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坤旦

京剧演员评选

京剧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形成,女性旦角都由男演员担任,称为“乾旦”;清末民初风气逐渐开放,女演员走上舞台,称为“坤旦”。1930年春天津《北洋画报》发起,举办“四大坤伶皇后”选举。几个月的紧张角逐,6月21日公布评选结果:胡碧兰(25534票)、孟丽君(21767票)、雪艳琴(20809票)、章遏云(19131 票),称为“四大坤旦”。后因胡碧兰离开舞台,逐又递补新艳秋(9650 票)为四大坤旦之列。

人物简介
雪艳琴
在“四大坤旦”中,被认为应列为首席的是雪艳琴
雪艳琴原名黄咏霓,原籍山东省济南市。1906年8月5日生于北京,回族,曾与侯喜瑞、马连良被誉为“回族三杰”。自幼酷爱戏曲,梆子、二黄兼学。7岁从“天鹅旦”习梆子,青衣花旦均学,后从张彩林王瑶卿及尚小云习艺。7岁即登台演出,13岁以“金筱仙”艺名搭小香水班演出,15岁改演京剧,从此改艺名为“雪艳琴”。1930年当选“四后”时,年24岁,是四位“皇后”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早在二十年代,即名噪大江南北,被誉为“美艳亲王”,并有“坤旦领袖”之誉。1925年后,曾先后搭崇雅社、庆麟社、奎德社等坤班。1931年盛行男女同台,她首先与郭仲衡、周瑞安、杨宝忠等组建了第一个男女合班的“成庆社”。1933年,古代有声影业公司特为她与谭富英合拍了《四郎探母》电影,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京剧影片。曾先后与金仲仁谭小培、谭富英、王又宸、贯大元等诸多名家合作。1940年后,不足40岁的雪艳琴,正是盛年之际,因不堪忍受封建势力和反动势力的欺侮,毅然息影舞台。后仅在为赈济河北水灾之时,才以黄咏霓之名,参加了义务演出。1951年,隐居兰州的雪艳琴,已中断舞台生活九年之久,为了庆贺天兰铁路通车,才重新粉墨登台,时年45岁。1952年经梅兰芳举荐,参加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前身)。1960年调到中国戏曲学校任教。1986年去世。
雪艳琴扮相端庄秀丽,俊美大方,嗓音醇厚甜润,宽窄高低均佳,有一副极具天赋的歌喉,曾有“金笛仙”之誉。其表演细腻,重于刻画人物。念白咬字准确,尤擅京白,其旗装戏在话白、步法、做派上描摹旗女惟妙惟肖。其表演不拘一格,不仅有王(瑶卿)派风范,而且兼收四大名旦之长,有梅的端庄、程的缠绵、尚的爽朗、苟的绮丽。其戏路宽广,梅派的《贵妃醉酒》、程派的《金锁记》、荀派的《玉堂春》为其常演剧目。尤其《霸王别姬》,首开坤伶舞剑之先例,其舞剑曾得上海精武会之嘉奖,该剧红遍京、津、沪、汉等地。《打金枝》《十三妹》《二堂舍子》《盘丝洞》等亦为其上乘佳作,神采袭人。
章遏云
章遏云生于1911年,原名凤屏,字珠尘,别号“珠尘馆主”,乳名萍儿。12岁从名票王庾生老生,于上海首次登台演出《武家坡》,后改学青衣、花旦,于天津演出《汾河湾》。后迁居北京,经议员余子立取艺名“遏云女士”,曾于北京“城南游艺园”边学艺边演出。又从李宝琴荣蝶仙李寿山张彩林、江顺仙、律佩芳、陶玉芝等名师学艺,她聪慧颖悟且练功刻苦,其水袖功、园场功及跷功均佳。她博采众长,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其扮相秀丽、台风端庄,嗓音甜润响亮,唱腔流利酣畅。1930年又拜在王瑶卿门下深造,《雁门关》、《乾坤福寿镜》、《金猛关》等戏颇得王派神髓,被王瑶卿誉为“女伶中的梅兰芳”。后又向梅兰芳学了《霸王别姬》,曾先后与杨小楼、金少山、袁世海合作演出。曾得程砚秋原琴师穆铁芬之助改学程派,《荒山泪》《碧玉簪》《文姬归汉》为常演剧目。
