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节

卖身节

卖身节又称遇仙节,翻身节,是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的地方民俗和民间宗教节日。卖身节起源于明末清初,东坑卖身节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东坑镇举行的民俗活动。相传明朝万历年间这一天,东坑镇的塘唇村一卢姓大户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卖身”,而其他大户亦前来挑选工人、逐渐形成规律,其间人来人往,商贸成行,逐渐形成集工商、农贸、文化、娱乐、民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传统文化节庆活动。

历史起源
1928年《民俗》第十五、十六期载“各乡贫苦的人家,都携着儿子来这里找寻雇主了,而各处的雇主,也就来这里找寻雇童了。如果大家讲得允肯,那雇童就跟那雇主回家去做工,那些雇童除了赚得饭吃之外,完全没有工钱,只是到了年尾的时候,由雇主给他一套新衣服和一双鞋,就算报酬了,所以叫做“卖身”。
卖身节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传说神仙降临要视察百姓、考察民情并顺道救苦救难,大行善事,所以人们往往在农历二月初二聚集在广场上,展现自己,让神仙更真切地观察到世间真善美从而“问诊下药”,久而久之成了一个节日,被命名为“卖身节”,又被人们称为“遇仙节”,后又名为“翻身节”,再后来人们竞相在街上泼水射水作乐,又和“泼水节”合二为一,从此在广东东莞延续了几百年的“卖身节”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并成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民众的喜爱。
节日文化
歌曲
木鱼说唱
一弹唱:
弹三弦,手唔停,老曲新词说卖身。往日卖身无兴趁,只为谋生卖俾人。
工钱多少唔敢论,千祈唔好打蒙巾。
今日又逢二月二,眉开眼笑喜盈盈。
二数板:
党委班子常勤勉,一城三创五争先。
抓纲治镇宏图展,经济腾飞捷报传。
全心为民办实事,策马扬鞭永葆先。
廉洁执政讲正气,四方商客数唔完。
好党好官民风好,“双节”双亲乐绵绵。
自编自练自排演,吹拉弹唱歌满天。
教育强镇树目标,中小学校似花园。
琅琅书声传千里,革命老区写新篇。
三弹唱:
两岸一河新景点,草塘花园靓无边。
东银好似金銮殿,华润商场货物全。
世纪广场人涌现,康怡大厦入云天。
今日再唱“卖身节”,小康生活比糖甜。
快板:东坑风味土特产,阴菜南瓜豆腐丸;
过往宾客赞美食,港台老板喜尝鲜。
花车招展似彩虹,凤舞龙腾鼓乐喧;
仪仗乐队奏喜乐,歌声回荡亭岗颠。
八仙举杯同贺岁,仙女下凡舞翩翩;
高跷长腿扭花步,狮子滚球过路边。
射水狂欢打水战,万人空巷涌向前;
卖身节变欢乐节,火树银花不夜天。
唱:
寒溪坑美东冲笑,塘唇黄屋舞翩跹;
井美塔岗神山唱,彭屋亭岗丁屋连。
和谐乐土民风正,顺世平安笑语喧;
东莞东坑迎紫气,铸成商贸太平年。
传说
农耕年代
美丽的传说和历史足以说明,东坑之所以形成“二月初二”这个奇特的节日,是因为东坑有着“农耕年代”的辉煌。
在东坑,有“卢家地、谢家田”的著称。连接寒溪江畔,一条青鹤小河得天独厚地成为当时贯通省城的运输大动脉。广州、东莞、石龙、惠州等货船常到东坑。东坑麻石街卖糖墩成为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中转码头。蚕桑种养、庶糖加工、谷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继兴起。尤其夏收夏种之后,一河两岸斗蟋蟀的蟀寮,连绵一片。其赌馆、烟馆、妓馆昌盛,省港粤剧红伶濒临东坑闹市,载歌载舞,灯红酒绿,人称为“小澳门”。特定的运输环境,特定的农耕需求,谱写成了一曲“ 二月初二”的颂歌。
