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江西省辖地级市,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部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总面积355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2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底,鹰潭市常住人口115.09万人。
历史沿革
西周以前鹰潭属
扬州之域,
春秋为
百越之地,
战国先属
越后属
楚。秦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
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境属余汗县域地。
兴平元年(194年),属
庐陵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属
鄱阳郡。
晋
元康元年(291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
晋兴县,辖今
月湖区、
贵溪市、
余江区境地。
永嘉七年(313年),晋兴县更名兴安县,不久即废,恢复余汗县晋兴乡。
南朝天嘉年间(560—566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
安仁县,属
吴州。
隋
开皇九年(589年),废安仁县,恢复余汗县晋兴乡;余汗县更名
余干县,属
饶州。
唐
武德四年(621年),余干县晋兴乡划出设
长城县,属饶州。武德七年(624年),
玉亭县并入长城县。武德八年(625年),撤长城县恢复余干县晋兴乡。永泰元年(765年),划
弋阳县西境及余干县东北境设
贵溪县,隶属
信州,辖鹰潭坊(今月湖区)。
咸通年间(860—874年),余干晋兴乡更名兴安镇。
宋开宝八年(975年),兴安镇更名安仁场。
端拱元年(988年),安仁场升置安仁县,隶属
江南东路饶州。
元
至元元年(1264年),安仁县隶属江浙行省
饶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
信州为
信州路,辖贵溪,隶属
江浙行省。至正二十年(1360年)
朱元璋部
胡大海取信州,改信州为
广信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安仁县隶属江南行省
鄱阳府。
清
顺治四年(1647年),
贵溪县鹰潭坊隶属江西省广信府。顺治十四年(1657年),安仁隶属江西省饶州府。
乾隆三十年(1765年),鹰潭坊设司。
同治三年(1864年),鹰潭改设镇,为建镇之始。此后,为贵溪县所辖镇沿至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因安仁县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更名
余江县。是年江西省分4道,贵溪、余江同属
豫章道。土地革命时期,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溪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贵溪县信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余江县苏维埃政府在象鼻湾(今高公寨营林场象湾村)成立,下辖3个区12个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分为13个行政区,贵溪、余江县同属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临川县;同年,在余江县成立河南县(今平定乡石背村)苏维埃政府,下辖2个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贵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辖冷水、茶山、洞源、麻地等乡一带。同年冬,贵南苏区失陷。次年冬,贵北苏区失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减为8个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又增至11个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8月,又改划为9个行政区。贵溪、余江县属第六行政区,署治今上饶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4日,贵溪、余江、鹰潭相继解放。7日,成立贵溪专员公署,鹰潭为专署所在地,辖贵溪、余江、弋阳、东乡、进贤、金溪、资溪等8县;8月13日,贵溪专员公署撤销,贵溪、余江县改属上饶专署,鹰潭仍为贵溪县所辖。
1957年1月,鹰潭镇从贵溪县划出,升格为县级镇,隶属上饶专署。
1958年4月,鹰潭镇复归贵溪县管辖。
1960年7月,鹰潭镇再次从贵溪县划出,隶属上饶专区直辖县级镇。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镇设市,隶属上饶地区。1983年7月,鹰潭市升格为地级市。
行政区划
1988年1月,月湖区增设梅园街道办事处。
1993年3月,贵溪县志光、冷水、鸿塘、泗沥、河潭、文坊6个乡撤乡设镇;余江县画桥、潢溪、中童、马荃4个乡撤乡设镇。
1995年3月,贵溪县撤销盛源、高公、罗河、周坊乡,改设流口、金屯、罗河、周坊镇;月湖区白露、童家乡,撤乡设镇。
1996年5月,贵溪县撤县设市。
2018年5月2日,撤销余江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以原余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余江区的行政区域,余江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截至2022年10月,鹰潭市辖2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贵溪市、余江区、月湖区,另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信江新区,共34个乡镇和9个街道。市政府驻月湖区鹰潭市经济大厦。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信江中下游。地处北纬27°35′—28°41′、东经116°41′—117°30′,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辖区东接
弋阳县、
铅山县,西连
东乡县,南临
金溪县、
资溪县,北靠
万年县、
余干县,东南一隅与
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境域南北长约81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距省会南昌市143千米(铁路里程)。全市总面积3556.7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15%。
地形地貌
鹰潭市地处
武夷山脉向
鄱阳湖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部低。地形可分为东南部中山地带,北部中高丘陵地带,西部中低丘陵地带,中部贵溪盆地地带。主要山峰有阳际坑、青茅境、鲑鱼峰、唐家山、天华山、郎岗山等。境内最高峰阳际坑位于贵溪樟坪乡,海拔1540.9米,最低点位于余江区锦江镇团湖村信江河谷,海拔16米。
气候
鹰潭市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雨量充沛,光线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8℃,极端最低气温-9.3℃,极端最高气温41.0℃,相对湿度为76%,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年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214.4毫米。无霜期长达262天。最低月均气温3.3℃,最高月均气温34.9℃。平均气温年较差23.3℃,生长期年平均317天,无霜期年平均267天,最长达317天,最短为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9.9小时,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7.7天。
2023年6月23日9时至24日9时,鹰潭余江区林溪测站降水142毫米。
水文
鹰潭市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主要河道有一级河信江,长72千米;二级河12条,总长425千米;三级河3条,总长44.5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信江,从贵溪流口经境内贵溪市、月湖区、余江区,从余江区的锦江镇炭埠村流出,长72千米;主要支流有白塔河、罗塘河、童家河、白露河、泗沥河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鹰潭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41.22亿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浅层地下水)为6.29亿立方米,全市全年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0.4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22亿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为10.6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2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属矿岩金、砂金、银矿、铅锌矿4种,非金属矿瓷土矿、硅石矿、石膏矿、石灰石矿、耐火粘土矿、滑石、脉石英、松脂岩8种及铀矿、矿泉水等共17种,在全国和省内具有优势的矿有银、铅、锌和石膏。其中银保有资源储量5454吨,铅155.8万吨,锌223.3万吨,石膏4522.6万吨。已经开发的有银、铅、锌共生矿,位于贵溪市冷水镇,矿区面积35平方千米,银地质储量9400吨、铅锌350万吨、硫370.3万吨、镉1.3万吨、金10.8吨。日处理矿石500吨,年产白银23吨。