章遏云拿手剧目《虹霓关》《牧羊圈》《杏元和番》《双姣奇缘》《四郎探母》《宝莲灯》《芙蓉剑》《天河配》《燕子笺》《女起解》《金锁记》等颇受赞誉,尤其《得意缘》,曾得余玉琴、江顺仙、李宝琴等名家指教。她多才多艺能戏颇多,曾在《群英会》中反串鲁肃,从不与女演员配戏的程继先,竟破例与其合作扮演周瑜,茹富蕙饰演蒋干,程继先并向其传授了周瑜,她亦曾登场反串演出,并留有所饰周瑜剧照。她还向朱素云学了《辕门射戟》。亦曾在《八蜡庙》戏中反串黄天霸,充分说明她有着深厚的功底。她初搭雪艳琴班,后自行组班,曾与诸如香、李寿山、王又宸、马连良、高庆奎、侯喜瑞、王又荃、周瑞安、一斗丑、叶盛兰、马富禄、王士英、陈少霖等众多名家合作演出。 1930年当选“四后”之时,年仅18岁,是四位“皇后”中年纪最小的。1932年程砚秋出国考察时,聘请程的琴师穆铁芬为之操琴,程派艺术得到提高。四十年代迁居香港,曾一度息影舞台。1954年应邀赴台演出《六月雪》等程派戏。1958年定居台湾。2003年逝世。
胡碧兰
胡碧兰,祖籍浙江绍兴,1909年生于北京,工青衣,兼擅胡琴。启蒙老师胡素仙、王云卿,后从王瑶卿习艺。 其嗓音柔润宽亮,且气力充沛,久唱不竭,20年代曾以“铁嗓钢喉”著称一时。她扮相俊美大方,戏路宽广且规范,青衣花旦俱佳。常演剧目有《王宝钏》《四郎探母》《祭江》《柳迎春》《金水桥》《朱痕记》《忠义节》《王春娥》《浣沙溪》《二进宫》《骂殿》《玉堂春》《铁弓缘》《胭脂虎》等。曾组“一鸣社”班,先后与吴铁庵、孟小冬、郭仲衡、谭富英、侯喜瑞、郝寿臣、李万春、王少楼、言菊朋、贯大元、王又宸、周瑞安、奚啸伯等众多名家合作演出。 1933年岁末结婚后因败嗓而息影舞台。
新艳秋
新艳秋原名王兰芳,又名王玉华,1910年生。幼年时由于家里贫寒,9岁就去学唱梆子,艺名月明珠。11岁拜钱则诚为师,改学京剧青衣。15岁登台以“玉兰芳”(有资料记载为“王兰芳”)的艺名登台演戏。
人生经历
20年代中期,程砚秋先生初创的程派琴师的哥哥分工记录唱腔、身段、水袖。对照程先生的唱片反复研磨,向程先生的琴师王瑶卿梅兰芳,故对程派艺术的精髓了解得深刻而透彻,在实践中的掌握和运用也严守规范。她的嗓音与程砚秋酷似,无坤伶学程之斧凿痕迹,不但立音松弛,脑后音壮实,胸腔共鸣也极好。她的天赋条件比之程砚秋本人并不逊色。听她的演唱,既能体悟到程腔的寓刚于柔、幽咽婉转,又别具清香雅丽、情意蕴蓄之风韵。1949年后,新艳秋曾先后在江苏省京剧团、江苏省戏曲学校从事演出和教学。2008年辞世。
孟丽君
孟丽君,1911年生人,1926年15岁即于南京挑班演出。1927年北上进京。她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能演梅(兰芳)派的《嫦娥奔月》《廉锦枫》等,尚(小云)派的《秦良玉》等,苟(慧生)派的《盘丝洞》《英杰烈》等,并能兼演小生戏《水淹下邳》《白门楼》等,尤其《花木兰》《再生缘》(即《孟丽君》,又名《华丽缘》)戏中女扮男装极见光彩。曾与言菊朋、雷喜福、安舒元、唐韵笙、梁一鸣等合作演出。当年在天津走红一时。
人生经历
孟丽君在“城南游艺园”日夜演出,有时一个月内竟演出40多场。孟丽君演《孟丽君》红遍京、津、沪等地,声誉日显。1930年当选“四后”之时,年仅19 岁。曾与言菊朋、雷喜福、安舒元、唐韵笙、梁一鸣等合作演出。解放后以演小生戏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任济南“大众京剧团”副团长,1963年调山东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
1950年她作为华东区代表,参加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时,周恩来总理握着她的手笑道:“孟丽君,好名字,孟丽君演孟丽君,希望你更多地演戏、演好戏。”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始终印在她的脑海中。1976年,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数日不能安眠,从而引发了脑血栓症,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这位多才多艺勇于开拓奋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198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她曾任全国剧协理事、山东省剧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91年10月1日因病故于济南,享年80岁。
