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锵先生现任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翻译社社长、全美餐馆反暴力联盟主席和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等职。在纽约华埠,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困难,找黄克锵;受委屈,也找黄克锵”。正因如此,位于华埠宰也街16号的黄克锵的办公室,每天不仅会接到华人求助丶咨询的电话,同时还要接待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华人。
人物简介
黄克锵
黄克锵祖籍
福州。因他在
香港出生,能说一口流利地道的
广州话,
纽约华埠不少侨胞都以为他是广东人。古道热肠的他,
社区不少受难侨胞与家属都曾受过他的帮助,故在华人社区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困难,找黄克锵;受委屈,找黄克锵。在纽约华埠,想找到黄克锵非常容易,随意一问,肯定会有热心的侨胞为你指路。黄克锵为人耿直,疾恶如仇,经常帮助基层侨胞
伸张正义、仗义执言,因此在无意中他也得罪了不少人。无论是台独分子、反华分子、邪教分子、黑帮分子,还是偷渡集团分子,近日甚至连部分“高级华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从未停止过对他造谣中伤、诬陷诽谤,甚至人身攻击,对于这些无中生有的谣言,他一概一笑置之,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纽约华埠,广东人说他是广东人,
福州人说他是
福州人。他也不会特意去纠正,因为他觉得:地可以分东西,人无须分南北,不管来自
福建、广东、
上海、
北京,或者
香港、
台湾、
澳门,都是自己的同胞,都是中国人,无须把狭隘的地域观念凌驾在侨胞服务之上。亦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广大侨胞的尊重和信赖。
黄克锵中英文俱佳,精通台山话、
广东话、
福州话、闽南话、
上海话等中国方言,是目前纽约侨界屈指可数的会撰著文章的侨社领袖;现任
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
美国华裔公民反邪教协会主席、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全美餐馆反暴力联盟主席。
人物经历
1971年,16岁的黄克锵跟随家人从
香港移民到
美国,这个从小受父亲熏陶
丶对乡土有着深厚感情的少年,一踏上异国的土地,就感受到了种族歧视。“那个时候,他们会因为我说英文有口音而看不起我”,16岁的少年就用最本能的方式反抗这一切,“有一次,我在校车上和一个说中国人坏话的孩子打架。”长大后,对中华有了更深认识的黄克锵,林则徐丶林觉民成为他最崇拜的两个历史人物,在他撰写的《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一文里,黄克锵提到林觉民“公而忘私丶为国忘家丶杀身成仁”,表露了自己对这个
福建同乡的敬佩。1995年,黄克锵成立了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继而
基金会在纽约华埠顺利完成了树立林则徐铜像丶整建
林则徐广场丶悬挂林则徐大道街牌等工作。1997年7月1日,黄克锵又“凭良心”组织了
华埠万人大游行,以欢庆
香港回归。“那一天我们和
香港时间同步,也搞了一个升丶降旗的仪式。”一万多名华侨华人手举中国国旗和
香港紫荆花区旗,目视英国米字旗缓缓降下,“米字旗降下的一瞬间,人群里特别安静,三四秒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掌声越来越大,好多人都哭了出来”,回想当时的情景,黄克锵仍然记忆犹新。
社会活动
帮助华人
帮助华人——“有困难找黄克锵”
从18岁开始做
社区活动到现在,黄克锵一直致力于为华埠基层的华人提
供帮助。“我觉得对的事情,倾家荡产也要做”,从丈夫失踪丶孤立无援的妻子到遭遇欺诈丶焦急万分的商户老板,从蒙受欺骗丶钱财尽失的新移民到社会地位低下丶屡遭侵害的外卖郎,黄克锵均一视同仁,或予以资助,或亲自奔走为其寻求法律支持,或凭借经验为其提出建议。1995年5月,新移民高丽钦被绑架,并惨遭奸杀。黄克锵马上致函给
美国司法部丶
纽约州市
检察院,敦促尽早破案,并召开记者招待会呼吁侨胞加强警民合作,要勇于报案并加入警队协助
社区。1997年2月,缉拿归案的两名凶徒被判终生监禁。2002年10月,外卖郎林建春在送外卖时,被3名非裔青少年枪杀。黄克锵得知此事后,发动侨社为其家人捐助善款,并悬赏鼓励目击证人向警方提供凶手线索,帮忙找律师控告凶手。一年后,杀害林建春的主谋被判25年至终身监禁。面对黄克锵的付出,纽约华埠的华人称他为“纽约侨领”,可是黄克锵自己却不认可这一叫法,“‘侨领’不敢当,我离领袖还差得远,”他笑说,“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
社区活动家。”
华人自强
华人自强——“我不相信风气不能改”
纽约CW11频道以《中餐外卖──噩梦》为题,报道“新
福建”中餐馆
的外卖便当里竟然发现大块老鼠肉,暗示该中餐馆以鼠肉冒充鸡肉。这则莫须有的新闻播出后,造成恶劣影响,更有寻衅者叫嚷“中国人滚出
美国去”。黄克锵又一次站在最前面,与其他侨领一起,严正指责
美国媒体对中餐馆的不实报道,并多次组织华裔民众到CW11
电视台总部前示威抗议,要求
