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

江西省辖地级市

景德镇市,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景德镇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截至2023年末,景德镇市常住总人口为161.6697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
楚国东南境。
豫章郡鄱阳县。
三国
为吴地。
东晋
设镇,始称“昌南”,汉易名“新平”,辖于江州。
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新平镇属之,以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
武德八年(625年),撤县。
开元四年(716年),复置,治所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
北宋
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辖于饶州浮梁县。沿用迄今。
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
州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
中华民国
民国五年(1916年),浮梁县治从旧城(今浮梁县)迁至景德镇。
民国十六至十八年(1927—1929年),景德镇曾一度建市,称景德市。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930—1934年)中国共产党曾在景德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重新合作,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和浮梁县解放,景德镇与县划开建市。同年5月4日成立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赣东北行署、上饶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0年,浮梁县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入市境。
1983年,国务院批准将乐平县划属市辖,并将鄱阳县属的鱼山、荷塘两个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辖。
1985年,辖乐平县和珠山、昌江、鹅湖、蛟潭四个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制,撤销鹅湖、蛟潭两区。
1992年9月,乐平县撤县建市(县级市)。
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同意成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景德镇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驻昌江区瓷都大道66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市区内平均海拔3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
气候特征
景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根据1981—2010年最新气象数据,景德镇城区历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805毫米。有气象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41.8℃(1967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0.9℃(1963年1月13日)。景德镇春季气候多变,时冷时暖,春夏之交常有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阴雨连绵;前夏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5、6、7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350毫米,极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出梅后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且湿度较高,会使人感到闷热难耐;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常受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
水系水文
昌江西河南河,昌江为流经景德镇市的最大河流,西河、南河是其重要支流,于景德镇市区注入昌江。
昌江发源于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的山区,大致呈北南走向,由北向南注入鄱阳湖。历史上,昌江曾是景德镇对外交通最重要的通道。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景德镇市山区特征明显,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苦槠甜槠栲树、栎类、枫香樟树木荷毛竹等。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如:南方红豆杉银杏闽楠红楠三尖杉七叶一枝花等,现已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9余万株,其中古树名木群80余个,3万多株。
动物资源
景德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2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为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
矿产资源
景德镇市南、北两侧分属赣东北贵、有色金属成矿带及九岭—障公山钨锡金成矿带,中部为萍乐坳陷带。已发现九大类矿产44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6种,已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16种,矿产地222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景德镇市已发现有20种134处矿产地。
景德镇市在江西省具有优势的特色矿产主要有海泡石粘土、锰、饰面用大理岩、膨润土陶瓷土等五种,探明的资源储量均居江西省第一位。其中海泡石粘土、锰探明资源储量占江西省的100%,饰面用大理岩占江西省的80.52%,膨润土占江西省的62.61%,陶瓷土占江西省的19.22%。具有区位优势的矿产有玻璃用石英砂砾岩、煤炭、水泥用灰岩、金等四种,探明的资源储量分别占江西省的25.05%、17.48%、8.62%、7.84%。景德镇市是江西省三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分布较集中,利于规划布局、规模开发。形成北部金、钨、锡,中部煤炭、石灰岩、大理岩、陶瓷土(瓷石、瓷土)、高岭土、白云岩、钨、钼、铜、铅、锌,南部金、锰、银、铅、锌、玻璃用石英砂砾岩、煤炭、石灰岩的分布特征。二是矿产种类多,具有较好的工业配套性。三是以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为主,金属矿产为辅,前者多形成大中型矿床,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极高的开发价值,后者多形成中小型矿床,且矿床中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
景德镇市陶瓷原料资源现状:
陶瓷原料矿产资源丰富,除长石类资源较缺外,包含了粘土类、石英类、其它辅助原料类矿产资源。粘土类矿产主要有:陶瓷土(瓷石、瓷土)、高岭土、耐火粘土、膨润土、海泡石粘土、陶粒页岩、镁质粘土;石英类矿产主要有石英砂砾岩和脉石英;其它辅助原料矿产主要有滑石和萤石。已发现的陶瓷原料矿床(点)共有40个,其中大型2个,中型21个,小型12个,矿点3个。其中陶瓷土(瓷石、瓷土)大型矿床1个、中型14个、小型8个;高岭土中型矿床3个、小型5个。
