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隶属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正北,东邻宜春市、芦溪县,南连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西接湖南省醴陵市,北壤浏阳市。总面积702平方千米。上栗县辖6个镇、4个乡。截至2023年末,上栗县常住人口43.2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107.0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39%。
建置沿革
西汉高后四年(前184年),上栗地区属湖南醴陵县所辖。
西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上栗地区从
醴陵析出划归豫章郡康乐县(今
万载)管辖。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康乐县,置建城县,上栗地区从康乐县析出,划归
萍乡县辖。
五代十国及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初期,上栗均属萍乡县辖。
明洪武二年(1369年),袁州兵备道在栗江镇(今上栗镇)设上栗巡检署(派出机构)。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境域分属萍乡县的安乐乡、遵化乡。光绪三年(1877年),境域分属萍乡县积善、三善、明峰、进化、清善、金唐、安金、清平、善化、唐公乡和栗江镇。宣统二年(1910年),改上栗巡检署为上栗同知,属袁州府直属派出机构。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境域分属萍乡县的桐木、宣德、和平、楼霞、山湖、三善、长乐、积善、崇德、清明、安唐和进化等乡的一部分。
1949年8月4日,萍乡县人民政府成立,设上栗区。
1971年1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上栗成为萍乡市下设的一个县级区。
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
芦溪区。
1997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上栗县辖10个乡镇:
上栗镇、
桐木镇、
金山镇、
福田镇、
彭高镇、
赤山镇、
鸡冠山乡、
长平乡、
东源乡、
杨岐乡。上栗县人民政府驻上栗镇平安北路65号。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上栗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正北,东邻
宜春市、
芦溪县,南连
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荷尧镇,西接湖南省醴陵市
浦口镇、
富里镇;北壤浏阳市
大瑶镇、
文家市镇。地处北纬27°38′—28°01′、东经113°47′—114°04′之间,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25千米,总面积7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上栗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70%。东北面多山,西、南及中部多丘陵。平均海拔233.7米;最高点是杨岐山主峰张口岭,海拔947.4米;最低处为
金山镇麻石,海拔70米。
气候特征
上栗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155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为240—27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在1500小时—1600小时之间。
水文特点
上栗县主要河流为
萍水河、栗水河及其支流16条,分别注入
醴陵、渌水后入
湘江。
自然资源
上栗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床、矿点达150多处,有煤、铅、铁、金、铜、硫、锌、磷、瓷土等10余种,尤以煤、瓷土为主。其中,煤的储量在1亿吨以上,铅1500万吨。石灰石、海泡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更是储量大、分布广,极具开采利用价值。
人口
截至2023年末,上栗县常住人口43.2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107.0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39%。
2023年末,上栗县总人口464724人,其中城镇人口101136人,乡村人口363588人。其中:0—17 岁人口为102756人 ,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1%;18至34岁为10838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3%;35至59岁174172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7.5%;老年人口规模(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7940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1%。全年出生人口2816人,人口出生率5.64‰,死亡人口2453人,人口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长率1.29‰。
经济
综述
2023年,上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22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8亿元,比2022年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86亿元,比2022年增长3.2%,其中工业增加值90.84亿元,比2022年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87.48亿元,比2022年增长5.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867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22年的9.9:49.8:40.3调整为9.2:48.6:42.2。
2023年,上栗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7.51亿元,比2022年增长3.43%,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7.62亿元,比2022年增长5.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68亿元,比2022年下降2.71%,其中教育支出10.8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2.8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73亿元,环境保护支出4.27亿元。
2023 年,上栗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5000万元以下项目34个,完成投资5.8亿元,比2022年下降27.6%,5000万元以上项目146个,完成投资58.1亿元,同比下降2%,在库房地产企业17个,项目21个,完成投资3.2亿元,同比下降 21.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4.7亿元,比上年下降28.7%;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1.9亿元,比2022年增长67.3%。
2023年,上栗县房地产开发投资3.2亿元,比2022年下降21.6%。房屋施工面积3.6万平方米,比2022年下降81.0%;房屋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比2022年增长102.4%。商品房销售面积9.4万平方米,比2022年下降1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7万平方米,比2022年下降3.4%。
2023年,上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76元,比上年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18元,比上年增长6.8%;全体居民年收入33588元,比上年增长5.4%。
第一产业
2023年,上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79亿元,比2022年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3%;林业总产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牧业总产值9.91亿元,比上年减少4%;渔业总产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0万吨,比上年减少2.81%。其中,水稻产量9.11万吨,比上年减少2.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75万吨,比上年增长7.3%;蔬菜产量1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
2023年,上栗县生猪出栏19.13万头,比上年减少4.5%;牛出栏0.51万头,比上年减少7.6%;羊出栏24.1万只,比上年减少3.8%;家禽出栏171.7万只,比上年减少2.9%。禽蛋产量0.29万吨,比上年减少3.3%。水产品产0.88万吨,比上年增长4.86%。
第二产业
2023年,上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完成产值1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0.1%,完成增加值3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0.5%;轻工业完成产值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8.6%,重工业完成产值98.19亿元,比上年下降2.1%。战略性新型产业完成产值4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
