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的埃奇山战役,不仅是英国内战初期的一次决定性会战,也是荷兰战术和瑞典战术在英国的一次正面对决。
家族的失败统治
对于17世纪中期的
英国内战,国内教科书只是简单地将其概括为
资产阶级革命。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交战双方的主力都是贵族和地主,性质更类似于英国中世纪的男爵战争。作为国王的查理一世尝试进行集权统治,另一方则是争取私人财产安全和政治自由。
引发英国内战的另一个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所造成的货币革命。通货膨胀是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而统治阶层的享受消费和公共财政支出却有增无减。以
英国为例,主要消费品的平均指数,在100年里飙升了488%!
在
都铎王朝末期,一向自己养活自己的英国王室靠举债度日。
玛丽女王死后还留给继任者伊丽莎白以6.5万英镑的债务。等到
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她留给
詹姆斯一世的债务已经涨到了36.5万英镑。所以,只有拥有立法权和增加税收权的议会,才能解决王室的财政窘境。伊丽莎白女王在执政期间曾多次向议会求助,代价是损失自己的部分特权和少许尊严。
但来自
苏格兰的
斯图亚特家族,却没有都铎王朝的妥协艺术。詹姆斯一世声称议会无权作出任何决定,除非经过国王的同意。他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是强迫国民贷款和出售某些商品的专卖权,以及向
伦敦城里的银行家伸手。
由于不妥当的经济政策,詹姆斯搞得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怨声载道,还毫没有改善王室的负债状况。1625年,王子
查理一世登基,因为囊中羞涩而试图获得议会的帮助。谁知议会不仅不想给钱,还要取消以往的商品专卖权。恼羞成怒的国王世便在1629年解散了议会,开启了11年的无议会时期。他激进地推行父亲的经济政策,把拒绝公债的富人逮捕入狱,700多项商品专卖也影响了社会底层。到了16世纪30年代末,王室收入上升至40万英镑,足以满足王室和平时期的支出。
如果
查理一世一直不召开议会,他的统治或许不会迎来终结。但他在宗教层面上愚蠢做法却导致了老家苏格兰的长老派叛乱。为了筹集镇压苏格兰人的军费,他在1640年4月13日召开议会,要求议会同意增加税收。结果,这次议会变成了声讨国王暴行的舆论大会。不仅商人和地主们抱怨不断,不少贵族都开始诅咒查理一世。
1642年8月,在伦敦派兵抓捕反对派首领无果后,查理一世被迫逃离首都。他前往北方
诺丁汉城堡后升起王旗,正式宣布与议会开战。起初追随国王来的不过是数百名王家卫队。但他的兵力扩张很快,因为在
威尔士和北英格兰有不少传统的保王党阵地。那里的领主们纷纷响应了查理的召唤,其中不乏很多在国外有服役经验的军官。
另一方面,议会也在抓紧时间在招兵买马。他们的大本营是伦敦和富庶的
英格兰东南部,贵族们提供了议会军队的大部分骑兵,有相当财产的市民和乡绅构成了各郡民团的主力。一些雇佣骑手和狂热的
清教徒分子也赶来为议会卖命。总的来说,议会军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了国王。
双方的兵力部署
1642年10月22日,查理一世率军抵达埃奇山。此前,他已经迫使班伯里城的议会军投降,准备继续进军
伦敦。麾下大将
鲁珀特亲王的骑兵,在一系列战斗中连战告捷,为国王的军队积累了不少心理优势。当埃塞克斯伯爵的议会军,也来到埃奇山下的平原布防后。查理一世决定在攻入伦敦前,先解决掉支规模不小的议会军队。
此时的王军的总兵力约有11个步兵团和42个骑兵中队,分别是11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以及其他700名龙骑兵。根据参加过
三十年战争的鲁珀特亲王建议,他们排出了标准的瑞典步兵战术。
总共有3个王军步兵旅被部署在中央斜坡上,身后还有2个步兵旅作为预备队使用。每个营在交火前都呈T字形列队,让第一横队的火枪手可以在前进中躲避到长枪方阵背后。在抵达射击位置后,火枪连才会在长枪兵的两侧展开6排纵深的射击队形。王军的长枪兵和火绳枪手的比例约为2:1。在最前面的三个步兵旅两侧,有700名龙骑兵负责警卫。由于组建仓促,王军的很多长枪兵其实也包括了数千名手持长柄镰刀、干草叉、锄头的佃农。
王军右翼的指挥官是鲁伯特亲王,他同时也指挥着1700名精锐的骑兵。左翼由威尔莫特勋爵领导,他也需要同时指挥1000名位于侧翼的骑兵。他们的计划是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让步兵在中央位置负责扛线,再从两翼进行标准的骑兵迂回战法。最终目的是把一场艰苦的阵地战变成简单轻松的击溃战。
议会军的兵力略多于王军,拥有12000名步兵和2850名骑兵。由于麾下主力指挥官都源自
伊丽莎白时代的民团或雇佣军,有过在
