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弋夫人

西汉历史人物

钩弋夫人(前113-前88年),姓赵,西汉河间(今河北献县东)人,汉武帝刘彻妃,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人物生平
奇女钩弋
汉武帝刘彻在巡幸途中,路过河间。有人向汉武帝进言,声称当地出了一位奇女子,汉武帝一直都很迷信,一听此言,立刻心生好奇,便下诏派人寻找。
果然如望气者所言,一会儿的工夫,随行官员就找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汉武帝唤此女过来,见其双手紧握拳状,汉武帝伸出双手将这女子手轻轻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开。随后,汉武帝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车,将其带回皇宫,由此而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号称拳夫人,此女便是赵氏。
赵氏的父亲当时已经去世,他曾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宦官,担任中黄门,死于长安,死后葬于雍门。
尧母传说
赵氏入宫后,被册封为婕妤,居住在钩弋宫中,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太始三年(前94年),赵氏为63岁高龄的汉武帝生下一子,取名为刘弗陵,号“钩弋子”。但赵氏竟然足足怀了刘弗陵十四个月,才把他生下来。汉武帝风烛残年还能喜得幼子,他十分兴奋,说道:“传闻中,上古的尧帝之母也是怀胎十四月才生了尧帝,如今钩弋也是这样啊!”于是,汉武帝下令将赵氏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
巫蛊遗音
征和二年(前91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之后汉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
汉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长子即刘据,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巫蛊之祸后,可以继承皇位的只有四人: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赵氏之子刘弗陵
刘旦在刘据死后上书汉武帝,自愿回到都城长安进皇宫担任保卫,希望得以立为太子。汉武帝大怒,立即在北阙杀死刘旦派来的使者,并削其封国三县。
刘胥为人奢侈,喜好游乐,而且行为没有法度,所以最终没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刘髆是汉武帝与宠妃李夫人所生,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是儿女亲家,征和三年(前90年),二人一起策划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即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髆去世。
刘弗陵是汉武帝最为年幼的儿子,征和三年至征和四年(前90年―前89年)之间,汉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身体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时,所以就特别的宠爱刘弗陵。汉武帝有心立他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帘祸害国家,犹豫不决。
被杀去世
关于赵氏的死亡时间,史料没有确切的记载,大约是在后元元年至后元二年(前88年―前87年)之间。而且死因的记载《汉书》和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记载的稍有不同。班固在《汉书》中记载,赵氏在甘泉宫伴驾时,被发现犯下了罪过,受到汉武帝的责罚。赵氏遂死,死后葬于云阳宫。
褚少孙在《史记》里补记道:汉武帝住在甘泉宫时,命内廷画工描绘一张周公抱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图画,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汉武帝想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数日之后,汉武帝斥责赵氏,赵氏摘下发簪耳环,向汉武帝叩头请罪。汉武帝命人将赵氏拉走,送到宫廷的监狱中,赵氏回头看着汉武帝,汉武帝说:“快走,活不成了!”赵氏死于云阳宫。
赵氏死后,汉武帝在清闲无事时询问身边的人,人们对赵氏之死有什么看法。左右回答说:“人们说将要立她的儿子,为什么除去他的母亲?”汉武帝说:“对。这不是一般儿辈愚人所能懂得的。从古到今国家起内乱的原因,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人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后元二年(前87年)春天,汉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刘弗陵。四天后,汉武帝去世,年仅八岁的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追封太后
汉昭帝即位后,追封母亲赵氏为皇太后,征发役徒二万人修建云陵(位于甘泉宫南,后称女陵)以安葬赵氏,并设置园邑三千户。追赠赵氏的父亲为顺成侯,下诏在扶风设置园邑二百家,派长丞按规定奉守。顺成侯的姐姐赵君姁,赏钱二百万,并充实其奴婢与房宅。对其兄弟各按亲疏进行赏赐。赵氏家族中没有一人在朝为官,只对赵父进行追封。
历史评价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①“少好清静”;②“姿色甚佳。”
列仙传》:①“钩翼夫人姓赵,少好学沉静”;②婉婉弱媛,庙符授钩。诞育嘉嗣,皇祚惟休。武之不达,背德致仇。委身受戮,尸灭芳流。
徐钧:“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司马光资治通鉴》: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是以奸臣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
魏收:钩弋年稚子幼,汉武所以行权,魏世遂为常制。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亦过哉!
乾隆:杀钩弋夫人赵氏纲。武帝虽鉴吕雉之祸而为此然,非有人心者所忍。闻彼吕雉之祸亦髙祖有以致之耳,不思善处预防,欲以隂毒为弭患之计,谬矣!
