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年

年份

836年,唐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开成元年;丙辰年(龙年);南诏保和十三年;吐蕃彝泰二十二年;日本承和三年;渤海国咸和六年

历史大事
改元开成
开成元年(八三六)正月一日,文宗御宣政殿受朝贺,宣诏大赦天下,改元开成。
京城讹言文宗令宰相掌禁兵
开成元年(八三六)五月十一日文宗御紫宸殿,宰相上奏,称京城谣传皇上欲令宰相掌禁兵,诏令已颁下。由此朝官与宦官相互猜忌,人情汹汹,百姓不敢解衣而寝。廿七日,李石奏请召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等面释其疑。文宗因召士良、李石等人,解释并无其事,谣言乃止。
郑覃奏太学新置五经博士
开成元年(八三六)五月廿二日,同平章事、判国子祭酒郑覃上奏,称太学新置五经博士各一人,请依照王府官例,赐其禄粟。文宗准奏。
刘从谏奏开夷仪山路
开成元年(八三六)五月廿八日,昭义(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奏开夷仪山(今河北邢台西)路,以通太原、晋州(今山西临汾)。文宗准奏。
诏复宋申锡官爵
开成元年(八三六)九月十一日,宰相李石言前宰相宋申锡忠直,被王守澄、郑注诬陷,流放遐荒之地而死,至今未予昭雪。文宗闻之涕流满面,称此事早已知误,当时奸臣相逼,出于无奈。宰相郑覃李固言皆言申锡之冤。十四日,诏复宋申锡官爵,以其子慎微为城固(今陕西)尉。
刘从谏上表请问王涯等罪名
开成元年(八三六)二月,昭义(今山西长洽)节度使刘从谏三次上表,请问宰相王涯等因何罪而被杀。从谏认为,王涯等皆为儒生,受国家恩宠,安肯谋反。李训等实欲讨除宦官,左右神策中尉诬其谋反,诚恐冤枉。若宰相确有异图,当由朝廷治罪,岂容宦官擅发兵卒恣行剽劫,以至朝官百姓横遭杀伤,流血遍地,僵尸万计。从谏奏称已训练士卒,如奸臣难制,誓死以清君侧。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等闻之畏惧。廿六日,诏加刘从谏检校司徒。三月,刘从谏遣牙将焦楚长上表让官,暴扬仇士良等人之罪。廿二日,文宗召见楚长,慰喻遣归。宦官气焰稍息,宰相郑覃、李石始秉朝政。
吐谷浑三千帐请降
开成元年(八三六)二月廿六日,天德军(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上奏,称吐谷浑部落三千帐至丰州(今内蒙五原南)请降。
李德裕李宗闵等皆得量移
开成元年(八三六)三月三日,以袁州长史李德裕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刺史。四月十日,以潮州司户李宗闵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司马。凡李训指斥为李德裕李宗闵党羽者,皆量移复职。
王智兴,宇匡谏,怀州温县(今河南)人。少骁勇,为徐州(今江苏)牙卒。贞元(七八五—八0四)初,随刺史李洧归顺朝廷,累迁滕、丰、沛、狄四镇将,以军抗击淄青(今山东东平西北)威胁。元和(八0六—八二0)中,率军击退淄青进攻,协助官军剿灭吴元济叛乱,以功迁侍御史、武宁都押牙。十三年,率军八千人会诸道兵平定淄青李师道,迁御史中丞,授沂州(今山东临沂)刺史。长庆(八二一—八二四)初,迁御史大夫、武宁节度副使,率精兵三千人讨伐河朔藩镇叛乱,班师回镇,逐节度使崔群,掠盐铁院钱物及诸道进奉物,朝廷不能制,遂授武宁节度使。召募凶悍之徒二千人,置为牙兵,号银刀等七军,骄恣跋扈。太和(八二七—八三五)初,出兵三万人讨伐横海(今河北沧州东南)李同捷之叛,以功封雁门郡王。历忠武(今河南许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宣武节度使。开成元年七月(八三六)卒,年七十九岁。
