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信

清华大学藏学研究员

黄明信(1917年12月29日—2017年5月29日)生于湖北沔阳,成长于北京 。是著名藏学家。

个人生平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40年后在甘肃拉卜楞寺学习八年,取得藏传佛教然坚巴(རབ་འབྱམས་པ་)学位。1950年后,先后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出版社工作,参与了“十七条协议”等重要文件的翻译和《格西曲札藏文辞典》、《五体清文鑑》等重要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
1953年起在民族出版社任藏文编译室副主任。是第一二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藏文翻译组的主持人之一,并主持过《格西曲扎藏文词典》和一些民族遗产的整理出版工作,包括《五体清文鉴》的影印出版,对该书的成书经过进行了考证,此文在2003年出版的《贤者喜宴》里又被重刊。传统的藏文里佛学词汇丰富而现代词汇贫乏,建国初,翻译宪法毛泽东著作遇到困难,黄先生参加了开创时期的工作,对藏文哲学社会科学名词术语的确定做出了—定的贡献。1958—1978年在农场劳动,为农业一级工。1979年平反恢复工作后,在北京图书馆任研究馆员,1988年离休,后返聘十年(至1998年)。社会职务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西藏天文历算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民族文字研究会名誉会员。1992年国务院为了表彰黄先生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发给证书和特殊津贴。
个人作品
1978年被从农场借调到《藏汉大词典》工作,为其主要编纂者之一。1980年到了北京图书馆之后,整理馆藏藏文古籍作了大量工作,并制订了《藏文古籍编目条例》详细说明,发表于《中国藏学》(汉文版创刊号/藏文版第2期)。藏传佛教史方面,黄先生为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隋唐卷》写了《吐蕃佛教篇》(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表过《敦煌写本藏译无量寿宗要经研究》(合作);用藏文编写了《藏族历史人物年代手册》(2000年民族出版社);2003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一一“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及其藏译本笺证》。黄先生是《宗教大词典》的副主编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佛教小词典》的两主编之一(200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因明学方面,主编了《中国逻辑史资料·因明卷》藏传部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9年在《因明学新探》一书里发表了《藏传因明典籍经眼录》,1994年在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因明研究》一书中发表了《藏传因明的应成式答辩规矩》。
藏历方面,黄先生与陈久金合作译著了《藏历的原理与实践》(藏汉合璧,民族出版社1987)被公认为是填补学科空白的力作,受到藏汉两族和国内藏学家的重视,又另外还编写了《藏汉历算学词典》(藏文)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和科普性的《藏历漫谈》(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西藏的天文历算》(200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 藏学文集三册已于2007年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
人物年表
1917年 12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刚满月即来北京,此后成长于北京。父亲黄立猷,母亲杨芝瑛。
1921年 4岁上北师大蒙养园。
1922—1924年 5岁至7岁 在国立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上学。
1929年 12岁 父亲去世。
1931年 14岁 初中毕业,赴天津上南开高中。
1934年 17岁 夏,从南开高中毕业。 秋,入清华文学院就读。
1938年 21岁 2月19日,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随部分老师和同学步行入滇。4月28日,随长沙临时大学西迁队伍到达昆明。本年,大学毕业后远赴西北,任青海湟川中学教员,教国文和历史,并跟随学生上每周两小时的必修藏文课。