景德镇市陶瓷原料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08838千吨。其中陶瓷土(瓷石、瓷土)资源储量19261千吨,基础储量占38%,资源量占62%;高岭土资源储量5578千吨,基础储量占0.8%,资源量占99.2%。全市已查明的陶瓷原料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高岭土和陶瓷土(瓷石、瓷土)资源总量不大,资源储量总体控制程度不高,基础储量仅占7.3%。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景德镇市常住总人口为162.18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078184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48%,比上年末提高0.54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9.57%,比上年末提高0.1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0730人,出生率为6.62‰;死亡人口10620人,死亡率6.55‰;自然增长率0.07‰。
截至2023年末,景德镇市常住总人口为161.669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14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09.1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51%,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0.04%,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9980人,出生率为6.16‰;死亡人口11560人,死亡率7.14‰;自然增长率-0.98‰。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景德镇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9.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7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484.68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615.87亿元,增长3.6%。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景德镇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逐月回升。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制造业投资增长10.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7%。工业投资增长10.2%,高于全部投资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6%,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4.1%。民间投资增长10.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14.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1.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4.2%、32.3%。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504个,完成投资增长2.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6.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财税收支
2024年,景德镇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税收收入53.51亿元,下降1.6%。在主体税种中,国内增值税19.93亿元,下降7.3%;企业所得税3.30亿元,下降4.3%;个人所得税1.35亿元,下降16.6%。
2024年,景德镇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00亿元,增长4.2%。其中,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9%、20.2%、0.5%、58.6%。民生支出199.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9.9%。
人民生活
2024年,景德镇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1%。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三降”。其中,涨幅居首的为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6.0%,拉动CPI上涨0.16个百分点,其次是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类,同比分别上涨3.1%、0.9%、0.4%、0.1%,五类合计拉动CPI上涨0.63个百分点;而交通和通信类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2%,影响CPI下跌0.29个百分点,居住、食品烟酒类同比分别下降0.6%、0.5%,合计影响CPI下降0.27个百分点。
2023年,景德镇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28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3元,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8,比上年缩小0.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840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03元,增长8.0%。
第一产业
2024年,景德镇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41亿元,增长1.5%。粮食播种面积143.70万亩,总产量11.3亿斤,比上年增加0.06亿斤,增长0.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73万吨,下降6.0%,其中,猪肉产量4.55万吨,下降5.5%;禽肉产量0.85万吨,下降8.7%。禽蛋产量1.47万吨,增长18.2%。年末生猪存栏19.77万头,下降29.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35万头,下降10.0%。全年生猪出栏54.55万头,下降7.0%。
农业
2023年,景德镇市粮食种植面积95626公顷,比上年减少7.5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2.4公顷,减少1.3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447公顷,增加2669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250公顷,增加1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61933吨,比上年增加15868吨,增产2.9%。全年棉花产量878吨,比上年减产0.1 %。油料产量44022 吨,增产5.9%。糖料产量52826吨,增产2.5%。茶叶产量13990吨,增产1.6%。
畜牧业
2023年,景德镇市肉类总产量60899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猪肉产量48200吨,增长8.5%;牛肉产量2294吨,下降1.3%;羊肉产量1124吨,增长27.0%;禽肉产量9280吨,增长12.0%。禽蛋产量12476吨,下降4.8%。牛奶产量452吨,下降5.6%。年末生猪存栏28.10万头,下降11.4%;生猪出栏58.67万头,增长7.2%。
渔业
2023年,景德镇市水产品产量31745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8155吨,增长3.3%;捕捞水产品产量3590吨,增长4.0%。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景德镇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4%;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7%;私营企业增长4.6%。分行业看,36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8.0%。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9%。六大主导产业中有5个产值实现增长,分别是制冷增长22.8%,汽车增长12.7%,陶瓷及文化创意产业7.8%,直升机及通航增长3.6%,精细化工和医药增长1.3%。
