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泉

江西省永丰县佐龙乡景点

在江西省永丰县佐龙乡浪田村白水自然村的九峰山脚下,有一眼天然的奇异泉水-五味泉。泉眼一米见方,三尺来深,终日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冒出白花花的泡沫。初饮泉水,甜味适中,沁人心脾。细细品味,觉得有点辣嘴麻舌,咽下喉头,又觉得有点苦味。打一个饱嗝,喷出一股酸味。真是甜酸苦辣麻,五味都有,故称“五味泉”。如将泉水盛入酒瓶,盖上瓶塞,轻摇几下,猛一开瓶,“啪”的一声,泉水喷涌而出,所以,五味泉又有“天然啤酒”之称。

有关传说
人们不禁要问:这五味泉是怎么来的呢?当地流传着三则民间故事。
传说一
摘自《永丰县志·传闻轶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美丽的仙女,她的名字叫梅花,是王母娘娘的掌上明珠。她居住在天宫美丽的花园里,整天自由自在地赏花、跳舞、唱歌。
但是,梅花仙女却不喜欢这种生活,她向往人间,追求世人的生活。于是,梅花仙女取得王母娘娘的同意,离开了天宫,腾云驾雾,飘飘荡荡到九峰山下,盖了一间草棚,靠打柴和种地为生。那时的九峰山,林木葱郁,青草葳蕤,流水潺潺,百花艳丽,一切美极了。
盛夏的一个大热天,梅花仙女挑着一担柴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口喝胸闷逼得她靠在山下的一棵樟树下歇息乘凉。忽然,从远处传来“咕噜咕噜”的响声,她觅着响声走去,发现一眼泉水藏在翠竹绿草之中,顿时高兴得眉开眼笑。她俯下身子,张嘴喝了起来。泉水清凉透心,不过没有什么滋味。喝够了,她就坐在泉边,对着泉水梳妆打扮起来。
一天,梅花仙女又来到泉边梳妆打扮,正欲起身离去,抬头看见一位白面书生正定睛地望着自己,不觉低下头,羞怯地掩嘴一笑。谁知这一笑,却把书生的魂儿引动了。书生主动问:“姑娘,你从哪儿来呀?”梅花仙女说:“我家就在山下。”“我怎么以前没见过你?”“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你。”“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梅花,你呢?”“我叫秦文饰。”
梅花仙女不禁细细地把他端详起来:身材匀称,五官端正,细眼睛,淡眉毛,是个诚实厚道的俊美书生。看着看着,眼波不觉流出了真挚的爱慕之情,秦文饰仿佛会意,脸上飞过一朵红云,低下头。梅花仙女见书生低下头,悄悄挨近他,问道:“你家住在哪儿?”“山下白水村。”“你有娘子吗?”“没有。”
梅花仙女又惊又喜,她心里直跳,脸上发烧,过了好一阵,才吐出两个字:“我们……”秦文饰理解这“我们”两个字的含义,他心里就象倒了一罐蜜糖,甜透了。
就这样,梅花仙女与秦文饰相爱了。他们留连于泉边,徘徊于月下,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梅花仙女为自己下凡找到了幸福的爱情而流下了甜蜜的眼泪,泪水滴到泉里,泉水也就变甜了。
不久,秦文饰要到县城去求学,梅花闻悉之后,欣喜万分。可秦文饰却流露出不愿去的心思。梅花仙女为了他的锦绣前程,好言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表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秦文饰被梅花仙女的美好心灵所感动,便对他她海誓山盟,表示一俟学成就回来与她完婚。