1940年 23岁 下定决心研究藏族文化。 秋,去拉卜楞自费学习藏语文。
1941年 24岁 秋,入拉卜楞寺,在喇固活佛(བླ་ཁུ་ཚང་)今译拉科仓活佛。座前受沙弥戒,赐名琐南嘉措(བསོད་ནམས་རྒྱ་མཚོ་),依照藏传佛教寺院传统学习方法,修习佛学理论。本年,从藏文翻译的《猴鸟交涉记》一文,发表于《边政公论》1941年第3、4期。
1942年 25岁 仍在拉卜楞寺学习。始与法尊法师接触,经李安宅致信法尊法师。11月14日,法尊法师来函,答复有关“藏文来源、吐番及吐伯特、卫藏与羌、清代诸王之信仰佛法、转世制度”等诸问题。
1943年 26岁 仍在拉卜楞寺学习。
1944年 27岁 本年,所撰《西藏学者之中华学术史观》一文发表于《边疆通讯》1944年第9期。
1945年 28岁 3月起,所撰《拉卜楞寺的喇嘛生活》一文发表于《康导月刊》1945年第2、3、4期合刊。本年起,担任拉卜楞寺第五世嘉木样活佛的汉文老师。不久,经五世嘉木样向南京教育部举荐,被任命为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教导主任。
1946年 29岁 11月5日,随拉卜楞司令黄正清于南京拜会教育部部长朱家骅及蒙藏司司长凌纯声,报告拉卜楞寺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情形。
1947年 30岁 本年,将散人善根宝海撰、比丘宝海书《历代嘉木样大师略传》署名“沙弥福海”,福海即黄明信先生藏文名字琐南嘉措之意译。一文译为汉文,发表于《第五世嘉木样呼图克图纪念集》。
1948年 31岁 11月,所撰《现观庄严论与大智度论的作者》一文发表于《边疆通讯》1948年第10、11期合刊。本年,在拉卜楞寺获得“然坚巴”学位,离开拉卜楞寺回到北平。
1949年 32岁 春至夏,任天津南开大学讲师,主讲西藏史。 10月,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
1950年 33岁 秋,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负责藏文翻译工作。
1953年 36岁 调至民族出版社,任藏文室副主任。
1956年 39岁 12月,所编《西藏文法四种合编》(《སུམ་རྷགས་རྩ་བ་དང་དེའི་འགྲེལ་པ་སི་ཏུའི་ཞལ་ལུང་།》)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月,主持编译的《格西曲札藏文辞典(附汉文注解)》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1957年 40岁 1月,参与校订的藏译本《整顿党的作风》(《ཏང་གི་ཀུན་སྤྱོད་དག་ཐེར་སྐོར།》)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2月,校订的藏译本《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འབྱོར་མེད་གྲལ་རིམ་ཁོ་ནས་སྲིད་དབང་འཛིན་ལོ་རྒྱུས་ཀྱི་ཉམས་མྱོང་སྐོར་ཡང་བསྐྱར་བཤད་པ།》)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5月,参与校订的藏译本《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ཏང་ནང་གི་ནོར་འཁྲུལ་གྱི་བསམ་པ་ཡོ་བསྲང་བྱ་དགོས་པའི་སྐོར།》)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本月,参与校订的藏译本《实践论》(《ལག་ལེན་གྱི་རྣམ་གཞག》)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8月,撰写《有关〈五体清文鑑〉的一些历史材料》一文。 9月,参与整理的《五体清文鑑(中册)》由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 10月,参与整理的《五体清文鑑(上册)》由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11月,参与整理的《五体清文鑑(下册)》由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其中附录有先生所撰《有关〈五体清文鑑〉的一些历史资料》一文。
1958年 41岁 1月,参与校订的藏译本《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སྒྲ་རིག་པའི་སྐོར་གྱི་དོགས་པ་འགའ་ཞིག་ལ་མར་ཁེ་སེའི་རིང་ལུགས་ལྟར་ལན་བཏབ་པ།》)由民族出版社出版。9月,被划为“右派”,离开民族出版社藏文翻译岗位。
1959年 42岁 冬,开始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劳动。
1960年 43岁 9月,被拘留送北京,在公安部秦城监狱审讯二十个月。
1962年 45岁 6月,宽大释放,回原单位工作。
1965年 48岁 4月起,在天堂河农场强劳三年半。