萧洪诈称太后弟,赐死
文宗母萧太后幼离故乡,父母已亡,惟有一弟,不知所在。文宗即位后,命福建观察使查访。有户部所属茶贩雇役人萧洪自称其姐姐流落,商人赵缜将洪引见萧太后姊徐国夫人女婿吕璋,徐国夫人难于辨认,因见太后。太后见洪呜咽流泪,文宗以洪为真舅,太和二年六月十日,授洪太子洗马。拜金吾将军,累迁河阳(今河南沁阳)、鄜坊(今陕西富县)节度使。太和九年,李训为宰相,知洪诈为国舅,洪惧,请以训兄仲京为其幕僚。时自神策军出为节度使者,军中皆多给其行装,赴任后,以三倍偿还。有自左神策军出任鄜坊节度使者,未及偿还而卒。军中要求萧洪偿还,洪自恃与李训交结,拒不偿付。神策军又要求死者之子偿还,洪使其子向宰相诉讼,李训判其不还。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由此深恨萧洪。时太后有异母弟在福建,福建人萧本从其处得太后族谱,亦自称太后弟,奏萧洪为诈。仇士良以萧本之事上奏,文宗诏萧洪下狱,命御史台审问。洪供认其诈,开成元年(八三六)八月七日,诏赐洪死。以萧本为真太后弟,十一日,擢为右赞善大夫。
秘书省创立图书登记簿
开成元年(八三六)七月一日,御史台上奏,称秘书省所管新旧书共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长庆二年(八二二)以前案卷皆无;太和五年(八三一)以后未采入新书。今请创立簿籍登记,根据所缺添写卷数,逐月申报御史台。文宗准奏。
崔郾,字广略,贝州武城(今河北武城西)人。举进士,补集贤殿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元和十三年(八一九),迁吏部郎中,兼礼仪祥定使郑余庆判官,参予修定《元和格后敕》。敬宗即位,迁翰林侍讲学士,转中书舍人,与同僚高重撰《诸经篡要》十卷。迁礼部侍郎,掌东都(今河南洛阳)选试,赏拔艺能,此后为公卿名相者数十人。太和四年(八三0),出任陕虢(今河南陕县)观察使,除去苛政,为民所称。五年,转鄂岳观察使,治兵修甲,捕平江湖群盗。九年七月,移镇浙西。开成元年(八六三)卒,年六十九岁。
冯宿,字拱之,婺州东阳(今浙江)人。贞元中(七八五—八0四)举进士,署武宁(今江苏徐州)掌书记。累迁都官员外郎。元和十二年(八一七),随裴度征讨吴元济,辟为节度判官。长庆元年(八二一)迁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太和二年(八二八),迁河南(今河南洛阳)尹,洛苑使姚文寿纵部下侵扰百姓,宿掩捕杖杀。四年,入为工部侍郎,迁刑部侍郎,修《太和格后敕》五十卷。九年,检校礼部尚书,出镇剑南东川,治兵修城,加强边防;又修筑涪江堤坝,遏制水患,为民所称。开成元年(八三六)卒,年七十岁
李翱卒
李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贞元十四年(七九八)进士,授校书郎。元和(八0六—八二0)初,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十五年,迁考功员外郎,历诸州刺史。太和(八二七—八三五)初,入朝为谏议大夫、知制诰。三年,拜中书舍人。历桂管(今广西桂林)、湖南(今湖南长沙)观察使。九年,移镇山南东,开成元年(八三六)卒,年六十四岁。李翱是唐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复性书》三篇及与韩愈合著的《论语笔解》等文中,继承孔孟儒学传统,同时又揉进佛学某些内容,开宋代理学之滥觞。在文学方面,积极追随韩愈,倡导古文,反对骈文,主张文辞创新,“文、理、义”三者兼并。其代表作有《答朱载言》、《杨烈妇传》、《高愍女传》、《韩吏部行状》等。有《李文公文集》传世。
王彦威进所撰《供军图》
