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镇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辖镇

吴城镇,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地处永修县东北部,鄱阳湖西岸赣江、修河交汇处,东隔鄱阳湖与都昌县相望,南与南昌市新建区接壤,北濒鄱阳湖与庐山市交界。吴城镇下辖3个社区、5个行政村和3个行政村,区域面积356.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6062人。

小镇概况
吴城镇位于永修县东北部,鄱阳湖西汊,东经115°55′至116°02′,北纬29°07′至29°14′。分别与星子、共青城、都昌、波阳、余干、新建六县区交界。距永修县城33公里,距南昌市90公里,距九江市120公里。全镇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5个行政村、1个水产养殖场、1个渔业捕捞队、1个移民小区和1个居委会,共9个村级单位。
镇内设有银行、邮电、税务、工商、粮食、公安、血防站、医院、中小学、自来水、有线电视台、城管大队、环卫所、县属矽砂矿、市属航监站海事处、省属渔政局、贮木场吴城分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
全镇是以平原为主的滨湖丘陵地区,河流、湖泊、洲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丘陵山岗仅占三分之一。最高点松门山海拔90.9米,最低点16.5米,一般海拔30米。
镇内有二处江南罕见的独特地貌,一是吉山、松门山两座相互毗邻、东西相连,各近10 平方公里的水中沙山。象一条盘旋的巨龙,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分为南北两段;二是一望无际的湿地草原,这也是世界六大重要湿地之一,有草地面积60余万亩,其中草洲面积近20万亩,大小湖泊溪流星罗棋布,镶嵌在草洲湿地当中。
吴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有耕地7700 亩,水面40余万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吴城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热镇,近二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她以会馆文化、庙会文化、特色民俗文化为代表的灿烂的文化,美丽而神秘的珍禽候鸟会八方游客趋之若鹜,2006年,在江西最美的乡村游景点评选活动中,吴城入围前十五强。吴城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历史上这里富商巨贾云集,造就了吴城人善贾的天才和百折不饶的闯劲。吴城商人遍天下,吴城人喜欢到外面闯天下。如今,仅在外从事糖果业生产的老板就达300多家,遍布广东、福建、湖南、云南、贵州、河南、陕西等几个省。钟灵毓秀、文采风流,古有曾任曾国藩幕僚的安徽巡抚吴竹章,近有与民国要人蒋经国有一段风流史话的才女章亚若
历史沿革
“孙钟种瓜,史慈筑城,海昏淹没,吴城镇兴”。
吴城,原名吴山。公元前,这里不过是一簇小山岳,山岳的四周有大片沙洲地,不少瓜农在沙洲地种瓜为生。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富阳)有一大富豪名叫孙钟,雇了很多佃农在这里种瓜收籽,不久他的儿子孙坚成为汉末割据一方的统领。孙坚的儿子孙策兼并江东后,派大将太史慈驻守海昏县城,史慈以练水军为名,在距海昏(今芦潭)三里许,隔修河相望的吴山筑起一座土城。又沿赣江向南威逼,迫使豫章(今南昌)太守华歆离去。太史慈走后土城逐毁。
据《新建县志·望湖亭记》载,吴山乃“汉海昏仓廒所也”,即粮食仓库所在地。晋太康元年(公元280 年),三国统一,吴山北头建“神慧庙”,庙前创“经堂寺”庙后筑“望湖亭”,亭和庙的周围逐步有些店面和民房出现。至南北朝宋元嘉二年,大水把海昏县城淹没,“废海昏,移建昌居之”(《建昌县志》),县城迁往修河中游的艾城,部分人家就近迁徙。于是吴山这边居民骤然增加,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逐步发展成一个码头转运及手工业加工的大集镇,从此,吴山易名吴城。
南北朝时的吴城纳入陈国西昌县版图。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 年)政区变动,划南昌城西北十四乡设置新建县,吴城隶属新建(《新建县志》)。到了清末,南昌城设府,吴城设二府衙(现名二府套的由来),管辖吴城镇“六坊”,即:济川坊、来苏坊、福尼坊、后显坊、里仁坊、前显坊。当时的南昌城也只有十个坊。民国时期在吴城设区公署,有“三十三联保”。1954年吴城划归永修县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吴城镇辖3居民委员会、7村民委员会、1渔业大队、1移民小区。
2011年末,吴城镇辖宋家塘、樊家珑、万寿宫3个居民委员会,同兴、丁山、荷溪、松门、松丰5个村民委员会,吉山养殖场,渔业队;下设49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吴城镇下辖3个社区、5个行政村和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万寿宫社区秀域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吴城镇地处永修县东北部,鄱阳湖西岸赣江、修河交汇处,东隔鄱阳湖与都昌县相望,南与南昌市新建区接壤,西与三角、九合、江益等乡镇毗邻,北濒鄱阳湖与庐山市交界。区域面积356.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吴城镇属平原滨湖丘陵地貌,河流、湖泊、洲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丘陵山岗占三分之一。最高点松门山,海拔90.9米;最低点东风圩,海拔16.5米。