1968年 51岁 10月起,在清河农场强劳一年。
1969年 52岁 11月起,在山西长治大辛庄农场强劳。
1971年 54岁 2月起,在山西晋普山煤矿强劳。 8月,回大辛庄农场继续强劳。
1976年 59岁 母亲去世。
1978年 61岁 张怡荪主持的《藏汉大辞典》编写工作重新启动,先生从山西长治农场借调到成都的《藏汉大辞典》编委会工作。
1979年 62岁 4月11日,西藏佛教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当选为理事。 7月,收到北京图书馆调函,仍在成都参加《藏汉大辞典》编辑工作。 本年,“右派”平反。
1980年 63岁 4月15日,重新撰写藏历文章。10月28日,译《时轮精要》。
1981年 64岁 本月,与陈久金合作的《藏历原理研究(上)》发表于《西藏研究》创刊号;《藏历中重日和缺日是怎么回事》发表于《自然杂志》1981年第6期。
1982年 65岁 3月,与陈久金合作的《藏历原理研究(下)》发表于《西藏研究》1982年第1期。 4月22日,时宪历译注与例题完成送陈久金。9月2日,撰写日食问题藏文稿。本年,《科学地分析藏族历算》(《ཚན་རིག་གི་སྒོ་ནས་དཔྱད་པའི་བོད་ཀྱི་སྐར་རྩིས་གོ་དོན།》)一文发表于《西藏研究》藏文版创刊号。
1983年 66岁 5月20日,完成时宪历汉藏文两稿。 5月24日,撰写完成《谈谈本目录的继承性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代序)》(《གླེང་གཞི་ཚབ་ཏུ། དཀར་ཆག་འདིའི་སྔ་རྒྱུན་དང་ཕྱི་འབྱུང་གོང་སྤེལ་སྐོར་གྱི་བསམ་འཆར་བརྗོད་པ།》)。此为先生资料中一打印稿,有藏汉两文,先为藏文,后为汉文,内容相同。首页页眉处手书“民族图书馆所藏藏文典笈文集总目代序”字样。文中有“民族宫图书馆要求我写一篇序言”语,然查民族图书馆编《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三册,并未刊用此稿。6月28日,藏文文献目录杂谈稿交印。7月9日,完成《藏传时宪历源流》汉藏两种文稿。9月26日,撰写时宪历例题。12月8日,整理月蚀材料。12月16日,撰写世尊证道日月蚀小考。12月30日,完成藏传时宪历修正稿汉藏两文,发给《藏族学术论文集》。本年,与陈久金合作的《时宪历交食推步术在蒙藏》发表于《中国科技史国际讨论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
1984年 67岁 3月15日,交给陈久金5000字稿。3月16日,核时宪历稿。4月13日,时宪历译文大体完成。5月2日,撰写《藏文因明书目》校记。本月,参与编译的《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上)》(《མི་རིགས་དཔེ་མཛོད་ཁང་གི་དཔེ་ཐོ་་ལས་གསུང་འབུམ་སྐོར་གྱི་དཀར་ཆག་ཤེས་བྱའི་གཏེར་མཛོད།》སྟོད་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8月21日,在西藏历算学会上宣读论文。 本年,与陈久金合作的《藏传时宪历源流述略》发表于《西藏研究》1984年第2期。
1985年 68岁 3月15日,开始译时宪历原理。
本月,与孙文景合作编成《藏文历算典籍经眼录》(《བོད་ཡིག་རྩིས་གཞུང་དངོས་མཇལ་གྱི་མཚན་ཐོ།》)。
4月,《藏传释迦成道日之月食小考》发表于《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历算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与陈久金合作撰写的《藏传时宪历研究》一文发表于《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5月22日,完成成道日月食修改稿。7月12日,完成旃檀瑞像稿后打印。7月20日,去佑宁寺(དགོན་ལུང་)朝礼。
1986年 69岁 5月15日,完成《瑞像记笺证》初稿。本年,藏文《〈旃檀瑞像记〉藏译本纠误》(《〈ཙན་དན་ཇོ་བོའི་ལོ་རྒྱུས་〉བོད་འགྱུར་སྐྱོན་སེལ་》)一文发表于《章恰尔》(《སྦྲང་ཆར་》)1986年第2期。
1987年 70岁 3月1日,拟《藏文典籍分类方案》。7月4日,留藏历校释及代拟书评与于道泉。7月29日,用北京版书目核纳唐版。8月31日至9月4日,参加在包头召开的“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宣读与申晓亭合作的《〈蒙古源流〉成书年代诸说评议》。 9月1日至6日,参加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宣读与申晓亭合作的《〈康熙御制汉历大全蒙文译本〉研究》。10月11日,校《正理藏论》第一、二、三章。 10月24日,撰写读罗炤汉译《正理藏论》稿感想。 10月28日,阅完《正理藏论》译稿,开始阅杨化群译《七论入门》。11月2日,阅完杨译《七论入门》,与罗译一并寄刘培育。本月,《〈蒙古源流〉成书年代诸说评议》一文发表于《民族研究》1987年第6期。12月16日,致信五塔寺博物馆王丽君,问万历年旃檀瑞像碑存在否。本年,应任继愈之邀,为其主编的《中国佛教史·隋唐卷》撰写完成《吐蕃佛教》一书。
