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文化

中国最早种茶、饮茶、售茶的地区之一

四川茶文化是古代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茶产业大省,茶产业特色优势突出。

四川茶叶
四川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种植、制作、饮用茶叶的起源地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四川也是中国产茶大省,茶业与茶文化,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改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历史沿革
四川茶文化是古代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种茶、饮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誉为我国茶和茶文化的摇篮之地而闻名于世。中国所以能形成四千余年的茶文化历史,是因为茶具有自然的诱人的特殊的色、香、味、形和茶对人体的特有功效。
巴蜀自古出文宗。巴蜀是中国文坛领袖的孕育地: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汉代儒圣扬雄、巴蜀汉赋名家王褒、茶祖吴理真。四川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郑板桥何绍基等,他们都在四川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茶汉赋和吟茶诗文;四川出土的茶具和茶事活动的文物,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巴蜀历史文化,如唐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的“盖碗茶”。“文宗自古传巴蜀”,优雅灿烂的巴蜀文化史就是由“文宗文化”构成其四川茶文化的主线。
区域优势
川茶主产区处在雪山和盆地交汇处,昼夜温差大,使川茶具备独特的甘烈香型。同时,川茶采摘比江浙产区提早30天,具备市场优势。
发展方向
但进入新世纪后,与全国比较,四川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川茶知名度偏低、业界话语权不强,与四川茶业大省、茶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为振兴川茶,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茶叶强省,到2020年建成千亿茶产业的战略部署。
四川省专门制定《川茶品牌发展规划》,把打品牌作为首要任务。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这“三山一早”四大区域品牌成为重点,叫响企业品牌、做强区域品牌,川茶品牌战随即打响。
2020年2月25日。在成都召开的精制川茶产业培育联席机制专题会议上,四川省提出将从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聚力打造川茶品牌、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等4个方面发力,做大做强川茶产业:
一、支持重点茶企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精制川茶加工园区率先纳入省级加工园区创建,支持主要茶区以精制加工园区为核心,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强化产业培育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基地提升,制定茶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分类研究支持政策;
三、强化“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和宣传,引导企业做强品牌;
四、探索建立精制川茶创新联盟,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茶旅融合,办好茶博会等展会,在提高川茶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上做足文章。要同心同向同发力,强化分工协作、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把年度计划执行好、把任务清单落实好、把产业培育工作抓好,形成推进精制川茶培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省级区域品牌
2014年,130多家四川茶企抱团成立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经过评选,最终敲定“天府龙芽”为川茶“大名片”,川茶就此开启由原料输出变品牌输出新时代。
2016年5月5日四川重点打造的首个省级区域大品牌“天府龙芽”亮相第五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四川从此也有了像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那样在全国叫得响、具有符号与标志特征、见名知产地的茶叶大品牌。“天府龙芽”定位于中国多茶类名优茶品牌,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等六大茶类。
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2018第40号),由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组织申报的“天府龙芽”农产品地理标志,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登记号:AGI2018-02-2426)。保护范围为成都市蒲江县邛崃市都江堰市3个县市、眉山市洪雅县1个县、乐山市夹江县沐川县马边县犍为县峨眉山市5个县市、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区宝兴县芦山县荥经县5个县区、宜宾市翠屏区珙县高县筠连县宜宾县屏山县6个县区、自贡市荣县1个县、泸州市纳溪区叙永县2个县区、绵阳市北川县平武县2个县、广元市青川县旺苍县2个县、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2个县市、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3个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0'~108°32'和北纬27°42'~33°02'之间。
这对于打造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大品牌,推进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千亿茶业强省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产业联盟
为大力推动川茶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四川省协调成立了精制川茶产业联盟,竹叶青、蒙顶山、川茶集团等十家知名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根据《四川省精制川茶产业联盟宜宾宣言》,联盟成员将秉承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原则,为四川茶产业发展起好带头作用,在优质基地、生产标准化、茶叶精深加工、茶叶品牌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全力做大做优做强四川茶产业。
川茶兴千村
2021年9月14日上午,四川省“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暨“川茶兴千村” 启动仪式在宜宾市川茶集团科技园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川茶集团就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牵头实施“川茶兴千村”进行了交流发言。川茶集团将把“万企兴万村”“川茶兴千村”行动作为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具体举措,通过推广“五大共享”“五大创新”“十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即“551模式”,推进川茶产业标准化、数字化和川茶产品特色化,力争用5年时间实施完成千村千店“双千工程”。即,做优做强1000个以上川茶产业特色村、做响做亮1000个以上“天府龙芽”品牌专卖店,带动全茶产业链就业100万人以上,加快川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擦亮川茶金字招牌,做强川茶产业集群。