气候
吴城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水文
赣江自东南入境,境内长18千米;修河由西入境,境内长7千米,两水在望湖亭交汇注入鄱阳湖。饶河由都昌县入境,在吴城与赣江汇合,境内长22千米,属季节性河流。
自然资源
吴城镇境内石英砂矿储量300亿吨以上。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等。
人口
2011年末,吴城镇辖区总人口16736人,城镇化率20.0%。总人口中,男性8703人,占52.0%;女性8033人,占48.0%;14岁以下4184人,占25.0%;15~64岁10042人,占60.0%; 65岁以上2510人,占15.0%。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9.5‰。
截至2019年末,吴城镇户籍人口1606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吴城镇财政总收入165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9.1万元,增值税182.4万元,企业所得税86.3万元。
2019年,吴城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吴城镇有农业耕地面积115590亩,人均0.7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西瓜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800吨;蔬菜种植面积2796.0亩,产量5033.0吨;生猪饲养量4100头,家禽饲养量10.4万羽。2011年,农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0.0%;渔业以人工捕捞为主,网箱养殖为辅;2011年,养殖面积1300.0公顷,产量3500.0吨,网箱养鱼1100.0箱,产量800.0吨。各类捕捞渔船1240艘,捕捞水产1000.0吨;水产品总产量5000.0吨;渔业总产值19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0%。
工业
吴城镇工业有建筑、建材、机械、印刷、食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糖果加工等企业。2011年末,工业企业7家,工业生产总值12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7.0万元。
商业
2011年末,吴城镇有商业网点15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新建600平方米镇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8000.0万元。
金融
2011年末,吴城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各项贷款余额2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吴城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52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7所,在校生1252人,专任教师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100%;初中1所,在校生482人,专任教师3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80.1万元,比上年增长80%。
文体事业
1995年7月,吴城镇建成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100户,入户率90.0%。
2011年末,吴城镇有镇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各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文化专业户2个;农家书屋、图书室2个,藏书2000册;群众文艺团体10个。
2011年末,吴城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50.0%的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吴城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8个;病床1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专业卫生人员66名,其中职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28人,注册护士30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0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吴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2户,人数48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1户,人数519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8人;医疗救助282人次。敬老院1家,床位24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7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000人,参保率79.0%。