电视台对此作出道歉。“华人被抢劫丶枪杀丶诬蔑的事不算少,”黄克锵说,“以前,当地政府只是表个态就没了下文;再加上华人之间不团结,怕事,不懂得怎样自保,所以事情出来之后,吃亏的总是华人。”“此次‘芥兰鼠肉’事件是华人团结起来的
一个机会,可以说是新民权运动的开始,是必须要做的。”黄克锵认为,海外的华人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华人必须团结起来争取应有的地位。而现在,背后有强大的中国作后盾,年轻一代的华人也已成长起来,他们受教育程度也比父辈们高,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华人改变现状的好时候。“如果没有人做,风气就会永远这样,我不相信风气不能改,就看你想不想做,
敢不敢做。” 黄克锵认为,在中国迈向富强丶海外华人越来越团结的情况下,华人生存状况会越来越好。
打官司
纽约华人黄克锵状告CNN
纽约消息 5月9日,就纽约华人状告
CNN一案,海明律师事务所宣布将向法庭申请撤案。5月10日,案件再出现两个变化:梁淑冰将委托新的代理律师;
美国华人黄克锵在帮助梁
女士的同时,将作为新的原告,同时委托律师立案状告CNN。黄克锵先生现任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翻译社社长、全美餐馆反暴力联盟主席和
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等职。面对目前遇到的最新现实情况,他主动找梁女士,决定全力支持梁女士状告CNN,并帮助她找到合适的律师。另外,他本人也要状告CNN。
义卖
美国CW11台炮制“芥蓝鼠”辱华事件以来,
美国华人餐馆联盟和闽籍侨团、粤籍侨团、客家侨团、江浙沪侨团组织多次示威抗议活动,但CW11台尚未认错和道歉。美国华人餐馆联盟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日前已申请到本年度五月份和下半年的每个月的示威许可。因经费紧张,该联盟主席黄克锵决定义卖不久前出版的《
中华情》一书,为抗议CW11
电视台筹集经费。 美国
《侨报》报导, 《
中华情》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是黄克锵近几年来用业余时间撰写的杂文汇集,全书约20万字,内容涉及旅美华人极为关注的时事风云、
中美关系、两岸形势、中日关系和新移民生活等问题。书中,黄克锵针对侨社现状、祖国发展和国际社会形势有感而发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书中最后一篇也是最新选入的文章为《高等华人﹕何时不再挟洋自重》,此文在《
侨报》刊出后,曾被数百家海内外媒体和网站转载,引发网路上有关所谓“高等华人”丑陋现象的热烈讨论。不少读者评价说,拜读黄克锵的文章常让人产生会心一笑或深有感触的共鸣。黄克锵表示,拿出一小部分《
中华情》义卖的目的是筹集抗议CW11
电视台的经费,因此没有设置任何规定,全凭侨胞们自己的意愿,一元也是一种心意。对黄克锵文章感兴趣或有心支持抗议CW11
电视台示威行动的侨胞可亲临
美国华人餐馆联盟购买,义卖活动从30日开始。
支持奥运
黄克锵:在现在
文明社会文明社会美国媒体变成了鼓励暴力的刽子手。
黄克锵:我来
美国37年了。已经习惯了言论自由。你有你的看法,我的我的见解,大家都有表达不同立场的自由。说实在话,我不太愿意接受你们的采访,原因很简单,像CNN、BBC等媒体最近在报道中国西藏暴乱这一问题上,使用断章取义或是张冠李戴的方式处理,在国际社会中影响不好。有关中国的事件很少看到西方媒体有公平、公正的报道。言论自由是双程道,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新闻媒体的任务是站在中立的立场,把事件的真相摆在观众、听众或读者面前,让观众、听众或读者自己去判断,去做结论。很遗憾,这一次西方媒体强加了主观臆断,刻意弄出一个极为主观的态度来处理新闻去误导观众、听众和读者,这本身就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
新闻自由火炬手。
参选议员
美国华裔选民协会及多个闽籍侨团日前推荐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参选纽约市
议员。但直至3日为止,黄克锵仍表示在慎重考虑之中。他说,即使真的参选市
议员,也绝不领取政府提供的助选经费,要做一个能完全代表民意的民意代表。黄克锵解释说,他并非评击其它会领取政府补贴的政治人物,不过他个人认为这个相应补贴的资源,都来自纳税人,他根本不想花这种钱打广告、宣传自己。黄克锵表示,他目前仍在考虑是否参选,但他认为若华人出来参选,选民应统一票源,不要分散力量,直至成功选出一个真正代表华埠的华裔市
议员为止。
人物评价
美国福建同乡会代主席石水妹先生表示,十多年来,黄克锵先生以其丰富的知识、出色的才干、最大的热忱和悲悯的爱心,为
社区、为侨胞、特别是处于弱势的草跟侨胞提供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的服务。他这十几年来在华人
社区所做的事情就是市
议员应该做的事情。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秘书长迦佺李先生表示,黄先生十年如一日,热心
社区事务,关心基层侨胞疾苦,对有需要帮助的侨胞及时伸出援手,并仗义执言为受欺凌的侨胞讨还应有的公道,他如果参加竞选市
议员,无须在竞选期间在
华埠街头频繁出现就为了扶一位老婆婆过马路来争取选民的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