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卫视,全称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旗下以新闻为主的综合卫星电视频道,于1997年10月16日开播。
发展历程
哈尔滨电视台
1958年,黑龙江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决定在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创办黑龙江省第一座电视台,命名为“哈尔滨电视台”;3月,黑龙江省广播事业管理局提出了《关于建立哈尔滨电视台的意见》,计划在1958年内进行电视试验播出;7月,开始了电视设备的研制工作。经过3个月的反复研究试验,终于研制成功1套小型黑白电视设备,这套电视设备临时安置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松花江街113号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3楼俱乐部里。12月18日,利用这套电视设备进行内部试验播出;12月20日,黑龙江电视台试播,对外呼号“哈尔滨电视台”。
1959年9月,“哈尔滨电视台”组装一套黑白电视转播设备,用于直播哈尔滨市庆祝建国10周年大会实况;10月1日,“哈尔滨电视台”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门前,利用自己装成的转播设备,成功地转播了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大会的盛况;12月18日,“哈尔滨电视台”结束试验播出。试验广播期间,共播出64次,演播总时数158.5小时;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由试验播出转为正式播出。同日,举办了《建台一周年纪念特别广播电视节目》。正式播出后,每星期由1次播出增为2次播出。即每星期三、五的18时30分开始广 播,21时左右结束。开始曲是《
社会主义好》。发射机功率500瓦。
1960年2月,“哈尔滨电视台”迁移到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120号新建成的北方大厦第9层楼上;3月1日起,每星期由原来2次播出增为3次播出;4月,“哈尔滨电视台”开办“哈尔滨电视大学”课程,学员是中小学教师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7月16日,“哈尔滨电视台”与“长春电视台”(
吉林电视台前身)联合编排、播出了电视剧《三月雪》;10月,“哈尔滨电视台”每星期播出次数增加为4次。
1961年12月,“哈尔滨电视台”发射机更新为北京广播器材厂生产的高电平调制双通道1千瓦黑白发射机,提高了播出质量,扩大了覆盖面积。
1962年5月1日,“哈尔滨电视台”组装的一台电视转播车投入使用,开始到剧院、会场等场所进行实况转播。原则上是每星期六转播1次。
郭沫若应电视台之请,为电视转播车题写了台标:“哈尔滨电视台”。同年,
中央广播事业局对中国全国电视台进行调整。“哈尔滨电视台”被列在停办的电视台之内。
1963年2月11日,“哈尔滨电视台”获准作为实验性电视台保留下来。保留的理由是:“建台较早,工作较有基础,设备齐全,工作已具规模,当地需要”。
1965年6月5日,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报请国务院同意,“哈尔滨电视台”由实验性电视台转为正式电视台。
1967年8月至1968年3月,由于受到“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哈尔滨电视台”停播。后来恢复不定期的播出,主要转播“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前身)节目。有时转播“造反派” 组织的群众大会、批斗大会实况。
1970年8月起,“哈尔滨电视台”每星期播出2次。
1971年,“哈尔滨电视台”增为每星期播出3次 ;1月27日,“哈尔滨电视台”开始通过北京至哈尔滨的邮电微波线路转播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节目。由于微波线路质量较差,节目图像有时不稳定,有时中断。在转播“北京电视台”节目的同时,还要安排备用节目,一旦不能转播“北京电视台”节目时,就播放自己的备用节目。
1976年6月末,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哈尔滨电视台”更名为“黑龙江电视台”。
黑龙江电视台
1978年8月1日,“哈尔滨电视台”正式更改呼号为“黑龙江电视台”,在播出中开始使用“黑龙江电视台”呼号和台标。
1979年5月,黑龙江电视台开始由北方大厦迁入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楼,地址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115号;10月,安装了1部10千瓦的彩色电视发射机,全天转播中央电视台(前身北京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0年,黑龙江电视台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兄弟省电视台建立了交换节目、互通有无的业务联系;8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音乐盛会第二届《沈阳音乐周》在沈阳市开幕。黑龙江电视台、吉林电视台、