1988年 71岁 2月,与谢淑婧、丹珍卓玛合作的《北京图书馆藏文古旧图书著录暂行条例说明》一文发表于《中国藏学》1988年第1期。3月20日,撰写《五十四年喃语(絮话)》。 本月,与陈久金合作的《藏历的原理与实践——据商卓特·桑热与马扬·索巴嘉参藏文原著翻译和研究》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与申晓亭合作的《〈康熙御制汉历大全蒙译本〉考》一文发表于《文献》1988年第2期。 11月14日,被聘请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会干事。本年,从北京图书馆退休,同时又被返聘。《五十四年絮语》一文刊于《清华十级1934—1938—1988纪念刊》;与谢淑婧、丹珍卓玛合作的《北京图书馆藏文古旧图书著录暂行条例说明》(《པེ་ཅིན་དཔེ་མཛོད་ཁང་ཆེ་མོར་བཞུགས་པའི་བོད་ཡིག་གི་གནའ་དཔེའི་མཚན་ཐོ་འགོད་ལུགས་བརྗོད་པ་》)发表于《中国藏学》藏文版1988年第2期;《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日期异同》发表于《中国藏学》1988年第4期。
1989年 72岁1月16日,编《绒桑文集》(《རོང་ཟོམ་གསུང་འབུམ།》)子目约十种。2月21日,撰写《旧译经典》(《སྔ་འགྱུར་བཀའ་མ།》)第二、三帙卡片。4月10日,为《逻辑学小百科》撰稿两条。5月21日,在至元录藏文本上按汉文本编号标序。9月,孙文景编、黄明信校《藏文因明书目》(《བོད་ཀྱི་ཚད་མའི་སྐོར་གྱི་དཔེ་ཐོ།》,藏汉对照)刊《因明新探》一书。10月17日至19日,参加藏汉因明学学术交流会。本月,撰《西藏历法常识》讲课提纲。11月18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讲《藏文典籍简介》课。12月16日,修改谢淑婧《古旧图书目录卡片组织方法》一文。本年,《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日期异同》(《རྒྱ་བོད་ལོ་གསར་གྱི་ཆེས་གྲངས་མཐུན་མིན་གྱི་རྒྱུ་མཚན་རགས་བཤད།》)一文发表于《中国藏学》藏文版1989年第1期。
1990年 73岁 2月17日,参加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座谈会。3月25日,核对闰月表。4月11日,三叔黄钰生教授逝世。4月18日,撰写时宪历来源。5月,《和青年们谈几句》一文发表于《北图青年》1990年第1期。与黄燕生、黄书琴合著《黄钰生小传》。7月17日,完成追忆三叔的文章《三如与三立》。
1991年 74岁4月,《三如与三立——家祭挽联的注脚》一文刊于申泮文主编《黄钰生同志纪念集》。6月15日,撰写《于道泉先生二三事》一文。秋,《追忆十七条协议翻译工作二三事》一文发表于《中国西藏》1991年秋季号。11月,《〈因明学启蒙〉汉译本读者一助》一文刊于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一书。
1992年 75年初,撰写《蒙文〈阿勒坦汗传〉内纪日法中的两个问题答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杨绍猷君问》一文。10月1日,国务院为表彰先生对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颁发证书,并从本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 76岁 1月,《忆萨社长二三事》一文刊于《团结、求实、开拓、奉献——民族出版社的四十年》一书。本年,《拉卜楞寺藏书中的〈汉历大全〉》一文发表于《安多研究》1993年创刊号。
1994年 77岁5月,与东主才让合作的《敦煌藏文写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及其汉文本之研究》一文发表于《中国藏学》1994年第2期。10月,《雍和宫对藏历的贡献》一文发表于《雍和宫改庙250周年文集》。12月,《藏历漫谈》一书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本月,《藏传因明的应成论式答辩规矩》一文刊于刘培育编《因明研究》一书。
1995年 78岁1月18日,为《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第九章天文历法审稿。10月,《“十相自在”小释》一文发表于《中国西藏》1995年第5期。
1996年 79岁 本年始,担任《中国蒙文古籍总目》学术顾问。