环境保护
2011年,吴城镇环境卫生投入资金30万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吴城镇有邮政支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0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电话用户18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9.0%;移动电话用户4000户;宽带接入用户300户。
2011年末,吴城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40.0千米,日供水500.0立方米。
2011年末,吴城镇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85.0千米。
交通
2011年末,吴城镇境内有公路1条,长29.0千米。通航河道有赣江、修河。
历史文化
赣鄱名镇
吴城地处江西五大水系交汇处。赣江、修河、饶河穿境而过,水陆十分畅通。沿内河直达全省各地,经鄱阳入长江。自汉晋以来,一直在中原南北官道(鄱湖——赣江——大庚岭——北江)的水运码头。宋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客货运量迅猛增加,使其成为江西盐业、纸、麻、糖、木材、海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埠和交通纽带。史称为“西江巨镇,拔起中流,蜿蜒数里,大江环其三面。民萃族而居,日中为市,商艘趋之。”乾隆到咸丰百余年间,吴城进入鼎盛期,口岸转输的经济功能已超过省府南昌,享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赞誉。与景德镇樟树镇、铅山县的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
发达的商运给吴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嘉庆到道光,家家喝蜜糖,狗不吃红米饭,十八年洪水没上堪”。街区“一镇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格局渐趋形成。著名的街道有上街头、下街头、豆豉街、后河街、万寿宫等,其中以豆豉街最繁华,人们比之为南昌的“洗马池”。全镇有大小店铺上千家。清晚期,吴城是江西木材外运的最大集散地,在“茶、木、盐、纸、麻”五大行业中,木材转运对吴城商业支撑的作用最大也是最长久,始终为“商品过境大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外国资本很快涌入吴城,“美孚”、“亚细亚”、“福丰”等诸家“洋油”公司先后在吴城开业,规模最大的福丰煤油公司还把分公司设在南昌。往来吴城与南京、上海、武汉及九江、南昌之间的大小轮船也很频繁,最大的海船可装三票监(每票监为二万五千袋),计七万五千袋。公元1925年,江西第三大火力发电厂(赣明电灯公司)在吴城落成,使吴城成为鄱阳湖畔最先亮起电灯的地方。
会馆文化
随着经济的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客和商人为了集会、寄寓、联系业务、解决纠纷和储存货物的需要,纷纷在吴城大兴土木,兴建同乡会馆。最盛时,全镇会馆达48 座之多。较著名的有:全楚会馆(湖南、湖北)、山西会馆、广东会馆、浙宁会馆、福建会馆、徽州会馆、麻城会馆、吉安会馆、抚州会馆、武宁会馆、奉新会馆、都昌会馆、龙南会馆、建昌会馆、江西会馆(万寿宫)。这些会馆规模巨大、工艺精巧、雕梁画栋、叠额飞檐,富有各地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如全楚会馆纵深七进,前门在樊家垅街,后门延伸到黄土水运码头。会馆大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镶嵌于吉安会馆门前的“理学名臣”四个遒劲大字熠熠生辉。
各会馆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异地风俗民情也极大的丰富了吴城的本土文化。坐落于繁华地段豆豉街中部的徽州会馆,每遇朱熹生日或午节之时,该会馆均要张灯结彩,锦绣的桌帏及椅子排列整齐,大殿正中神龛上的朱熹神像前摆满了燃着的大小香烛,照得屋内灯火通明,烟香袅绕。福建会馆供有天后娘娘的神位,山西会馆供有关羽神像,每逢这些神过生日,同乡人聚集到会馆中大祭和会宴数天,请外地戏班唱几天大戏(管内建有戏台),届时几天几夜灯火不熄。饮食文化方面,广东会馆的狗肉,福建会馆的海菜也很有名气。
但是,1939年3月,日军的一把大火烧了七昼夜,街区70%房屋化为一片瓦砾。大多数会馆也沦为废墟。现仅存吉安会馆、武宁会馆二处。
庙会文化
庙会是古老吴城一大特色。庙会在吴城由来已久,全镇有庙、寺、庵、阁、宫40余座。由于时代变迁,这些显赫一时的寺庙已不复存在,但其地名仍沿袭至今。据老人回忆,庙会每年进行一次,三五天、十几天不定。规模最大最热闹的首推聂公庙、武显庙、令公庙三大庙会。时间从农历四月二十四日“拜菩萨”开始,至端午节“游过神”,送走“花船”才告结束。其过程大概是先朝香,即全镇人家自带拜香凳,怀抱小小的纸人(又叫阴兵),轮流去三大庙朝拜,到了庙门前,七步一拜地拜上庙前门,又上十八级石阶拜进前殿,由前殿拜上大殿又要上三十三级石坡,名曰: “脱出十八层地狱,上三十三层天。”大殿前方是一个很大的露天场,挤满了朝拜的人。爆竹声声,烟香袅袅,钟鼓隆隆。晚上,庙前殿的戏台上都要演戏,殿中灯火通宵达旦。大殿前侧停放那艘特制的大木船,名曰:“花船”,船上扎了很多彩绸。朝香的人群朝拜上香后把小纸人捧上“花船”,庙会接近尾声。