髦儿戏班
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光绪中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上海是当时最开放的地方,清朝光绪宣统间,即有郭凤仙专演武旦戏兼工武生,这是坤角演武戏之嚆矢。继之又有武生小宝珊,宁小楼、小春来,武旦牡丹花、飞来风、一阵风等应运而生,一时武行人才济济。到了清末,上海髦儿戏盛行一时。法界群舞台有老生恩晓峰花旦张文艳、武生小宝珊,宝善街丹桂茶园有青衣刘喜奎,武生牛桂芬,老生桂云峰,花旦白玉梅,群仙茶园有文武老生小长庚,武旦一阵风,花旦小金仙,大这争看坤角戏,并且掀起一股捧角(坤角)风,好不热闹。然而好景不长,犹如昙花一现,中华民国成立后反而日趋衰落,但是北京当时的女演员多习秦腔,即使清末名噪京华的刘喜奎、鲜灵芝、金玉兰、小香水、金钢钻辈,也无不出身梆子班。所有后来的京剧界成名的女演员,十九来自上海,因而追本溯源,上海可称得上是坤角的发祥地。
兴起
男女合演
辛亥革命后,北京城一度市面萧条。一九一三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唐绍仪组阁,赵智庵出长内务部,为了繁荣市面,维系人心,开男女合演之禁。俞菊笙的儿子武生俞振亭,是梨园行长袖善舞的一位能人,他见有机可乘,首先呈报京师警察厅,在香厂建立戏棚,组成双庆社。约来金月梅、孙一清、金玉兰等坤角,首先举办男女合演,俞振亭自演大轴。由于标新立异,观众为之耳目一新,好奇者争先往观,颇具号召。京中各戏园闻风而起,自此津沪有名的女演员接踵而至,最著名的是老生恩晓峰,她能文能武,头天打炮戏演的是《连环套》的黄天霸,与名角孟小如、荣蝶仙、刘春喜等同班,演出地点是前门外大栅栏的广德楼。
坤角兴起
但好景不常,未几,京中著名艺人联名向正乐育化会(梨园公会前身)提出:“男女合演有伤风化,应予取缔”,经呈报京师警察厅批准,限期施行。于是坤角又想继出京。当时前门外粮食店中和园主薛翰臣创议组办坤班,由清一色女演员演出,从天津约来小翠喜、金凤奎、张小仙等人,继之又有三庆园、庆乐园、广德楼,于是坤班兴起,从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一年的七年间,京中坤班就有鸿顺社、庆和社、崇雅社、维德社、太平社、共利社等近十家之多。当时名噪京华的京剧女演员,先后有老生李桂芬、小兰英、姚玉兰、姚玉英,旦角刘喜奎、张小仙、金月梅、鲜灵芝、福芝芳,武生梁春楼、梁花侬赵紫云等,这些人可谓坤角之前辈了。
票选
初选
北伐战争后迁都南京,旧时京华又是一番局面。民国十九年元旦起,北平市政府取销男女合演禁令,第一次男女合演的戏班,还是俞振亭主持的斌庆社,庚午新正广德楼首次演出,挂头牌的旦角就是雪艳琴老生郭仲衡王文源,花面是裘桂仙侯喜瑞,俞振亭本人也参加演出,其余大都是斌庆社的学生,还有他的外甥孙毓,侄子俞步兰,阵容相当坚强,从这些配角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雪艳琴的地位了。
雪艳琴原名黄咏霓,原籍山东济南,幼从老伶工张采林学艺,后拜尚小云为师。她在京登台时方值豆蔻年华,扮相秀丽,嗓音甜润,自从男女合演以后,京中名角争先约她合作,她受到“国剧宗师”杨小楼的赏识,第一个与杨配戏的坤角就是她。后来她又谭富合作,并同来上海演出。一九三三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约请他们拍摄全部《四郎探母》,这是最早的一部舞台纪录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雪艳琴扮演的铁镜公主,在《盗令》后,杨四郎接过令箭迫不及待要走,她与众不同又把四郎叫回来,对他说“代我多多拜上婆婆(佘太君)”,还加唱了一大段“二六”,表现了四郎此去她忐忑不安的心情,恰到好处。雪艳琴也有私房戏,如《杏元和番》《冤孽姻缘》《活捉王魁》等,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坤角队伍中,她是遥领群芳的人物。那时已有“四大名旦”的称谓了。天津有一张《北洋画报》是冯幼伟犹子冯武越所办,这张画报最多有关京剧的文字和照片,销路很广,他们就发起选举坤伶“四大皇后”,该报印有选票,读者可剪下选票选举坤伶,投入在天津各戏院门口设立的票箱。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开箱揭晓,雪艳琴众望所归,选票最多名居首位,这是民国十九年的事。当时女演员中,除雪艳琴外,另外有两位大红大紫的人,那就是新艳秋章遏云