辽宁电视台通力协作,共同录制了这次音乐周的节目,分别在各台播出。
1981年9月28日,黑龙江电视台安装了1部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播出黑龙江电视台节目,使黑龙江电视台的节目由黑白节目全部改为彩色节目。
1982年,黑龙江电视台又安装了1部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作为转播中央电视台彩色节目的备机。同年冬天,从美国购进1台具有现场录像、转播、综合编制电视节目功能的彩色电视转播车;元旦期间,举办了 《东北三省电视台新年联播节目》。
1983年5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拨款,黑龙江省电视中心把播出黑龙江电视台节目的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更新为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增加了发射机功率,改进了黑龙江电视台播出节目的质量,扩大了覆盖面积;12月15日,黑龙江电视台成立了对外宣传部。
1984年1月1日,黑龙江电视台对电视节目进行第二次调整和改革,由原来每星期播出四次综合节目增为七次。在节目设置上,新增办了《一周要闻》《在今天的日历上》《科海纵横》《文化生活》《北方体坛》《荧屏服务窗》《音乐百花》《北方曲艺》《一周屏幕》等9个节目;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5周年,黑龙江电视台参加了“庆祝建国35周年10省、市电视台文艺新作展播”。
1985年3月,黑龙江电视台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摄了反映黑龙江省冰上体育发展情况的专题片《冰运之乡——哈尔滨》;8月12日早晨6时至7时,协助日本东京放送(
TBS)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日战争结束40周年而进行的现场直播《早晨热线》特别节目获得成功;8月23日到9月15日,黑龙江电视台卫星地球站试验开通,直接接收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电视节目(
CCTV-1);11月24日至30日,日本电视
新潟放送团的铃木乔访问黑龙江电视台;年底,黑龙江电视台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电视广播中心台。办有1套由新闻、专题、教育、文艺、服务5大类节目组成的综合节目。每星期播出7次自办节目,每次4小时30分钟。电视节目,通过微波线路等手段传送 到黑龙江省各市(地)、县(市),人口覆盖率达到70%。
1986年6月,黑龙江电视台在日本国
新潟县正式签署建立业务友好关系协议书。
1990年,黑龙江电视台录制播出《龙人、龙年、龙江情》春节晚会,由
李刚执导。
1993年,黑龙江电视台开办了中国第一档俄语电视节目《你好俄罗斯》。
1995年,时任黑龙江电视台文艺部导演
车行和
李昕为《
黑龙江日报》创刊50周年电视晚会创作歌曲。
1996年2月,黑龙江电视台承担了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电视转播及报道任务。
1997年3月9日,黑龙江电视台在大兴安岭漠河现场直播“日全食——海尔·波普彗星同现苍穹”的天象奇观。
黑龙江电视台卫星频道
1997年10月16日,黑龙江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呼号:黑龙江卫视)通过
亚洲2号卫星传输,覆盖中国全境及亚太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9年6月28日,黑龙江卫视实现24小时全天播出。
2000年春,黑龙江卫视成功直播了哈尔滨市民、极限运动爱好者
阎庚华只身攀登
珠穆朗玛峰的过程;9月,黑龙江卫视《
新闻夜航》节目宣布改版,该节目从10月份开始,由原来的10分钟扩展为30分钟,节目形式由录播改为直播。
2001年3月1日,经过重新整合改版后,黑龙江电视台推出五个专业频道,黑龙江卫视为“新闻·综合”频道,实现了频道专业化。
2003年6月30日,黑龙江卫视推出外宣新闻节目《英语新闻》。
2005年2月6日,黑龙江卫视与黑龙江电视台文艺频道同时播出黑龙江电视台2005年《龙飞凤舞贺新春》春节联欢晚会。
2007年1月1日,黑龙江卫视全面改版,定位“平民电视”。
2009年9月28日,黑龙江卫视高清频道正式上星播出;11月7日,黑龙江电视台全台改版,黑龙江卫视等全台七个频道并机直播“中国龙”媒体推介晚会。
2010年2月6日,黑龙江卫视推出《
本山快乐营》春节特别节目“八宝迎春,五福临门”爆笑合家欢晚会。
2013年7月29日,黑龙江卫视推出游戏闯关类节目《
