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县

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总面积12858.16平方千米。乌兰县是一个以汉族居多,汉、蒙、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截至2023年6月,乌兰县下辖4个镇。县政府驻希里沟镇截至2023年末,乌兰县常住人口3.15万人,城镇人口2.07万人。

历史沿革
周秦,为羌人驻地。
汉元始四年(4年),安汉公王莽在环湖地区置西海郡,今乌兰县属西海郡
公元4世纪,为吐谷浑属地。
隋大业五年(609年),击败吐谷浑,置四郡,今乌兰县属四海郡宣德县辖,隋末,吐谷浑复据故地。
唐贞观九年(635年),击败吐谷浑,今乌兰县为唐朝藩属。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王国灭吐谷浑,今乌兰县地区隶吐蕃腊城节度使。
北宋初,为吐蕃唃厮啰政权辖区。
元宪宗三年(1253年),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明正德五年(1510年),东蒙古诸部开始入据青海,今乌兰县为东蒙古部落驻地。崇祯九年(1636年),固始汗率领西蒙古和硕特部进驻今乌兰地区。
清雍正三年(1725年),将青海蒙古各部划为左右两翼盟29旗,今乌兰县为蒙古族左翼盟和硕特部西前旗、西后旗和北左末旗,统归青海办事大臣管辖。
民国4年(1915年),由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民国6年(1917年),在都兰寺设置都兰理事。民国8年(1919年),改设都兰理事公署,今乌兰县归其管辖。民国19年(1930年),都兰理事公署改为都兰县。
1949年11月,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同时设区政权,今乌兰县为二区管辖。
1950年6月,今乌兰县改为都兰县一区。
1959年1月,设立乌兰县。
1962年6月,德令哈县并入乌兰县。
1988年4月,将乌兰县西部1区5乡析出设立德令哈市。乌兰县隶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2年6月,德令哈县宗务隆、郭里木、戈壁、怀头他拉、蓄集5乡归乌兰县。
1988年4月,乌兰县西部原德令哈县所辖5乡划归德令哈市。
1987年2月,湟中县丹麻乡移民建成托海村,归赛什克乡管辖。
1992年3月,乐都县城台乡、蒲台乡移民202户,建立东村,属柯柯镇管辖。
1993年,互助县东沟乡、巴扎乡、松多乡、红崖子沟乡迁移225户,建立中村。湟源县四寨乡、和平乡、塔湾乡等迁移175户,建立西村,统归柯柯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乌兰县下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另辖:海西州莫河畜牧场。共38个村(牧)、6个社区。县政府驻希里沟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介于东经97°01′~99°27′,北纬36°19′~37°20′之间。东西长216.9千米,南北宽112千米,总面积12858.16平方千米。
地质
乌兰县地跨西秦岭华力西印支地槽褶皱带和东昆仑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北与祁连加里亚褶皱系相连,南与柴达木坳陷北缘。北有祁连山支脉,海拔3692~4701米,南靠昆仑山,海拔3132~5031米。
地形地貌
乌兰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波浪形狭长倾斜走向,四周环山,中间平坦,属山间盆地,平均海拔4000米。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形成独特的平顶冰川。
乌兰地形地貌复杂,山川中夹杂着各类盆地。南北大山的褶皱,将县境切割成茶卡盆地、希赛盆地和卜浪沟盆地三个闭流性山间盆地,希赛盆地是海西地区绿洲农业主要发展区之一。期间又形成铜普山和布赫特山,使全县形成交通上相互连接而在地理上相互封闭的内陆地域。
气候
乌兰县地势高峻,气候极为干燥,属高寒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无霜期短,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4.1℃,年均降水量219.3毫米,在地区分布上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逐渐递减,且随着海拔增高而增多。年蒸发量1915毫米。年平均风速2.7米/秒。
水文
乌兰县径流由四周山区向盆地中心递减。从河流上下游分布情况看,河流在出山口前的山谷地带流量最大,但出山口流经山前倾斜平原地带后,由于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层,比较疏松,逐渐全部渗入地下,而到山前倾斜平原下缘,又逐渐流出,汇集成河注人湖泊。县内河流均为内陆河,较大河流有6条,其特征是:水源主要靠山区降水、冰雪融水补给,流程短、流量小、比降大。
土壤
乌兰县土壤共分为11个土类、26个亚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乌兰县水资源总量2.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资源量2.4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09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量1.77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储存于希赛、茶卡盆地的第四系内,有潜水、承压水两层。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单元可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地下水,山丘区基岩地下水分别赋存于碎屑岩类、碳酸盐类、变质岩类和岩浆岩类岩层中;在高寒区还有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平原区地下水主要是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和承压自流水,其分布规律是从四周山边向地区中心地带过渡,呈现与地貌—岩相变化相一致的水平分布。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
乌兰县耕地保有量4953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3800公顷,主要分布在希里沟镇、铜普镇、柯柯镇、茶卡镇和莫河畜牧场。国土绿化任务13.9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封山育林9.45万亩)。总灌溉面积7000公顷,其中耕地灌溉面积4100公顷、林地灌溉面积2900公顷。
草场资源
乌兰县有草场1692.2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43.81万亩(冬春草场718.35万亩、夏秋草场973.92万亩),主要分布在柯柯镇、铜普镇、茶卡镇、希里沟镇、莫河畜牧场等地区。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乌兰县林地面积为958.93万亩,其中:有林地22.61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02%。疏林地22.50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26%。灌木林地351.40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30.52%。未成林造林地25.42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2.84%。宜林地532.38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62.34%。苗圃地0.063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0.02%,全县森林覆盖率16.62%。
动植物资源
乌兰县现有各种植物197种。适生的造林乔木树种主要有祁连圆柏、青杨、旱柳、小叶杨、速生杨、新疆杨和榆树等,灌木类主要有梭梭、白刺、怪柳、沙棘、高山柳、枸杞、金露梅、锦鸡儿、盐爪爪、膜果麻黄等,草木类有禾本科、藜科、菊科、莎草科、豆科、十字花科等100余种。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8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驴、藏羚羊、盘羊、雪豹、黑颈鹤。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马鹿、猪痢、棕熊、狐、岩羊、蓝马鸡等25种。
矿产资源