秦文饰走后,梅花仙女又同往常一样上山打柴,下地耕作。累了,她又照常来到泉边梳妆打扮。她常端坐泉边,有时唱几支山歌,倾诉对秦文饰的思恋之情。她不知在心底里呼唤过多少次他的名字,也不知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更不知流下了多少苦恋的眼泪,泪水成串成串地滴进泉里,天长日久,这甜水中却有了苦味。
冬去春来,沧海桑田,转眼数年过去了,秦文饰学成返乡,却带回一位貌美的娘子。原来,秦文饰在县城攻读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刘玉蝉的小姐,两人一来二去,很快就由相识变为深交而后成为恋人。却说这刘玉婵,乃是县城里一位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长得如花似玉,她早就爱上了秦文饰这个白脸书生,便主动向他表白了爱慕之心。秦文饰想起梅花仙女,起初没有动心。后来,在刘玉婵的一番甜言蜜语之下,心想:攀上刘玉蝉家族这棵大树,日后定可飞黄腾达,出人头地。至于梅花仙女,只不过是名平凡女子,有什么好留恋的。于是,他倾心刘玉蝉,和她拜了天地入了洞房,不久,双双回家探亲。
梅花仙女得知秦文饰学成返乡的消息,万分高兴,她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了山。半路上看见秦文饰与一位陌生的女子携手前行,亲热万分,觉得奇怪,“难道……”她脑海里闪过一连串问号。可这些问号都被自己否定了。“不会,他不是那种见异思迁、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她大步迎了上去,亲昵地叫着:“秦文饰,秦文饰。”可秦文饰佯装没有听见。一旁的刘玉蝉感到诧异,忙问:“秦郎,这女子是何许人也?”秦文饰显得尴尬,支支吾吾地说:“我与她素不相识,她唤错了人。”说毕,瞪了一眼梅花仙女,傲慢地与她擦肩而过。
梅花仙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苦苦爱恋的心上人竟是一个贪求荣华富贵的负心人,不由心跳加快,悲愤得昏厥过去。当她死去活来的时候,秦文饰已毫无踪影。失望、痛苦和打击撕裂着她这颗受伤的心。她失魂落魄地跑到泉边,想起当时与秦文饰相爱的情景,却成泡影,不禁凄然泪下,酸楚的泪水成线地滴落到泉里,不知怎地,泉水又添了酸味。
此时恰逢八仙之一的铁拐李路过此地,见此情景,连忙扶起梅花仙女,为她揩去泪水,关切地询问起来。梅花仙女声泪俱下,娓娓道来。铁拐李听罢,大喝一声:“这还了得,竟有这等绝情之辈,看我去收拾他。”说罢就走。梅花仙女忙拦住他,苦苦哀求:“请求大仙开恩,万万不要去伤害他。他无情,我不能无义。”铁拐李见梅花仙女心地如此善良美丽,十分钦佩。他想,不伤他倒也罢,教训教训一下他还是可以的吧。他听梅花仙女说秦文饰常来此泉饮水,便趁梅花仙女不注意之时,从宝葫芦里变出两颗珠子,飞快地抛入泉里,泉水顷刻变得又辣又麻。次日,秦文饰偕同娘子来到泉边游玩,一饮泉水,顿感辣嘴麻舌,连连摇头:“奇水,勿饮也。”
从此,梅花仙女隐居山上,再也不去泉边。
传说二
摘自《欧阳修故里—永丰》
旧县志载:“五味泉在县西九峰岭下。世传张果老经此杖拄,泉出如珠,有五味。”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之一张果老倒骑毛驴儿云游天下。一天来到富溪九峰山下白水村,见村大、人多,全村却没有一口水井,吃水要跑十五里路去跳。每天天未亮,全村人成群结队去远处挑水。张果老见此情景,动了恻隐之心,见九峰山脚下,有一处树木茂盛,水草青青的地方,就用手中杖往地下一指,霎时泉水喷射为柱。水质清亮香甜,全村解决了吃水问题。数年后,张果老又来到白水村,却见这里村落凋败,田园荒芜,人迹稀少。张果老感到很奇怪,找到一位柱拐杖的老婆婆,问她这里为什么那么荒凉。那老婆婆叹息一声,就说了起来:原来张果老这口泉眼,让财主史跃千(死要钱)霸占了,说是他祖业,用墙把泉围起来,日夜派狗腿子把守,谁要水得交钱,十五文一担。所以,不少人家迁家逃往别地谋生,只留下一些孤寡老弱在村里苦挨时光。张果老听了气得胡子吹得老高,决定要教训这个死要钱财主。
