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美梦,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沈既济《枕中记》。
成语出处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
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唐·沈既济《
枕中记》)近义词:黄粱一梦,反义词:美梦成真。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提炼出成语“黄粱美梦”。
成语故事
唐朝
开元年间有一个叫
吕翁的道士,他是个得道高人,懂得很多仙术。一次他出游经过邯郸城,中途在一个旅舍休息,就摘下帽子随意在一张桌子前坐下来。这时来了一个旅途中的少年,名叫卢生。他穿着
粗布衣服,正准备去农田里耕作,此刻也在旅舍停下来,和吕翁坐在一张桌子上。二人很快就聊了起来,越聊越投机。
聊的时间长了,卢生看着自己寒酸的衣着,忽然长叹了一声,说:“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却生不逢时,生活困窘成这样子!”吕翁说:“我
看你的身体不错,没有病痛,而且说话也挺好的,怎么却说自己困窘呢?”卢生摇摇头:“我就是苟且偷生,哪儿谈得上好不好呢?”吕翁说:“这样不算好,那怎样才算好?”卢生回答:“一个读书人活在这世上,当然要建立功名,入朝为官,让家族更加昌盛而富裕,这样才能算得上好啊!我小时候刻苦学习,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还以为长大后能去做官。谁知道现在长大了,却只能在农田里耕种,难道这还不够困窘吗?”
说完这些,卢生越发觉得没意思,就想闭上眼睛睡一会儿。这时店家也在生火准备用黄粱米做饭。吕翁拿出一个枕头递给卢生,说:“你枕着我的枕头睡觉,就能实现你的梦想。”
卢生并不信,但还是把枕头接了过去。枕头是青瓷做的,两边各有一个孔。他侧过头躺在枕头上,看到枕头一边的孔越来越大,光线也越来越明亮。于是他起身走进孔里,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家了。
几个月后,卢生娶了一个美丽又富裕的女人为妻,家境也渐渐丰厚起来。他的衣装和车马越来越豪华,第二年还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去了。三年后,他升官到陕西,在那里开拓河道,为百姓解决了交通问题。当地人民为了感谢他,刻下石碑来记录他的功德。他又被调去京城为官,正好有外敌入侵,皇上封他为大将军前去破敌。最后卢生大胜归来,为国家拓展了几百里疆土。
回到京城,皇上为卢生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他的官职升至
户部尚书兼
御史大夫,一时之间风光无限。不想却遭到了当朝宰相的嫉恨,宰相故意散布流言蜚语来陷害他,最终卢生被贬官。
三年后,卢生又回到皇上身边,当上了宰相。他在朝中为皇上出谋划策十几年,人人都称他为一代贤相。可这时他又被奸人所害,他们诬陷他和敌国勾结,皇上下令将他关进监狱。卢生害怕极了,说:“我家里有几亩良田,不愁吃喝,为什么要跑来做官呢?现在落得如此田地,还不如当初穿着粗布衣服在田里耕种啊!”
卢生想要自杀,幸好被妻子救了,可是那些受他牵连的人全都死了,他也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几年后,皇上才为他平反了冤案,将他重新召回朝廷做官,册封他为
燕国公。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家族日渐壮大起来。
卢生渐渐老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他多次请求告老辞官,皇上却一直不同意。八十岁时,卢生离开了人世。等卢生伸个懒腰再次醒来时,赫然发现自己竟然还在那旅舍里。吕翁仍坐在他旁边,而店家的黄粱饭还没有熟呢!卢生赶紧爬起来,问:“刚才那一切都只是做梦吗?吕翁点点头:“人生所谓的辉煌,也不过如此啊!卢生惆怅了好一会儿,才对吕翁说:“谢谢你,让我明白了人生荣辱和得失的道理,让我懂得了生与死的意义。先生教会了我人生在世不能被欲望左右,这就是最好的教诲啊!说完一再拜谢吕翁后,才离开了旅舍。
成语寓意
空想出来的
荣华富贵是一场梦,梦醒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不是可以靠虚幻的美梦得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黄粱美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这则成语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方竹平:一个不愿学习、不努力的人又怎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有美好的梦想,也只能是黄粱美梦、南柯一梦罢了。(《人民日报·微议》)