尼德兰战场服役的经历,所以就顺理成章地布置了
荷兰战术。
作为议会军统帅的埃塞克斯伯爵,同样把大部分步兵部署在中央战线,两侧则是负责掩护的骑兵。议会的步兵横队有8排纵深的长枪兵,两侧是约和长枪兵同等数量的火绳枪手。由于具有数量优势,他们可以保持纵深的厚度。此外,议会军不仅长枪兵披甲率高,火绳枪手也人人有剑。他们专门留出了2个骑兵团,在最后方作为总预备使用。
议会军的左翼部署在一块高地上,高地的左边有大片的树篱。兵力是24支骑兵中队和600名火绳枪手以及3门火炮,指挥官是詹姆斯-拉姆齐爵士。如果正对面的鲁珀特王子想要发动进攻,那么他将不得不翻越5-6道沟壑和水渠。议会军的右翼是3个军骑兵团,他们则依仗一处安放16门火炮的炮兵阵地。
由于王军占据有利地形,埃塞克斯伯爵也不准备发起主动进攻。他会耐心地等待对手出击,然后进行防御反击。在距离战场不远的地方,还有3个步兵团和11支骑兵中队+7门火炮的援军,正在伍斯特到埃奇山的路上。
两种不同的骑兵
1642年10月23日早上,王军和议会军发生了激烈的炮战。经过数小时的相互炮击后,不耐烦的王军开始从坡上冲了下来。根据主帅阿斯特利军政官命令,国王军首先将战线推进了半英里。但让埃塞克斯伯爵很疑惑的是,对手就这样停滞不前。为了引诱王军进攻自己的防御阵地,他派出了龙骑兵去骚扰王军的右翼。
面对这样一小撮龙骑兵的挑衅,鲁伯特亲王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命令他麾下的骑兵小跑前进。议会军的龙骑兵迅速逃跑,将鲁伯特亲王引向议会军左翼。在那里,议会军的下马骑兵和火绳枪手躲在树篱后面,准备用暴风骤雨般的子弹召开欢迎会。另一头的威尔莫特勋爵也不甘鲁珀特亲王之后,率领骑兵直扑议会军右翼。
由于受到
瑞典骑兵战术的影响,王军骑兵不采用流行的半回旋射击法,而是依靠冲锋和白刃战解决对手。他们的议会军对手,则纷纷选择在马上射击。但因为当时的火枪技术和个人技艺过于糟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小跑着翻越了5-6道障碍,毫发无损地杀到自己的眼前。
在距离议会军左翼阵地的30码处,王军骑兵拔出手枪进行了一轮齐射。然后他们双腿夹紧马腹,手握闪亮的宝剑和骑兵矛,朝议会军飞驰而去。严格遵循荷兰训练的议会军骑兵,勉强地又进行了一轮无意义的齐射。随后便毫无悬念地被王军骑兵冲垮。
在议会军右翼,同样发生了崩溃。威尔莫特勋爵的骑兵用同样的瑞典战术,轻松地夺取了议会军的右翼火炮阵地。
两种不同的步兵
在短暂的交手后,议会军已经损失了两翼的骑兵和绝大部分火炮。胜利的天平秤似乎正完全倒向查理一世。兴高采烈的国王马上出动了全部步兵,朝对面的议会军步兵压去。
此时,如果鲁珀特和威尔莫特能够适时收拢自己的骑兵,配合王军步兵。那么他们将从三个方向发起夹击,收获一场胜利。然而事与愿违,王军的骑兵缺乏瑞典同行们的严格纪律。在击溃敌人后就完全失控。骑士出身的老爷们对战役全局不管不顾,一味对着溃散的议会军骑兵发起追击。很快就脱离主战场达4英里之遥。
更为糟糕的是,王军骑兵在追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议会军的辎重车。为了抢夺这些战利品,许多人在原地发生激烈的争吵和斗殴。
在中央战线上,两支步兵部队也开始陷入了僵持。装备低劣的王军,在打鸡血的情况下连续发动几次进攻,但都被对手打退。有纵深厚度优势的议会步兵,根本不为所动,并依靠装备和人数的优势逐渐占了上风。
此时,埃塞克斯伯爵适时地启用了预备队,向侧翼投入了两支完好无损的骑兵团。议会军步兵和骑兵齐心协力,向已经陷入苦战的王军步兵发起反击。两军随即停止射击而转入残酷的白刃战。王军在这种情况下非常不利,单薄的阵线被挤压得节节败退,眼看崩溃就近在眼前。
查理一世虽然心急如焚,却已经无计可施。就在刚刚,为了增强鲁珀特亲王的力量,他已经派出了最精锐的王家骑士。现却在落得无预备队可用的下场。他只能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信使去寻找自家军队的骑兵,可得到的消息更令他心情郁闷。
幸好,在议会军步兵攻击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相互践踏事件。由于不少人是没有军饷的民团,造成一些前排的士兵不服从命令,停下脚步开始掠夺死者的战利品。而后方还在前进的友军,便和前排的战友结结实实地撞在一起。
平手收场
趁着议会军混乱之机,王军步兵重整队伍,又把对手赶回了火炮前。他们也为此而耗尽了最后的体力,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选择开溜。等到埃塞克斯伯爵把混乱镇压下其去,重组的议会军便继续向前推进。
到了傍晚时分,鲁珀特王子勉强收拢了几百名骑兵,赶回来增援苦苦支撑的王军步兵。因为担心侧翼不稳,埃塞克斯伯爵也停止了进攻。这才算是给了王军一个平手结局。但双方都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也不会愿意就此收手。漫长的英国内战,就在这样的氛围下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