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绝尘

明代金木散人编白话小说集

《鼓掌绝尘》是明代金木散人编白话小说集,全称《新镌出像批评通俗小说鼓掌绝尘》。成书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

内容简介
该书四集,分讲了四个故事。
“风集”叙书生杜夸,聪慧多才,因父遭变故而为杜翰林收养。偶遇韩相国府歌贫韩玉姿,两相愉悦,念念不忘。韩相国因杜导有才学,乃悄至府中读书;玉姿趁机与杜相会,并共寝,因事败露, 遂共出走。韩相国初甚怒,旋又爽然。后因会试,杜、玉会于京师。杜中状元,荣归乡里。
“花集” 叙太守之子娄祝,仁厚豪侠,疏财尚义,因清明郊外踏青,得一奇珍温凉蟹;又结识将门之子俞祈,俞赠娄一匹青骢马,珍贵异常,却被门客夏方偷去卖与富户林炯,林知情后将马送还娄,遂与娄、俞三人结识相好。夏方得卖马之银出外经商,屡为人所骗,最后两手空空,又回娄府栖身,然其本性不改,又偷财物潜逃。而娄、俞、林三人则因会猎又得一火晴牛,遂将此宝与温凉蟹献京师权贵,并因此而得官。三人一同出征,俞亡,娄封平西侯,林授副总兵。
“雪集”叙书生文荆卿偶入李刺史家丽春园,遇李女若兰,两相爱慕,吟诗唱和。别后若兰相思成疾,文书生扮医往探,以诗词隐语动女之心,二人递私订终身。此事为女叔李岳发现,百般破坏。恰临会试期近,文乃辞若兰赴试,中探花后携女返乡。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明朝中后期在思想领域堪称天崩地裂,传统思想遭受猛烈冲击。“异端”思想家李贽明确反对以圣人之是非观作为评判是非之标准,痛斥封建统治者以道德与礼教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指出“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体,而人始大失所矣”。这一时期文人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高涨,文学创作者尤其是小说作者受此影响,在其作品中大胆抨击黑暗、呼唤个体觉醒蔚然成风。《鼓掌绝尘》就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问世的。
人物介绍
杜开先
风集中的男主人公。巴陵人,幼年丧母,因遭变故,父弃之远走,他为城外梅花圃管园的苍头抱养,取名梅萼。七岁能诗,为杜灼翰林赏识,收为养子,改名杜萼,字开先。才思敏捷,十岁入泮,与康汝平同去清霞观读书。途中遇韩相国的歌伎韩玉姿,杜为其美色所动,以诗酬答,互通心曲,奈无缘交谈。为了与玉姿见面,借元宵佳节看灯混入韩相国府中,并把题诗传情的纨扇投给玉姿。韩相国爱才,请杜、康二人到府中百花轩读书,为两下相会提供了方便。一夕,玉姿趁韩相国病后熟睡,其姐蕙姿当值之际,去杜开先处幽会,两情欢洽,误了玉姿回去值夜的时间。二人怕韩相国追问,遂一同私奔。杜于路上巧遇生父舒石芝,于是改名舒萼,一同进京赶考。舒萼考中状元,主考恰为义父杜灼,舒谒见杜主考,陈述往事及改姓之故,与之局返巴陵。韩相国闻杜开先中了状元,亲往拜贺,不但不以往事责怪,又为杜做媒,使娶金刺史女。杜与金女完婚后,仍不忘玉姿,与金女说明原委,把玉姿接来同住。金女与玉姿相处甚得,后各生一子,一十八岁兄弟同登甲科,各授美职。
韩玉姿
风集中的女主人公。韩相国的歌女,与其姊蕙姿是孪生姊妹,仪容态度与姐姐一般,聪明知书,“凡伎艺中到比姐姐还伶俐几分”。在玉凫舟中与杜开先相遇,以诗传情,不及一言,遂即离去。后杜开先因诗才受到韩相国抬爱,住到韩的家中,她借机与杜偷情私奔,飘泊辗转,患难与共。杜中状元后又娶金刺史之女,她甚为谦让,不争不妒,又拜金女之父母为义父母,“均为状元妻, 不分嫡庶”。
娄祝
花集中的主人公。字万年,汴京人。家资巨万,性情豪爽,父亲亡后,挥金如士,绰号“哈哈公子”。春日出游,见到城外义冢中尸骸裸露,动了恻隐之心,雇工一-掩埋,掘土时得一小石蟹。归途遇俞参将之子俞祈,两人意气相投,结为金兰好友,俞将青驰宝,马相赠。回家后,这匹宝马被帮闲夏方骗去,卖与公子林炯。夏方骗马得银后与其子夏虎逃到荆州经商,遭劫被骗,又与儿子失散,生性仁厚,仍留他在家伴读,但他恶习不改,又将另一伴读陈亥的书囊衣袱偷跑。娄祝偶于打猎中获一出自西番的火晴牛,其胆是能治百病的宝物。恰韦丞相得病,遍访天下名医,医治无效,用了娄祝的火晴牛胆才把病治好。韦甚为感激,写书荐娄入朝谋取官职。途中遇沦为乞丐的夏方,娄祝动了怜悯之心,复将他收为左右。到京后,见到兵部贾尚书,原来石蟹是贾家祖传宝物,名温凉蟹。娄献还石蟹,贾尚书奏明皇帝,任命娄祝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时西挞作乱,他奉命征讨,积功升为总兵,荣归故里。半年后,西夷入寇,他又率兵出征,奋勇拚杀,终于获胜,加封为太子少保、定西侯,恩及三代,妻为一品夫人,最后知机引退,衣锦还乡。