传说,“卖身节”是出自东坑塘唇村,有一姓卢的大户,赶着清明节之前开耕种田,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塘唇村前,贴出雇请农耕长工启事。自此之后,形成习惯,没有田地的青壮年都在“二月初二”这天,坐在塘唇村前的围篱上,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出卖劳力,等待财主雇请。有田地的财主,就在这天,到塘唇村前,挑选“卖身”的青壮年、放牛仔,一雇就是一年,这就叫“卖身”。
接着,这块人才辈出的宝地于是传出了很多“遇仙记”:传说这天有天上仙人下凡,到东坑观看“卖身”并行善事,普救众生。比如:《曲磨臂》、《直鱼钩》、《金色的锄头》、《“东仔”故事》、《糖不甩》、《连天阴天,天必半晴》。神乎其神,所以,“卖身节”也有人叫“遇仙节”。越传越神奇,于是乎,“二月初二”这一天,小河岸边、木桥两侧,人山人海,远近商贾云集东坑。远者,省、佛、陈、龙从水路乘船以至,近者周边乡里,步行而来,说要遇仙,真是盛会空前。走时,人人都要买一件物品带回去,以示遇到了仙人,带回去好运。明清以来,一直至今。
几度沧桑,东坑“二月初二”名为“卖身节”,又名“遇仙节”,后改为“翻身节”。改名为“欢乐节”,游人爱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枪射水作乐,故又名“射水节”。“二月初二”来过欢乐节的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带回去一身好运。
卖身节仙迹传奇之一(冀望篇)——“东仔”的故事
“到东坑卖身去,在拥挤的人群里挤一挤,年底定会诞下麟儿,抱个‘东仔’。”近在茶山、附城,远至增城博罗等地,在已婚、尤其在不孕妇女里广为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话说增城仙村,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主人叫丁传宗,父亲丁财寿,由祖上传至他这代已经是九代单传了。娶妻王氏,性情刚烈,却也夫妻恩爱。结婚九年,还没见妻子有怀胎迹象。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旧中国,不孕妇女遭夫家抛弃的情况屡见不鲜。
那年的正月灯景,丁财寿饮罢别家的灯酒回家,见别人家添丁请酒,喜庆异常,想想自己已是九代单传,触景生情唠唠叨叨地抱怨起儿媳妇来,说儿子娶了只不会下蛋的母鸡。王氏受不了公公的数落,次日收拾些替换的衣裳,也不和家里打个招呼,径直投奔东坑岭贝塘村的亲戚家。
丁传宗见妻子出走了十多天仍不回来,便四处打探妻子的下落,听一个出门锉镰刀的老乡说,在东莞东坑曾见过嫂子云云。正月底,传宗踏上了寻妻的路途。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正是东坑的卖身节。清晨,沿途只见肩挑车拉的商贩,四面八方赶去趁墟的人流络绎不绝。丁传宗走得也有些烦了,坐在茶亭里吃起干粮,顺便打听往东坑的路程。一个推车的小贩说:“客官,你定是远方来的,怎不知道今天是东坑的大日子卖身节呢?大家都是赴节的呀。”
丁传宗抖擞精神,随着赶墟的人流到了东坑,在亲戚处寻着妻子,劝她回家。亲戚说:“难得你们远来,还没见过本地盛会,过了二月二这天,明天回去也不迟。”
小别胜新婚,丁传宗牵着妻子的手,往东坑墟来。呀!好家伙,黑压压的人群一浪接着一浪,挤拥得紧,根本分辨不了东南西北。夫妻俩被熙攘的人群冲散了,王氏怕丈夫人生地不熟迷失路途,挤进人群去三进三出寻夫,像百万军中寻阿斗赵子龙。挤得累了,就坐在墟边的榕树下歇息起来,丁传宗也是在寻王氏,在树下见着妻子,相见后,夫妻相拥而泣。
次日,夫妻告别亲戚回家,儿媳见过公公,丁财寿自责酒后失言,叫儿媳不要把往事记在心头等。