张果老变成一个买水老头,提着小桶在路边摘了几把树叶,丢在桶里变成一桶铜钱,来到泉边。只见全是买水的人,大部分是老头、老婆婆。那些狗腿们大声吆喝,威风十足,那位史财主躺在太师椅上,监视着佣人收钱。张果老来到史财主跟前,说:“老爷,你这水多少钱一担?”“十五文!”“我这一桶呢?”“十五文!”“我打一罐呢?”“十五文!”“你喝一口也是十五文!”“那好,让乡亲们打水,我这木桶的钱够付吧?”史财主见满满一桶的铜钱,眼发亮了,忙说:“好,按人付钱。”每个村民打一桶水,张果老就付十五文钱,当最后一个村民走了后,木桶里只留下十文。张果老也从泉井里打了一桶,喝了一口,愁着眉说:“唔,这水怎么酸苦麻辣?”史财主听了大喝道:“胡说!我这水怎么麻辣?!”“老爷不信可尝尝。”史财主尝了一口,连声称奇。他又要佣人尝,佣人们也说有怪味。张果老说:“史财主,看来凡事都有天意。你占泉谋钱,触怒上苍,清泉变苦泉了,这水不能喝了。这样吧,我把它买下来如何?”史财主心想:反正泉水变了,也抵不了钱,卖就卖吧。张果老付了钱把泉买下来了。张果老又到村里,告诉村民说:“泉眼他卖了,大家可以自由去挑水,不用付钱了。”他把赶驴的鞭子折成一节一节,每户发一节,告诉他们水挑回来后,用鞭子把水搅搅,念道:“鞭儿沾一沾,苦泉变甜泉。水乃世上物,岂由人独占。穷人喝一口,益寿又延年。”于是酸麻苦辣味没啦,变成了甜泉。大家一试,果然如此。史财主也去泉眼挑水,可他没有鞭子,又不知念咒语,水当然没法喝。气得没法,只有举家迁走了。后来,由于留下的老人去世了,鞭子和咒语都没有传下来,这泉水就变不得甜了。但由于当年的甜味还在,所以在麻辣酸苦中又夹着淡淡的甜味,成了真正的五味泉了。八十年代初,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省水文大队、省环卫监察站取样检测,综合分析,确认系天然矿泉水,具有甜酸苦辣麻五味,含二十多种微量元素,各项指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1985年开发利用,县江南食品厂配制的“会心牌”五味矿泉啤酒,投放市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传说三
白水村宋氏谱版
五味泉位于白水西南九峰山下。近听汩汩有声,闻之酒香扑鼻,观之清沏透底,寻味难以捉磨。似甜非甜,似苦非苦,似酸非酸,似麻非麻,似辣非辣。古人说是仙水,故常有人骑马坐轿慕名来饮。饮后觉甜者其命甜,觉苦者其命苦,觉酸、觉麻、觉辣者,其命先无宁日,历途坎坷。但必先烧香祷告,将钱丢入水中,再饮才识水之真味也。故村中顽童往往可在泉中捞得各式硬币。
一、瑶池宴老君醉洒,兜率宫侍女生非
一日,张果老心血来潮,屈指一算谓铁拐李曰:“仙兄,不日王母大寿,我等两手空空无以为贺。”众仙友曰:“仙兄与太上老君甚厚,不如求他留下墨宝献上王母以为礼也。”八仙同入兜率宫,何仙姑扯蓝天为锦,摘彩云为边,置为一轴,呈太上老君面前。老君饱含浓墨,挥毫大作,书曰:瑶池桃熟。八仙谢别老君,驾上祥云去贺王母。王母将宝墨挂于厅堂,顿时厅堂霞光万丈,如添日月。王母大喜,令仙女将八仙扶入阆苑赴宴。苑中奇禽异兽起舞,步步仙歌相随,奇花异草吐香。席上瑶池仙桃,金波玉液龙肝凤髓,众仙频频举杯宴罢,八仙乘兴过东海,随后引出一场八仙闹东海的闹戏激怒了玉皇大帝,将八仙贬下中界。此为前话。