最后是“游神”。庙旗领先,后面四人捧四管大长号吹得呜呜地响,八人抬八块书有“肃静”、“回避”字样的大红匾,后面便是二十余人用多根竹杠穿扎好抬的那艘“花船”。船后是两人抬一面特大鼓,一人手持鼓槌专司打鼓,另一个用条较硬的竹鞭插在后腰向前弯曲地挑着一面大铜锣,用布扎实的槌头敲打,边打边唱。再后面是十余副八人抬的大轿,轿中是各庙中的菩萨。一行游遍全镇主要街道,中途到大户门口“歇标”,户主用三牲祭礼敬奠一番,将菩萨抬回庙,“花船”则抬去江边火化,叫做“送船”。三大庙会每年如此。
八月朝香是吴城由一大盛事。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到中秋,附近星子、都昌、鄱湖、永修等县的民众都要来吴城朝香,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南昌西山万寿宫。他(她)们每人胸前都围上写着“万寿进香”字样的黄红锦缎,敲锣打鼓结队而来,随身所带的还有贡品(当地的特产)。每年都会给人一个意外的惊喜。如星子县有一年贡来一个六十斤重的大红薯,浮梁县贡来整个万寿宫牌楼上的大瓷画砖,外国人看了赞不绝口。
特色民俗
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是水乡吴城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全镇男女老少打扮漂亮吃过粽子糕点后,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兴致勃勃地观看各庙会的龙舟赛。望湖亭上下站满了观看的人群,亭的周围不少店家摆满了桌椅做沏茶、饮水、吃食生意。优胜者由庙会主持人发给红、黄龙旗插在船头。
闹花灯也是吴城特有的习俗。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每到傍晚时分,全镇大街小巷装灯结彩,大户人家红灯笼高挂,围堵观看滚龙灯、蚌蛤灯、狮子灯、彩龙船、高脚灯(高跷)的人流如潮水一般涌来涌去。以滚龙灯为例首先是“样龙”向街灯主户“喝彩”,彩词要根据不同对象,鲜明表达祝福、吉利的语意,以讨得众人欢喜。在舞龙过程中最耐看的是长时间追围撑龙人往其赤背上燃放爆竹,喷射焰火。十三个撑龙者皆赤着上身,在急促的隆隆鼓声中飞舞着手中燃着明烛的龙灯,街道两边有人拿着长竹杆专司燃放爆竹,眼前火化四溅,“噼啪”之声噪耳,硝烟滚滚。随后,主人家便将大量爆竹、硝焰筒对准撑龙人背上,因龙尾容易捕捉,挨的爆竹也最多,背部灼烧得青一块紫一块,仍振作精神坚持到底。有的商店和富户互相攀比,只图热闹尽兴,不问花钱多少。
小宝塔,西瓜灯,是吴城中秋赏月的又一景观。中秋之夜,各家小孩在自己庭院中捡砖堆砌数尺高的小宝塔,塔内点燃蜡烛,光从砖的空隙中放射出来。有的小孩用西瓜壳刻上各种美丽的花纹,内有蜡烛,名曰:西瓜灯,小孩提着走街窜户,图纹中通明透亮。
珍禽王国
吴城镇地处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中心,附近汀渚棋布。夏季汛期汪洋一片,吴城好似一座孤岛。每当“寒露霜降水推车,鱼奔深潭客回家”时,水位降至海拔12 米以下,广袤无边的湖滩、草洲皆显露出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壮观景象立刻展现面前。《吕氏春秋》上说:“孟秋之月鸿雁来”, “孟春之月鸿雁归”。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曰:“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大庚在江西南部,说明自古以来大雁等候鸟就在鄱阳湖越冬,至翌年三月北归繁育后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狂捕滥杀候鸟现象十分猖獗,野生动物资源日益枯竭。1980 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来吴城考察,首次发现数以千计的大雁、野鹅、天鹅,还有濒于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91只,占当年全世界发现量总数的30%,白鹤种群占全球的98%以上。即宣布鄱阳湖吴城周围为世界珍禽鹤类越冬的最大栖息地。引起海内外轰动。1985年1月,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博士一行来到吴城,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翱翔蓝天,声鸣长空的庞大鹤群后,无不啧啧称赞,激动万分,惊呼:中国“第二长城”。
1988 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吴城挂牌成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物种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珍禽候鸟的栖息环境和生存条件不断改善。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每年来我镇越冬的鸿雁达3万只,占世界总数55%以上;白枕鹤超过2500只,占世界总数50%以上;东方白鹤2000只,占世界总数80%;白额雁3万只,占世界总数60%以上。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大鸨、白鹳、黑鹳等10余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天鹅、白枕鹤44种;有13种鸟类被国家鸟类保护组织列为濒危鸟类;属中日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53种,占该协定中鸟类总数227种的67.4%;属中澳保护协定的鸟类有46种,占该协定中鸟类总数56.8%。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