2023年年末景德镇市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479家,比上年末增加69家。实现出口交货值94.40亿元,增长32.9%。项目签约资金799.17亿元,增长4.6%;其中本年新签约项目78.54亿元,增长4.5%。实现营业收入1544.77亿元,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72.83亿元,下降15.0%。
建筑业
2023年,景德镇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50.81亿元,增长13.7%,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6.7%;安装工程产值完成4.94亿元,增长15.4%,占比8.4%;其他产值完成 2.84亿元,增长3.6%,占比4.9%。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共131家,比上年增加32家。其中,总承包企业102家,专业承包企业29家。按资质等级划分,资质等级为特、一级企业10家,增加6家;二级企业39家,增加5家;三级及其他企业82家,增加21家。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景德镇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07.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27亿元,增长6.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0.57亿元,增长6.9%;金融业增加值67.48亿元,增长10.0%;房地产业增加值61.80亿元,下降1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8.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6.16亿元,下降0.8%。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比上年增长3.7%,利润总额9.84亿元,比上年下降6.0%,营业利润下降9.5%。
国内贸易
2024年,景德镇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87亿元,同比增长4.4%,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7.47亿元,增长5.4%。按消费类型分,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71.33亿元,增长4.5%;餐饮收入16.14亿元,增长16.7%。
对外经济
2023年,景德镇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30.46亿元,比上年下降45.8%。其中,出口102.88亿元,下降39.2%;进口27.59亿元,下降61.4%。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75.29亿元。生产型出口总额84.76亿元,下降31.9%。
招商引资
2023年,景德镇市新签合同外资项目24个。合同外资金额2.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6.0%。实际利用外资0.34亿美元,下降62.0%。
房地产业
2024年,景德镇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90万平方米,下降21.1%。商品房销售额57.77亿元,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额49.80亿元,下降22.8%。
邮电通信
2023年,景德镇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07亿元,比上年下降10.0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0.00万件,包裹业务4.75万件,快递业务量2102.5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5748.36万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408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6%。电信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944.00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用户总数199.2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7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4.0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44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49.71万户,增加2.06万户。
旅游业
2023年,景德镇市旅游接待总人数5896.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0%;旅游总收入709.14亿元,增长95.4%。
金融业
2023年末,景德镇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2.70亿元,比年初增加247.6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35.27亿元,增加240.7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31.40亿元,增加254.57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1.38亿元,增加254.63亿元。
交通运输
交通
景德镇市拥有皖赣铁路,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四条高速公路,景德镇机场是中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已经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
1.国家高速G56杭瑞高速公路东西向横贯全境,向西经九江可达武汉、合肥、南京、南昌,向东可抵上海及浙江省的各大中城市。2.G35济广高速公路通车加强了高速的南北交通。
3.景婺黄(常)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生态和旅游线路,地方加密高速,让景德镇成为了重要高速枢纽城市。
4.G206国道南北向纵贯全市,其运量逐渐被高速公路分流。安景高速公路使得景德镇通江达海。
铁路
景德镇是江西的铁路枢纽。将建成的景德镇新客运站沟通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多条线路。新客运站正在规划中,将成为景德镇特色客运站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在新客站交叉。阜景铁路开建。
1.皖赣铁路经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后,时速达到200—250千米,北接京沪线可达上海及中国北方,南连新浙赣与鹰厦线通往浙江和福建。
2.九景衢铁路西接九江铁路枢纽,东接浙江衢州和京福高铁,复线电气化,设计时速达到200千米,使得景德镇到上海的时间缩为4个小时。2013年9月12日九景衢江西铁路公司成立,2013年10月份开建,2017年完工通车。
3.安景铁路是一条联络线,复线电气化,时速200—250千米,其连同了安徽的安庆,为江西增加了一个出省的通道,连接了一个新的通往合肥,进京的道路。
水运
景德镇市境内主要通航河流有昌江河乐安河2条。昌江市区至鄱阳县凰岗镇段通航等级为5级;乐安河乐平市区至万年县石镇镇段通航等级为3—5级不等。
景德镇的水运主要依于昌江,历史上曾是全球最繁忙的水运路段,、随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昌江水位较浅,通航能力所限,水运在当今景德镇对外交通中的作用已大为下降,只是一个辅助的运输渠道。
航空