再说太上老君此次赴宴亦感高兴多喝了几杯,不觉大醉,回宫和衣而睡。宫中侍女偷闲贪玩,私出宫门。见远处有二仙对弈,聚精会神,杀得难分难解。侍女走近,见一棋子滚落棋盘之下,赶紧悄悄拾起。见棋子磨琢精细,爱不释手偷偷离去。至天门,偶见天门外凡间一角,有九峰巍峨,仙山矗立,二山间彩桥凌空,瀑布如银,山下间云潭倒影,稻浪千重,胜似天上仙境,侍女看得得意忘形。
二仙对弈必有输赢,再着一局,发现少了一棋,到处寻觅,慧眼一看,见西天门有一女童窥看凡间,慌忙赶去。守门元帅有所疏忽,见二仙将至,赶紧施礼。侍女见之惶惶不安,一失手棋子滚出天门,落入二山之间。顿时一声巨响,浓烟滚滚,侍女乘机溜下凡间。二仙至天门外见黑云遮眼,甚为扫兴。此事不了了之。
侍女至仙山下见棋子变为巨石植入二山之间,抬头仰望仙山古刹,香烟潦绕,梵声阵阵,佛光四射,祥云伴日,侍女只得村姑打扮步上仙山。
仙山古刹名曰白云庵,四周香樟古柏,浓荫蔽日,阴风阵阵,寒气袭人。庵中老妮白发苍苍,武功非凡。当天正在打坐,徒弟翠云来报:庵外有一村姑,要求入庵出家修行。老妮命领入,问她出家缘由。侍女曰:小女出身农家,父亲早逝,兄妹全无。老母以油灯纺纱,养大小女,并将我许与一郎,指望老有所养。我俩青梅竹马,但愿婚后男耕女织共度光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郎一病,沉疴不起,命入黄泉。我母悲忿过度,亦相继寿终。我终日思念老母,恋慕丈夫,只恨前世孽重,今世少缘,只得苦心修行,以求来世再圆。今日寻上宝庵,求师父收下为徒。
老妮听之悲切,有意收留。问其出生时辰,待女对答如流。老妮屈指一算,谓翠云曰:此女静心修行,来日正果非凡。然后对侍女说:“我决意收你为徒,赐你法名青云。”老妮将青云带入厨房,指着水桶说:“你每天早晨下山汲水,上山扫地,晚上念经。”自后青云便开始了晨钟暮鼓、黄卷青灯的生涯。
青云本是天仙,长得如花似玉,唇红齿白,脸如桃花,峨眉弯弯,腰如柳姿,山下后生偶而相遇之,无不魂飞魄散。
二、白云淹青云恋红尘,打柴郎巧联配鸳鸯
仙山南端有座山,名九峰山。山势连绵逶迤十数里,高百丈。上有九个山峰,故名九峰山。山上青松翠柏,梅树成林。两山之间有座瀑布,远远望去如素练高悬,银河天落,雪白而下,白水村由此而得名。瀑布之上有座红石拱桥,凌空而起,横跨二山,甚为壮观。瀑布下有个深潭,深十来丈。
话说青云每天早晨下山到桥下取水,每次将水桶放在桥上稍歇,经常凭着桥栏远眺。望山下景色,春天,龙潭四周杨柳吐翠,茑歌燕舞,潭水桥影,如画弓落水彩红入潭,小河两岸竹木交错,野花点点;夏天,山下千亩良田晨风一吹,绿波荡漾,涟漪成纹,娇阳初露,霞光万丈,万物生辉。白水村炊烟袅袅,人声朗朗,田园里年青人成双成对,穿红戴绿,山歌频传。青云在桥上看得入神,自言自语赞叹:“好啊!人间。”
当时白水村有个青年人,上无父母下无兄妹,独身一人。二十岁年纪心善好学,长得一表人材,家唯有旧房一间以供栖身。他每天早上经仙山下过拱桥上九峰山打柴,回家吃点剩饭便赶紧上市去卖,换点盐米,买些纸笔。晚上求村里读书人学点文墨,除雨天、下雪天外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村里人叫他打柴郎。打柴郎每天早晨都与青云相碰于桥上,日子久了也慢慢熟悉起来了。有时相互频传秋波,有时互相攀谈,有时各诉身世。打柴郎见青云长得如此美貌,当然爱慕在心;青云见打柴郎生得格外英俊,自然只觉望梅止渴。只怨自己身已出家,人间恩爱何能涉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云在打柴郎眼中越美,打柴郎在青云心中愈觉愈俊。这对年青人相互爱慕之心与日俱增,蕴藏在他俩心目中的爱情种子总是久久地埋在心里,犹如大石头底下的小草唯以出苗。然而他们每天早上都自觉地早早来到桥上,盼对方的到来,为的是争取多会一时。
