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号

唐朝历代皇帝年号(含武周)

唐朝由李渊建于618年,628年唐太宗消灭群雄完成统一。690年武瞾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大周。705年中宗复位,恢复大唐国号。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大梁,唐亡。不计殇帝李重茂,凡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唐朝含武则天在内共75个年号。

唐朝年号表
唐朝年号一览 :
注:
1、唐隆(710六月—七月
唐殇帝(又称唐少帝李重茂年号,不足一月。唐隆政变后睿宗李旦即位,废唐隆年号改元景云 。
2、建贞(886十月—十二月)
襄王李煴年号。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李克用进逼长安,僖宗奔兴元(今陕西汉中)。襄王李煴为邠宁节度使朱玫所俘,拥立为监国。十月,朱玫又立之为皇帝,置百官,改年号为建贞。
3、天复
前蜀高祖王建在907年九月用此年号称天复七年。
4、天祐
朱温灭唐后,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钱镠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其中南吴用至天祐十六年(919年),李茂贞用至天祐二十年(923年)。
历年干支纪年对照
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世家,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攻入长安,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太上皇,拥立其孙代王杨侑为帝。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江都兵变,隋炀帝遇弑。五月,李渊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大唐,建元武德。武德九年八月禅位李世民。贞观九年五月崩,年七十一,在位九年。
梁:大业十三年(617年)梁师都建立梁国,年号永隆。贞观二年(628年)为唐所平。
萧梁:大业十四年(618年),南梁后裔萧铣重建梁国,年号鸣凤。武德四年(621年)为唐所平。
郑:王世充所建,年号开明,武德四年为唐所平。
楚:林士弘所建,年号太平,武德五年为唐所平。
夏:窦建德所建,年号五凤,武德四年为唐所平。
燕:高开道所建,年号始兴。
许:宇文化及所建,年号天寿
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高祖次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八月受高祖禅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崩,年五十二,在位二十三年,谥曰文皇帝(后增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
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太宗第九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即位,次年改元永徽。高宗在位期间频繁改元,凡14个年号,分别是:永徽(650-655)、显庆(656-661)、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总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仪凤(676-679)、调露(679-680)、永隆(680-681)、开耀(681-682)、永淳(682-683)、弘道(683)。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崩,年五十六,在位三十四年,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增谥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前后两次在位,其在位年份纪年对照一并开列于武则天之后。
武则天
武则天,即武曌[zhào],中国历史上正统女皇帝。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二圣李显即位,改元嗣圣,武则天以皇太后之尊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皇帝,改元文明。
武则天称制及称帝期间,亦频繁改元。临朝称制时,武则天先后改元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载初(689-690),此间睿宗虽在位,但此四年号一般视作武则天年号。永昌元年(689年)十一月,改元载初,行周正,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来岁正月为一月。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周。武则天在位的十五年间也多次改元,分别是:天授(690-692)、如意(692)、长寿(692-694)、延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5-696)、万岁通天(696-697)、神功(697)、圣历(698-700)、久视(700-701,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大足(701)、长安(701-704)、神龙。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等发动政变,迎太子李显即位。二月,复国号为唐。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崩,享年八十二,谥曰大圣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注1:载初,以夏正计,有载初二年。用周正计,则无载初二年。两唐书、资治通鉴皆无载初二年之说。
注2:天册万岁,周正以十一月为正月,天册万岁元年始于九月甲寅,终于腊月甲申(按《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则天皇后中宗》)。以周正计,跨两年,依夏历计,以一月为岁首,则天册万岁未跨年,只有元年。
注3:万岁登封,按周正,始于腊月甲申,止于三月丁巳,属同一年。按夏历则跨两年。
注4:长安四年后为神龙元年。根据《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二引《则天实录》,神龙本为武则天年号。神龙元年正月,中宗复位,沿用不改。《新唐书》记载武则天神龙元年事时作长安五年。
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甲子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嗣圣。嗣圣元年(684年)正月被废为庐陵王。二月睿宗立,改元文明。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复为皇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复大唐国号。神龙三年(707年)九月改元景龙。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崩,年五十五,在位六年。谥曰孝和皇帝。天宝十三载,加谥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中宗弟。嗣圣元年(684年)二月为武后所立,改元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年间,睿宗未废,但武后实际操控朝政,史家一般将此四年号视做武则天的年号。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韦后弑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改元唐隆。七月李隆基等发动政变(唐隆政变),睿宗再即皇帝位,复李重茂为温王,改元景云。景云三年(712年)正月己丑,改元太极。太极元年五月辛巳,改元延和。延和元年八月庚子,禅位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甲辰,玄宗改元曰先天。开元四年六月,崩于百福殿,年五十五,谥曰大圣真皇帝。天宝十三载,增谥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
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受禅即皇帝位,改元先天。先天二年(713年)十二月庚寅改元开元。开元二十九年后改元天宝。天宝三年(744年)正月朔改“年”曰“载”。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叛军逼长安,玄宗入蜀。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初五,玄宗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在位四十五年,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四月十六日,肃宗亦崩。四月二十日,代宗即位 。
