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英文名“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Shanghai)”,简称“NECC(Shanghai)”,位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
历史沿革
2011年1月9日,共建国家会展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同年12月26日,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动工兴建,并在
上海虹桥商务区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2012年6月1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进场;同年7月28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主体工程的桩基施工。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国家会展项目二标段C1区屋面钢结构桁架吊装工程。
2014年1月9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完成A、B两馆的结构封顶工作;同年5月5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正式冠名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同年6月30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建筑单体结构封顶工作,A、B两馆场的工程建设竣工;同年9月28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工程竣工;同年10月1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试运营。
2015年10月2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二层步廊动工建设,并进行首块钢箱梁吊装工作。
2016年1月1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二层步廊的最后一榀钢桁架吊装工作,步廊贯通;同年9月6日,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开业;同年12月1日,国家会展中心的商业广场开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业态实现全面运营。
2018年3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同年7月14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的主体结构贯通工作。
2019年4月28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展览规模的提升工程;同年6月2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桩基施工工作;同年6月26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钢结构吊装工作;同年8月1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1号馆主体结构建设工作;同年10月10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2号馆投入使用。
2022年7月1日,国展中心方舱医院顺利完成拆除作业,中心恢复原状。
建筑格局
综述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由综合体、会展场馆、商业广场、办公楼宇、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等组成。集展览、会议、活动、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为一体。
会展场馆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会展场馆区域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引力空间,占据四个“叶面”的大空间。国家会展中心的1至3号馆均为单层无柱展厅,4至8号馆为双层大展厅。
商业广场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商业广场位于“四叶草”建筑的中央,由围绕中心广场的圆楼与环抱圆楼的八座钻石楼组成,中央圆楼与钻石楼在一至三层相互连通,展商观众可在各大展厅与商业广场之间穿梭往来。
办公楼宇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办公楼位于“四叶草”端部,为5A甲级办公楼,以步道便捷连通各大展厅和商业广场;办公楼内配置商务中心,其中,B座办公楼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集合工商、税务、旅游等。楼内设有咖啡厅、便利店、员工食堂及银行等设施。
会议中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会议中心包括78个大中小型会议室、共计3.5万平方米会议面积组成的国际化现代会议设施“群落”。其中,国家会议中心主会场包括迎宾厅、共享厅、主会场、 南北交流厅、23米层会议区;平行会场包括A、B、C、D(各1642平方米)四个会议厅及其八个贵宾室、E厅(1851平方米)、圆厅(935平方米)和1.5万平方米组成的公共区域面积组成。整体面积3万平方米;配套会场以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为代表,有序分布在国家会展中心场馆之间的70余间大中小型各类会议室,可举办从100人至300人的各类会议、活动议提供全天候场地。
洲际酒店
洲际酒店位于“四叶草”的西南端,通过8米标高步行通道与展厅相连,酒店内配有多种会议场地,以客房、套房、餐厅和酒吧为主,并设有宴会活动场地、大宴会厅、及面积不等的多功能厅,可满足办公、会议、媒体中心等多样需求。
建筑特色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采用“
四叶草”原型,以中央广场为花心,向四个方向伸展出四片脉络分明的叶片状主体。以伸展柔美的四叶幸运草为造型,采用轴线对称设计理念。将十六个不同类型的展厅桥面镶嵌于四个“叶片”之下,大道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场地入口通过三角形的雨蓬覆盖主入口,将四叶草叶形单元布置于雨蓬下部,形成有升级活力的空间序列开端。立体的“米”字形成道,如同叶脉般伸展至各个功能空间,参观人群通过室内广场进入轴线两侧的展厅和会议场所,“叶脉”成为整个空间序列的纽带。在建筑形体的正中心,斜交网状钢结构成为建筑形态的内在起源,“四叶草之蕊”在此汇聚。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建筑外部形体通过曲面幕墙的形态,形成浑然大气的城市界面,在最外表层,通过两百四十根柱列是屋顶于立面虚实相间,寓意“生长中的草茎”;而柱列银白色的亚光金属质感是建筑透出柔和飘逸的建筑气韵。
设计参数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建筑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附属设施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馆内部及周边停车位共计约12000个,其中北广场约1300个,南广场约2800个,P1约1500个,P2约500个,P3约760个,P4约1000个,P5约800个,P7约500个,P8约500个,P9约200个,P10约340个,P11约350个,P12约340个,P15约200个,P16约600个,P17约230个,以及国展中心东侧的虹桥商务区停车场。其中较远的停车场,市民可在停车场门口换乘接驳公交进馆。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采用分布式能源中心(三联供)集约化供能方式,同时以“分布能源合同能源管理”方法进行建设及运营,省却了主体建筑内安置