一个月后,王氏腼腆地对丈夫说:“相公,你快要做爹啦。”丁传宗惊喜地问:“真的?”果然在那年的十一月底,产下男孩。因多年不孕,想是经东坑卖身节挤拥一番而得子,将孩子取名“东仔”。意即是由东坑那边得到的。这件事便慢慢地传播开去,故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卖身节仙迹传奇之二(惩恶篇)——直鱼钩
寮步两头塘村有个温老汉,为人忠厚善良。与东坑塘唇村的卢老二交情甚好,每年的卖身节,都到卢老二家住上几天。道光二年(壬午)二月初一,温老汉携带九岁的孙儿温小牛又到卢老二家作客,准备参赴明天的盛会。
天刚拂晓,喧闹的人声惊醒了酣睡的温老汉,嗽洗罢,与孙儿一道前往墟中游玩,是时,熙来攘往的人流夹杂着各地不同的乡音,声闻数里。摆摊档的、唱大戏的、玩杂耍的,卖吃食的、卖竹篙棍棒等农具的,应有尽有,目不暇接,爷孙俩玩得开心极了。
突然,小牛跑到一档卖针线杂物的货摊前,拿着一根针嚷着说:“爷爷,我要买鱼钩。”温老汉笑着说:“傻小子,这根叫针,不是鱼钩,鱼钩是弯的。”小牛说:“这明明是鱼钩,是弯的,爷爷,你买给我嘛。”爷孙俩看见的各所不同,争吵声引来了旁人的围观,大家看见的分明是针,哪来的鱼钩呢?都笑小牛是傻的。为了避开众人的嘻笑,温老汉赶忙掏钱买下了这根特别的“针”。
回家后,小牛约了几个小伙伴用新买的鱼钩到河边去钓鱼。刚下钩,马上钓上了一条大鱼,三次下钩,都能钓上大鱼,但再下钩,总没鱼儿上钩的。每天只能钓到三条大鱼,天天如此。其他小伙伴只能钓到些小鱼虾之类的。大家都唤这根直直的鱼钩为神钩了。
这件事,传到村中恶棍李大麻子耳里,这个李大麻子在村中横行霸道,坏事做尽,大家早对他恨之入骨。如往常一样,小牛又到河边去钓鱼,还没下钩,李大麻子强行将小牛的神钩抢去了。碍于恶棍的势力,小牛只能把眼泪吞向肚里。
李大麻子高兴极了,马上把神钩放下河中,只见浮子拉得极沉,以为钓上大鱼了,急忙收钩,一看钓上来的是一条四五斤重的潜水过基硖毒蛇,这蛇咬断绳子,向李大麻子猛扑过去,狠狠地咬了李大麻子一口,然后游下河里去了。李大麻子被蛇咬后,不到一个时辰,便一命归西去了。
卖身节仙迹传奇之三(扬善篇)——金色的锄头
东坑水围的主人卢龙广,是个大名鼎鼎的大财主。他未发财以前,还是个十分倒霉的穷汉子。
有一年的卖身节,他到墟中想买把锄头开耕,刚好在清镜庙旁看见了一档卖锄头的。他翻遍衣袋,仅得铜钱数文,还不够买把锄头的一半款项。
他蹲下身来,看见了一把有缺口的锄头(次品),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问卖锄头的,肯不肯用仅有的钱卖给他,卖锄头的答应了他的要求。旁边有个老汉说:“这把烂锄头,铲草只能铲一半,锄地不得力,能有什么用处呢?”卢龙广回答说:“有钱做有钱事,少钱做少钱事,将就用吧。”
第二天,他就扛着刚买的锄头下地干活,一锄下去,可达尺余,象不用出力似的,锄地比平时快了几倍,凡是锄头翻过的地方,均成了肥沃的泥土,地里的杂草一碰到他的锄头,自然枯萎。龙广心花怒放,认定这锄头是神仙赐给他的宝贝,起早摸黑地干得更欢了。
他把锄松的田地,统统种上了姜,不管风吹雨打,酷暑骄阳,精心地管理着。生姜长势一片茂盛,他憧憬的收获,憧憬着希望。
那一年,雨量极其充沛,到处闹着水灾,卢龙广耕种的是高地。远近种下的姜,家家种下的姜都坏死了,叫“发姜瘟”。唯独是卢龙广种的姜,没有“姜瘟”之祸。
由于发大水的缘故,作物多数失收,灾荒的年头,人群很容易罹患起水肿病。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姜是唯一医治水肿病的特效药。经走南闯北的姜贩证实:查到老隆(龙川)无两姜,足见当时姜的珍贵。
卢龙广把姜收获,用船载往闹水肿病的地方贩卖,一船船姜去,换成了一船船银子回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卖身节仙迹传奇之四(戒贪篇)——曲磨臂
屡有仙物仙迹在历届卖身节涌现,凡到二月初二这天,远近趁墟之人,都想碰碰运气,一定买些什么的回家,希望买到的都是仙家宝贝。
