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兽首拍卖即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拍卖,于巴黎时间2月25日晚19时开始。虽然需要在2月26日凌晨才能知道拍卖结果,但是经历了这段时间的风风雨雨之后,更应该整件事情背后的“阴谋”。
文物简介
许多人最初认识圆明园兽首,是在2000年4月底和5月初,在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苏富比的
拍卖会上,牛首、猴首和
虎首铜像现身,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的愤慨。最终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参拍,以774.5万
港币拍得牛首、818.5万港币竞得猴首、1544.475万港币成交虎首。2007年8月初,香港苏富比准备拍卖圆明园
马首铜像的消息披露后,再次引起各界一片哗然。最后经过和拍卖行的协商,爱国企业家
何鸿燊在拍卖会举行之前以6910万港元购得,并将其捐赠给国家。在此之前,何鸿燊在2003年将猪首铜像从
美国收藏家手中买回时,所花代价还不到700万港元。在这些天价之前,许多人都不知道牛首、虎首和马首铜像的最初市场价格只有1500美元。
1985年,一位美国
古董商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处私人住宅内无意中发现了马首铜像,和它在一起的还有牛首和虎首铜像。当时,牛首被放在浴室挂浴巾,虎首和马首则被当成了普通的园艺装饰品,摆放在了花园的水池旁。这位古董商以每尊1500美元的低价买下了这三件铜首。从1987年到1989年,包括这三件圆明园铜兽首以及猴首铜像,相继在纽约和伦敦的拍卖会上,当时最高成交价是马首,为25万美元。之所以是马首,主要是因为
乾隆皇帝是属马的,所以在制作工艺上是最精湛的。
此次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出现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虽然估价待询,但
市场人士表示其估价可能在800万至1000万欧元之间,总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无论从工艺上,还是从市场角度来说,都是非常不合理的:从
工艺角度来说,鼠首、兔首与马首不能同日而语,而马首的成交价只有600万
欧元左右;从市场角度来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艺术品拍卖行纷纷降低了拍品的估价,有什么道理将这个估价定的这么高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个“阴谋”。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对某些流失在海外的
文物,特别是圆明园的文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这上面凝聚了太多历史的屈辱和伤痛,但就是有些商人就在利用这种“屈辱和伤痛”赚钱。从当初的1500
美元,到现在的1000万欧元,就是最好的例证。之前,国家文物局已经明确反对“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而有些人就是要借助被拍卖商品的历史
背景,利用中国公民的爱国热情,趁机抬高拍卖价格。
中国人“不差钱”,但是不能将钱花在这些被抢的文物上。如果这次鼠首、兔首铜像高价成交了,那接下去的龙首、蛇首、羊首、鸡首、
狗首铜像不仅是1000万欧元,2000万、3000万,……,甚至1亿欧元的价格都会出现,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才是最大的耻辱。国家表明“不回购”政策,对于那些借机炒作中国文物的商人来说,是一剑封喉,并促使拍卖价回落。在2005年7月22日,铸造于清朝
光绪十年的天津塘沽大钟正式回归中国,结束了它在英国整整105年的流亡史。这是英国首次无偿归还侵略时期的战利品,它作为一个先例,为以后的文物索回提供
样本。作为网民来说,也要看清拍卖背后的“阴谋”,不被某些人利用。
抵制拍卖
买兽首是替强盗销赃
“拍卖当然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如果这两件兽首能拍卖,那就等于把贼赃
漂白了。众所周知,这两件文物是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的,谁买下了这两件兽首,就等于为当年的强盗销赃。”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对于禁拍诉讼失利,谢老表示:“
法院只是判决协会不能作为诉讼主体,并不是承认当年的掠夺是合法的,
中国从来都没放弃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
权利。”
正因为兽首见证了中国在晚清时代的屈辱史,中国民间反对此次拍卖、希望兽首回归祖国的舆论呼声甚高,与此同时,外交部12日表示,中国对这些文物有不可置疑的
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
国家文物局也发表声明,要求