锅炉和
冷却塔,降低潜在的风险,减少设备维保费用及二氧化碳排放。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使用12万套
LED灯具,实现“室内室外”LED照明“全覆盖”,包括147万平方米建筑室内功能照明、10平方米室外展厂的功能照明和室外景观照明,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使用LED照明的场所。
针对在场馆建设、会展搭建撤展等过程中,由布展厂商所产生的生产废物,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按照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要求,以发展绿色会展为核心,通过分类收集加大固废的资源回收利用与综合处理,设置垃圾处理中心一座,用于回收与处置生产废物。
2019年10月,为迎接第二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缤纷四季”的理念,提升在东、南、西三个广场室外景观区域的景观绿化功能,渲染出一幅缤纷“四季图”。
便民设施
2019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面启动5G网络建设,并根据其低时延、高宽带、大连接的特点,推进各项示范应用场景落地,包括无人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以及5G直播等体验内容,以各项优质的软硬件设施,为未来的展会活动召开作好保障工作。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设有免费公众WiFi,为前来会展中心的游客等提供了便利。
文化活动
重大活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举办地。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进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
展会活动
娱乐活动
2019年11月,为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设立冰雪体验区,并以沉浸式
VR体验区、
冰壶体验区、冰雪奇幻嘉年华、冰上体验区、雪世界等五个区域的娱乐活动,推动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2019年8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灯光工程启动实施,主题为“七彩聚虹、梦想筑桥”,以“简洁、大气、典雅、亮丽”元素为总基调,展现会展中心在夜晚之美。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在总体规划设计之初,面临这机场临空区限高43米的设计条件制约,如何将近150万平方米的庞然浩大的综合功能体量合理地置入900米见方的地块中,成为规划设计之初的巨大难题。
同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工程体量超大、工期紧、施工组织难度大;其结构超高、大跨、受力复杂,幕墙绿色施工、超大面积地坪施工、机电高大空间施工、BIM技术应用等方面上要求较高。
1、针对(300×350)平方米的超大面积预应力梁板结构施工研发了“递推流水施工技术”,施工中不设后浇带,解决了超长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难题,缩短了工期。
2、针对108米大跨度变截面三角管桁架施工,建设方研发可调节装配式胎架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钢桁架的吊点位置优化准则“最小弯矩准则”,基于“目标函数满意度法”的吊点高度优化方法,解决了常规按经验确定吊点位置无法给出最优解的问题;同时研发超大面积焊接球网架空中悬停对接整体柔性提升=技术,解决了拼装平面高差较大工况下网架安装就位的施工难题。
3、针对幕墙施工,建设方研发了横隐竖明幕墙系统施工技术,解决了超高大跨结构幕墙板块安装、更换拆除的难题,节约材料,加快施工进度,实现了绿色施工;研发了弧形行走式吊篮施工技术,可进行上下、左右便捷移动,减少吊篮设备投入,实现了弧形面幕墙工程快速施工;研发了“地面拼装和整体吊装”安装技术,实现了48米高装饰钢板立柱一次精准就位 ,减少高空作业。
4、针对高大空间机电工程,建设方首创了民用建筑中高大空间消防排烟控烟技术,同时研发了钢结构屋盖桁架内螺旋风管随钢桁架地面组对、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及免焊接可装配式支吊架,解决了高大空间桁架内螺旋风管的安装难题;研发了提升作业平台,通过提升系统拉结在屋盖管桁架上,实现上部机电施工与下部地坪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同步进行。
5、针对超大面积耐磨地坪施工,建设方采用合理设置伸缩缝及跳仓浇筑施工技术,有效控制了超大面积展厅地坪裂缝;同时研发了地坪平整度控制方法。
6、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施工全过程全面应用
BIM技术,提升了项目管理及生产效率,节约了管理及生产成本,提高了施工总承包管理水平。
科研成果
所获荣誉
价值意义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中国新时期商务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的会展综合体。(《绿色建筑》 评)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对推动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评)
国家会展中心以突破性的设计和完善的功能,立足
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努力成为服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服务国家商务事业发展、服务上海市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重要平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评)
(《交通与运输》 评)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位于上海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地处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西部,北至
崧泽高架路南侧红线,南至盈港东路北侧红线,西至
诸光路东侧红线,东至
涞港路西侧红线。有盈港东路168号(南门)、涞港路111号(东门)、诸光路1888号(西门)。
交通
地铁:搭乘上海地铁2号线至
国家会展中心站,由西大厅往返;或搭乘上海地铁17号线至国家会展中心站,由北大厅往返。由于地铁2号线国家会展中心站客流较大,乘坐2号线、10号线的游客可先乘至
虹桥火车站站再换乘17号线。
地面公交:上海公交197路、706路、710路、773路、865路、872路、1503路、1511路、1512路、青浦20路、青浦25路、徐泾2路、徐泾4路、徐泾5路均可抵达。
出租车: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共设3个出租车下客点分别为国家会展中心东侧P6停车场(7:00-12:00)、P1停车场西北角(7:00-15:00)、崧泽大道诸光路公交站(7: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