动物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查明的脊椎动物有4纲33目(含亚目)94科364种,其中,鱼类3目9科18种,两栖类2目7科33种,爬行类3目10科56种,鸟类17目49科207种,哺乳动物8目19科50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无脊椎动物1568种,其中,陆生贝类13科27属47种,昆虫20目169科952属1281种,蜘蛛30科102属240种。当地珍贵品种有黑麂、豹、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5种。
植物资源
鹰潭市境内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44科848属1847种,其中,苔藓植物61科151属266种,蕨类植物27科59属123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28属1445种。其中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榧树、福建柏、樟树、闽楠、浙江楠、金荞麦、花榈木、蛛网萼、野大豆、榉树、毛红椿、喜树、香果树等1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人口
截至2023年底,鹰潭市常住人口115.0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984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7.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7.13%,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0.69万人,出生率为5.99‰,比上年下降0.8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0.85万人,死亡率为7.35‰,比上年提高0.34个千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鹰潭市常住人口为1154223人。
截至2022年末,鹰潭市常住人口115.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83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6.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6.04%,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0.79万人,出生率为6.85‰,比上年下降1.3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0.81万人,死亡率为7.01‰,比上年提高0.1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6‰,比上年下降1.51个千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
鹰潭市常住人口中有畲族、满族、回族、土家族、壮族等34个少数民族成份共4600余人,在全市130万总人口中占0.35%。其中,农村少数民族2900余人,城市少数民族1700余人。全市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为3200余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450余人,主要为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鹰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4.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2.3、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6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710.16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595.55亿元,增长4.7%。
参考资料来源:
2024年,鹰潭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2.5、0.9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6%,制造业投资增长1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9.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2%。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投资增长9.4%,比全部投资增速高3.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4.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4年,鹰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48亿元,同比增长3.2%。粮食播种面积187.8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粮食总产量13.63亿斤,连续14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57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产量8.40万吨,同比增长4.2%。禽肉产量1.53万吨,下降0.8%。禽蛋产量1.99万吨,增长11.5%。生猪出栏118.44万头,下降0.9%;年末生猪存栏64.18万头,下降3.7%。
第二产业
2024年,鹰潭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7.6、4.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7.8%,制造业增长1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1%。分行业看,30个行业大类有21个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0%,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8.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7.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9.7%。分产业看,铜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个百分点;非铜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4%、3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1.6%、33.8%,占比分别提高3.7、10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66.96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199.14亿元,同比增长45.4%。
第三产业
2024年,鹰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58亿元,同比增长5.4%,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1.9、0.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4.44亿元,增长9.4%。按消费类型分,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66.42亿元,增长10.1%;餐饮收入18.02亿元,增长3.0%。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2%、11.9%、38.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益显现,12月份,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0.3%,连续两个月两位数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1.59亿元,增长39.5%,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个百分点。