撤拍有关文物,并再次重申反对回购的立场。可以说,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鲜明而坚决的态度。
南京艺术学院的林树中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情况,他说,虽然有“把文化遗产还给它的创造者”为口号的国际公约,但此类公约却留了两个“后门”:一是追溯期限只有70年,流失时间在70年以前的不受公约保护,二是公约并不对所有国家有约束力,必须是两个认可公约的国家签署协议才生效。
对此,《谁在收藏中国》的作者吴树认为,这明显是“
霸王条款”,这样西方国家才有借口不归还其在殖民时期掠夺的各国文物,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中,
英国收藏约130万件;
法国约260万件;
日本约200万件;德国约30万件;沙俄仅敦煌遗书就有1.2万件,仅次于中国本土;加拿大约20万件;美国近30年来流入的中国文物约230万件……如果真把掠夺和走私的文物归还中国,国外很多博物馆就空了,因此法国肯定不愿开这个先例。这也就注定中国的追索之路漫长而艰辛,此次诉讼失利就不足为奇了。
反对回购
警惕爱国热情被利用
虽然所有人都希望圆明园兽首回到祖国,然而文物部门和业内
专家众口一词:反对回购,中国的文物被抢走或盗走,现在却要中国人用天价买回来,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2000年,保利集团以3000余万港币的价格拍回牛首、猴首与虎首;2003年,何鸿燊斥资700万元买回猪首捐献祖国;2007年,他买回马首捐献祖国时,代价是6910万元;而此次佳士得要拍卖的鼠首和兔首,估价居然高达2亿元。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这纯粹是国际卖家的炒作,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把圆明园兽首的价格推到了不可思议的高位。兽首应当回国,但不应该以回购的方式,要通过外交和道义的呼吁进行追索。如果买了这一件两件,那其余的成千上万件怎么办?也买回来吗?回购只会刺激国际炒家的贪欲,付出更大的代价,并刺
激盗墓和文物走私。另外,兽首的价值主要是历史价值,从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来说,并不值得用天价购买。”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谢辰生的赞同,谢老认为,兽首作为建筑构件,并不是高超的艺术品,也算不上是顶级的文物,它不能被称作
国宝,只能叫国耻,估价2亿,简直是抢钱。
吴树更是以“阴谋”来形容海外文物高价回流。他说,2005年“鬼谷子下山纹元青花大罐”以折合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把元明清瓷器价格统统拉上了云霄,然而此罐和它的主人却无影无踪。当回顾那些天价
交易,就会发现获利者往往是西方人,他们把抢掠过去的奇珍异宝炒成天价,卖给走出贫困、兴起收藏热的中国。如今,他们又在走私中国的夏商周铜器、上古瓷和上古玉,他预言,这一轮金融危机过后,这些流失的国宝,又成为西方古董商们炒作的筹码,再次让中国人掏巨资买单。
打击走私
防止文物流失更加重要
更让人揪心的是,一方面被掠夺的文物高价回流,另一方面中国的文物在不断流失,盗墓贼和走私犯对中国文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谢辰生表示:“古代的文物要追索,但保护好现在的文化遗产更重要。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是现在中国单方面努力能解决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打击盗墓和走私,保护好现有的中国文物。”
谢辰生说,现在盗墓已经成了一个
产业链,从盗掘到走私,再到出现在国际市场,短的用不了一个月时间,一件文物被盗几个月后就能流落到海外市场。前段时间中美签署了有关文物保护的备忘录,联手防止文物流失,打击走私,这才是当前更重要的事。此前中国已经与
印度、
意大利、
菲律宾、
希腊等8国签署文物保护协定,只有编织起更大的保护网,才能斩断伸向中国文物的黑手。
“圆明园兽首被拍卖引起全体中国人的抗议,极大地唤起了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在为历史唏嘘感叹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当下的
责任”,吴树说,“既要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比如下一步能否促使兽首流拍,倡导拍卖被抢文物可耻的观点,也要关注国内的
文化遗产保护,让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手中焕发出光彩。”
有法不依
巴黎佳士得拍卖公司前不久宣布,于明年2月拍卖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像,拍卖估价可能高达1200多万美元。
这一消息无异于一根钢针,刺入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人们在以各种方式表示愤怒的同时也在问着相同的问题:中国被列强掠夺走的诸多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方式回归?这其中,法律又该发挥什么样的
作用?