乌兰县矿产资源有大、中、小型矿床17处,矿点和矿化点44处,矿种24种。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池盐14.99亿吨,芒硝3241.69万吨,碱17万吨,长石5631万吨,硅石1587万吨,白云岩2.8亿吨,铁矿446.39万吨,云母4766吨,钨1762吨,硅锰246万吨。
全县探明各类矿产34种(不含石油天然气),占全州己探明矿种112种(不含石油天然气)30.36%,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17种、水汽矿产1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种(不含石油天然气),占全州88种(不含石油天然气)查明有资源储量矿种的10.23%,其中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有9种(不含石油天然气),其中黑色金属3种,贵金属1种,稀有、稀散、分散元素1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种、建材非金属矿产3种。具有资源储量和开发优势矿产为湖盐、钛矿等。具有资源储量和潜在开发优势的矿产主要有金矿、稀有稀散矿产等。具有进一步勘查潜力的优势矿产为金、石墨、钛、稀有稀散矿产等。
盐湖
乌兰县主要盐湖矿有3个,总面积为135.85平方千米,其中茶卡盐湖119.05平方千米、柯柯盐湖3.8平方千米、柴凯湖2.7平方千米。
气候资源
风能资源
乌兰县希里沟地区大风日2天。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8米/秒,即2级。极大风速18.3米/秒,即8级。大风多集中在4—5月,全年无风日61天。茶卡地区大风日31天。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即2级。极大风速23.6米/秒,即9级,年可利用风能时间约3600小时。
太阳能资源
乌兰县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实数2869—3113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65%——70%。太阳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57.67—167.12千卡,冬季较小,夏季较大,植物生长期的生理辐射量,全年每平方厘米50.65—52.23千卡。
人口
乌兰县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
截至2023年末,乌兰县常住人口3.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同比增长0.64%,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7万人,同比增长0.98%,乡村常住人口1.08万人,与上年持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71%,较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全县户籍总人口34255人,同比下降0.76%。男性人口917481人,女性人口16774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6.3%。少数民族人口17172人,同比下降0.18%,占总人口的50.1%;全年出生人口245人,出生率为7.1‰,同比下降0.7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81人,死亡率为8.2‰,同比增长3.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0‰。
经济
综述
2023年,乌兰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9.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8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3.81亿元,同比下降10.2%;第三产业增加值9.67亿元,同比增长1.0%。2023年,乌兰县三次产业比重为14.5:60.8:24.7。
2023年,乌兰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3元,同比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2元,同比增长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4元,同比增长8.4%。
2023年,乌兰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0%。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完成国有投资同比下降23.5%,完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同比下降55.8%,完成私营个体投资同比下降71.6%,完成其他投资同比下降2.7%。按产业分:完成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7%;完成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9.8%;完成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5%。
2023年,乌兰县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49万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05万元,同比增长3.24%。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税种看:完成税收收入6127万元,同比下降1.83%,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和其他税收,分别增长22.84%、118.03%、2.87%、273.33%和45.65%,累计增收1200万元。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环境保护税,分别下降43.22%、9.62%、28.06%、72.54%、30.02%和89.81%,累计减收1314万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1579万元,同比增长16.63%,增支23038万元。
第一产业
2023年,乌兰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821.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012.31万元;林业总产值8195.83万元;牧业总产值51415.03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145.5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200亩,粮食总产量312152吨;油料播种面积8329亩,油料总产量1328吨。
2023年末,乌兰县牲畜存栏总头数为43.66万头(只)。其中,大牲畜2.77万头(只);绵羊38.36万只;山羊2.0万只;生猪0.44万头;家禽0.09万只;出栏牲畜34.37万头(只)。
2023年,乌兰县完成国土绿化81920亩,其中:(人工)乔木造林300亩、灌木造林442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7000亩、草原补播40000亩、退化草原改良20000亩、义务植树200亩。总灌溉面积7341.33公顷,其中:耕地灌溉面积6800公顷;林地灌溉面积541.33公顷。
第二产业
2023年,乌兰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4亿元,同比下降50.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83亿元,同比增长15.6%,重工业完成总产值8.91亿元,同比下降60.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02亿元,同比下降48.9%;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2.2%,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3年,乌兰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17.2万元,同比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161116.6万元,同比下降44.7%;零售业销售额17318万元,同比增长4.2%;住宿业营业额4919.2万元,同比增长46.8%;餐饮业营业额4561.4万元,同比增长21%。