2024年,鹰潭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72.33亿元,同比增长8.6%,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3.6、25.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357.26亿元,同比增长8.5%,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6.2、14个百分点;出口115.07亿元,同比增长8.6%,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1.5、31.1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2年,鹰潭市争取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项,争取省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20项。全年授权专利221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55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5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04亿元。年末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6个,其中国家级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2023年争取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4项,争取省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20项。全年授权专利203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83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9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5亿元。年末现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1个,其中国家级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32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普通中学99所,小学99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421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在校生分别为1.31万人、8.99万人和9.38万人,在园幼儿3.34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分别拥有专任教师7836人、4491人和2659人。全市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01.8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4%。
2023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69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普通中学100所,小学67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289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在校生分别为1.40万人、8.93万人和9.00万人,在园幼儿3.06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分别拥有专任教师8153人、4175人和2346人。全市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101.86%,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4.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6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58%。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共有博物馆5个,收藏文物1.36万件;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57.4万册;文化馆4个,文化站44个;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38%;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
2023年末共有博物馆5个,收藏文物1.26万件;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58.82万册;文化馆4个,文化站44个;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28%;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拥有卫生机构(含卫生室)848个,其中医院40个、卫生院35个。卫生技术人员7090人,比上年增加40人,其中执业医师2600人,注册护士3125人;卫生机构床位8063张,其中医院床位数6509张。
2023年末拥有卫生机构(含卫生室)1040个,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35个。卫生技术人员8332人,比上年增加1241人,其中执业医师3153人,注册护士3771人;卫生机构床位8921张其中医院床位数7270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共有体育场馆2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年举办全市性全民健身活动88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社会指导员3824人,年末登记在册运动员1720人,登记在册教练员40人。举办了7项示范性赛事活动,开展各种群众赛事活动150余场;主办了2022年鹰潭市青少年系列锦标赛,全市72支代表队1069名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拳击等年度系列锦标赛。
2023年末共有体育场馆12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年举办全市性全民健身活动194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社会指导员4380人,年末登记在册运动员2185人,登记在册教练员111人。全市先后承办了江西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十一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鹰潭·龙虎山站)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市本级开展了包括新年登高、全省冬泳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150余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62万人,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91万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6.3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6.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2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9.88万人。
2022年,鹰潭市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7096套,棚房区改造开工率100%。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053人,保障标准每人825元/月,比上年提高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460人,保障标准每人600元/月,比上年提高85元/月。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共有社会福利院3个,福利院床位数418张,在院职工31人,在院人数119人。年末共有光荣院2个,光荣院床位数50张,在院人数21人。年末共有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61个,床位数3708张,在院人数1311人。
2023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84万人,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40万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4.5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6.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6.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7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09万人。
2023年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7939套,棚户区改造开工率100%。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459人,保障标准每人885元/月,比上年提高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455人,保障标准每人660元/月,比上年提高60元/月。年末共有社会福利院3个,福利院床位数446张,在院职工21人,在院人数53人。年末共有光荣院2个,光荣院床位数50张在院人数24人。年末共有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53个,床位数3538张,在院人数1463人.