这两位女艺人都私淑程砚秋,但在艺术上各有千秋,她俩的出身和经历也截然不同,不过是同一时期崛起的,这一点我记忆犹新。
又选
新艳秋(王玉华)原名玉兰芳,是梆子青衣珍珠钻之妹,自幼随同乃姐闯荡江湖,在梆子班唱过娃娃生,她十二岁时改学京剧,因为当时伶界出了个“大王”梅兰芳,所以她取名玉兰芳。在城南游艺园唱开锣,因为她的名字和“梅大王”相同,引起“梅党”的注意,经齐如山介绍,梅兰芳于一九二年破例收了这个第一位女徒弟,可是她进入梅门之后,别人又说她貌似玉霜(程砚秋),那时学梅的人已不少,学程的还阙如,她十七岁那年(1927)正式在京搭班演出,就用新艳秋这个名字了。
新艳秋程派戏,是从《贺后骂殿》开始的,一九二九年她搭庆和坤班时,多次和女老生小兰芬唱这出戏,都说她学得几能乱真,不但唱得象,连扮相都象。这一来更加强她学程的信心,可是程砚秋当时很不欢迎有人去学他的。后来得知她时常去看程的演出,偷程的戏,对她更加恶。以后竟然发展到挖程的配角,拆程的墙角,程砚秋怒不可遏、视如仇家,即使见面也没有理睬过她,直到一九五零年才开始释弃前嫌说话的。至于新艳秋学程,的确学的很道地,不过她学到手的都是程砚秋早期的一些小本戏,程派艺术是不断修改,不断前进的,所以她的戏充其量也只是“老程派”。不过她能学程学到底,始终不渝,这在“四大坤旦”中是很突出的。
章遏云
“四大坤旦”中章遏云给我印象最深,因为我第一次看她的戏时,戏报上写的是“遏云女士”。年少好奇,觉得是新鲜事,特为到开明大戏院看了那场演出,记得是民国十五年的事。但在文字记载中看到,之前她曾在雪艳琴的班里和女老生赵少云唱过一次《汾河湾》,则称“遏云居士”。
章遏云是南方人,一说杭州,一说广东,其实都和王叔鲁有关系,王家是原籍杭州宦居广东,所以王家的姑奶们都会说广东话,好像王家有位姑太太就是遏云的外婆,她出身世家,从她的气充和仪表上,可以看出一股秀气,这不要说“四大坤旦”了,在所有中国京剧女演员中也绝无仅有的。
遏云幼时学过老生,在上海大世界大京班客串过,北上后,最早也是在城南游艺园搭班学艺,后来她在北京演出之初,还是票友性质,这就是她自称“居士”“女士”的由来。
在“四大坤旦”中,遏云有两点是为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第一她在艺术上经过无数名师的传授,看过无数名角的演出并和无数名角同台演过戏。第二她在文化上,因为结交过近代无数文人名士以及达官显要,而受到一定的熏陶。
定夺
至于“四在坤旦”中的另一人,按当年《北洋画报》选举的结果是胡碧兰,但是胡碧兰并没有在北京挑过班,更谈不上什么代表作,加以这位胡女士不久就离开了舞台,因而根据当时的情况,与雪、新、章势均力敌的有个杜丽云,到后来正其名为“四大坤旦”时(原来选举的是四大皇后),就以杜丽云充其数了。这里用词并无不妥之处,因为就艺术而论,杜和其他三位比较,则相形见绌矣。
杜丽云是杜菊初第一个养女(以后又有杜近芳、杜近云)。据说杜丽云为人很不错,帮了她养父的忙。后来新艳秋落魄了,来到上海唱戏连行头都没有,杜丽云很为她张罗了一番。不过做人是一回事,唱戏又是一回事。杜丽云当初北上投入王瑶卿之门,是有个姓陶的拿出三千元,由芙蓉草作为介绍人把她带到北京来的,王瑶卿一看她高头大马没想收,可是她走了“门路”,王大奶奶答应了,还逼着王瑶教她戏,王老瑶是高人,因材施教,听她的唱五音不全,可是身材高大有个扮相,就教她《芙蓉剑》《女儿国》《貂蝉》这路戏,没想到她功夫过不硬,演《貂蝉》一个“卧鱼”竟然摔倒在台上,唱唱《骂殿》又忘了词,她妈为此还带她到娘娘庙去许愿,我说的这都是真事,回忆起来很好笑,就这么块料,怎么会跻入“四大坤旦”行列?原来那时蒋伯诚捧她,在旧中国不知埋没了多少有才华的人,而不学无术者只要有强硬的“后台”就能一捧成名,杜丽云即一例也。那时(1930)杜丽云自组“永平社”,配角有老生王又宸(后来换了杨宝森)、武生周瑞安、花脸侯喜瑞、老旦文亮臣等很有点气势。后来蒋伯诚以一千两黄金量珠聘去,杜丽云很得意地说:“我身价可比玉堂春高得多了。”同行没有一个不说她是“凉药”的。
