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沟乡,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地处绿春县西部,东邻骑马坝乡,南接大黑山镇,西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乡毗邻,北与牛孔乡接壤,距绿春县城73千米,区域总面积23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大水沟乡户籍人口为19946人。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后,属益州郡地。
东汉至南朝,先后属牂牁郡、兴古郡地。
北朝至隋代,属濮部。
宋朝时,属威楚府。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元江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分属元江府河纽御夷长官司。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分属元江直隶州和普洱府他郎厅。
1950年,改属红河县和墨江县。
1955年,划入六村街道办事处。
1958年,属绿春县大水沟乡辖。
1969年,绿春县牛孔区析置为牛孔和大水沟2个公社。
1984年,大水沟公社改为大水沟区。
1988年,由大水沟区改为大水沟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辖富康1个社区,大水沟、牛倮底马、东沙、龙普、大阿巴、扭直、八户、大果马、宋壁9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大水沟乡辖2个社区、8个行政村:富康社区、大果马社区、大水沟村、龙普村、东沙村、大阿巴村、牛倮底马村、扭直村、八户村、宋壁村,乡人民政府驻富康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水沟乡地处
绿春县西部,东邻骑马坝乡,南接
大黑山镇,西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坝溜乡毗邻,北与牛孔乡接壤,距绿春县城73千米,区域总面积2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水沟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分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河谷深切,主要山脉有窝轰梁子、峰饼山等,境内最高点位于窝轰梁子,海拔2193米;最低点位于沙河坝,海拔560米;主要山脉有牛俄梁子、大水沟梁子、阿波梁子、洒马梁子、来各梁子。
气候
大水沟乡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立体性气候突出,冬暖夏凉、多雾;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低气温-1.5℃;1月平均气温10.7℃,7月平均气温19.7℃;无霜期年平均350天;年平均降水量2313.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期间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日平均降雨量173毫米。
水文
大水沟乡境内河道属李仙江流域;主要有土马河、月牙河2条河流,汇集后流入李仙江。
土壤
大水沟乡土壤以红土壤为主,局部夹带有黄土壤和黑土壤。
自然灾害
大水沟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霜冻、雷击、泥石流等;雹灾平均5年3遇,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8月,降雹时间约20分钟。
自然资源
大水沟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灰岩,储量0.5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1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宋壁村宋壁梁子一带。2011年,大水沟乡有耕地20249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总人口有192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25人,城镇化率6.4%;另有流动人口163人。总人口中,男性10635人,占55.3%;女性8594人,占44.7%;14岁以下2210人,占11.%;15—64岁13153人,占68.4%;65岁以上3866人,占20.1%;以哈尼族为主,达18073人,占94%。2011年,大水沟乡人口出生率10.23‰,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4.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1.5人。
截至2017年末,大水沟乡常住人口为20166人。
截至2018年末,大水沟乡户籍人口为20024人。
截至2019年末,大水沟乡户籍人口为1994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水沟乡财政总收入0.59亿元,比2010年增长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4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443元。
截至2018年末,大水沟乡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截至2019年末,大水沟乡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大水沟乡农业总产值0.30亿元,比2010年增长7%,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0%。大水沟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大水沟乡生产粮食8113吨,其中水稻3300吨,玉米3420吨。大水沟乡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橡胶等。2011年,大水沟乡茶叶种植面积23027亩,产量795吨;橡胶种植面积14249亩,产量704吨。大水沟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大水沟乡生猪饲养量3.49万头,年末存栏1.74万头;羊饲养量0.06万只,年末存栏0.03万只;牛饲养量0.83万头,年末存栏0.73万头;家禽饲养量40.93万羽,上市家禽29.79万羽。2011年,大水沟乡生产肉类1871吨,其中猪肉1352吨,牛肉95吨,羊肉5吨,禽蛋96吨;畜牧业总产值0.12亿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商业网点26个,职工43人。2011年,大水沟乡出口2000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0.62亿元,比2010年增长27.7%;人均储蓄3224元;各项贷款余额0.33亿元,比2010年增长3.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6年,大水沟乡共有48所学校(点),其中完校6所,教学点18个,大水沟乡教职工157人(其中,女职工32人),任课教师合格率为93.8%;有120个教学班级,其中复式班9个,校内外学龄人口3685人,在校学生3809人,毛入学率103.26%,纯入学率99.17%,升学率99.64%,巩固率99.80%,辍学率0.78%;学校占地10824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741平方米,小学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为4.3平方米。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3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11所,在校生1504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初中1所,在校生937人,专任教师5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29%,小升初升学率97.83%,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大水沟乡教育经费达0.1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15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21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2%、0.6%、0.8%、0.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2.2%,比2010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文化站1个,工作人员2人,藏书2000册;文艺队67队;图书室8个,建筑面积480平方米,藏书265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6%。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学校体育场2个,全民健身广场1个,设有相应的活动配套设施,每天参加人数达280多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6%。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5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2%,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3642小时。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病床2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固定资产总值0.05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4人,其中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1人、注册护士0.03人。2011年,大水沟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8万人次,出院病人0.8万人次。2011年,大水沟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1.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4.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729人,参合率92.2%;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84‰、0.02‰、8.15‰。
社会保障
2011年,大水沟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7户,人数103人,支出30.16万元,比2010年增长92.7%,月人均244元,比2010年增长82.1%;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2人次,支出2.3万元,比2010年增长41%;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人次,支出0.8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29户,人数7831人,支出1014.8976万元,比2010年增长14.86%,月人均108元,比2010年增长14.8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63人,支出9.45万元,比2010年增长54.53%;农村医疗救助95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831人次,共支出46.99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临时救济2432人次,支出1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8514万元,比2010年增长7.9%。2011年,大水沟乡新增就业人员10人,有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2011年,大水沟乡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0.20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0.05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0.15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0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0.002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0005万人。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邮政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0千米,投递点6个,乡村通邮率95%;有电信所1个;固定电话用户326户,比2010年增加20户,电话普及率40%;移动电话用户约1.5万户,比2010年增加65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0%;宽带接入用户268户。
交通
2011年,大水沟乡客运总量7.65万人次,货运总量1.8万吨。截至2011年末,大水沟乡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长73千米。
历史文化
大水沟乡因乡人民政府坐落的山梁上有一水沟而得名。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入选第三批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公示名单。