圆明园兽首屡现拍卖会
据了解,这并不是圆明园铜首像第一次亮相拍卖会。
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已经回归的
牛首、猴首、虎首、马首均与拍卖有关。
2000年4月底和5月初,在佳士得公司和另一家拍卖公司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的
春季拍卖会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现身。当时这两家拍卖公司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内地社会各界的愤慨。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参拍,高价购得。
惟一没有拍卖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归的是猪首铜像。
2003年初,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2003年到2004年间,在得知鼠首和兔首的下落后,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也曾试图努力拿回国宝。该组织副总干事牛宪峰对媒体说:“当时收藏者的代理人报价是每件1000万美元。认为此报价过高,无异于打劫,另外由于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所以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面对回购政府国人都说“不”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向记者表示:“对于回购一直持反对意见,这次也不例外。本来就属于中国的东西,中国不会买。”他说,这两件文物都是由于战争原因被掠夺到海外的,根据国际公约,要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还。对于追回方式,首先不希望通过拍卖,其次要尊重
收藏家意愿,通过相应的补偿以回赠方式追回,同时也欢迎和鼓励通过捐赠的方式,促成回归。
“中国尊重拍卖公司的商业规则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运作机制,但拍卖战争劫掠的文物,于情于理都不能接受。”牛宪峰认为,“圆明园”绝对不能变成一个
商标,导致流失文物的拍卖成为普遍认可的
商业惯例。一个有职业道德和文化良知的拍卖公司,不应拍卖历史上因战争抢掠、盗掘、盗凿而流失的文物,否则就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基本理念的亵渎,也严重伤害流失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情感。
拍卖事件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二十五日晚间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的价格被一电话买家买走。
佳士得拍卖行两件铜像的起拍价分别定为八百万至一千万欧元,总价约为二亿元人民币。
这次为期三天的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与其同伴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共有拍品七百余件,在一八六0年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属于高价拍品之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复强调了中方反对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之立场。
二月十七日,中国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致函佳士得公司正式表明强烈反对其拍卖圆明园文物的原则立场,并明确要求撤拍有关文物。
由中国近百人组成的律师团也发起追讨行动,并由法国执业律师、旅法华人任晓红及其合伙人代表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于二月十九日向法国巴黎大审法院提出了要求停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请求。巴黎大审法院紧急审理法庭二十三日傍晚作出裁决,驳回了此项诉讼请求。
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也明确指出,对于历史上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不赞同圆明园流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也不赞同以“回购”方式买回被别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
下落
鼠 2013年法国春天集团董事长弗朗索瓦-亨利·皮诺代表其家族宣布,把收藏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无偿捐赠给中国。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牛 2000年在港拍卖会中,保利集团以700万港元投得,现存放在保利旗下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虎 2000年在港拍卖,保利集团以高于底价3倍,即1400万港元投得,现存放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兔 2013年法国春天集团董事长弗朗索瓦-亨利·皮诺代表其家族宣布,把收藏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无偿捐赠给中国。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龙 下落不明
蛇 下落不明
马 80年代由台湾收藏家从欧美购入,2007年9月20日,由澳门知名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斥资6910万港元拍下。
羊 下落不明
猴 2000年在港拍卖中,保利集团以740万港元投得,现放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
鸡 下落不明
狗 下落不明
猪 2003年澳门赌王何鸿燊以低于700万港元购入,其后转赠保利集团,存放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予公众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