一年五月初五,此日是端午节。青云来到桥上特别早,她想向打柴郎打听谁会包粽子。或许他能带上几个粽子给自己。时值山下禾苗长势正旺,千亩良田如巨大的绿色地毯在晨风中微微颤动。桥下流水在崖石上激起股股水雾,在早晨阳光的折射下,给山下的村子蒙上了一层五颜六色的轻纱。村中欢声笑语,爆竹声声。此时九峰山上杨梅吐香,果实累累,上山摘梅的青年男女唱着山歌。
男唱:九峰山呀高又高,何树花开杨梅香,携手同妹游九峰,新手摘梅与妹尝。
女对唱:我与阿哥游九峰,山路崎岖脚底松,阿哥摘梅与妹尝,青梅颗颗甜心中。
男又唱:一缕青泉出山涧,龙潭碧池鲤鱼欢,对对鸳鸯戏绿水,双双紫燕穿林来。
女对唱:山歌多呀山歌多,穷人自在心里乐,唱得妮姑下仙山,唱得嫦娥出广寒。
青云在桥上看得出神,听得发呆,油然吐出一句肺腑之言:寂寞寒窗空守寡。此时有人在后面对上一句:清沏溪流泻深潭。青云听之声熟,暗暗沉思,难道我清白之身,青春年华就如桥下流水一样一泻而不返,白白枉度吗?青云慢慢转过头来一看,面前站的正是打柴郎。此时打柴郎越加英俊、勤劳、聪明,这对年青人面面相对,久久不语,彼此的心情,如桥下流水在各自心中激起股股浪花,正是,两面清风久相对,如今花烛今成双。
青云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在打柴郎肩上说:“打柴郎,我们走吧!”于是俩人一同上了九峰山。
三、李铁拐杖桶宝地出仙泉,张果老手指古樟留胜迹
青云和打柴郎上了九峰山,饥食野果,渴饮清泉,夜宿岩洞,有时登上最高峰,眺望远方,见恩江飘带,大桥如链,宝塔尖尖,房楼毗栉,山下绿浪千重。青云对打柴郎说:“待我头发能束辫子便一同下山,找个住处也能象他们一样男耕女织,同享天伦之乐。”说到这里,他们拥抱在一起,眼里流下了幸福的、甜蜜的泪水。当他们看到山下抬着花轿,扛着嫁妆,吹吹打打迎媳妇时,打柴郎对青云说:“如果你是农家姑娘,你也能坐上花轿,我俩同拜天地,洞房花烛,该是何等幸福,何需我们风餐露宿。”说着青云颇感心酸,俩人一起又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当青云想到师父发现他们,又会强将他们分开时,此时此景又是何等的痛苦,于是他们又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总之,这对青年情人,在九峰山上风风雨雨的爱情生活,有着喜、怒、忧、思、悲的心情,他们流下的甜、酸、苦、辣、麻的眼泪湿透了九峰山上的土。
仙山上老妮见青云打水多日未归,对翠云说:“徒儿,青云下山打水多日不归,你今日下山寻个究竟。”翠云领命,心想:青云与打柴郎原有私情,我未说知师父,若是私奔,并非他处,定在九峰山上。吃了早斋,登上九峰山,翻过几个山峰,正碰上青云和打柴郎。青云见师姐来到,乃知不善。翠云走近对青云说:“今日我奉师父之命,来寻师妹,我等乃出家之人,毋恋慕红尘,抛弃人间恩恩爱爱,应静心修行,早成正果,今务同我归庵中。”青云听毕,跪于翠云前面说:“师姐,我先日一气之下误入空门,今既与打柴郎相爱,犹如牛郎配织女,妹宁死不归。”说完泪下如雨。
翠云见青云形容消瘦,眼帘下塌,泣不成声,言语悲切,自己也为他俩爱情之深而感动,不好再劝,扶起青云,自己转身试泪而归。
翠云上得仙山,见师父正在托一巨石,运气练功。老妮见翠云归来,将巨石放在自己常坐的小石头上,问翠云,徒儿寻见青云否?翠云将青云实情禀告师父,老妮听后勃然大怒,曰:“畜牲,既然恋慕红尘,何得轻入吾法门。吾叫她含怨千秋,以正吾法规。”说完扬长而去,走下仙山,请来一法师,披发杖剑,同上仙山。第二天,法师洗手焚香,用过早斋,在老妮的指引下上九峰山,在半山碰上青云和打柴郎,他俩一见知来者不善,慌忙改道下山。此时,老妮大喝一声:“畜牲勿走!”青云和打柴郎那里会听,法师口念咒语,拔剑向青云一指,疾!轰的一声巨响,剑尖指处冒出一团火光,可怜这对年青情人被烧成两个巨石,至今还屹立在九峰山西腰。二石如一对默默无语的情人,年年月月望着对面路上成双成对的行人,多少个春秋,而自己相隔咫尺,不可享受,正如老妮所说:含怨千秋。