肃宗李亨
唐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即位于灵武,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至德三载二月改元乾元。乾元元年(758)二月复“载”为“年”。乾元三年闰四月改元上元。上元二年(761年)九月二十一日去除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十一月)为岁首。元年建巳月甲寅(762年四月初五),玄宗崩。乙丑(四月十五日),皇太子李豫监国,改元宝应,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新唐书▪卷六▪本纪第六▪肃宗代宗》)。宝应元年四月十六日,肃宗崩,年五十二,在位七年。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四月二十日,代宗即位。
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肃宗长子。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即皇帝位。宝应二年(763年)三月改元广德,广德二年(764年)后改元永泰,永泰二年(766年)十一月改元大历,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辛酉崩于紫宸内殿,年五十三,在位十八年。谥睿文孝武皇帝。
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代宗长子。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即位,次年改元建中(780年)。建中四年后改元兴元(784年),逾年(785年)再改元贞元。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癸巳崩于会宁殿,年六十四,在位二十六年。谥曰神武圣文皇帝。丙申,顺宗继位,沿用贞元不改。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庚子,顺宗被迫禅位太子,次日,下诏改元,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
顺宗李诵
唐顺宗李诵,德宗长子。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顺宗继位,沿用贞元不改。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庚子,顺宗被迫禅位太子,次日,下诏改元,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崩于咸宁殿,年四十六,在位八月。谥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大中三年,增谥为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顺宗长子。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庚子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元和。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庚子为宦官陈弘志毒杀,年四十三,在位十五年,谥曰圣神章武孝皇帝。大中三年,加谥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穆宗李恒
唐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元和十五年(820年)闰正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长庆。长庆四年正月壬申崩于清思殿,年三十。在位四年,谥曰睿圣文惠孝皇帝。
敬宗李湛
唐敬宗李湛,穆宗长子。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宝历。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辛丑崩,年十八。谥曰睿武昭愍孝皇帝。文宗即位,次年二月改元大和。
文宗李昂
唐文宗李昂,穆宗第二子。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即皇帝位,次年(827年)二月改元大和,或作太和。清代史学家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认为:“太当作大。予见唐石刻书文宗年号皆是大字,与魏明帝、晋海西公、后魏孝文、吴杨溥称太和者各别”。此处从《新唐书》,作大和。
大和九年(835年)后改元开成。开成五年(840年)正月辛巳,皇帝崩于太和殿,年三十三,在位十四年。谥曰元圣昭献孝皇帝。
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会昌。会昌六年(846年)三月甲子崩于大明宫,年三十三。在位六年,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
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会昌六年(846年)三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中。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癸巳崩于咸宁殿,年五十。在位十三年,谥曰圣武献文孝皇帝。懿宗即位,沿用大中不改。十四年十一月,懿宗改元咸通。咸通十三年,加谥李忱为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懿宗李漼
唐懿宗李漼宣宗长子。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即皇帝位,十四年(860年)十一月改元咸通。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辛巳,皇帝崩于咸宁殿,年四十一。在位十四年,谥曰昭圣恭惠孝皇帝。僖宗即位,沿用咸通至十五年。
僖宗李儇
唐僖宗李儇,懿宗第五子。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即皇帝位,十五年(874年)十一月改元乾符,乾符六年(879年)后改元广明,广明二年(881年)七月改元中和,中和五年(885年)三月光启,光启四年(888年)二月改元文德,文德元年(888年)三月癸卯崩于武德殿,年二十七。在位十五年,谥曰惠圣恭定孝皇帝。
昭宗李晔
唐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龙纪(889年)。逾年再改元曰大顺(890年),大顺二年(891年)后改元景福,景福二年(893年)后改元乾宁,乾宁五年(898年)八月改元光化,光化四年(901年)四月改元天复,天复四年(904年)闰四月改元天祐,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壬寅崩,年三十八,在位十七年。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哀帝即位,沿用天祐至四年。
哀帝李柷
唐哀帝(昭宣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即皇帝位,未改元。天祐四年(907年)四月甲子让位于朱温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二月朱温派人毒杀了李柷,年十七,朱温谥其哀帝。
年号相关
历史事件
以年号称呼的唐朝历史事件:
文献典籍
武德律(武德令、武德式)、贞观政要贞观律(贞观令、贞观格、贞观式)、永徽律永徽律疏唐律疏议)、麟德历(仪凤历)、垂拱格(垂拱留司格)、开元律元和郡县志大中刑律统类
文学
文物
影视
贞观之治、贞观长歌
其他政权
吐蕃
吐蕃可考年号仅有可黎可足赞普(又名赤祖德赞)年号彝泰。据《唐蕃会盟碑》上所记,长庆三年为吐蕃彝泰九年。推知彝泰元年为元和十年。《补国史》、《蒙古源流》皆载赤祖德赞在位二十四年。由是可断定彝泰年间对应公元815年至838年,即唐宪宗元和十年至唐文宗开成三年。
渤海
渤海国(698年—926年),始于698年靺鞨族大祚荣敖东城(今吉林敦化西南)建立震国。731年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改称渤海国。926年为契丹所灭。渤海国自武王大武艺时始建年号仁安,大彝震咸和二十七年(857年)之后,渤海尚有大虔晃大玄锡等王,年号均无考。
注:
南诏
南诏始建于649年,738年皮逻阁统一六诏,受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878年,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902年,权臣郑买嗣舜化贞及南诏宗族,灭南诏,改国号为大长和。
注:赞普钟不是真正的年号,是君主的称号
地方势力
唐朝统治地区其他可考政权、势力年号: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