺是在洄游过程中逐渐发育的。
鲥在海洋中生活2~3年后,溯河到淡水中繁殖。仔鱼长到8.5厘米左右,约在11月以后降海育肥。溯河洄游的生殖群体年龄为3~7龄组,其中以4、5龄组居多,分三支进入珠江、长江、钱塘江进行繁殖。进入珠江的鲥鱼,渔汛期最早。在每年的4月上旬即溯河洄游进珠江口,经西江,最后进入黔江。在广东肇庆至广西黔江处产卵。进入长江口的鲥鱼,于每年4月下旬到达长江口,又分2支上溯。一支上溯至都阳湖及赣江处产卵;另一支上溯至洞庭湖水系的湘江的长沙至株州和宜昌以下的长江干流处产卵。进入钱塘江的鲥鱼,一般在5月中旬,然后上溯至富春江产卵。鲥溯河、降海洄游常与盐度、透明度、水温、流速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在溯河洄游中,常结成大群。
分布范围
分布:中国(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省)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近海域,朝鲜半岛和菲律宾沿海及各通海江河亦有分布;淡水中以钱塘江与长江产量最多。
不确定:韩国、朝鲜、泰国。
繁殖方式
当4月初开始由南至北洄游时,卵巢和精巢为Ⅲ期,5月份到达舟山时,部分鲥鱼的卵巢已发育到Ⅳ期。产卵期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绝对怀卵量在100万粒以上,最高为389.4万粒。产卵时选择在江底多砂质卵石,水温在25~32℃(以27~30℃最佳),透明度为15~30厘米,流速为1米/秒,流量为2500~4000立方米/秒的沙质底清澈水处。繁殖时三、五成群活跃在大江水上层。雌雄相互追逐,多在午后至傍晚前产卵。卵为浮性卵,具油球。卵径一般在0.7毫米左右。一次性产卵,繁殖能力较大。受精卵在水温26.5~27.0℃时17个小时可孵出仔鱼。仔稚鱼培育期间在水温26~34℃,从仔鱼出膜到稚鱼鳞片完全形成需要29天。
鲥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生殖群体由海洋溯河作生殖洄游,在5-7月,即在江河的支流或湖泊中有洄水缓流、砂质底的江段繁殖。产卵时间多在傍晚或清晨,生殖后亲鱼仍游归海中。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鲥鱼为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肉细脂厚,鳞片与皮肤之间满含脂肪,营养丰富,在中国古代就被作为纳贡之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中医记载,鲥鱼肉味甘,性平,有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消热解毒之功效;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用鲥鱼蒸出的鱼油,涂于水火烫伤处,疗效也甚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1998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在长江口下游常年产量为50万千克左右,1974年曾高产达157.5万千克。以后由于污水及水利工程(拦江筑坝)兴建,产卵场严重破坏,又加超强度的捕捞亲鱼和幼鱼,其资源量严重衰退,至1985年仅有3万千克。为了保护鲥鱼的资源,中国相继开展了鲥鱼人工授精、卵孵化及仔鱼培育的研究,有关部门还提出从1987年3月起对长江鲥鱼的短期(3年)禁捕规划。3年禁捕鲥鱼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长江鲥鱼资源濒临枯竭的现状仍无明显改变。
濒危原因
野生鲥鱼濒危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捕捞亲鱼和幼鱼、水域环境污染以及水利建设。每年的生殖季节,鲥鱼亲体在溯河产卵的途中会遭到捕杀,从而导致到达产卵场进行繁殖的亲鱼数量大大减少。在鲥鱼幼鱼的天然索饵场,渔民在捕捞其他经济鱼类时,由于使用的渔具网眼密集且直径小,容易附带将幼鲥捕捞,从而对幼鲥造成较大伤害。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长江、珠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鲥鱼的正常洄游、产卵、孵化、仔幼鱼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鲥鱼种群衰退。
一方面大坝建设会截断鲥鱼上溯产卵洄游的通道,从而导致其无法进入产卵场进行繁殖;另一方面一些梯级电站的建设致使鲥鱼繁殖环境水文条件和水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如流速变缓、透明度降低,不利于鲥鱼的繁殖,直接导致其资源的衰退。例如,长江上游的万安电站建成后,长江水被截留,不仅改变了湍急的水流,而且水温也下降了10摄氏度,长江鲥鱼没有办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育。赣江巴邱镇段建了峡江水电站后,鲥鱼的产卵地被阻隔到了百里之外,致使其无法游到巴邱进行产卵繁育。
另外,由于鲥鱼种群数量逐年减少,近亲繁殖的机率大大增加,致使种群生存能力下降,资源进一步衰退。
近年来,鲥产量明显下降,受海洋、长江自然条件影响。
保护措施
1987年3月中国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武汉会议讨论决定,从1987年5月起,对鲥鱼实行全江禁捕,禁捕期为三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水产研究所通过开展鲥鱼池塘驯养和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作为保护和增殖鲥鱼的重要途径。
文学记载
中国食用鲥鱼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但鲥鱼之名则始于宋代。宁原《食鉴本草》中说:“鲥鱼,年年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故名。”《广韵》记载:“鲥鱼,名似鲂,肥美,江东四月有之。“《桐庐县志》记载道:“鲥鱼每年立夏前后从海洋进入钱塘江,上溯至富春江桐庐县排门山、子陵滩一带产卵,产后归海,其名取自来去有定时之意。”这种依时令而来的珍馐,也就被冠以鲥(时)鱼的名号。鲥鱼生性急躁,捕食和游动都颇为迅速,常因被障碍物撞伤脱鳞而亡,李时珍《本草纲目》言,“一丝挂网即不复动”,只要有网触碰到鳞片,它就不再动弹,故有“惜鳞鱼”之称。
到了明代,长江鲥鱼成为进献皇帝的贡品。冯时可《雨航杂录》道:“鲥鱼首夏以时至而名,本朝甚贵之。”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贡。”
进入清朝,长江鲥鱼进贡规模更大,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至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历时二百余年的鲥贡才宣告结束。曹寅《鲥鱼》附注云:“鲥初至者名头膘,次名樱桃红。予向充贡使,今停罢十年矣。”
元朝时期,韩奕所著《易牙遗意》中就有清蒸鲥鱼的详细做法。
相关文化
鲥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鲥与河豚、刀鱼齐名,被并称为“长江三鲜”。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