有一年八仙云游九峰,见二石形容古怪,定有蹊跷,众仙休息九峰山九峰书院古樟下,问一老叟。老叟详说其情,李铁拐甚感义愤,用拐杖往地上一桶,听拐杖孔中汨汨有声,冒出一股情泉,泉水闻之酒香扑鼻,观之清沏透底。众仙尝之,都觉似甜非甜,似酸非酸,似苦非苦,似麻非麻,似辣非辣,犹如青云和打柴郎在九峰山上流下的泪水。
众仙捧掌大笑说:“五味泉也。”张果老余愤未消,用手往古樟上一指,轰的一声,一团黑烟升起。至今,古樟上还留下一个大洞。后人说,铁拐李杖捅宝地出仙泉,张果老手指古樟留胜迹。
自后,仙山上更觉凄凉,翠云可聆青云,怨恨师父,头碰水池而圆寂。老妮云游他方,白云庵也因日久失修而倒,庵中佛像百尊,移至研垅庵中。
名贵原由
1 天然鲜啤酒味,与名酒之佳泉水型相同(“酒泉”)
2 天然甜、酸、苦、辣、麻五种味道,口感独特,层次分明(“五味泉”)
3 含20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低钠(“保健水”)
4 游离CO2指标达医疗“命名矿水浓度”,偏硅酸指标达医疗“矿水浓度”,氡、锂、锶、氟接近“有医疗价值浓度”(“医疗水”)
5 有一定硬度,溶解性固体相对较多,与世界名贵矿泉水同一档次(“理想水”)
6 游离CO2、氡气来自地幔,深层循环溶滤(“地幔水”)
7 含气口感符合国际潮流(“国际品味水”)
8 水温常年18-21°C,属冷泉(“冷泉水”)
9 八百里井冈山麓,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水”)
10 欧阳修故里 (“历史文化水”)
有益成份含量
天地造化之精品,可医可饮出神奇。
五味泉含水层赋存于上古生界石炭系裂隙岩层中,与深切至地幔的大断裂里的游离CO2、氡气相遇,经溶滤岩石中极珍贵矿物质后于有利的地形和构造部位溢出成泉,乃天地造化,千古奇珍异品。
《九峰山矿泉水勘察报告审查意见书》结论: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低钠,含锶、锂、溴、碘、硒、钼、锌、偏硅酸、氡、氟等有益成份,顾水有五味。同时符合饮用水标准,是一种名贵、罕见的低矿化(接近中等矿化度)重碳酸钙镁型饮料碳酸矿水。对照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GB/T13727-92),游离CO2指标达到医疗“命名矿水浓度”,偏硅酸指标达到医疗“矿水浓度”,氡、锂、锶、氟指标接近“有医疗价值浓度”。
国际公认,总溶解矿物质为500-700mg/L的矿泉水,是健康人体所需天然矿物质含量最均衡的矿泉水(摘自《矿泉水和纯净水工业手册》李正明、吴寒编 P122、《天然矿泉水》陈履安编著P57 )。五味泉总溶解矿物质(TDS)为508mg/L,属最均衡含量。比青岛、深圳某二个著名矿泉水的总溶解矿物质含量120-260、50-90mg/L高出数倍。
五味泉的饮用
五味泉堪与世界名牌法国巴黎(Perrier)和法国依云(Evian)相媲美,而Li、Sr、H2SiO3、F、Rn更具优势,五味泉与中国名酒之佳泉水属同一家族。欧州崇尚饮用含气矿泉水,如德国含气矿泉水占70%。品含气矿泉水乃一种时尚,饮名贵矿泉水才显品位。
饮用小窍门:冰镇或冷藏后享用,口味更爽(加冰块不好,会冲淡原味);作为锂型苏打水,调配鸡尾酒,口感绝佳;冲兑白酒或酒后饮用,有缓冲、解酒之功效。另外,五味矿泉水可用来发馒头和替代碱来煲粥。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