景德镇机场为4C级民用机场,属全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投资1.4亿元的景德镇机场改扩建项目已经竣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能力提高到50万人次。
景德镇机场在原来的罗家机场基础上改造而成,外地人一般称景德镇机场,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北面浮梁县洪源镇罗家村,距市区约6千米。机场始建于1959年,当时飞行区等级为1B级。1992年9月,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景德镇市政府耗资2亿元将机场扩建,1996年7月新机场正式投入营运。
2023年2月1日,景德镇浮梁通用机场开始试运营。
运输
2023年,景德镇市货物运输总量2286万吨,比上年增长7.4%。货物运输周转量605824万吨千米,增长4.1%。2023年,景德镇市旅客运输总量3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旅客运输周转量26659万人千米,增长22.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景德镇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53人,在校生19695 人,毕业生4807人。普通高中招生15381人,在校生 44416人,毕业生13290人。初中招生25145人,在校生77340人,毕业生25288人。普通小学招生20839人,在校生138094人,毕业生25165人。特殊教育招生62人,在校生293人,毕业生65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520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9%。
文化事业
2023年,景德镇市文化系统艺术表演院团演出460场次,观众36.45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共5个,藏书167.16万册。
体育事业
2023年,景德镇市参加运动会运动员3475人次。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牌数216枚,其中,金牌69枚,银牌69枚,铜牌78枚。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景德镇市拥有卫生机构1458所,其中医院51所;卫生工作人员162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有13186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84人,注册护士有612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806张,其中医院10109张,乡镇卫生院1014张。全年总诊疗人次8917391人次,出院人数316315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景德镇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11万人,减少8.77万人。
截至2023年末,景德镇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4.61万人,增加0.0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23万人,减少0.2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1.38万人,减少0.26万人。
2023年,景德镇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56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09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34万人,减少0.80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88万人,减少2.4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28万人,增加0.52万人。
截至2023年末,景德镇市共有2546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004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28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7599人次。全年资助62053人(含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201700人次。
环境保护
2023年,景德镇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6%;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100.0%,全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0%。2023年,景德镇市能源消费总量490.5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3%;其中,工业能源消耗总量328.84万吨标准煤,增长2.2%。万元GDP能耗下降1.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4%。
安全生产
2023年,景德镇市安全生产事故14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起,工矿商贸事故4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5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1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4人。
历史文化
综述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瓷器历史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陈志岁《景德镇》诗:“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文物古迹
市花市树
1985年9月26日,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景德镇的樟树干粗枝壮,冠大叶茂,体健寿高,苍劲古朴,姿态雄伟,它象征着瓷都历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市花。景德镇市的茶花,品种计有60多种以“赤丹”、“西施面”最为名贵,属中国稀有之品种。
风景名胜
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拥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分别是古窑·民俗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德雨生态园、中国瓷园;国家3A级景区3个,分别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厂明清园、江西怪石林
国家5A级旅游景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国家4A级旅游景点: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和红塔、景德镇市得雨生态园、洪岩仙境风景区、锦绣昌南中国瓷园皇窑景区陶溪川文创街区
国家3A级旅游景点:冷水尖、明清园、金竹山寨、怪石林、莲花塘诸仙洞玉田水库三宝国际陶艺村三闾庙古街等。
地方特产
景德镇人的饮食习惯一般喜辣,正餐中的许多菜式基本都放入辣椒调味。景德镇小吃以街头巷尾或路边的小吃店最具特色。瓷都三大特有小吃:冷粉饺子粑碱水粑。还有景德板鸡、辣椒耙、印子耙、油条包麻子、龙姣瓜子、乐平狗肉等。
著名人物
另外还有:刘雨岑(1904—1969年)、杨海生(1922—1970年)、徐播生(1891—1966年)、曾龙升(1900—1964年)、潘庸秉(1900—1961年)、龚耀庭(1910—1975年)、珠山八友等等。
工艺美术家: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唐自强刘远长汪洋钟辉钟剑、一鸣、魏卿蓝国华汪鹏汪洲谢勤、江立会、赵集富等等。
荣誉称号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