茶叶介绍
天府龙芽
天府龙芽,四川十大名茶,四川省级大区域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外交部外事礼品 。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等六大茶类。天府龙芽产区主要分布在沿秦岭岷山大雪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山脉内侧,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区和盆地丘陵区,属于成都平原到四川盆地边缘、云贵高原川西高原的过渡带,年平均温度17℃以上,无霜期240天-300天,降雨量为1200毫米-1800毫米,多云雾,降雨充沛,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天府龙芽·绿茶:外形挺直秀丽、色泽嫩绿、匀齐,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爽回甘,香气栗香浓郁持久,叶底单芽匀齐,嫩绿明亮。
天府龙芽·红茶:外形条索细紧、秀丽、金毫显露,汤色红亮,滋味醇爽,香气橘糖香,叶底嫩匀、红亮。
叙府龙芽
叙府龙芽,四川十大名茶,是中国四川茶农创制的名茶,产于四川翠屏区邱场乡。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采用高山无公害茶园之优质独芽,经特殊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的精品名茶。其外形挺秀,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持久,汤色淡绿清澈,滋味鲜醇爽口,叶底明亮。
宜宾早茶
宜宾早茶(绿茶)外形扁平挺直秀丽,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栗香馥郁,汤色嫩绿鲜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明亮。主栽品种为“早白尖五号”、福选九号等。
宜宾早茶制作工艺为:摊凉→杀青→理条、做形(揉捻)→干燥→筛选→包装。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小区气候,宜宾的茶树在相似、同纬度主产茶区发芽早,采期长,其鲜叶嫩度高,芽毫披露,制成的茶叶香高味爽,加之采摘及时,制作精良,上市快,因而形成了“早、嫩、快、好”的四大特色。
川红工夫
宜宾是“川红工夫”的故乡和发源地,是四川省最大的茶叶主产区,全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早茶生产基地之一。“川红工夫”茶因其生长环境和茶香的独特性,成为世界红茶的味觉标志,与“祁红”、“滇红”并称中国三大工夫红茶。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四川十大名茶,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茶叶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四川十大名茶,峨眉高山绿茶,产于海拔600-1500米的高山茶园。峨眉山是世界双遗产地,地处北纬30度,有着8.5亿年地质生长史,终年云雾缭绕,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产茶带。四川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峨眉山一带是中国很早种植茶叶的地区。
竹叶青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丽,匀整、匀净,干茶色泽嫩绿油润;香气嫩栗香、浓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完整、黄绿明亮。只在清明节前采摘,只选茶芽,采摘的新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工艺制作而成。
碧潭飘雪
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产于四川峨眉山。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 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 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更有观赏价值。
蒙顶甘露
四川十大名茶,主产于蒙山山顶,故被称作“蒙顶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地的蒙山,四川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米仓山茶
米仓山地处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和气候以及生态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多达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约15°C左右。十分适合树木生长。 米仓山茶园分布在旺苍县境内米仓山群山之中,属高山茶区,其间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米仓山茶外形扁平似剑,色泽似玉,香气沁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浓甘,叶底黄绿明亮。
茶文化
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坐在茶馆中,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清音、可溜鸟、可打盹儿或者看看闲书、录像片、要么就两三个人凑在一块儿摆龙门阵,不时还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游走其间,大家都消遥自在,自得其乐,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深深感受到社会群体的亲和,感受到成都茶馆儿的浓浓的地方特色。
俗话说,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四川,而成都茶馆素有“茶馆冠天下”之说;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已成为成都一大景观。清末民初时,李劼人先生对成都茶馆的描述是“茶铺……
盖碗茶
盖碗杯”分为茶碗、茶盖、茶托3部分。因而也称“三件头”,相传为唐代四川节度使崔宁所发明。后来这种茶具在民间流传开来而后全国仿造。
对于这种茶具的托捧方法也有要领,左手托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盖,在碗面、碗沿上轻轻拨动,发出声响,然后将茶盖半沉入水中,由里向外慢慢滑动,这时只见绿波翻涌,翠叶沉浮,幻影游动。
饮茶时将茶碗送到嘴边,从茶碗与茶盖的缝隙中嗫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声,此时口中是暗香飘动、芬芳乱窜。行家们称此招为“三吹三浪”。
茶馆
茶馆是四川人业余生活、商务洽谈的重要选择地之一。成都市现有茶馆3500余家,全省茶馆超过5万家,四川省是全国茶馆最多的省份。2014年,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强省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千亿茶产业,茶馆业作为茶产业的消费终端,是茶产业中“从茶山到茶杯”的重要一环。
茶馆的重要职能是作为社会文化娱乐场所,晚上茶馆设有川剧“玩友”坐唱,俗称“打围鼓”。另外,有些茶馆设有四川扬琴、评书、清音、金钱板等演出活动。坐茶馆的人可以边饮茶,边欣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
茶艺
作为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盖碗茶、长嘴壶茶艺别具特色。为此,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度(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川质监函【2017】662号)》,正式确认了盖碗茶长嘴壶茶艺表演规范/冲泡技法与程式的行业标准立项。
