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镇,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辖镇,地处汉寿县东北部,东临目平湖与益阳沅江市新湾镇相邻,南濒沅水与岩汪湖镇相望,西、西北隔内江与洲口镇相对,北抵酉港镇。辖区总面积103.9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坡头镇户籍总人口50794人。
历史沿革
原鸭子港乡
1950年,属汉寿县第四区鸭市镇及福禄、全护、太丰、太平4乡。
1956年5月,撤区并乡,设鸭子港乡,驻鸭子港。
1958年9月,鸭子港、坡头、酉港3乡合并为鸭子港公社。
1961年10月,析鸭子港公社南部置坡头公社,析东北部置酉港公社。
1984年3月,改鸭子港乡。
原坡头镇
明、清有汪、刘、易、蔡、高五姓人家在境内河坡高处开店设行,逐渐形成集市。
民国时期,属合荆乡。
1950年,属第四区三星、双铜、官护3乡。
1952年,属三星、团洲、官护、横港、高岸、双铜等乡。
1956年5月,撤区并乡,设坡头乡,人民政府驻坡头。
1958年9月,属鸭子港公社。
1961年10月,析置坡头公社。
1984年3月,改坡头乡;同年6月,乡改镇。
撤并后
2015年12月,撤销
鸭子港乡,将鸭子港乡合并到坡头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原坡头镇辖如意1个居民委员会,坡头、茶亭、新旨、三星、永丰、白杨、陈家湾、竹山、牛广、明星、官护、中心、黄泥湖、横港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3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坡头镇辖2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如意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坡头镇地处汉寿县东北部,东临目平湖与益阳
沅江市新湾镇相邻,南濒沅水与
岩汪湖镇相望,西、西北隔内江与
洲口镇相对,北抵
酉港镇。辖区总面积103.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坡头镇地处洞庭湖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微倾斜,较为平坦。境内最高点海拔40米。
气候
坡头镇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7.0℃,≥10℃的活动积温5286.4℃,年均日照1579.3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千卡/平方厘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1415.9毫米。
水文
坡头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内江,为沅水支流,境内流长18.7千米。位于境域北部的双家湖,面积130亩,为北部重要滞洪湖。
自然灾害
坡头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其中涝灾平均3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4年6月,障垸溃决,全境被淹。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原坡头镇主要自然资源为芦苇,面积1750亩,2011年产芦苇1050吨。
截至2011年末,原坡头镇耕地面积37082亩,人均1.4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坡头镇辖区总人口264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00人,城镇化率11%。另有流动人口157人。总人口中,男性13500人,占51.1%;女性12900人,占48.9%;14岁以下3600人,占13.6%;15~64岁19600人,占74.2%;65岁以上3200人,占12.2%。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原坡头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26人。
截至2017年末,坡头镇常住总人口31759人。
截至2019年末,坡头镇户籍总人口50794人。
经济
综述
2004年,原坡头镇农业总产值15008万元,财政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7元。
2011年,原坡头镇农业总产值11667万元,农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33.8%;农民人均纯收入5623元。工业总产值8134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8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占镇域生产总值的23.6%。财政总收入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3年,原坡头镇生产总值完成2.53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二、三产业比重均比上年增加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217元,比上年人均增加685元。
2019年,坡头镇有工业企业7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1个。
第一产业
坡头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04年,原坡头镇粮食总产量16298吨,棉花总产量300吨,油菜总产量1560吨,鲜鱼总产1140吨,实现林业面积7500亩,苎麻基地6000亩,网箱养殖5000口,珍珠吊养4000亩。
2011年,原坡头镇水稻产量21921吨,人均83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266吨;油菜种植面积22700亩,产量824吨。
坡头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原坡头镇生猪饲养量28435头,年末存栏14438头;牛饲养量826头,年末存栏350头;家禽饲养量24.6万羽。
截至2011年年末,原坡头镇累计造林1200亩。
坡头镇渔业以淡水鱼为主。2011年,原坡头镇人工水产养殖面积977亩,水产品总产量1869吨。
2011年,原坡头镇各种农业机械3113台,总动力24945千瓦。
第二产业
坡头镇工业以加工业、建筑业为主。2011年,原坡头镇工业企业22家,职工357人;工业总产值8134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8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占镇域生产总值的23.6%。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商业网点34个,职工77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3000万元。
2011年末,原坡头镇邮政业务总量460万元,其中纯收入18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60万元。
截至2011年年末,原坡头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6%;各项贷款余额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镇区道路总长度4200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5米;道路铺装面积21000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2平方米。县、镇、村级公路18条,总长50千米。汽车站1个,港口1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87人,专任教师1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115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745人,初中在校生406人,小学专任教师65人,初中专任教师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原坡头镇教育经费达620万元,比上年增长5%。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2个;藏书5万册;音乐、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1600人。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龙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2011年末,原坡头镇电视用户8588户,入户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乡卫生院1所,血防医院1所,民办医院1所,村卫生室14个;病床2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0张,固定资产总值2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8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0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原坡头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6户,人数422人,支出108.9万元,月人均215元;城市医疗救助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04人次,共支出10.4万元,比上年增长2.4%。
2011年末,原坡头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3户,人数692人,支出64.6万元,比上年增长5.4%,月人均77.8元,比上年增长5.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2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1人,共支出2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末,原坡头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社会福利费17万元,比上年增长9.6%;敬老院1家,床位50张。
2011年末,原坡头镇社区服务中心1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万元,使37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2011年末,原坡头镇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25万,比上年增长5.3%;基金支出合计22万元,比上年增长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坡头镇有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4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容量5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000户,移动电话用户4300户,互联网用户16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原坡头镇,电力排灌站10处,其中县属坡头电力排灌站装机2台,容量5600千瓦,担负西湖大垸5个乡镇,283平方千米积雨面积的排灌任务;其他9处共装机13台,容量1394千瓦。
历史文化
坡头镇境地位于沅水下游北岸,地势形如土坡,为停船码头,故称“坡头”。
地方特产
汉寿甲鱼,湖南省常德市
汉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坡头镇为养殖地。
汉寿甲鱼体型较大,呈长椭圆型,背部有肋8~9根,裙边宽厚呈半圆状;表皮光滑,呈墨绿或黄褐色;腹部白里透红无色斑,肉眼可见毛细血管,腹甲外显清晰;雄性尾粗短;肌肉纹理清晰,腹内脂肪呈蛋黄色;口感细嫩、清香,裙边软糯、有嚼劲。
2011年02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汉寿甲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
汉寿甲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