又是一年的卖身节,罗浮山黄龙观黄野人静处思动,他把山中的千年古木,如磨臂样的树枝砍下十数支,往东坑墟点化起凡人来了。
黄野人的磨臂是未经加工的天然树枝,看上去十分粗糙和不好使用,但他要价极高,凡是讨价还价的一概不售予。他开价有个坏规矩,一定是照前一位顾客的还价而出价。半天下来,磨臂的要价仅剩一文半文钱了。夜幕低垂,眼看快散市了,他的磨臂还没有卖出一根,正当他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的时候,有个刻薄成性的财主婆,家中刚好断了磨臂,见货便宜,没还价买了一根。心里说,推砻推磨的活反正是下人干的,管它好使不好使呢。
黄野人收拾东西,回山经过沙塘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山中有曲木,世上无直人。”把剩余的磨臂轻轻一拉,全都成了直木,抛下沙塘,飘然腾云而去。当时,围观的群众都耳闻目睹,传说至今津津乐道。
翌日清早,财主婆把新买的磨臂安装好,吩咐婢女碧谷,自己上茶楼去了。
这谷砻自加了一把谷后,便源源不断地流出许多白米来,再也不须添谷。
财主婆饮茶回来,看见此情此景,高兴的手舞足蹈,不顾婢女的死活,贪婪地叫嚷着:“赶快推,用力推。”她想道,这一定是在卖身节买着仙人的宝贝了,想将这谷砻推出一座座米山来。
婢女平时被打怕了,赶忙用力,突然“啪”的一声,磨臂断了,谷砻再也不会自动流出白米来了。
卖身节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传说神仙降临要视察百姓、考察民情并顺道救苦救难,大行善事,所以人们往往在农历二月初二聚集在广场上,展现自己,让神仙更真切地观察到世间真善美从而“问诊下药”,久而久之成了一个节日,被命名为“卖身节”,又被人们称为“遇仙节”,后又名为“翻身节”,再后来人们竞相在街上泼水射水作乐,又和“泼水节”合二为一,从此在广东东莞延续了几百年的“卖身节”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并成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民众的喜爱。
亦有一说,当地有一姓卢的大户,赶着清明节之前开耕种田,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塘唇村前,贴出雇请农耕长工启事。自此之后,形成习惯,没有田地的青壮年都在“二月初二”这天,坐在塘唇村前的围篱上,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出卖劳力,等待财主雇请。有田地的财主,就在这天,到塘唇村前,挑选“卖身”的青壮年、放牛仔,一雇就是一年,这就叫“卖身”。
发展历程
东坑镇二月初二“卖身节”如今发展成一个集劳务墟市、传统商贸集市,融群众性、世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传统文化节庆活动。
历年活动
2014年
2014年3月2日是中国农历的二月初二,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广东东莞市东坑“卖身节”隆重开幕。这个由古时候“劳动力集市”发展而来的节日,已变身为人们“歌颂劳动、祈福欢乐”的节日。“卖身节”因传说众多遇仙故事又叫“遇仙节”,每逢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古镇东坑的寒溪河边、街头巷尾人流云集,以求“遇仙”逢好运,得到仙人指点。
2016年
2016年的“卖身节”虽然遇上雨天、低温天气,但参与射水的游客及激情却没有减退。而射水活动是每年“卖身节”的重头戏之一,2016年“卖身节”适逢周末,射水活动的精彩上演将“卖身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