开成二年(八三七)正月廿六日,户部侍郎、判度支王彦威进所撰《供军图》,其序称,自安史之乱至贞元(七八五—八0四)。元和(八0六—八二0)之际,朝廷所置观察使有十个,节度使二十九个,防御使四个,经略使三个,约计中外兵额八十余万人。长庆(八二一—八二四)户口凡三百三十五万户,而兵额约九十九万人,大略三户资给一兵。今计全国租赋每年收入不过三千五百万贯,上供之数三分之一。三分之中,二分支给兵士衣赐。除诸道留州留使兵士衣粮之外,由朝廷度支供给者,约四十万人。王彦威,太原人。少孤贫苦学,举明经甲科,补太常检讨官。采辑隋至唐宪宗典礼沿革,以类区分,成《元和新礼》三十卷献上,迁太常博士。太和五年(八三一),拜谏议大夫、兼史馆修撰,预修《穆宗实录》,出使勘定淄青(今山东东平西北)十二州两税。后因事获罪,贬河南少尹,改司农卿。九年,出任淄青平卢(今山东益都)节度使。开成元年(八三六),召拜户部侍郎、判度支,撰《度支占额图》、《供军图》,又纂集唐初至德宗朝历代功臣事迹,以编年体撰为《唐典》。与宦官仇士良等交结,并贡奉羡余,希图迁升重用,为宰臣所恶,贬卫尉卿。历忠武(今河南许昌)、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会昌(八四一—八四六)年间卒。
史料记载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开成元年(丙辰,公元八三六年)
春,正月,辛丑朔,上御宣政殿,赦天下,改元。仇士良请以神策仗卫殿门,谏议大夫冯定言其不可,乃止。定,宿之弟也。
二月,癸未,上与宰相语,患四方表奏华而不典,李石对曰:“古人因事为文,今人以文害事。”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表请王涯等罪名,且言:“涯等儒生,荷国荣庞,咸欲保身全族,安肯构逆!训等实欲讨除内臣,两中尉自为救死之谋,遂致相杀,诬以反逆,诚恐非辜。设右宰相实有异图,当委之有司,正其刑典,岂有内臣擅领甲兵,恣行剽劫,延及士庶,横被杀伤!流血千门,僵尸万计,搜罗枝蔓,中外恫疑。臣欲身诣阙庭,面陈臧否,恐并陷孥戮,事亦无成。谨当修饰封疆,训练士卒,内为陛下心腹,外为陛下籓垣。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丙申,加从谏检校司徒。
天德军奏吐谷浑三千帐诣丰州降。
三月,壬寅,以袁州长史李德裕为氵除州刺史。左仆射令狐楚从容奏:“王涯等既伏辜,其家夷灭,遗骸弃捐。请官为收瘗,以顺阳和之气。”上惨然久之,命京兆收葬涯等十一人于城西,各赐衣一袭。仇士良潜使人发之,弃骨于渭水。丁未,皇城留守郭皎奏:“诸司仪仗有锋刃者,请皆输军器使,遇立仗别给仪刀!”从之。刘从谏复遣牙将焦楚长上表让官,称:臣之所陈,系国大体。可听则涯等宜蒙湔洗,不可听则赏典不宜妄加!安有死冤不申而生者荷禄!”因暴扬仇士良等罪恶。辛酉,上召见楚长,慰谕遣之。时士良等恣横,朝臣日忧破家。及从谏表至,士良等惮之。由是郑覃、李石粗能秉政,天子倚之亦差以自强。
夏,四月,己卯,以潮州司户李宗闵为衡州司马。凡李训所指为李德裕、宗闵党者,稍收复之。
淄王协薨。
甲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左仆射令狐楚代之。
戊戌,上与宰相从容论诗之工拙,郑覃曰:“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耳,不闻王者为诗也。后代辞人之诗,华而不实,无补于事。陈后主、隋炀帝皆工于诗,不免亡国,陛下何取焉!”覃笃于经术,上甚重之。
己酉,上御紫宸殿,宰相因奏事拜谢,外间因讹言:“天子欲令宰相掌禁兵,已拜恩矣。”由是中外复有猜阻,人情汹汹,士民不敢解衣寝者数日。乙丑,李石奏请召仇士良等面释其疑。上为召士良等出,上及石等共谕释之,使毋疑惧,然后事解。
闰月,乙酉,以太子太保、分司李听为河中节度使。上常叹曰:“付之兵不疑,置之散地不怨,惟听为可以然。”
乙未,李固言荐崔球为起居舍人,郑覃再三以为不可,上曰:“公事勿相违!”覃曰:“若宰相尽同,则事必有欺陛下者矣!”