幸运电梯》;12月14日,推出由黑龙江卫视和湖南娱乐频道共同打造的春晚节目《
百姓春晚》。
2014年,黑龙江卫视推出《
最爱中国字》《
真的假不了》《
奇妙新世界》《
惊喜实验室》《笑傲重量级》《百姓春晚》《
江山如此多娇》《
开心麻花街》《
爱笑会议室》《快乐家幽站》十档喜剧节目。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
2015年1月,原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江电视台合并组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呼号改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仍简称:黑龙江卫视);11月15日,由
湖北卫视携手韩国娱乐制作公司
CJ E&M制作的节目《
一起出发》在湖北卫视与黑龙江卫视播出。
2016年,黑龙江卫视推出季播类户外滑雪竞技真人秀节目《冰雪奇缘》。
2017年12月27日,黑龙江卫视标清频道的台标微调,全部画面改16:9格式播出。其角标,字幕和报时器亦改为16:9格式显示。
2020年6月29日,黑龙江卫视高清同播节目通过直播卫星传输覆盖全国,全国直播卫星用户可通过具备高清接收功能的直播卫星机顶盒进行收看。12月31日,《
2021迎冬奥相约北京BRTV环球跨年冰雪盛典》在黑龙江卫视播出。
电视文化
形象标识
黑龙江卫视台标为印章式阳刻“龙”字造型,像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印,白底红字,略带立体感。“龙”字用草书书写,寓意蓬勃发展的黑龙江。同时,又像一条蜿蜒的黑龙江,是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完美结合的典范。
文化精神
编排方案
2007年,黑龙江卫视全面改版,节目编排以新闻为本,综合为辅,频道定位为“平民电视”。周一至周六早6:00《英语新闻》每期十分钟,向海内外宣传黑龙江。每天清晨6:30《
共度晨光》为观众提供新闻和有用资讯。每天17:42《特别关注》独家报道发生在中国范围内的重大案件以及重大监督报道。周一至周六每天18:05《
今日话题》报道当日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周日18点05《点击7日》把关注的视角投向全广大残疾人群的新闻节目,采用主持人和手语翻译共同播报。每晚18:30《
黑龙江卫视新闻联播》深入挖掘现场,还原事件原貌,解析政府话语,传达百姓心声。每周日21:16法制谈话节目《终极对话》以谈话为主要手段,展示罪犯在犯罪前后和被捕以后的心路历程。周一至周六21:45直播节目《百姓的日子》每期30分钟,通过演播室主持人讲述的方式来展示、体会和感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生存状态。
2010年春节期间,黑龙江卫视首推“周”的概念,送给观众八宝祝福:和美安康、乐顺福旺,打造黑龙江卫视品牌活动周——八宝周。春节八宝周系列活动从2月6日(腊月二十三)《本山快乐营春节特别节目》开始启动,到3月2日(正月十七)《春节八宝周颁奖晚会》,连续二十五天。
2015年春节期间,黑龙江卫视推出全天候春节特别编排,打通全天三大时段,分别安排大板块同主题节目,形成带状编排。《中国龙欢乐颂》直播全天白天逢整点时段、晚间三个时段的送礼抽奖直播环节。
2020年疫情期间,黑龙江卫视及时对节目编排做出调整,暂停了《
相亲相爱》《驿站》等节目的播出,改为《见字如面》《
歌声与微笑》《
致敬英雄》等文化类节目。其中《
劳动最光荣》节目紧急调整选题方向,采访团队深入定点接治病患医院,以及疾控中心、火车站、机场等防疫一线,分别从“防”“治”两个角度,重点展现全社会为抗击疫情通力合作、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决心与勇气。
主要节目
常播节目
季播节目
下档节目
主持阵容
获奖记录
收视表现
2018年第一季度结束后,黑龙江卫视的平均收视率与2017年一季度相比,收视涨幅达到了26%。
2021年,黑龙江卫视收视排名位列中国省级卫视第10位,晚间920节目带最高排名进入全国同时段前七。
截至2021年,黑龙江卫视(通过
中星6A、
中星6B双星并转)中国国内覆盖人口11.7亿。
社会评价
黑龙江卫视依靠精准定位,立足创新,剧集、自办节目、新闻版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科学编排保驾护航,成功的实现了收视逆袭,这也为二、三线卫视收视突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广信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评)
黑龙江卫视看准东北文化在全中国影响力的逐渐升温,在大形势良好而平稳的条件下,将“东北风”作为定位,开始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东北专业化频道,以开心为宗旨。同时,黑龙江卫视在机遇面前,把握了时机,抓对了题材,找对了合作伙伴,收视不断提高。(《声屏世界·广告人》报刊编辑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