他义埋骸骨,大度疏财,几次为夏方所骗又几次为其解难,终于高官得作,荫及妻儿。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从男女双方彼此美貌吸引,到经过各自的努力追求发展到灵与肉的结合,对此,作者也无有意回避,而是真实地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主动实现个人欲望的心理过程,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追求个人自由中藐视法度、背逆礼教的反叛勇气与精神。读者可以批判这些描写是迎合读者口味或是作者个人审美情趣庸俗化的一种表现,但不能否认,它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抒写,正是当时社会生活新方式新变化的艺术反映,是那个时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一种形象折射。
对物质利益追求的肯定是作者“好货”思想倾向的表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合理合法的利益追求也是人的自然本性,谋道是“理”,谋食也是“理”。这在《鼓掌绝尘》中具体表现在对经商牟利行为的赞赏上。明中叶以后,在江南沿海地区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重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商业活动和商人、手工业者的形象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这在《金瓶梅》和“三言”“二拍”里多有描写。《鼓掌绝尘》在花集中写夏虎贩米、贩泥人的情节,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杭州繁华的商业经济情况。夏虎从荆州长途贩米到杭州,恰逢米价高涨,数船大米几天就脱手,赚了不少利头,然后他又廉价买了泥塑小人,回到荆州竟以数十倍之价卖出去。对此,作者持以明显的赞许态度,无商社会不富、经商个人致富,这些都反映了当时重视商贸、艳羡商人的社会风尚和重利思想,一反君子耻于言利的传统观念,对人们追求金钱愿望予以完全肯定。
《鼓掌绝尘》中的《风》《雪》两集都是显扬女子才情的爱情小说,韩家两姐妹能吟善赋、能歌善舞,李若兰小姐更是精于诗词,作者创作这种以才女为中心人物的作品,在才情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爱情观、尊卑观,就把女子提升到与男子同样平等的位置。除了在礼赞妇女、显扬才女的写作意图上体现作者男女平等的意识外,对出身微贱、身份卑下的妓女的尊重同情和赞扬也是作品进步婚恋文化观念的显示。
该书在思想上也有明显的糟粕和消极成分。其表现男女爱情,一方面歌颂“人间有至情”,一方面又在宣扬“窃玉偷香,乃读书人的份内事”,把爱情与色情混同起来,时杂一些性行为的露骨描写,反映作者的庸俗情调。对明末社会的黑暗,作者有不满,有揭露,但缺少积极的抗争,而只停留在“嘲世”的水平上。书中写到一个“专好替人间伸不平之冤,除不平之事”的游方和尚,作者有意比之《水浒》中的鲁智深,具体行动也不过是保官吏,打强人。小说中最后一个人物杨琦,有爱民之志,结局却是弃官出家。书中还有不少宿命迷信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
艺术特色
诗词
《鼓掌绝尘》共引入诗161首、词22首、大段韵语45段、回目40对,其他俗语、谚语、对联等若干。就数量而言,诗歌最多。就诗歌内容而言,有咏物抒怀、写景纪行、羁旅乡思、闺阁悲叹、欢聚送别、哲理讽喻、颂赞评论等,题材丰富、内容广博;就诗歌体制而言,有五言、七言、杂言,七言律诗比例最高;就诗歌风格而言,有直率自然,有委婉含蓄,有悲慨苍凉,有诙谐幽默,其中亦不乏典丽清幽之作。四篇小说均以词开篇,以诗收尾,中间则根据行文需要诗词韵语均有出现。词的数量远不及诗歌,但可看出每一首皆为作者精心设置。
遍览《鼓掌绝尘》中诗词韵语,可谓文采与俚俗并陈。无论是清丽典雅的诗词,还是俚俗无华的小调,或精致幽深,或质朴浅近,无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与丰厚的艺术修养。这些诗词韵语,展示的不仅是《鼓掌绝尘》的文学价值,更有其文化价值。
情节