史籍记载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墓葬情况
汉云陵位于淳化县城北9公里处,铁王镇大圪塔村西,北依甘泉塬,东临冶峪水。是汉武帝嫔妃,汉昭帝生母赵婕妤(勾弋夫人)之陵,汉昭帝于公元前87年继位追封生母勾弋夫人为皇太后,发卒二万,耗时两年,重修了赵太后的陵墓,曰:“云陵”,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云陵也有其他称呼。《三秦记》中记载钩弋夫人的陵叫思合墓。《三辅黄图》记载昭帝母赵婕妤云陵,在云阳甘泉宫南,今人呼为女陵。
2013年3月5日,汉云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物
云陵瓦当
“长毋相忘”瓦当出于甘泉宫遗址内,可能为云陵建筑所用。《汉书》上称云陵有“邑三千户”,“长丞奉守如法”。云陵中有奉守官员,有住户三千来维护云陵,那么云陵里面的祀堂、神舍自然不会少。在这些房屋大殿的建筑上装饰有“长毋相忘”的语词瓦当,正是表明汉昭帝对其母钩弋夫人的怀念之情。我们所见到的汉镜上的“长毋相忘”文字,就是汉代人用钩弋夫人故事,来表达亲人之间的情谊彼此不能忘记。
赵婕妤印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龚自珍得古文物汉凤纽白玉印一枚,上面刻有“婕妤妾赵”四个字。一说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遗物。有人怀疑汉武帝的钩弋夫人也姓赵,这印也许是钩弋夫人的。关于此印,多敏曾写过一首《钩弋夫人小印歌》。
后世纪念
钩弋庙
据说,钩弋夫人去世的那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十八日,家乡父老为了纪念她,就在武垣县城修建了钩弋庙,今天,钩弋庙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逝,但人们纪念钩弋夫人的庙会活动流传了下来。
根据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编撰的《河间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7年),兵部侍郎窦章志路过娘娘庙时,曾写作七言绝句一首:“远上土山望天涯,赵河畔上有人家。汉武停车选莲花,顺城枫树映朝霞。”诗中提到的顺城。即今阜城土山,而汉武帝停车选取美如莲花的拳夫人,就居住在赵河(即今洚河)沿岸。
钩弋夫人塑像
1916年,当地居民为钩弋夫人重塑人像,并于当年农历四月十八搭台唱戏,扁额书有“汉宫春”三字。对联是:“问地点,本旷野荒城,胡为乎,三月暮春特演梨园唐子弟;兴女范,仰令懿淑德,故借此,四方好义重新钩弋汉夫人”,可见肃宁人民对钩弋夫人的崇敬之情。
包粽子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之前,整个窝北镇及距窝北镇比较近的乡村都包粽子,这是当地人对钩弋夫人的一种朴素的纪念方式,而肃宁县其他村镇则没有此习俗。粽子以糯米红枣馅为主,高粱、黄米、千穗谷馅为辅,当地村民也不过端午节。包粽子以纪念钩弋夫人的习俗具体从何时开始也无从考证。
趣闻轶事
初遇武帝
钩弋夫人初遇武帝有不同版本的说法。《汉书》记载钩弋夫人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钩弋夫人并无拳头打不开与握玉钩之事。《列仙传》记载钩弋夫人被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钩,而手寻展,因此得幸。《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听说河间有奇女子,派遣使者求之。见钩弋夫人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皆拳。武帝令人打开钩弋夫人的拳头,数十人都打不开。武帝于是自己打开,钩弋夫人的拳头伸展了开来,由是得幸。
《万历河间府志》里面记载汉武帝东巡,海上访仙到武垣城,听闻有瓦钟布皱异事,让望气者登城物色,后面得到钩弋夫人后把她带回了宫。
掘棺无尸
当初,钩弋夫人犯了罪,被汉武帝赐死,出殡以后,尸体不发臭,香气飘到十多里外。于是把她安葬在云陵,汉武帝哀悼她。汉武帝又怀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开棺来看,结果棺里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下一双鞋子。另一种说法,汉昭帝即位后,重新安葬钩弋夫人,发现棺是空的,没有尸体,仅留下一双丝织的鞋子。
藏钩
由于钩弋夫人双手藏钩,后来有一种藏钩游戏,即源于此。在唐代诗人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就有一句“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这说明这种藏钩游戏曾盛行于唐朝皇宫。游戏的方法是:人分为猜、藏两拨,参与藏的一拨人将钩藏于某人的一只手中,让另一拨人猜,猜中一藏者得一筹,连得三筹者胜。今象棋比赛有以棋子藏于手中,猜有无以决先后者,即由藏钩游戏发展演变而来。
《荆楚岁时记》收录的《辛氏三秦记》中,提到藏钩戏起源于钩弋夫人。《宋书》中同样采用了这种说法,认为汉世有藏钩之戏,是因为钩弋夫人。
玉燕钗
汉武洞冥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传说神女曾经送了一个玉钗给汉武帝,汉武帝把玉钗送给了赵婕妤(钩弋夫人)。到了汉昭帝元凤年间,宫人犹见此钗,共同谋划打算弄碎它,第二天再看玉钗,匣唯见白燕直升天去。因此宫人把这个玉钗改名为玉燕钗,言其吉祥。
绝色神女
《列仙传》、《墉城集仙录》记载钩弋夫人姿色甚伟。《汉武故事》记载其姿貌殊绝。《辛氏三秦记》记载钩弋夫人国色。
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
影视形象
1996年电视剧《汉武帝》:高丽饰演钩弋夫人;
1997年电视剧《司马迁》:徐路饰演钩弋夫人;
2005年电视剧《汉武大帝》:赵恺依饰演钩弋夫人;
2006年电视剧《大汉天子3》:钱柏渝饰演钩弋夫人;
2015年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白珊饰演钩弋夫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