2023 年,上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务收入111.49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利税总额14.35亿元,同比下降0.4%,实现利润总额7.65亿元,同比下降3.2%。
2023 年,上栗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为10.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7.4%。
第三产业
2023年,上栗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四大行业销售额:批发业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零售业40.5亿元,比上年增长6%;住宿业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餐饮业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2023年,上栗县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实际进资133.94亿元,增幅0.88%。实际利用外资41.12万美元, 降幅92.34%。完成出口创汇27.33亿元,降幅1.61%;其中自营出口完成20.92亿元,增幅16.54 %;烟花爆竹出口完成16.06亿元,增幅2.48%;其他产业完成4.86亿元,增幅113%。
2023年,上栗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
2023年,上栗县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53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分业务类型看,邮政业务总量851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7%;电信业务总量6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33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200户,农村电话用户3813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0884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9122户,手机上网用户数140884户。
2023年末,上栗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4.42亿元,同比增长15.63%。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2.91亿元,同比增长10.09%。其中鞭炮烟花行业贷款为16.57亿元。
2023年,上栗县保费收入22671.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分类型看,财产险收入14247.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人寿险收入8424.65万元,比上年增长0.0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8800.07万元,比上年增长45.5%。全年赔付额10407.6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财产险赔付9307.9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人寿险赔付1099.64万元,比上年下降19.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5883.03万元,比上年增长92%。
交通运输
上栗县境内的公路主要有
沪昆高速公路、
上莲高速公路、
昌栗高速公路、319国道、225省道、309省道、323省道、329省道等,沪昆高速铁路穿境而过。
2023年末,上栗县公路总里程数为1991.566公里,均为县乡公路,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1926.944公里。
政治
副县长:应俊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上栗县拥有中、小学校130所,其中小学有103所,普通中学27所。全县在校学生61102人,专业教师3482人。有幼儿园140所,在园幼儿数11543人,有教职工1928人。
科学技术
2023年,上栗县电子电路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麦可罗泰克实验室、焰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获国家CNAS和CMA双重资质认证。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20.6%,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华健电力被评为省级瞪羚企业。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同比增长84.21%,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较2022年增加19家。
文化事业
2023年末,上栗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电影院2个;公共图书馆27个,文化站俱乐部数9个,全年藏书量为54.72万本。
2023年,上栗县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完成营业收入67.46亿元,同比增长 3.9%。“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接待群众23万余人次。
医疗卫生
2023年末,上栗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家,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执法局1个,其他卫生机构9个;有病床2155张,卫生技术人员1819人。
社会保障
2023年,上栗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617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23501人。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4267人,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365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68人。2023年城镇社会敬老院10个,其中县综合福利院和中医院护理院各1个,工作人员101人,年末收养人数464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驻地村落位于栗树林地上方得名。
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杨岐山,位于上栗县杨岐乡,是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3月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区25公里。杨岐山是一个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外延,以丰厚的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融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有
杨岐普通寺和
孽龙洞等风景。
李畋公园,位于上栗县城东部,上栗县是中国爆竹祖师李畋的故乡,花炮业的发源地。1999年12月,上栗县开始建设李畋公园,众多花炮业主和社会各界为李畋铸塑了一尊高12.8米,重2.5吨的铜像,立于319国道上栗佛岭地段龙山岭上,成为
花炮之乡的亮丽人文景点,上栗花炮
传统产业的标志。
孽龙洞,位于萍乡城北15公里处的杨歧山下,是一个形成于一点八亿年前的天然溶洞。相传古代
鄱阳湖有条孽龙想把江西变成泽国,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后被
许真君制服于杨歧山下这个山洞里,故名孽龙洞。
天堂湖,位于上栗县赤山镇,原名黄土开水库,1958年修造。水面1050亩,库容量1200万方,三面环山,一面是大坝,大坝高20米,长140余米,呈带状形,湖中有些小岛,岛上树木丛生,参差不齐,透着勃勃生机,湖的左右有两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叫
夜合山。 已在天堂湖建起了“得月楼”、“百利度假村”、“天堂湖避暑山庄”等亭台楼阁。
著名人物
古代
近现代
荣誉称号
2009年6月28日,上栗县被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授予“
中国烟花爆竹之乡”称号。
2011年8月,上栗县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2011—2013年度“江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6年3月30日,上栗县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森林城市”称号。
2020年2月13日,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2020年2月13日,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12月2日,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表彰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2021年8月20日,被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