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定义解释
会计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
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
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
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
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基本职能
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归纳为反映和控制,而为了达到反映与控制的目的,现代会计在发展中逐步构建了它的两大工作系统,会计的信息系统和会计的控制系统。
反映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通过一定的
会计方法,遵照会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全面地、及时地、系统地将一个
会计实体单位所发生的财务
会计事项表现出来,并通过科学的
分类方法,将不同性质的会计事项分门别类的、集中的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本质之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
会计信息系统对
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具体划分为两个基本工作阶段,一是信息确认阶段,通过这个过程进行
信息筛选,去伪存真,将虚伪假冒及失真之
信息揭示出来,清除出去、为整个优化信息的过程奠定基础,确保财务会计信号的真实,可靠,为决策提供非但是有用之信息,而且是足以确保决策正确无误之信息。二是核算工作阶段,核算过程包括
制证、计量、记录、归类、组合、测试、编表等环节,这个过程体现为对若干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诸如以货币为统一之
计量标准、设置账簿、
会计科目在分类中的应用,以及在编报前应用平衡公式进行测试等。可见,以往把会计的反映职能与
会计核算等同起来对待有失片面,为防止
会计信息失真,应当把财务会计信息确认放在重要位置之上。
在信息经济发展时代,电子
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最终形成了科学的“
管理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理所当然的将财务会计系统包括其中。把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与财务
会计方法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又自然而然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除上述环节外,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还应包括
信息储存与信息输出两个环节,这样一来,便把确认、核算、信息应用三个阶段结合起来,而后通过电子
计算机技术处理,既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实现了
人机结合,又使所取得的财务会计信息可分解、可传递、可交换,以及可供管理者、决策者选择使用。由此,通过这个系统便可达到行使
会计反映职能之目的。
现代会计的反映职能是现代
会计工作的基础,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又是会计部门
参与决策的依据;它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又服务于投资者,以及与企业工作相关的财税、金融及审计部门;此外,财务会计信息的另外一个突出作用是为会计部门的会计的
控制工作服务。由此可见,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理解会计的服务作用,这种服务作用也决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
能动性的。此外,应当明确,无论从人机结合的角度,还是仅仅从会计工作者的信息确认环节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考察,都可以看到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在
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控制职能
内容
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是现代
会计控制的对象与目标。从
控制对象方面讲,它表现为对一个法定的会计实体进行控制。如果这个实体是指一个
独立核算的企业,由于这种企业是由处于经营管理系统中的若干岗位或曰环节组合而成的。因此,为行使会计对企业
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控制权力,并履行其
受托责任,便自然而然要按这一专职岗位设置会计组织部门,由其具体组织会计控制工作。这样一来便把会计的
岗位职责与权力统一在一起。从现代会计控制工作所立定的
管理目标方面讲,它集中体现为这个会计实体的
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并且是这个实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再把会计控制的对象与所立定的管理目标统一起来加以认识,便可作出这样的结论:会计组织部门为实现其既定控制目标,以法制为依据,以
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一定科学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与现代化手段,充分履行自己的受托责任与行使管理权力,使企业的
经济活动过程与
财务活动过程遵循经济活动规律及其经济活动规范运行,这一
工作过程及体现在这一工作过程之中的能动管理作用便是“会计控制”。
其次,从现代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方面考察,它应当包括以下6个基本方面: 其一,财务会计控制与
管理会计控制;其二,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其三,会计部门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进行控制,诸如在执行
财务计划中体现出来的
计划控制,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等;其四,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即通过对优化财务会计信息的过程控制,防止信息失真;其五,就现代会计而言,已由侧重利用
内部信息施行控制转向从管理
战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
市场信息、
科技信息,以及来自外部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控制。同时,
现代管理会计亦由以往固守传统的财务
成本控制转向作业成本控制;最后,现代会计控制还应当包括
内部审计控制等内容。
再次,现代会计控制的基本依据与指导思想。现代会计控制所持依据已超出
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
理论的范围,它实行控制的依据已扩展到现代
经济控制理论方面,如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决策论等。围绕
经营管理与
决策问题,在充分发挥会计控制作用中还应当明确: “有效的控制必须是科学的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必须是把握优化信息的控制;优化的信息必须通过科学的
系统方法取得。 “同时,现代会计控制的指导思想又当是实行全面控制。同时,应当把微观、中观与
宏观控制结合在一起。
认识
人们对会计
控制职能的认识取决于会计
环境变化中的四大要素:一是
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二是
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三是
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企业内部
管理组织与
管理系统的革新;四是现代
会计文化与
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与会计的结合应用等。事实表明,由以往“反映---监督”(或核算监督)职能向“反映--控制”职能的演变是客观环境变化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在现代会计
发展阶段,会计通过两大并存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与“
会计控制系统”显示其职能作用,通过前者体现其反映职能,而通过后者行使其控制职能。
现代会计控制系统包括经营循环控制与决策过程控制两个分支系统,这两个系统与电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合,便成为处于自动控制状态的,并与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科学的控制系统:经营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市场、计划、过程控制、成本、库存、价格、行销、
内部审计8个控制部分, 其中过程控制又包括设计、采购、
投入产出、质量、储存、计价、运输、销售及盈亏等环节。而决策过程控制则围绕参与决策与本部门自身的决策进行,由以下9个运行环节构成,即:预测、分析、决策、计划、建制、审核、检查、监督及追踪决策等。
以上两大分支系统不仅体现了全面而系统的控制,而且突出了成本控制这个核心,不仅从参与决策方面体现了会计的能动作用,而且突出了现代会计在强化企业
内部控制中的能动作用;不仅体现了以市场作为控制起点,以计划作为指导的市场第一,计划第二的思想,而且体现了对全作业过程的控制。同时,从决策过程控制这个系统的建立中可见,