产业规划
长期:千亿川茶
在精制川茶产业培训工作第三次专题推进会暨川茶产业工作推进会上,四川省确定了川茶产业发展目标:着力调优产业品种结构、茶产业结构、布局结构,着力推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打造“千亿茶产业”,实现我省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到2022年,四川全省茶叶面积达到600万亩,产量35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同时,川茶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两位,50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2021年规模
2021年,川茶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三,茶园总面积达598万亩,毛茶产量35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2万亩、1.5万吨,毛茶产值达到335亿元。川茶总出口量突破7万吨、订单额超过21亿元。全省出口茶叶备案基地有45个、面积达5.4万亩。
2020年规模
2020年,四川省茶园面积586万亩,干毛茶产量34.4万吨,产值303.8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四和第三位,全产业链产值超过900亿元。
2019年规模
2019年,四川省茶园面积达到575万亩、产量31.3万吨、毛茶产值279亿元;川茶产业面积、产量、毛茶产值分列全国第三、第四、第二,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二。
2018年规模
2018年,全省茶园面积561万亩,茶叶产量30.1万吨,实现毛茶产值242亿元,综合产值726亿元,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二。
2017年规模
2017年,四川省以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建基地、搞加工、打品牌、促融合、抓扶贫,川茶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全省茶叶面积500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210亿元、综合产值630亿元均居全国前三位;茶业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二。建成了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和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带,以及宜宾川红工夫红茶集中生产区和犍为茉莉花茶集中生产区;打造了“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品牌和“峨眉山茶”、“宜宾早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等为代表的市级区域品牌。
2016年规模
2016年,四川省茶园面积495万亩,比2011年增加136万亩,增长38%;茶叶产量达到26.5万吨,比2011年增加7.8万吨,增长42%;实现毛茶产值190亿元,综合产值550亿元,比2011年增加近1.2倍。
2015年规模
2015年末四川省茶园面积481.55万亩,增长5.02%;总产量25.97万吨,增长11%;总产值达157亿元,增长20.77%;全省380万茶农人均增收近500元;全省1--10月出口4448吨,增长132.8%;出口值1743万美元,增长81.18%。
重要展会
2023年5月11日,第12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宜宾是本届茶博会主题市。宜宾市组织了6个区县约40家重点茶企参展,并独立设置4100平方米专馆,以“长江首城·茶和天下”为主题,集中展示宜宾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悠久的茶史文化。本届茶博会上,重庆、云南、福建、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河南、广东、广西、贵州、西藏、陕西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叶主产区组团入川。全球看,法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伊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家境外展商参展。
2022年11月1日,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成都开幕,本届茶博会规模七万平方米,以“三茶统筹 绿色共享”为主题。来自全国50余个茶叶主产区、近3000个茶品牌及企业参展,涵盖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及茶具、工艺品、茶人服、茶食品、茶包装机械等全产业链及上下游产品,展品总计10万余种。
2021年4月29日,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启幕,本届茶博会布展面积7万平方米,分别设精制川茶馆、全国名茶馆、产业融合馆、茶器艺术馆、国际文创馆等主题馆,参展企业近1300家。”本届茶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四川省11个茶叶主产市、32个茶业优势县全部参展外,省外有10多个省市组团入川参展,此外还有来自日本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在华企业参展。
2020年7月2日,第九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在成都开幕。川茶省级大区域公共品牌“天府龙芽”领衔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等川茶产品同台斗艳,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国内举行的首个茶业展会。
2019年5月3日,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上,组委会为首次公开评选的“四川十大茶叶企业”和36家“天府龙芽”地理标志使用企业授牌。此次授牌,标志着川茶产业第一方阵集体亮相。本次茶博会以“精制川茶,精致生活”为主题,活动期间还推出四川出口茶叶、“天府龙芽”地理标志首批使用企业等主题展示活动。
2018年5月10日,第七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启幕。本届茶博会以“川茶国际化,融合与共享”为主题,集中展示近年来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成果,宣传川茶品牌,推动川茶走向世界。川茶省级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携宜宾早茶、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等川茶主产区“三山一早”品牌亮相。
2017年5月5日,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暨天府龙芽茶文化节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届茶博会设四川名茶馆、中国名茶馆、国际名茶馆、茶具茶器馆、茶文化馆,规模再创新高当日是川茶省级大区域公共品牌“天府龙芽”向社会发布一周年,首届天府龙芽国际茶业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就“有机茶生产与市场需求”“茶与中国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为川茶发展与品牌打造献计献策。
2016年5月5日,被称为“中国早茶第一展”的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启幕。首个川茶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在第五届四川国际茶博会上揭牌。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