李孝本二女配没右军,上取之入宫。秋,七月,右拾遗魏谟上疏,以为:“陛下不迩声色,屡出宫女以配鳏夫。窃闻数月以来,教坊选试以百数,庄宅收市犹未已;又召李孝本女入宫,不避宗姓,大兴物论,臣窃惜之。昔汉光武一顾列女屏风,宋弘犹正色抗言,光武即撤之。陛下岂可不思宋弘之言,欲居光武之下乎!”上即出孝本女。擢谟为补阙,曰:“朕选市女子,以赐诸王耳。怜孝本女宗枝髫龀孤露,故收养宫中。谟于疑似之间皆能尽言,可谓爱我,不忝厥祖矣!”命中书优为制辞以赏之。谟,征之五世孙也。
鄜坊节度使萧洪诈称太后弟,事觉。八月,甲辰,流驩州,于道赐死。赵缜、吕璋等皆流岭南。初,李训知洪之诈,洪惧,辟训兄仲京置幕府。先是,自神策军出为节度使者,军中皆资其行装,至镇,三倍偿之。有自左军出镇鄜坊未偿而死者,军中征之于洪,洪恃训之势,不与。又征于死者之子,洪教其子遮宰相自言,训判绝之。仇士良由是恨洪。太后有异母弟在闽中,孱弱不能自达。有闽人萧本从之得其内外族讳,因士良进达于上,且发洪之诈,洪由是得罪。上以本为真太后弟,戊申,擢为右赞善大夫。
九月,丁丑,李石为上言宋申锡忠直,为谗人所诬,窜死遐荒,未蒙昭雪。上俯首久之,既而流涕泫然曰:“兹事朕久知其误,奸人逼我,以社稷大计,兄弟几不能保,况申锡,仅全腰领耳。非独内臣,外廷亦有助之者。皆由朕之不明,向使遇汉昭帝,必无此冤矣!”郑覃、李固言亦共言其冤,上深痛恨,有惭色。庚辰,诏悉复申锡官爵,以其子慎微为成固尉。
李石用金部员外郎韩益判度支,案益坐赃三千馀缗,系狱。石曰:“臣始以益颇晓钱谷,故用之,不知其贪乃如是!”上曰:“宰相但知人则用,有过则惩,如此则人易得。卿所用人不掩其恶,可谓至公。从前宰相用人好曲蔽其过,不欲人弹劾,此大病也。”冬,十一月,丁巳,贬益梧州司户。
上自甘露之变,意忽忽不乐,两军球鞠之会什减六七,虽宴享音伎杂遝盈庭,未尝解颜。闲居或徘徊眺望,或独语叹息。壬午,上于延英谓宰相曰:“朕每与卿等论天下事,则不免愁。”对曰:“为理者不可以速成。”上曰:“联每读书,耻为凡主。”李石曰:“方今内外之臣,其间小人尚多疑阻,愿陛下更以宽御之,彼有公清奉法如刘弘逸、薛季稜者,陛下亦宜褒赏以劝为善。”甲申,上复谓宰相曰:“我与卿等论天下事,有势未得行者,退但饮醇酒求醉耳!”对曰:“此皆臣等之罪也。”
有司以左藏积弊日久,请行检勘,且言官典罪在赦前者,请宥之,上许之。既而果得缯帛妄称渍污者,敕赦之。给事中狄兼谟封还敕书曰:“官典犯赃,理不可赦!”上谕之曰:“有司请检之初,联既许之矣。与其失信,宁失罪人。卿能奉职,朕甚嘉之!”
十二月,庚戌,以华州刺史卢钧为岭南节度使。李石言于上曰:“卢钧除岭南,朝士皆相贺。以为岭南富饶之地,近岁皆厚赂北司而得之;今北司不挠朝权,陛下宜有以褒之。庶几内外奉法,此致理之本也。”上从之。钧至镇,以清惠著名。
己未,淑王纵薨。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