《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引经据典”》:毛泽东善于用广为流传的小说掌故、神话传说、童话寓言来解析纷繁复杂的
社会现实,给诗词作品平添了文学韵味,为现代生活点缀了浪漫色彩。《
清平乐·蒋桂战争》“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他用唐代沈既济《
枕中记》的“黄粱美梦”,来痛斥
军阀混战导致民怨沸腾。
《
醒世恒言》卷三四:“[
吕洞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亦作“黄粱一梦”。
.宋·赵以夫《
沁园春·次方时父》:“脍炙功名,膏盲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
《四游记·东游记·东华传道钟离》:“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犹之黄粱一梦耳。”亦作“梦熟黄粱”。
成语辨析
黄粱美梦—南柯一梦
【释】“南柯一梦”一场
美好的梦,喻指幻想落空了。“黄粱美梦”也作“黄粱一梦”、“一枕黄粱”,原指一场享尽荣华富贵的梦,后喻指梦想破灭了。(粱,不要写成“梁”。)
【辨】这两个成语都属
偏正结构,都是
比喻义,都喻指幻想化为泡影,可以通用。在程度上“黄粱美梦”更重一些,属于贬义,如“黄粱美梦,原是一篇劝世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人生的富贵荣华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南柯一梦”有时泛指一场大梦,属于中性义,如“思想消极的人,往往把人的一生看作是南柯一梦”。再者,“黄粱美梦”前面可以加上“一场”“一个”或者改作“黄粱一梦”“一枕黄粱”;“南柯一梦”因本身有“一”,不能再加
数量词了。
黄粱美梦—白日做梦
这两个成语都有“痴心妄想”的意思,但有区别。
【释】“黄粱美梦”的“黄粱”是“小米”。整个成语是“煮了一锅
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的意思。唐人
沈既济《
枕中记》说,有个
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见一个道士,卢生自叹穷困,道士就给他一个枕头,这时店家正在煮小米饭。卢生枕在上面睡着了,在梦中享尽一生的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煮熟。“黄粱美梦”现多比喻虚幻梦想。例如:
1.卜耀宗的黄粱美梦被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击了个粉碎……(
黎汝清《
叶秋红》)
2.谁知黄粱美梦还没做完,纪洪涛突然肩挑鱼货回来了。(
姜树茂《渔港之春》)
3.这个姓何的呆子,敌人已经把屠刀架在他脖子上了,他还在那里做跟敌人合作的黄粱美梦。
4.这一次,歌声来得十分猛烈,十分急骤,似一股强劲的山风。呼呼呼地扑在了更登的面前,打破了他的黄粱美梦。(
杨友德《
俄洛天刚亮》)
5.当院大槐树上一只
猫头鹰,隔窗望着黄粱美梦中的黑心狼,好大笑一阵。(
孙蕴英《疾风落叶》)
例1用作主语,例2第一层用作主语,例3用作“做”的宾语,例4用作“打破”的宾语,例 5加“中”,用作定语。
“白日做梦”是“大白天做梦”的意思,比喻痴心妄想。例如:
6.到了今天,他还贼心不死。还在白日做梦,还想恢复他失去的天堂,重新骑在人民头上。
7.基础这样差,学习又不努力,要想当科学家,这是不可能的,你不要白日做梦。
8.对,钱万利想发财是白日做梦,咱决不答应! (
姜树茂《渔港之春》)
9.一步登不上天,一锄挖不成井,要想在三天内登上科学顶峰,那也完全是白日做梦。
10.你想以假投诚真暴乱,杀我一个措手不及,真是白日做梦!(
王英先《枫香树》)
例6用作谓语,例7跟“要”一起用作谓语,例8例9例10用作“是”的宾语。
【辨】从以上用例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痴心妄想”的意思,但有区别:(1)“黄粱美梦”偏重在“美梦”,比喻虚幻、不切实际的想法;“白日做梦”偏重在“做梦”,比喻幻想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2)“黄粱美梦”作用相当于名词,多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白日做梦”作用相当于动词。多用作谓语。
成语发生地
黄粱梦吕仙祠位于
邯郸市黄粱梦镇,始建于宋代,是以
梦文化为主题的景区,享誉国内外。以
唐代传奇小说《
枕中记》为依托建成,
成语典故“一枕黄粱”“黄粱美梦”都出于此,金代大诗人
元好问曾写下“邯郸今日提
诗者,尤是黄粱梦里人”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