2023年,乌兰县接待旅游人数达509.4万人(次),同比增长367%。实现旅游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332%。
截至2023年年末,乌兰县金融业各项存款余额222271万元,同比下降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1694万元,同比增长10.2%。各项贷款余额187047万元,同比增长7.8%。乌兰县全县人保财险保费总收入为4019万元,同比下降3.4%;支付各类赔款总额2406万元,同比增长50.7%,赔付率为59.9%,同比增长12.97个百分点。
2023年,乌兰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04.46万元,同比增长18.94%。截至2023年年末,乌兰县固定电话用户12345户,各类移动电话用户41963户,互联网用户20741户。
交通运输
青新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109国道315国道穿过乌兰县。
2023年,乌兰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88.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8.36万人;货运量65.89万吨,同比增长237.72%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乌兰县共有各类学校8所。其中,小学3所,中学5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3746人,其中小学生2146人,中学生1600人。全年教育经费支出12586.95万元,同比增长88.08%,占财政总支出的7.79%,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年末,乌兰县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5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50张,与上年持平;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包括临聘人员和村医)346人,同比增长9.49%,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6人,同比增长4.38%;全年卫生健康经费支出9578万元,同比下降8.88%,占财政总支出的5.93%,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2023年,乌兰县全年基本医疗保险33815人,较上年末减少580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24人,较上年末减少7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491人,较上年末减少508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72.58万元,同比增长4.93%。
环境保护
2023年,乌兰县断面水质达到III类水质比例为100%,空气优良天数自7月份以来达98%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州定目标范围内。
安全生产
2023年,乌兰县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直接经济损失0万元。同期相比,全县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控制在州定考核指标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四下降”。
风景名胜
茶卡盐湖,地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这个固液态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之间,天气晴好时,湖面如镜子一般,被称为中国版的“天空之镜”。
都兰寺,南临都兰河、青藏铁路、青新公路315线在寺前1公里处通过。是海西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主体建筑是由三殿一塔组成,其中主殿大经堂为藏式平顶建筑,宗喀巴大殿为歇山顶藏汉结合建筑。
茶卡天空壹号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里河滩村,茶卡盐湖的东部。景区连接109国道、京藏高速(G6)。景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综合服务区、天镜遨游区、天镜乐活区、天镜小街轴四部分。主要景点有盐卤漂浮体验馆、星空码头、盐湖湿地、天镜婚纱摄影基地、格桑花广场、星月观镜台等。
金子海,蒙语叫“阿拉腾布拉格”,意为金泉流成的海。位于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南约80公里,面积约0.45平方公里,呈梳形,西向为梳背,梳齿向东。相传成吉思汗领兵经过此地时,丢下的金盏化为金子海;也有传说牦牛山上下来一对金羊,在湖边饮水,尝到水味香醇甘甜,就不愿再回山而进入湖中,故称该湖为金子海。
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距315国道5公里位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城东北部约25公里处,距西宁市318公里,青新公路(315国道)往东约15公里处进入。哈里哈图森林公园现有景观景点66处,其中自然景观62处,人文景观4处。在自然景观中,地文景观24处,水文景观7处,植物景观22处,动物景观2处,天象景观6处。总面积5170.5hm2,是柴达木盆地中分布最集中,面积较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森林覆盖率达37.8%,林草覆盖率达95%,保持着良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镇和柯柯镇境内,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距县城15公里。境内有都兰河、赛什克河两大河流,水源充足,牧草丰盛。都兰湖湿地公园平均海拔2973米,海拔较低,是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
地方特产
茶卡盐
茶卡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茶卡盐氯化钠纯度高、可溶性杂质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有特殊调味效果,具“味咸而甘”口味独特,不易结块等特点。
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茶卡盐”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乌兰茶卡羊
乌兰茶卡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乌兰县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冬季漫长,干燥寒冷,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温凉,秋季气温逐渐变冷,全年降水量少,无霜期短,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雨热同季,适宜家畜生活。乌兰茶卡羊,身躯发育匀称,头短宽,额宽广,鼻平直,嘴短而粗,肩胛和前驱结合良好,胸深而广,筋骨开张良好,背平直,十字部宽平,臀股部丰满,肢偏短,蹄坚实,多呈淡黑色。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滑而爽口、口感地道纯正,具滋补功效。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乌兰茶卡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荣誉称号
2018年11月,乌兰县入选首批创新型县。
2020年7月,乌兰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8月,乌兰县入选首批青海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月,乌兰县入选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9月,乌兰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1月,乌兰县入选2021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3年10月,乌兰县入选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