交通运输
鹰潭市境内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等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浙赣、皖赣、鹰厦3条铁路干线过境,境内设鹰潭、鹰潭南站、余家站、肖家站、上清站、圳上站、富庶岭站等7个站,由江西省的鹰潭、资溪站,通往福建省的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站;鹰潭站为特等客运站,日均有140余列客车停靠。
鹰潭市境内沪(上海)昆(明)高速、济(南)广(州)高速公路过境,其中沪昆高速公路境内长56千米,双向四车道,全立交,全封闭,有鹰潭西、鹰潭东、余江、贵溪等四个出口,通往弋阳、东乡;济广高速公路境内长42千米,双向四车道,全立交,全封闭,有鹰潭南、龙虎山等两个出口,通往余干和金溪。320、206国道过境,其中320国道境内长60.5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弋阳、东乡;206国道境内长50.0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余干和金溪。S207、S208省道过境,其中S207省道境内长30.1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万年;S208省道境内长4.9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东乡和余干。有县道11条,总长490千米。有乡道128条,总长890千米。
鹰潭市境内有境内通航河道2条,总长140千米。信江河流口至浮水滩64千米,其中红卫坝至界牌段33千米为5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300吨级船舶,其余31千米航道为7级,最大通航能力为50吨级。白塔河长度76千米,只能距间通航,为等外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10吨。
2022年,鹰潭市旅客运输量533.6万人,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192.1万人;公路旅客运输量337万人;水路旅客发送量4.5万人。全年货物运输量7957.72万吨,其中铁路货物发送量276.32万吨;公路货物发送量7331万吨;水路货物发送量350.4万吨。
截至2022年底,鹰潭市境内公路总里程5385.4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1.44千米。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6.33万辆,增长8.4%,其中运营车辆1.99万辆,非运营车辆24.24万辆。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284辆;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5.33标台;年末实有出租车450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历史文化
道教文化
为传承中国道教文化,体现中国道教发源地,2002年5月鹰潭市路监局对月湖区交通街至中心广场内环街区更名上清宫路、仙岩路、正一观路,总长约2千米。在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
嘉靖三十二年(1563年),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
正一观。
文化遗址
角山窑址是一批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手工业者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窑场,记数符号的发现也证明这里生产和交换的规模已经非常宏大。由于角山窑址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之地,它的发掘为这些地区商代遗址陶器的烧造提供了确切的窑口依据。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
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宋崇宁四年(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1319年),迁建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以“新其第”。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遗物。嗣汉天师府来源于元世祖
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
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
风景名胜
龙虎山冷水大峡谷生态旅游区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位于江西鹰潭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泸溪河的上游,源于武夷山脉。峡谷全长20千米,相对落差120米,漂流全程8千米,用时约90分钟。主要景点有:卓玛滩、寨上滩、喜来滩、玉枕滩、鹰嘴岩及壮观的鹰厦铁路等。
龙虎山景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16千米处,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中国道教祖庭、道教第一山。龙虎山景区有四绝闻名天下:丹霞绝美、道宗绝圣、古越绝唱、阴阳绝妙。
血防纪念馆
血防纪念馆始建于1978年10月,坐落于余江区中心区域。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舍院式结构,1998年,被鹰潭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阳洞府位地于城南距市区5千米的雷溪乡南山村附近。洞府四周环山,山与山交错环绕,山下水道相通,使洞府处于山山水水之中。洞府高距水面约30米,登临府内,其内宽11米、深8米,洞顶如覆盖巨石,距地面3—6米。洞府东有蜈蚣岭、鸡公岭、牛车岭;南有狮子岭、川岩;北有思岩,岩下石壁扣之如鼓声,又称鼓石。因洞府面朝东南,四季中洞府均能临受日光、月光、星光照射,因之改旧名山杨寺为三阳洞府。
吉泉峰又名打帚岭,又叫脊剑峰。位于县北的黄庄乡峨门村边。海拔310米,面积4.5平方千米,东西走向。这里山峦叠翠,景色优美,号称“江南第二峰”。
韬奋故居
余江是继鲁迅之后著名文化旗手邹韬奋的故乡。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在福建永安出生。1908年11月,13岁的韬奋随父亲第一次回老家余江,在家乡四个多月里,韬奋居住在余江锦江福庆巷(现东风街)祖宅,并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韬奋故居一直由邹氏后人居住,仍保存完好。
香炉峰
香炉峰位于马祖岩北十千米,平顶圆体,形似香炉而得名。香炉峰巍然屹立,四周被水库所环绕,山腰有岩洞,洞内为春秋战国岩墓,这里有仙人洞、仙人庙、千丈坡、试胆壁、仙女池、黄牛岭、棋盘石,上面有泉水、小竹林、古寺遗址。
特产美食
贵溪捺菜
“龙虎山道菜”,是江西最具特色的菜干。酸、甜、脆、咸、辣皆备,色、香、味俱全。
贵溪灯芯糕
“龙兴铺”,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老字号,始于明代,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由当时在贵溪做生意的抚州商人薛应龙创立的。
余江茄干
茄干是当地民间的风味特产,具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主要原料有茄干、辣椒、米酒、蔗糖及多种辅助原料。产品获得1997年江西省新产品新成果金奖。
宫廷桃酥王糕点
2018年4月1日—2日,由鹰潭市人民政府、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鹰潭)中式糕点博览会暨首届中国(鹰潭)桃酥节在江西省鹰潭市举行,这是江西省首个以中式糕点为主要内容的博览会开幕式上,鹰潭被授予“中式糕点之乡(桃酥)”称号。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94位。
2020年6月,鹰潭市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
2020年8月,鹰潭市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城。
2020年8月,鹰潭市入选“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
2020年12月25日,鹰潭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6月,鹰潭市入选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
2021年8月20日,鹰潭市被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城市。
2021年9月,鹰潭市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2021年10月,鹰潭市入选“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2022年4月,鹰潭市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