首先是情节前后勾连呼应。作者在叙述故事时,十分注意整个情节系统的相互关照,创造出动人之意境,使读者感到十回故事一气呵成,犹如短篇一样,而实际上已接受了更多的内容,在这里,作者发挥了运用结构艺术的积极作用,引导读者深人到故事情节中去,感受小说所呈现的意境。如风集第二回,才子杜开先在西水滩头与玉兔舟中的韩玉姿一见钟情,几经曲折,第七回时双双私奔,黎明时分恰恰跑到往日初识之地—西水滩头停泊玉尧舟处,作者在此写出二人逃出樊笼,暮然回首,不禁睹物伤情的万分感慨,其前途又如水面之晨雾,渺茫未卜,至此小说顿生跌宕之势,不仅意境全出,而且使人不觉忆起作者在前面六回中所写到的情节:二人的相识及其为争得这一天所做出的百般努力。可以感到作者在安排结构上,力避事少线长,拖沓松散的倾向。
其次是情节发展之跌宕突兀。该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注意做到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作品中写到大喜时,总有悲怆之事隐伏其后。风集中杜开先中举,本是一件大喜事,作者却在此时写曾为杜开先的前程铺路搭桥的道士许叔清之死。梅花观里青灯明灭,凄冷悲凉,小说气氛到此陡然一变。同篇第十回满堂欢喜气氛,康公子与杜开先一样金榜题名,正准备衣锦还乡,忽然传来父亲亡故的消息,大笑改为大哭,匆忙回家守孝,热烈的氛围骤变。花集第二十回,娄、俞二位官封总兵,凯旋故里,但正是此时,当初荣纽乡里的好友林二官人却因一场人命官司家财罄尽,性命几乎不保,而到底是什么官司,作者并未明写,不过是起到了暗示人生卑宠无常的作用而已。月集的最后一回杨太守急流勇退,弃官回家,在庐山成仙升天,结局似是喜剧,但他不留恋官位的原因并非全出于宗教,而是痛感“为官的,尸位素餐,苟图富贵”,所以“不如早办慈航,先登彼岸,以还荣辱”。其礼佛遁世,无非为了世事丑恶,作者是借出世人之口斥骂尘世。清官虽飞升天外,而贪官仍统治人间,这种飞升也是充满悲愤的。小说在喜时写悲:或亲人亡故,或好友身遭图圈,或清官遁世,等等,以预兆人生之不测,世道之险恶,使整篇作品堂庞突兀,往往于风平浪静时涌起大波澜。尽管这里有宿命论因素,却也已经不是那种中国作家常有的盲目乐观主义,这种写法后来在《红楼梦》中有了更多表现。
第三是情节结局余韵悠长。该小说中,无论大小人物都各有结果,而这些结果的揭示,又往往是在巧妙的情节中刻划其性格特征而不是以往的团圆式或训诫式结局。以结果的交代为例,如风集第十回,故事情节的发展已和道士李乾没有什么关系了,但在杜公子衣锦还乡时,尚未进城.李乾已早早等在城外迎接了,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冷淡,愤愤然回寺里去了。在结尾时少少几笔,便把此人趋炎附势的性格深深描画出来。花集中的“走盘珠”是一个披着道士外衣的骗子,曾被夏方父子痛打、侮辱了一顿后溜之大吉,以后就杳无音讯。到了十六回,夏方盗物逃至杨公庙,却巧逢“走盘珠”,劫去夏方赃物,又将夏毒打了一顿,便逃之夭夭。夏方左来师从“走盘珠”学成仙飞升之术,反目如此,写得妙趣横生。月集中的李蔑、金石与张秀的关系,也都是这样的写法。可见明末人情世态小说在初创时期对各类传统创作手法的学习,而注意结构的谨严。较短篇而论,因情节的复杂、人物的增多、头绪也相对纷繁,但作者始终注意在相对的长度内挖掘更多的容量,使出场人物均彼此勾连,以巧妙的情节贯穿他们。
后世影响
此书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不仅开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之风气,也是古代白话小说由短篇向中篇过渡的重要标志。
苗壮先生在《谈〈儒林外史〉的承前》中曾说:“艺术贵在创新,但在创作之中,全无依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他例举了《鼓掌绝尘》中陈珍等腐儒庸才形象对《儒林外史》中此类形象塑造的影响,指出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与《鼓掌绝尘》之间的继承关系。
《鼓掌绝尘》开创中篇体制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是明显的,对此,也早有学者论及。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指出:“明末清初中篇小说所以大量产生,就是从这种形式(《鼓掌绝尘》的中篇体制一引者注)转化来的”,“后出的《鸳鸯针》.《弁而钗》、《宜春香质》《人中画》等都直接受它的影响,将篇幅相对地加长”。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祯本衙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平话小说选》、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大系”排印本衙藏板本。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