回忆“四大坤旦”,她们的一生,真是有幸有不幸,这位蒋太太杜丽云,原来是四人中最幸运的人,可是蒋伯诚故后,她坐吃山空,原住上海南京西路德义大楼,后来搬到白克路祥康里去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穷困交迫,不久去世,其余三位都不健在,算来都是将近八十高龄的人了。
真相
人员
最近,读到苏宗仁先生的文章,谈到1930年天津《北洋画报》选举“女伶四大皇后”(后称“四大坤旦”)的往事。虽然,事情仅相隔了半个多世纪,有些当事人也还在世,但是,历来的京剧史书、辞典与回忆录等文章,经他逐一查对,居然没有一种是说得完全正确的。各执一词,都不相同。近来,只有天津的刘嵩昆先生经过查阅当年的《北洋画报》,掌握了选举“女伶四大皇后”的全过程,才总算查出了真正的结果。原来,《北洋画报》逐日以选票计算,最后选出的前四名为:胡碧兰(25534票)、孟丽君(21767票)、雪艳琴(20809票)、章遏云(1913l票)。另外,排在第五位的是新艳秋(9650票)。
投票
这个结果,是刘嵩昆先生按照《北洋画报》的原始资料所查出来的,令人信服,可作定论。自然,当年的选举“名伶”,和如今的“超女”投票,大同小异,除了一定的艺术含量以外,还有着各种人为的因素。有些甚至是“功夫在戏外”,乃是捧场的“粉丝”们搏杀较量的结果。选上的未必是最好的,名次的排列也不会尽如人意。经过一定时期的历史检验,谁的艺术生命力更为长久,自会显现出来。或褒或贬,尽可评说。但是,就事论事,却理当尊重历史事实,不能够人云亦云,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任意更改。更不应该随心所欲,想当然地杜撰历史事实。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名伶”与“超女”,都有不同的追随者。但即使你不喜欢李宇春,却也不能就将“冠军”换成了周笔畅。作为京剧界中选举“四大坤旦”这件盛事,自亦应该郑重其事,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才对。遗憾的是,历来的京剧史书却都是各说各的,无一正确。
中国京剧史
应该是最具权威性的《中国京剧史》,其记载的“四大坤旦”竟是: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金又琴四人,这与历史真实,相差实在太远。而《京剧文化辞典》记载的是: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胡碧兰。《京剧知识辞典》记载的是: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胡碧兰。《京剧二百年概况》记载的是: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杜丽云。《六十年京剧见闻》也说的是: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胡碧兰。奚啸伯的回忆录则是:章遏云新艳秋、金又琴、胡碧兰。袁世海的回忆录则是: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陆素娟。甚至连当选者之一的章遏云的回忆录《章遏云自传》中,记载得也有错误。她的记忆是: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胡碧兰。这些所有的有关的权威史书、文章,居然都与事实不符。这不仅是误导后人,并且歪曲事实。实在令人感叹万千,深觉遗憾。
还原历史
“四大坤旦”的评选,是京剧界一桩颇有影响的盛事。谁知记载此事的文献,竟是如此的混乱与讹误。作为一些权威史书的作者,没有认真地查对当年的原始资料,因而才会出现这些缺憾。其实,不仅是“四大坤旦”的评选,是这样的扑朔迷离。就是最有影响的“四大名旦”的产生,究竟原来是评选“五大名伶”,还是只是评选他们的新戏,至今也没有确实的说法。事过境迁,沧海桑田。当年的情景已成为陈迹,但我们还是应该尽量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