会计的监督作用当涵容于会计控制之中,它只是实行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不能在对现代会计职能的表述中,以监督取代控制,把会计控制职能局限在监视、考察与督促方面。倘若如此概括现代会计的职能,便会在现代
会计本质揭示方面出现片面性,并影响到对一系列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
基本职能关系
就现代会计的反映与控制两大职能的
关联关系而言,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发挥
控制职能作用的基础,没有反应职能提供的信息,就不可能进行
会计监督,因为如果没有会计反映提供可靠、完整的
会计资料,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也就无法进行;而监督职能又是反映职能的保证,没有监督职能进行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
会计信息,也就不能发挥
会计管理的能动作用,会计反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
辩证统一的。
其他职能
1、做好企业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一个企业只有对当前和长远目标作出客观的预测,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第一手信息。管理会计要对企业经济规模、
投入产出、
现金流量、
市场调研等
经济指标作出较为实际的预测,供企业决策者参考。
2、建立经济
指标体系、落实
经济责任制控制经营全过程。根据
企业经营目标,分别落实到各部门。采用
比价采购、倒推
目标成本等方法,具体下达
经济责任指标。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各个
利润中心职责明晰,并对完成情况,事前、事中、事后适时进行分析、反馈,及时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目标的完成。
3、做好
资金筹集工作,加强
现金流量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管理会计应选择低风险、低成本的最优融资方案,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相反,一个企业盈利水平再高,但缺乏资金筹划,缺乏
资金管理,该回笼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造成企业
缺血,也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而在做好资金筹集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抓住
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降低库存,加大销售力度,确保企业
资金周转流畅。
4、建立严谨的核算议价体系,加大
奖惩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十分注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贯彻落实企业
经济目标。这就需要建立
责任会计制度,按照各自的
经济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
责权利相结合,以
经济手段奖惩、控制各级企业
组织行为,不断完善工作,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
5、参与企业
经济决策。决策是企业
经营管理的中心,也是各部门的主要
工作职责,怎样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
决策信息,是各
职能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
管理会计师作为企业的财务
战略军师,要从经济专业上利用成本
形态分析、
量本利分析等动态、
静态指标方法,对长
短期投资、生产、定价等做好经济决策的前期预测。
工作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
会计信息系统论”在中国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论”之基本观点自80年代引入中国,并经过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研究,在以往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论断,从而克服了以往研究中的片面性,使这一论说得到发展,其基贡献在于:
1、从管理的角度阐明了会计是一个作为以提供
财务信息为主的
经济信息系统。如
葛家澍教授等学者所
下定义是:“ 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
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在通过对会计所下定义揭示
会计本质的同时,又相关联地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与“控制”两大基本职能。葛家澍教授等学者认为会计“ 在企业和各单位范围内,主要用于处理
价值运动所形成的数据并产生与此有关的信息,起反映职能,上述
数据与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又能起监督、预测、规划和分析评价等
控制职能。会计的上述两项职能,都有助于进行正确的
经济决策和
财务决策。”事实上这一论断已将“
会计信息系统论”同“
管理工具论”、“
技术论”区别开来。
3、从
宏观经济调控与
宏观经济控制总体系研究方面相关联地研究
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及其作用问题。如
裘宗舜教授等学者指出: “
现代会计是一个财务、成本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却又是“为宏观调控服务的经济信息系统”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它与
宏观经济决策密切相关。由此,便改变了以往将
会计作用仅仅局限于公司方面的观点,从而将其作用扩大到公司以外,并最终与“
国民经济总控制系统”建立起必然之关系。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会计控制系统
杨时展教授指出:“ 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认定
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
经济事项按
货币计量及公认
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这一定义从外延与内涵两方面揭示了现代会计的本质。首先,定义阐明了会计基本目标在于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这一内在的并带有
规律性的问题;其次,在确认受托
责任目标的基础上揭示了现代会计是个控制系统这一关键性问题,使人明确无误地认识到受托责任这一目标与
会计控制系统的结合便是现代会计内涵中显示其本质的问题,而现代会计的主导性职能是控制;最后,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之关系。应当注意,以上3个方面所揭示的问题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而且是从
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程序上体现出来的。杨时展教授在会计本质问题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体现了现代会计发展的历史方位,在会计
基本理论建设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职能影响
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
会计方法,以及会计
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会计环境对
簿记及会计的影响是直接的,就簿记及会计的职能或日功能作用而言,它伴随着诸如经济、科技、文化,以及
经济体制等
环境要素的变化而相应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发生变化,会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会计的功能作用,限定了人们对簿记及会计功能作用的认识,进而也限定了人们对它的评价、限定了它在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工作中的实际地位。
会计的基本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变化既取决于会计所处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人们只有在认真分析与研究会计
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方能对一历史时期簿记或会计的职能作出正确评价,进而也才能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会计定义作出科学之结论。正因如此,在研究会计职能与揭示会计本质时便不能仅仅把“会计”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或仅仅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工作来对待,而应当从总体上对它加以考察,即应当把它看作是特定历史
发展阶段,在一定会计部门组织之下与在一定会计法制支配之下的会计工作,以及这种工作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技巧、会计方法相协调所形成的一体化关系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