1997年 80岁 8月20日至23日,参加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的“北京藏学讨论会”,发表《〈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及其藏译本评议》一文。本月,与东主才让合作的《敦煌藏文写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及其汉文本之研究》一文被收入《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第3辑。10月6日,《〈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及其藏译本评议》论文被评为北京图书馆馆庆八十五周年科学讨论会特别奖。11月19日,撰写《〈五十四年絮语〉续篇》一文。本月,《无人相应的修炼密法——时轮历法与时轮乘修炼》一文发表于《中华气功》1997年第6期。
1998年 81岁 6月,参与撰写关于藏族天文历算、藏传因明类词条的《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王尧、陈庆英主编)由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8月,在藏学讨论会上作题为《藏文古籍究竟有多少?——估计方法试探》的发言。本年,《〈五十四年絮语〉续篇》一文刊于《清华大学第十级毕业六十周年纪念刊(1938—1998)》。本年,正式退休。
1999年 82岁3月,将1985年与孙文景合作编制的《藏文历算典籍经眼录》作较大补充、修改,并调整顺序。
2000年 83岁 1月26日,就所著《吐蕃佛教》一书致“审稿先生和责任编辑先生”。2月20日,记录《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所见问题。3月15日,撰写《关于“昭”字为藏传佛教寺院名称的讨论》。5月14日,撰写《给〈彩绘大观〉汉文简介提点意见》。本月,应邀担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合作研究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藏族卷”学术指导。6月15日,受聘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大藏经》对勘局顾问。7月28日,致信《关于〈佛教小词典〉校样里藏传部分的修改补充》。8月,与谢淑婧合作的《藏族历史人物年代手册》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12月,《有关〈五体清文鑑〉的一些历史资料》一文重刊于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2辑。
2001年 84岁 3月20日,谨述《忆法尊法师二三事》一文。5月,在五台山“法尊法师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作题为《忆法尊法师二三事》的发言。 7月24日至28日,参加“2001年北京藏学讨论会”,宣读《〈藏汉大辞典〉修订再版刍议》一文。11月,《于道泉先生二三事》一文发表于王尧主编的《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一书。12月,与杜继文共同主编的《佛教小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2002年 85岁 1月,与申晓亭合作的《蒙古历、藏历、汉历》一文发表于《文献》2002年第1期。10月30日,致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谈《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关“藏历”等词条问题。本月,专著《西藏的天文历算》一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2月,作为编委之一的《佛教大辞典》(任继愈主编)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3年 86岁 7月,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佛教文化大辞典》(上、中、下)由台北薪传出版社出版。8月,专著《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及其藏译本笺证》一书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10月,《追忆十七条协议翻译工作二三事》一文重刊于张晓明编《见证西藏百年》一书。本年,撰写《〈格西曲扎藏文词典〉编译经过》一文。
2004年 87岁8月12日至13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藏族科技史国际会议”,提交论文《对于几种辞书里“藏历”条释文的评论》。
2005年 88岁1月19日,整理《汉藏对照佛学词汇》1—4页。本年,与申晓亭合作的《蒙古历、藏历、汉历例说》发表于《蒙古史研究》第8辑。
2006年 89岁5月20日,独著《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及其藏译本笺证》及合著《藏族历史人物年代手册》,分别获得“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基础资料成果类二等奖和三等奖。本月,《对于几种辞书里“藏历”条释文的评论》一文发表于《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藏传佛教的口头辩论——立宗答辩的组织形式与答辩规矩》一文发表于《安多研究》第2辑。9月,与杜继文合编的《佛教小辞典》修订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再版。
