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这份宣言将提交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指出,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卒中简介
脑卒中是
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
脑血管意外。
临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
缺血性脑卒中和
出血性脑卒中。中国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有220万人因脑卒中致残。
节日起源
“世界卒中日”是由
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呼吁设立的,是为了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由于“世界卒中日”成立不久,而且在我国的宣传和影响不够,导致我们对“世界卒中日”的了解不足,记者就在网上发现了两个关于“世界卒中日”的版本:6月24日、10月29日,到底谁对谁错?
为了让大家对“世界卒中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特别做了一些调查,收集了一些资料,告诉大家一个更准确的“世界卒中日”。
登录世界卒中组织的
官方网站,我们在显着位置看到“world stroke day”(世界卒中日)的链接,进去之后我们清楚地看到日期为10月29日。
维基百科上“国际节”中“世界卒中日”条目的日期也为10月29日。从官方和权威的日期来看,“世界卒中日”就是在每年的10月29日。
对于“世界卒中日”的误解多来自6月24日,其实这个日期是“世界卒中组织”提出建立“世界卒中日”宣言的日子。
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每年设定一个主题,全世界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各种相关活动。
2012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主题是“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口号是“认识脑卒中,倡导关爱;高位筛查,合理干预”。
节日简介
宣言指出,卒中已成为
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
心脏病。如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20年卒中病例将增加1倍。负责起草该宣言的大会主席之一Stroke杂志总编Hackinski在发言中指出:“在美国,每45秒就发生1个卒中新发或
复发病例,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世界卒中日宣言着重阐述6项主要目标:充分调动各界力量预防卒中,把预防卒中和预防
心血管病、认知障碍的工作结合起来;建立跨学科卒中医疗队伍;把
知识转化为行动;开发新的
研究方法;教育公众主动参与;建立全球合作。
背景资料
脑卒中(stroke)是
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
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
缺血性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
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脑栓塞)、
出血性中风(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脑病和
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俗称“中风”,是一个具有高
患病率、高发病率、高
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
四高”疾病,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得病后的治疗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关注年轻人的卒中风险尤其重要。
宣言呼吁
《宣言》说,卒中完全可以预防,但
老龄化、活动过少、吸烟和
快餐加速了卒中、
心脏病、
糖尿病和血管性
认知障碍的日益流行,卒中成为仅次于
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
致残原因。如果不加干预,预计到2020年卒中的人口将增加一倍。相反,如果应用已有的知识,将会使一半人免于卒中的危害。
《宣言》指出,预防是最值得去做的,尤其是
发展中国家,需要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药物,遏制未经证实、高花费的或错误的做法,通过公共词汇、核心教程、在线资料、
远程教育和临床观摩学习来全面教育健康职业者。要建立跨学科的卒中医疗和
康复团队,尤其是建立简单、综合的
卒中单元,满足卒中患者的需要。
相关意义
“世界卒中日”的宣言从
流行病学阐述了卒中全球的客观发病现状,要求公众加强预防意识,
共同控制相关
危险因素;应用我们现有的
医疗资源、具有循证
医学证据的方法,采取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一级
预防措施,并进行
二级预防的
有效性治疗;建议努力建设多学科的综合性卒中医疗队伍,明确指出必须加强
卒中单元的建设,即使最基础的卒中单元模式也对卒中的医疗有效;加强全球共同防御卒中危害的信念。
历届活动
第9届全国卒中宣传周
2019年10月29日,2019年“世界卒中日”暨“第9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在
清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中国卒中学会和中国卒中专科联盟主办,
清华大学医院、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承办。
2022年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2022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和口号,并发起举办“2022年世界卒中日”全国健康科普志愿活动。
主题:识别
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口号:争分夺秒,挽回生命。
2023年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2023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和口号,并发起举办“2023年世界卒中日”全国健康科普志愿活动。
主题与口号
卒中:重在预防。
二、主题阐述
卒中俗称中风,也称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失去相应的大脑功能,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80%左右。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供血动脉破裂,血液进入脑内和脑组织间隙中,导致脑细胞得不到正常氧气、营养供应而死亡,一旦发生,极为凶险。
卒中发生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协调和平衡能力丧失导致行走困难或摔倒,视力下降看不清楚,丧失意识无法控制地抽搐,一侧肢体突然无力或麻木,无法正常说话或理解他人语言意思,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等。当大脑缺血超过3小时,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昏迷、残疾、植物人,甚至死亡。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约75%丧失劳动能力,40%是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所以说,卒中是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
卒中虽然来势汹汹、危害极大,但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中国政府、行业组织和全体卒中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公益志愿者们,长期以来坚持向公众宣传预防卒中的健康理念和科学知识。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因此,公众了解导致卒中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通过身体力行、主动预防,全社会共同构筑防控卒中的健康长城,是我国卒中防控事业长足进步的最根本策略和方针。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制定了中文宣传主题和口号:“卒中:重在预防”就是为了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卒中、重视预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重大疾病防治关口前移、早防早治的政策指引,广泛动员、积极组织、深入基层,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科学素养水平,降低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残疾率和复发率。
著名脑血管病专家、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指出: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农村卒中患病率大幅增加,发病率略有增加,但死亡率在下降;城市卒中患病率略有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说明我国医疗诊治水平在提高。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卒中的防治水平有所提高,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卒中患病死亡率较十年前下降了10倍;复发率为7.7%,与欧洲国家水平持平,整体预后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我国当前的卒中防控工作中,要更加注重“防治并举”、“防重于治”。
如何预防
1.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2.控制好血压。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3.控制好血糖。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4.控制好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1 次血脂。
5.戒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
6.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7.健康饮食。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8.科学运动。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省心的健身运动。
9.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心梗、房颤、外周动脉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应定期体检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2024年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等文件有关要求,积极倡导科学运动,推进卒中早期预防、诊治和康复,现就做好2024年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2024年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宣传要点
为便于各地更好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我委组织编制了2024年世界卒中日宣传要点(见附件),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印相关宣传材料,配合整体宣传活动的开展。
三、活动要求
(一)请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等机构在世界卒中日前后组织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并为各地宣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脑血管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卒中高危人群,精准开展科普宣教,要发动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及防控工作中积极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重视卒中的预防与控制,了解防控知识和技能。
(三)各地要将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围绕活动主题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倡导通过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效果,预防卒中。
(四)各地要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载体,丰富宣传手段,提高信息传播可及性,提高群众参与度,营造卒中高危人群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广泛深入、扎实有序开展。
(五)各地要动员有关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力量,开展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科普宣传活动,有效普及卒中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