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园镇,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地处元谋县中北部,东与武定县环州乡接壤,南与元马镇、凉山乡毗邻,西与平田乡交界,北与江边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70.2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黄瓜园镇户籍人口为37548人。
历史沿革
清初时期,属苴林马。
清康熙十五年(1706年),今镇境属阿纳勒马。
清乾隆初,改马设乡,属太平下半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五区,分属第二、三、四、五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镇境内设临川、安定2乡。
1950年,属第一区(苴林)。
1974年8月,安定、点连大队由宜林公社划出,成立黄瓜园镇,镇人民政府驻小黄瓜园村。
1990年6月,镇人民政府驻地迁至安定村。
2006年1月,撤销苴林乡,所辖6个行政村并入黄瓜园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黄瓜园镇辖11个行政村:安定、点连、海洛、雷弄、舍多、中兴、领庄、龙山、苴林、金雷、牛街;下设7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黄瓜园镇辖11个行政村:点连村、安定村、海洛村、雷弄村、舍多村、苴林村、金雷村、龙山村、中兴村、领庄村、牛街村,镇人民政府驻安定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瓜园镇地处
元谋县中北部,东与
武定县环州乡接壤,南与
元马镇、
凉山乡毗邻,西与
平田乡交界,北与
江边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70.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瓜园镇地处元谋坝子东北部,总体地形以丘陵和低山浅切割地貌为主,坝区、半山区、山区兼有,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汇水于龙川江。主要山脉有虾蟆井山、舍多山、旧卡山、鸡冠山、雷布山等。境内最高峰虾蟆井山主峰位于虾蟆井村东北,海拔2696米;最低点位于小那别村西北龙川江出境处,海拔1015米。
气候
黄瓜园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高低差异,形成山区的冷凉气候与坝区的燥热气候。山区冷凉、潮湿多雨,坝区则冬暖夏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410—934毫米。
水文
黄瓜园镇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有常流河1条、季节河5条。常流河有龙川江,季节河有海洛警、雷弄大箸、雷布干河、茂别河和油榨箐。
自然灾害
黄瓜园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风灾、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
黄瓜园镇境内矿藏主要有磷、镍、钨、金、铂、河砂等。
2011年,黄瓜园镇有耕地面积36733亩。林地面积144460.5亩,其中防护林63702亩,经济林9523.5亩,林木覆盖率30.5%,活立木蓄积量7729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黄瓜园镇总人口3711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74人,城镇化率6.1%。总人口中,男性18918人,占50.97%;女性18195人,占48.0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0945人,占83.38%;有彝、傈僳、回等17个少数民族,共6168人,占16.62%。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彝、傈僳2个民族,其中彝族473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6.7%;傈僳族1157人,占18.8%。2011年,人口出生率9.82‰,人口死亡率4.44‰,人口自然增长率5.3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6人。
截至2019年末,黄瓜园镇户籍人口为3754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黄瓜园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06万元,比上年下降78.27%。人均财政收入82.45元,比上年下降78.0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9元。
2019年,黄瓜园镇有工业企业139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2个。
2020年,黄瓜园镇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8.5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6.45亿元;全年完成财税收入1440.78万元;实现财政存量资金支出789.03万元,完成财政存量资金总额的100%;年内向上争取资金280万元。
农业
2011年,黄瓜园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7270万元,比上年增长5.6%。
黄瓜园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4545吨,其中水稻9656吨,玉米470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2011年,西红柿种植面积8358亩,产量36195吨;洋葱种植面积12670亩,产量50619吨;茄子种植面积351亩,产量430吨;花生种植面积1574亩,产量170吨。
黄瓜园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1190头,年末存栏20980头,出栏量30210头;羊饲养量25420只,年末存栏12370只,出栏量13050只;家禽年末存栏6.9万羽,出栏量11.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3441吨,其中猪肉2598吨,羊肉228吨;禽蛋61吨;畜牧业总产值6053万元。
截至2011年末,黄瓜园镇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万株。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9413亩,产量12587吨。
黄瓜园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淡水水面1020亩。2011年,池坝塘养殖产量432吨,水库养殖产量106吨,捕捞水产量4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耕作类)38台。
工业
2011年,黄瓜园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706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商业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商业网点411个,从业人员1047人。
金融业
2011年末,黄瓜园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3%;各项贷款余额4462万元。
邮政业
2011年,黄瓜园镇邮政业务收入61.31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603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7所,在校生2808人,专任教师2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69人,专任教师9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64%,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61.96平方米,藏书3000册;农家书屋12个,藏书2万册;农村文艺演出队23个,演职人员570人,民间传统花灯队5个,演职人员125人。2011年末,广播喇叭126只,有线电视用户2603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体育场地71处。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5张,固定资产总值238.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9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执业(助理)医师0.4人、注册护士0.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万人次,出院病人865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03/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292人,参合率95%;孕产妇死亡率0。
社会保障
2011年,黄瓜园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4户,人数750人,支出174.85万元,比上年减少21.60%,月人均194.28元,比上年减少21.29%;城市医疗救助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79人次,共支出62370元,比上年增长51.5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19户,人数2032人,支出26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28%,月人均109.05元,比上年增长100.8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4人,支出2.35万元,比上年增长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2人,支出14.64万元,比上年增长0.81%;农村医疗救助1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85人次,共支出109250元,比上年增长75.16%;农村临时救济107人次,支出105500元,比上年增长159.2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8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邮政营业网点1个,投递路线5条,单程总长179千米,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9万份、期刊0.5万册。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各1个;固定电话用户9043户;移动电话用户28612户;互联网用户7476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黄瓜园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变压器容量8万千伏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8条,总长75.52千米。有10千伏水电站1个,发电机3台,装机容量1000千瓦,变压器2台,变压器容量1250千伏安,2011年发电量145.21万千瓦时。
交通运输
2011年,黄瓜园镇有客运总量89.79万人次。成昆铁路过境,境内设黄瓜园火车站,南通元马镇,北通江边乡;永武高速公路过境,108国道单向1车道,通往物茂乡。有县乡(镇)级公路12条,总长65.99千米。日客运量2460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客运汽车124辆868座位。
历史文化
黄瓜园镇因清康熙年间此地盛产黄瓜得名。
黄瓜园镇境内有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山寺等古迹。
风景名胜
烈士陵园位于
黄瓜园火车站,安葬着修筑成昆铁路元谋段牺牲的103名烈士。陵园内有成昆铁路工程假山模型,表现了修筑者为修路而付出的艰辛。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4日,黄瓜园镇(青枣)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