2007年 90岁 2月22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做题为《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日期异同》的讲座。本月,《藏传佛教的口头辩论》一文发表于《佛教文化》2007年第1期。《藏历的由来与演变》一文发表于《华夏地理》2007年第2期。6月7日,撰写《关于6月6日拿来鉴定的藏文经书》。7月,与银巴合作的《传统天文历算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实》一文发表于《中国西藏》2007年第4期。11月30日,被聘为《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辑委员会委员。12月29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恭贺黄明信先生九秩华诞暨《黄明信藏学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红厅举行。本月,《黄明信藏学文集(3册)》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 91岁 3月20日,撰写《芝加哥藏文书目印象》一文。10月,撰写《我与拉卜楞寺青年喇嘛职业学校》一文。
2009年 92岁 6月,《拉卜楞寺青年僧人职业学校概述》一文发表于《安多研究》第5辑。9月28日,完成《情深忆念女附小》一文。
2010年 93岁 1月22日,致函《中国西藏》编辑部,指出该刊2010年第1期第91页“藏族历算”条一些不准确之处。本月,专著《吐蕃佛教》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5月31日,获得“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荣誉奖。
2011年 94岁 1月13日,撰写《黄明信拉卜楞寺研究论集》后记。 1月20日,撰写《〈五十四年絮语〉续尾》。4月,撰写《黄明信拉卜楞寺研究论集》序言。 11月,《黄明信拉卜楞寺研究论集》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2012年 95岁 1月,为《北京地区藏文古籍总目》作序。
2013年 96岁 9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丹曲撰写的《黄明信先生与早期拉卜楞文化研究》一文。本年起,任《中国藏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4年 97岁 9月,《我与图书馆》一文刊于《记忆国图:国家图书馆105周年馆庆纪念》。11月,完成《忆江伟珉》一文。12月3日,完成《忆母亲》一文。
2015年 98岁 5月,《我与拉卜楞寺青年喇嘛职业学校》一文发表于《中国藏学》2015年第2期。
2016年 99岁 12月,《专忆》一文发表于《中国藏学》2016年第S2期。同期刊有法尊《与福海先生书》,彭学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庆贺黄明信先生九十九华诞》,《黄明信先生与友人通信选》,黄明信口述、黄维忠、央宗整理《我的藏学人生》,林从敏《记知友黄明信》,褚俊杰《记黄明信先生的一件小事》诸文。
2017年 100岁 5月29日,在北京逝世。6月2日,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民族出版社等单位代表以及先生家属参加了仪式。
人物纪念
2017年8月,《中国藏学》组织专栏,刊发黄润华《纪念黄明信先生》、王梅堂《回忆黄明信先生在国图》、申晓亭《纪念黄明信先生》、李恩奉《怀念黄明信先生》、萨仁高娃《黄明信先生,永远激励我们奋进》、柳森《谦虚求实、以学为业——纪念黄明信先生》、黄维忠《黄明信先生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不解之缘》诸文,纪念先生。
2018年10月,黄明信口述,全根先整理《我与图书馆的三代缘》一文发表于《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年第5期。
2022年7月,《黄明信口述史》刊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一集)一书。
2022年12月,商卓特·桑热著,黄明信、陈久金译《时轮历精要》一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3年4月,黄明信著《藏历·因明·文献研究》一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图书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